助行器

阅读:40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助行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 助行器 。所述助行器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上部组件包括第一竖管,下部组件包括第二竖管,第一竖管插入在第二竖管中并且设置有横向槽、在横向槽中运动的 弹簧 销装置以及对弹簧销装置进行牵拉的牵拉装置,第二竖管上对应于弹簧销装置设置有多个卡口以对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第二竖管中设置有连接至第一竖管的弹性件,在第二竖管上处于最高 位置 的卡口对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的状态下,弹性件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或者压缩状态。本发明的助行器通过上述结构,可方便地实现纯物理升降。,下面是助行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所述上部组件包括第一竖管,所述下部组件包括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插入在所述第二竖管中并且设置有横向槽、在所述横向槽中运动的弹簧销装置以及对所述弹簧销装置进行牵拉的牵拉装置,所述第二竖管上对应于所述弹簧销装置设置有多个卡口以对所述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所述第二竖管中设置有连接至所述第一竖管的弹性件,在所述第二竖管上处于最高位置的卡口对所述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的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或者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槽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牵拉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弹簧销装置包括销以及与所述销连接的弹簧,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枢转件和牵拉绳,所述枢转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销连接,所述枢转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牵拉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槽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牵拉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弹簧销装置包括销以及与所述销连接的弹簧,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枢转件和牵拉绳,所述枢转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销连接,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牵拉绳连接并且以可枢转方式固定在枢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绳为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在可以打弯但不可伸缩的螺旋金属管的滑道内,所述螺旋金属管和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助行器包括的升降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金属管和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与所述枢转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由两个局部空心半管通过固定销连接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组件包括上围挡部,所述上围挡部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一竖管的拱形护胸杆、在所述拱形护胸杆下方固定至所述第一竖管的U形面板和两个L形护背杆,所述两个L形护背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拱形护胸杆的平分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组件还包括第一U形支撑架、第二U形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和所述第二U形支撑架的连接板、座椅装置以及脚踏装置,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和所述第二U形支撑架各自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座椅、支架和减震气缸,所述支架和所述减震气缸各自的第一端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减震气缸各自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踏板曲柄,所述曲柄连接到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所述支架优选包括平行四边形板、或者包括两根平行等长杆、或者包括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根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组件还包括前轮、后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轮处并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电动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并通过联轴器连接到所述后轮的第二锥形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组件还设置有防后翻轮和挡板,所述防后翻轮的接地面高于所述后轮的接地面,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后轮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设置有手刹装置、位于所述前轮上部的防撞装置以及位于所述U形面板上的电机控制器,所述升降控制器设置在所述U形面板上。

说明书全文

助行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行器。·背景技术
[0002] 助行器可以帮助腿脚不方便的人行走。最常见的助行器包括两轮助行器和四轮助行器。现有的助行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助行器的高度不能调节,或者助行器的高度调节起来很费时费,或者助行器的高度利用电机进行调节使得助行器的重量很大,这对于使用者而言是极不方便的。
