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阀门 / 常闭阀 / 常闭式电磁阀 / 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

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

阅读:1020发布:2021-07-16

专利汇可以提供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籽 棉 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包含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踩压打模部分的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 马 达(10)、 箱体 升降油缸(12)和后箱 门 启闭油缸(13)的换向 阀 (6)分别通过电磁线圈YA1-YA8控制,液压系统中,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共用一个液压油 泵 (3),踩压打模和脱模系统之间采用中位机能“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 串联 ;踩压打模部分的踩压回路中设有由缓 冲压 力 阀(8)和4个 单向阀 (7)组成的液压桥式缓冲阀组。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踩头油缸迅速启动及停止时液压系统产生的冲击,防止污染,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特别是中位时油泵可以通过三位阀内部卸荷,结构更加简单、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下面是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籽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包含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踩压打模部分包含踩压油缸(9)和踩头行进达(10),脱模部分包含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启闭油缸(13),所述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马达(10)、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的液压回路中均设有换向(6),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马达(10)、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的换向阀(6)分别通过电磁线圈YA1-YA8控制,其特征在于:
液压系统中,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共用一个液压油(3),踩压打模和脱模系统之间采用中位机能“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串联
踩压打模部分的踩压回路中设有由缓冲压阀(8)和4个单向阀(7)组成的液压桥式缓冲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踩压打模部分设有自动控制器(23),
该自动控制器(23)包含控制继电器KM1、KM2、KM4、KM5和时间继电器KT1、KT2,控制继电器KM1的电压回路中设有1对并联的限位开关SQ1和SQ2,并且限位开关SQ1和SQ2之间的起始状态为逻辑非关系,
控制继电器KM1的一个控制接点KM1K与限位开关SQ1串联并设于控制继电器KM1的电压回路中;
控制继电器KM2和电磁线圈YA4的电压回路中设有自动控制启动开关Q3,控制继电器KM2的一个常开控制接点KM2K与自动控制启动开关Q3并联后设置于控制继电器KM2的电压回路中,控制继电器KM2的电压回路中还设有控制开关KM6K,并且控制开关KM6K与限位开关SQ2联动;
控制继电器KM4的电压回路中设有压力感应器KP,并且压力感应器KP并联有控制继电器KM4的控制接点KM4K,同时,时间继电器KT2的一个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串联于控制继电器KM4电压回路中;
控制继电器KM4的一个控制接点KM4K设置于时间继电器KT1的电压回路中,控制继电器KM4和KM5的一个控制接点KM4K和KM5K串联于电磁线圈YA2的电压回路中;
控制继电器KM5的一个控制接点KM5K设置于时间继电器KT2的电压回路中,时间继电器KT1的一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T1K与时间继电器KT2的一个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并联后设置于控制继电器KM5电压回路中,并且所述时间继电器KT2的该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与控制继电器KM5一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M5K串联后再与所述时间继电器KT1的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T1K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电磁线圈YA2并联设有控制继电器KM3,并且该控制继电器KM3处于与电磁线圈YA2串联的控制接点KM4K和KM5K所控制的电压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踩压打模、脱模部分的液压系统中换向阀(6)和液压桥式缓冲阀组中的阀以及控制所述阀的电磁线圈YA1-YA8由电磁阀所替换。

