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气扇 / 电风扇 / 电风扇

阅读:149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可通过由简单的结构来容易地确认扇叶为旋转状态的 风 扇。该 电风扇 是使风扇6呈透明状并通过安装在电风扇头部的 电动机 使其驱动旋转,且使扇叶1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凹凸面A,使得在观察风扇是否处于旋转状态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辨认的效果。,下面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扇,包括:立架,其具有底座及突设于底座上方的支柱;电风扇头部,其支撑在所述支柱上方,且具有电动机叶轮,由所述电动机驱动旋转;以及护罩体,用以覆盖该叶轮;所述叶轮是由毂部以及从毂部外围呈放射状形成的多片扇叶所构成,且由略呈透明的材料所形成,并在扇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其中,在扇叶正面侧的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其中,在扇叶背面侧的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其中,在扇叶正面侧及背面侧的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风扇,所述非光滑面形成于在扇叶的靠近毂部处。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风扇,所述非光滑面形成在扇叶的外围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风扇,所述非光滑面由扇叶的外围侧连续至毂部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风扇,所述非光滑面由扇叶的外围侧连续至毂部而形成,且越接近毂部侧,非光滑面宽度越小。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所使用的叶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风扇所采用的叶轮大多是采用透明材料所形成的叶轮。
但是,这种透明状叶轮由于覆盖有细网护罩,又因光线照射在叶轮上的状态不同,因此难于判别叶轮是停止状态还是旋转状态。
当幼儿在电风扇附近玩耍时,不管叶轮是否正在旋转,照顾幼儿的人由于光线照射在叶轮上的状态很可能误以为叶轮处于停止状态而不去理会它。
此时,无法判别危险性的幼儿便很可能将手伸入护罩中,碰触到正在旋转的叶轮而因此受伤。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由简单的结构容易地确认扇叶为旋转状态的电风扇。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风扇,包括:立架,其具有底座及突设于底座上方的支柱;电风扇头部,其支撑在所述支柱上方,且具有电动机;叶轮,由所述电动机驱动旋转;以及护罩体,用以覆盖该叶轮;所述叶轮是由毂部以及从毂部外围呈放射状形成的多片扇叶所构成,且由略呈透明的材料所形成,并在扇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扇叶正面侧的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扇叶背面侧的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扇叶正面侧及背面侧的一部分形成非光滑面。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最好使所述非光滑面形成于扇叶的靠近毂部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最好使所述非光滑面形成于扇叶的外围侧。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最好使所述非光滑面由扇叶的外围侧连续至毂部而形成。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最好使所述非光滑面由扇叶的外围侧连续至毂部而形成,且越接近毂部侧,非光滑面宽度越小。
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构成的电风扇,可通过简单的结构轻易地以目视判别叶轮正处于停止状态或旋转状态,亦可得到提高观察叶轮时的辨认性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构成的电风扇,可通过简单的结构轻易地以目视由正面侧判别叶轮正处于停止状态或旋转状态,亦可得到提高观察叶轮时的辨认性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构成的电风扇,可通过简单的结构轻易地以目视由背面侧判别叶轮正处于停止状态或旋转状态,亦可得到提高观察叶轮时的辨认性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构成的电风扇,可得到通过简单的结构轻易地以目视判别叶轮正处于停止状态或旋转状态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的结构,在扇叶10的毂部9附近设置有凹凸,由正面侧观察叶轮时,由于处在叶轮毂部附近背后的电风扇头部会成为背景,使得凹凸的存在更为明确,故可得到更进一步提高观察叶轮时的辨认性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6方面构成的电风扇扇,当叶轮旋转时,扇叶外围侧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使扇叶看起来较大以得到提高辨认性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构成的电风扇,当叶轮旋转时,扇叶整体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得到提高扇叶辨认性等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8的结构6的电风扇,当叶轮旋转时,扇叶整体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使扇叶看起来较大以得到提高辨认性等效果。且由于从扇叶外围侧越朝毂部侧所形成的凹凸面积越来越小,随著扇叶旋转而显现的环圈图样浓度亦随的越靠近毂部侧浓度越淡以形成层次效果,故可得到提高辨认性等效果。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风扇立体图;图2为图1中该叶轮的扩大图;图3为形成图1中该叶轮的模具说明图;图4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5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6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7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8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9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1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2为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3为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4为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5为