[0003] 因而,需要一种这样的助行器: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部分或全部缺点。·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实现物理升降的助行器。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助行器,所述助行器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所述上部组件包括第一竖管,所述下部组件包括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插入在所述第二竖管中并且设置有横向槽、在所述横向槽中运动的弹簧销装置以及对所述弹簧销装置进行牵拉的牵拉装置,所述第二竖管上对应于所述弹簧销装置设置有多个卡口以对所述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所述第二竖管中设置有连接至所述第一竖管的弹性件,在所述第二竖管上处于最高位置的卡口对所述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的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或者压缩状态。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管设置有所述横槽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牵拉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弹簧销装置包括销以及与所述销连接的弹簧,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枢转件和牵拉绳,所述枢转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销连接,所述枢转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牵拉绳连接。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管设置有与所述横槽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牵拉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弹簧销装置包括销以及与所述销连接的弹簧,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枢转件和牵拉绳,所述枢转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销连接,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牵拉绳连接并且以可枢转方式固定在枢轴上。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牵拉绳为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在可以打弯但不可伸缩的螺旋金属管的滑道内,所述螺旋金属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助行器包括的升降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金属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枢转件固定连接。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管由两个局部空心半管通过固定销连接构成。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上部组件包括上围挡部,所述上围挡部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一竖管的拱形护胸杆、在所述拱形护胸杆下方固定至所述第一竖管的U形面板和两个L形护背杆,所述两个L形护背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拱形护胸杆的平分支上。
[0012]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部组件还包括第一U形支撑架、第二U形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和所述第二U形支撑架的连接板、座椅装置以及脚踏装置,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和所述第二U形支撑架各自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座椅、支架和减震气缸,所述支架和所述减震气缸各自的第一端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减震气缸各自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踏板曲柄,所述曲柄连接到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所述支架优选包括平行四边形板、或者包括两根平行等长杆、或者包括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根杆。
[0013]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部组件还包括前轮、后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轮处并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的电动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并通过联轴器连接到所述后轮的第二锥形齿轮。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部组件还设置有防后翻轮和挡板,所述防后翻轮的接地面高于所述后轮的接地面,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后轮的内侧。
[0015]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助行器设置有手刹装置、位于所述前轮上部的防撞装置以及位于所述U形面板上的电机控制器,所述升降控制器设置在所述U形面板上。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与传统助行器的升降调节方式相比,本发明通过纯物理方式方便地实现助行器的高度调节。·附图说明
[0017] 下面参照附图将对发明的特征、优点以及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8] 图1a、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助行器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0019] 图2、图3是助行器的实现纯物理升降功能的相关结构特征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1中助行器的电机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以及
[0021] 图5是图1中助行器的防后翻轮、挡板、碟刹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助行器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而且,图中各部件的尺寸和比例也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严格对应于实际产品。
[0023] 图1a、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助行器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如图1a、图1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助行器用于当使用者位于其中时,辅助使用者进行行走。助行器包括上下两部分(本发明中关于方位的术语,是结合使用者使用助行器时的方位进行定义的),即,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上部组件包括第一竖管(上竖管)11,下部组件包括第二竖管(下竖管)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2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竖管11和两个第二竖管21如图所示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第一竖管11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二竖管21中并且能够相对于两个第二竖管21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助行器的高度调节。
[0024] 上部组件还包括上围挡部,上围挡部包括固定至第一竖管11的拱形护胸杆13、在拱形护胸杆13下方固定至第一竖管11的U形面板38和以活动方式固定至拱形护胸杆13的两个L形护背杆15。U形面板38上设置有电机控制器43和升降控制器45(下文有详细描述)。
[0025] 拱形护胸杆13为管状,大致为U形且通过两个水平分支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竖管11的最上端处。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之外的其它部分相对于水平分支向前向上延伸,以便可以在使用者向前摔倒时抵靠并支撑使用者的前胸,从而当使用者使用助行器时更好地保护使用者。
[0026] 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的端部为中空的,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至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的中空端部中。在图1a和图1b中,两个L形护背杆15水平设置,且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二端以间隔方式相对设置。当使用者需要进入助行器时,将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二端向下按压,使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一端在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的中空端部中转动,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二端向下转动至不再阻挡使用中的位置,从而使用者可以进入助行器。当使用者进入助行器之后,可以将两个L形护背杆15转动至其第二端位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状态,以便可以在使用者向后摔倒时抵靠并支撑使用者的背部,从而实现当使用者使用助行器时更好地保护使用者。需要说明的是,拱形护胸杆13可以全部为中空的,也可以仅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的端部是中空的。
[0027] 另外,为了提高安全性,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一端可以与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的中空端部之间设置有定装置,当使用者进入助行器并将两个L形护背杆15转动至其第二端处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状态之后,可以通过锁定装置将两个L形护背杆15相对于拱形护胸杆13固定,以防止使用者在向后摔倒时压迫两个L形护背杆15从而使两个L形护背杆15相对于拱形护胸杆13转动进而导致患者跌出助行器。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需要进入助行器时,需要先使锁定装置解锁,例如在锁定装置为弹簧卡扣的情况下,通过将两个L形护背杆15向前推动而解锁弹簧卡扣,再如前所述地将两个L形护背杆15的第二端向下按压,从而使两个L形护背杆15在拱形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的中空端部中向下转动,从而使用者可以进入助行器。
[0028] 当然,上述的锁定装置也可以替换为其它锁定装置,如插销式锁定装置等;上述的护胸杆13也可以构造为其它形状,例如圆形,方形等等,也可以构造成护胸杆13的水平分支之外的其它部分相对于水平分支仅向前延伸,而不同时向上延伸,只要护胸杆13可以起到在使用者向前摔倒时保护使用者不跌出助行器即可。
[0029] 下部组件还包括固定至第二竖管21的下端的第一U形支撑架34以及在第一U形支撑架34的上方固定至第二竖管21的第二U形支撑架35。第一U形支撑架34和第二U形支撑架35的前部通过一连接板47连接。第一U形支撑架34和第二U形支撑架35各自的水平分支的端部均与第二竖杆21固定连接。
[0030] 下部组件还包括座椅装置,所述座椅装置包括用于供使用者就坐的座椅51,该座椅通过由两根平行等长杆形成的支架53连接至连接板并且通过减震气缸55连接至连接板47。支架53和减震气缸55各自的第一端与座椅51固定连接,支架53和减震气缸55各自的第二端与连接板47固定连接。由于减震气缸55的存在,可以使得使用者就坐时比较稳定。又由于如图1b所示,支架53的两根杆和座椅下方的支撑架以及连接板47共同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座椅能够始终保持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支架也可以由一平行四边形板替换两根杆而形成,当然支架也可以由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根杆形成,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0031] 下部组件还包括脚踏装置,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板59和曲柄57,曲柄57通过连接件连接到第一U形支撑架34,其中连接件横跨第一U形支撑架34的两个水平分支而连接至第一U形支撑架34并且还连接至曲柄57的中间部分。本发明通过增加上述座椅装置和脚踏装置,使用者可使用本助行器进行走路练习的同时,根据需求随时可进行下肢训练,满足了康复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0032] 下部组件还包括前轮31、后轮33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轮33处并用于驱动后轮33的电动驱动装置61。电动驱动装置61可以以各种速度驱动后轮33以满足具有不同行走能力的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使用者也可以不利用电动驱动装置61,而完全使用人力带动助行器行走。
[003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现升降相关的结构及动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 如图2、图3所示,上竖管11为局部空心管,由两个局部空心半管通过固定销117连接构成。两个局部空心半管的一部分(下部)为实心管,实心管部分中设置有横向槽,横向槽中设置有可在槽中水平运动的销111以及与销111连接的弹簧112。销111以及弹簧112可以称为弹簧销装置。两个空心半管中还包括与横向槽连通的容纳空间116及在容纳空间116中设置的第一杆(拽杆)113、第二杆(拉杆)115和牵拉绳114。第一杆113的一端与销111连接,第一杆113的另一端与第二杆115的一端可枢转连接,第二杆115的另一端与牵拉绳114连接,且第二杆115能够围绕一枢轴枢转。此种情况下,第一杆113与第二杆115构成枢转件,枢转件和牵拉绳114构成牵拉装置。牵拉绳114为钢丝绳,设置在可以打弯但不可伸缩的螺旋金属管的滑道内。螺旋金属管的第一端与升降控制器45固定连接,螺旋金属管的第二端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竖管21为空心管,上竖管11插入在下竖管21中,下竖管21上设置有多个卡口22以对上竖管内的销111进行卡紧。下竖管21中设置有连接至上竖管11的弹性件119。弹性件119可以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以便始终可以给上竖管11施加向上的力,使得销