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6为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7为本发明第15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8为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19为本发明第17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20为本发明第18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21为本发明第19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图22为本发明第20实施例的叶轮扩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电风扇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中,2为电风扇1的立架,其包括:底座3;支柱4,以可自由安装与卸除的方式安装于底座3上;滑动管5,以可自由滑接的方式支撑于支柱4上;以及图中未示的颈部组件,以可自由俯仰的方式支撑于滑动管5上端。
其中所述颈部组件用于支撑可左右自由转动且具有电动机的电风扇头部。6是以可自由安装与卸除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动机的略呈透明状的树脂制成的叶轮,7是以可自由安装与卸除且覆盖叶轮6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风扇头部的护罩。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叶轮6的扩大图,所述叶轮6是由毂部9与扇叶10结构。
毂部9具有可供电动机旋转轴插入的插入孔8。
而扇叶10则由毂部9外围呈放射状形成多片扇叶10,本实施例为5片,如图2所结构。
所述扇叶10的正面侧是以与毂部9呈同心圆状、在扇叶10根部连续至中央部分形成的凹凸面,即非光滑面A。
通过凹凸加工,将图3所示的模具11内面加工成毛玻璃状、无光泽状或砂纸状等凹凸面(即非光滑面)X,以形成所述凹凸面A,使光的反射不同于扇叶10的其他部位,从而凹凸面A使光的反射产生变化,使略呈透明状叶轮6的凹凸面A看来好像是毛玻璃状。本实施例是利用药品(硝酸、氯化或CPL)腐蚀模具11内面的蚀刻方法来进行凹凸加工的。
而且,以与所述凹凸面A隔有间隔的方式,于外围侧形成有宽度比凹凸面A小的凹凸面B。
虽然所述凹凸面A及凹凸面B形成于扇叶10的正面侧,但由于叶轮6是由略呈透明状的树脂所形成,故即使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亦可确认凹凸面A及凹凸面B的存在。
于是,当叶轮6处于停止状态时,便可看见扇叶10的凹凸面A及凹凸面B,而且,用电动机使叶轮6旋转时,由于凹凸面A及凹凸面B也跟着旋转,故凹凸面A及凹凸面B会变化成两个环圈图样。
如此,便可轻易地以目视判别叶轮6正处于停止状态或旋转状态。
另外,由于凹凸面A及凹凸面B是形成于扇叶10的正面侧,故可更加提高由正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另外,凹凸面A是形成于扇叶10的靠近毂部9处,由正面侧观察叶轮6时,位于叶轮6毂部9附近背后的电风扇头部会成为背景以遮挡光线,使得凹凸面A的存在更为明确,故可更进一步提高辨认性。
图4显示第2实施例,第1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A及凹凸面B,第2实施例则是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A’及凹凸面B’。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使凹凸面A’及凹凸面B’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安全性。
另外,第1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A及凹凸面B,而第2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A’及凹凸面B’,但也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凹凸面A及凹凸面B,同时在背面侧形成凹凸面A’及凹凸面B’,这种结构也可得到相同于所述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图5显示第3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中央部分以凹凸加工且与毂部9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凹凸面C的结构。
本实施例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6显示第4实施例,与第3实施例的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凹凸面C相比,第4实施例则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凹凸面C’。
本实施例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且由于使凹凸面C’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7显示第5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以与毂部9呈同心圆状而设置的方式形成4列圆形凹凸面D,圆形凹凸面D从毂部9,越靠近外围侧直径越大。
本实施例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且通过使叶轮6旋转而呈现宽度不同的四条环圈图样,以提高叶轮6旋转时的外观效果。
图8显示第6实施例,与第5实施例的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D相比,第6实施例则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凹凸面D’。
本实施例具有与第5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且由于使凹凸面D’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9显示第7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外围侧以凹凸加工且与毂部9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凹凸面E的结构,但端缘部分除外。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由于扇叶10的外围侧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使扇叶10看起来较大,以提高辨认性。
图10显示第8实施例,与第7实施例的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E及凹凸面F者相比,第8实施例则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E’及凹凸面F’。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7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使凹凸面E’及凹凸面F’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11显示第9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外围侧以凹凸加工且与毂部9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凹凸面G,且以与凹凸面G隔有间隔的方式,于毂部9侧形成有宽度较凹凸面G小的凹凸面H。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扇叶10的外围侧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使扇叶10看起来较大以提高辨认性。
图12显示第10实施例,与第9实施例的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G及凹凸面H相比,第12实施例则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G’及凹凸面H’。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9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使凹凸面G’及凹凸面H’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13显示第11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外围侧以凹凸加工由反转方向侧连续至正转方向侧形成凹凸面I的方式而结构,且越朝正转方向侧,凹凸面I的宽度越窄。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扇叶10的外围侧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使扇叶10看起来较大,以提高辨认性。
另外,由扇叶10的外围端越靠近毂部9所形成凹凸面I的面积越来越小,故随着扇叶10的旋转所显现的环圈图样,越靠近毂部9侧其浓度越淡,使层次效果更为显著。
图14显示第12实施例,第11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I,第14实施例则是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I’。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是使凹凸面I’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15显示第13实施例,是由扇叶10正面侧根部略中央处朝反转方向侧及正转方向侧的外围端划有直线,以分割成三个区域,在三个区域中的两个外侧区域通过由凹凸加工以形成凹凸面I而结构。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整个扇叶10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轻易以目视确认整个扇叶10,以提高辨认性。
第16图显示第14实施例,第13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J,第14实施例则是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J’而结构。
本实施例也具有相同于第13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是使凹凸面J’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17显示第15实施例,第13实施例是由叶轮6正面侧的扇叶10根部略中央处朝反转方向侧及正转方向侧的外围端划有直线,以分割成三个区域,在三个区域中的两的个外侧区域通过由凹凸加工以形成凹凸面J而结构,第15实施例则是在内侧的一个区域形成凹凸面K而结构。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整个扇叶10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轻易以目视确认整个扇叶10,以提高辨认性。
另外,由扇叶10的外围端越靠近毂部9,形成凹凸面K的面积越来越小,故随着扇叶10的旋转所显现的环圈图样,越靠近毂部9侧其浓度越淡,使层次效果更为显著。
图18显示第16实施例,第15实施例是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K,第16实施例则是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K’而结构。
本实施例亦具有相同于第15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是使凹凸面K’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图19显示第17实施例,是沿著扇叶10正面侧的反转方向,以凹凸加工由外围端连续至毂部9侧形成凹凸面L的方式而结构,且越靠近毂部9,凹凸面L的宽度越窄。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整个扇叶10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轻易以目视确认整个扇叶10,以提高辨认性。
另外,由扇叶10的外围端越靠近毂部9所形成凹凸面L的面积越来越小,故随着扇叶10的旋转所显的现环圈图样,越靠近毂部9侧其浓度越淡,使层次效果更为显著。
图20显示第18实施例,与第17实施例的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L相比,第18实施例则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L’。
本实施例亦具有相同于第17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是使凹凸面L’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辨认性。
图21显的示第19实施例,是沿着扇叶10正面侧的反转方向,以凹凸加工由外围端连续至毂部9侧形成凹凸面M的方式而结构,且越靠近毂部9,凹凸面L的宽度越窄。
本实施例具有相同于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当叶轮6旋转时,整个扇叶10会显现环圈图样,故可轻易以目视确认整个扇叶10,以提高辨认性。
另外,由扇叶10的外围端越靠近毂部9所形成凹凸面M的面积越来越小,故随著扇叶10的旋转所显现的环圈图样,越靠近毂部9侧其浓度越淡,使层次效果更为显著。
图22显示第20实施例,与第19实施例的在扇叶10的正面侧形成有凹凸面M者相比,第20实施例则在扇叶10的背面侧形成有凹凸面M’。
本实施例亦具有相同于第19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且由于是使凹凸面M’形成于扇叶10的背面侧,故可更进一步提高由背面侧观察叶轮6时的辨认性。
另外,第1实施例至第20实施例中,对于只在扇叶10正面侧形成凹凸面以及只在扇叶10背面侧形成凹凸面的情形已详加说明,但亦可于扇叶10的正面侧及背面侧同时形成凹凸面。
以这种结构时,无论由电风扇正面或背面观察,皆可更为提高叶轮6的停止/旋转状态时的确认性。
另外,第1实施例至第20实施例中,是在五片扇叶10皆形成凹凸面,但也可于任意几片扇叶10形成凹凸面,这样的结构亦具有相同于所述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而且,第1实施例至第20实施例中,是在五片扇叶10的相同位置皆形成凹凸面,但也可在五片扇叶10的不同位置形成凹凸面,这样的结构亦具有相同于所述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风扇 2020-05-13 62
电风扇 2020-05-13 831
电风扇 2020-05-13 602
电风扇 2020-05-12 306
电风扇 2020-05-12 521
电风扇 2020-05-11 347
电风扇 2020-05-11 1070
电风扇 2020-05-11 972
电风扇 2020-05-13 60
电风扇 2020-05-12 4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