111未卡在下竖管的卡口中时弹性件119可以使上竖管11升高。当然,在下竖管21上处于最高位置的卡口对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的状态下,弹性件119也可以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也就是说,在下竖管21上处于除了最高位置的卡口之外的其它卡口对弹簧销装置进行卡紧的状态下,弹性件119均处于压缩状态。初始状态下,销111插在某个卡口22中。需要调高助行器高度时,按压U形面板38上的升降控制器45按钮,此时,牵拉绳114被向上拉紧,带动容纳空间116内的第二杆11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一杆113向右移动,带动销111从卡口22拔出,此时弹簧112受压缩而缩短。弹性件119此时也处于压缩状态,销111从卡口22拔出后,弹性件119伸长而使上竖管11向上移动。当遇到下竖管21上的下一个卡口22时,由于被压缩的弹簧112恢复原状,销111插入到该下一个卡口22中,完成一个上升过程。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完成重复次数的上升过程。从而根据需要将助行器调高到需要的高度。
[0035] 需要调低助行器高度时,按U形面板38上的升降控制器45按钮,此时,牵拉绳114被向上拉紧,带动容纳空间116内的第二杆11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一杆113向右移动,带动销111从卡口22拔出,此时弹簧112受压缩而缩短。同时,用双胳膊肘向下压两侧的上竖管11或者向下按压U形面板38而对上竖管11施加向下的力。此时,上竖管11下降,下竖管21底部的弹性件119进一步受压缩。当遇到下竖管21上的下一个卡口22时,由于被压缩的弹簧
112恢复原状,销111插入到该下一个卡口22中,完成一个下降过程。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完成重复次数的下降过程。从而根据需要将助行器调低到需要的高度。
[003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19可以是各种类型及形状的带有弹性的构件,比如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气体弹簧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0037] 另外,按压U形面板38上的升降控制器45按钮,就会导致牵拉绳114被向上拉紧,这方面的原理与利用自行车的手刹线原理一样,即,无论牵拉绳114被向上拉紧时如何在升降控制器45这端弯曲缠绕,牵拉绳114都可以施力,也就是说,都可以使得在按压U形面板38上的升降控制器45按钮时使牵拉绳114被向上拉紧,从而带动容纳空间116内的第二杆11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此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0038]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杆113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杆115的一端与销111连接,另一端与牵拉绳114连接。同样,第二杆115围绕一枢轴枢转,此种情况下,第二杆115单独构成枢转件。
[0039] 下面对本发明的电动驱动装置61的结构及动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40] 如图4所示,电机驱动装置61包括电机611、与电机611的电机轴614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612以及与第一锥形齿轮612啮合并通过联轴器615连接到后轮33的第二锥形齿轮613。
[0041] 连接板47上设置有电池盒81,电池盒81里安装有电池,电线一端与电池连接,电线另一端通过第一U形支撑架34内部连接到电机611上。通过按压U形面板38上的电机控制器43来接通电源,启动电机611。
[0042] 当电机611启动时,与电机611的电机轴614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612旋转,带动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613,由于第二锥形齿轮613通过联轴器615连接到后轮33,因此向后轮33施加向前的动力。电动驱动装置61中的电机611根据客户需求分为全自动电机和半自动电机。全自动电机的动率大,可以仅依靠电机推动助行器,不需要人力。半自动电机的功率比较小,电机只起到助力的作用,想要推动助行器,还需要人力的推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机驱动装置61的作用仅是帮助使用者提供推动助行器所需的推力。当然,如上所述,在不启动电机驱动装置61时,助行器可以完全通过人力来工作。
[0043] 如图5所示,下部组件还设置有防后翻轮83和挡板71。防后翻轮83通过连杆36安装在后轮33的轮轴上,该轮轴与联轴器615同轴。正常情况下,防后翻轮83的接地面高于后轮33的接地面,不触碰地面。当助行器有后翻的趋势时,防后翻轮83会触碰地面,给助行器一个支撑力,从而防止助行器的后翻并保护使用者不会向后跌倒。挡板71设置在两侧的后轮内侧,挡板71通过固定件711连接到第一U形支撑架34的两个水平分支的后端。
[0044] 为了防止助行器在前行时猛烈碰到障碍物而使得使用者受伤害,助行器还设置有位于前轮31上部的防撞装置85,防撞装置85为圆形橡皮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防撞装置可以是任何形状和材质的弹性部件,只要能够减少助行器与前方物体触碰时的冲击力即可。
[0045] 如图1及图5所示,助行器还设置有手刹装置。手刹装置包括刹车握把41、刹车线管、内线以及碟刹37,刹车握把41由安装在U形面板38上的横杆和由此横杆垂直向上并与横杆连为一体的竖杆构成。碟刹37位于助行器两侧的后轮33内侧,刹车线管和内线设置在U形面板38、上竖杆11和下竖杆21里面,刹车线管和内线的各自第一端与刹车握把41连接,第二端与碟刹37连接。刹车原理与自行车的刹车原理一样,不再赘述。
[0046] 优选地,U形面板38上部还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海绵垫39,如图1a、图1b所示。两个弧形海绵垫39以间隔方式相对设置。当使用者练习走路期间需要休息时可以把两个前臂放置在海绵垫上稍作休息。
[004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可以不设置在U形面板上,而设置在助行器的其它部件上。
[0048] 在本说明书中,每当提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优选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等时意味着针对该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用词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方式。此外,当针对任一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描述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时,应当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在所有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点。
[0049]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方面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替换均可以应用到上述实施方式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助行器 2020-05-18 572
一种助行器 2020-05-18 830
膝助行器 2020-05-13 254
骨科助行器 2020-05-17 296
环状助行器 2020-05-17 107
助行器 2020-05-15 235
一种助行器 2020-05-18 602
助行器 2020-05-13 670
助行器 2020-05-12 925
康复助行器 2020-05-11 85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