说明书全文

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打模机工作主要做踩压和脱模两个工作过程,在进行打模作业时的每一动作,如后开启与关闭、箱体提升与下降、踩头提升与下压、踩头平移动均是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完成的。
[0003] 现有液压系统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需要人工站在操作台上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
[0004] 在打模机工作时,尤其采棉机倒卸棉花时,至少需要2个人操作打模机,1个人站在工作平台上操作打模机,另一个人需要引导采棉机卸棉以及捡拾散落的籽棉。
[0005] 打模机工作中,严格按照打模工序进行,先是行进、踩压,再行进一段距离,再踩压,依次往复循环,全部踩压完成后进行脱模,依次进行:提升箱体、开启后门、退出棉模,并不允许某两个支路同时动作,而目前打模机液压系统采用双联分别给两个系统供油,成本较高,整个系统的多路阀组安装在一起,系统间没有互功能,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误动作,系统调压时需分别调整两个油泵的压阀,调压不方便,维护保养也不方便。
[0006] 此外,在踩压及踩头行走时,另一个给箱体提升和后门启闭油缸供油的油泵在空转,而在箱体提升和后门启闭作业时,给踩压油缸及踩头行走达供油的油泵又在空转,油泵的空转都会浪费能源
[0007] 踩压打模过程中,踩压控制多路阀从工作位换向到中位时,踩压油缸的回油口立刻封闭,执行元件突然停止,在液压缸回油腔会产生很高的压力,即压力冲击现象,频繁地操纵踩压控制多路换向阀从工作位换至中位,就会引起液压冲击振动明显,长存在短时压力峰值现象,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踩压回路液压元件有外泄漏油现象,泄漏的油液会污染籽棉、污染环境。
[0008] 专利200820019490.X中具体提到了一种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由液压系统控制完成各种动作。但是上述动作都是由操作人员站在打模机前部的平台上手动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换向阀完成,结构和操作复杂。发明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更高的籽棉打模机液压控制装置。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含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含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踩压打模部分包含踩压油缸(9)和踩头行进马达(10),脱模部分包含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所述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马达(10)、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的液压回路中均设有换向阀(6),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马达(10)、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的换向阀(6)分别通过电磁线圈YA1-YA8控制,所述电磁线圈YA3、YA4分别控制踩头的前进或后退的电磁阀的换向动作;所述电磁线圈YA1、YA2分别控制踩头的上升或下降的电磁阀的换向动作,其改进在于:
[0011] 液压系统中,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共用一个液压油泵(3),踩压打模和脱模系统之间采用中位机能“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串联
[0012] 踩压打模部分的踩压回路中设有由缓冲压力阀(8)和4个单向阀(7)组成的液压桥式缓冲阀组。
[0013] 进一步地,上述踩压打模、脱模部分的液压系统中换向阀(6)和液压桥式缓冲阀组中的阀以及控制所述阀的电磁线圈YA1-YA8最好由电磁阀所替换。
[0014] 进一步地,上述的踩压打模部分设有自动控制器(23),该自动控制器(23)包含控制继电器KM1、KM2、KM4、KM5和时间继电器KT1、KT2。
[0015] 控制继电器KM1的电压回路中设有1对并联的限位开关SQ1和SQ2,并且限位开关SQ1和SQ2之间的起始状态为逻辑非关系。
[0016] 控制继电器KM1的一个控制接点KM1K与限位开关SQ1串联并设于控制继电器KM1的电压回路中。
[0017] 控制继电器KM2和电磁线圈YA4的电压回路中设有自动控制启动开关Q3,控制继电器KM2的一个常开控制接点KM2K与自动控制启动开关Q3并联后设置于控制继电器KM2的电压回路中,控制继电器KM2的电压回路中还设有控制开关KM6K,并且控制开关KM6K与限位开关SQ2联动。
[0018] 控制继电器KM4的电压回路中设有压力感应器KP,并且压力感应器KP并联有控制继电器KM4的控制接点KM4K,同时,时间继电器KT2的一个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串联于控制继电器KM4电压回路中。
[0019] 控制继电器KM4的一个控制接点KM4K设置于时间继电器KT1的电压回路中。
[0020] 控制继电器KM4和KM5的一个控制接点KM4K和KM5K串联于电磁线圈YA2的电压回路中;
[0021] 进一步地,与上述的电磁线圈YA2最好并联设有控制继电器KM3,并且该控制继电器KM3处于控制接点KM4K和KM5K串联后的电压回路中。
[0022] 控制继电器KM5的一个控制接点KM5K设置于时间继电器KT2的电压回路中。
[0023] 时间继电器KT1的一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T1K与时间继电器KT2的一个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并联后设置于控制继电器KM5电压回路中,并且所述时间继电器KT2的该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与控制继电器KM5一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M5K串联后再与所述时间继电器KT1的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T1K并联。
[0024]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可以先由人工调节踩头踩压的高度,也可直接开启自动控制装置,启动后,由行走马达带动踩头架自动从前到后趟平棉花,当移动到打模机后部时碰到端部的限位开关,踩头架动作停止,行走马达停转,由踩头油缸控制踩头开始下行压实籽棉,当踩头压力感应器感应压力达到压力开关预先设定的压力时,踩头停止下压并向上返回,上行高度由时间继电器控制,上行一定高度后,踩头向前移动,移动距离由时间继电器控制,然后进行下一个踩压动作,如此循环,当踩头架带动踩头到达打模机的另一端部时,由端部限位开关控制本层打模停止,如此循环重复直至打模结束。即进入脱模程序。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踩头油缸迅速启动及停止时液压系统产生的冲击,防止污染,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特别是中位时油泵可以通过三位阀内部卸荷,结构更加简单、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特别是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所示:1为油箱,2为过滤器A,3为油泵,4为动力,5为主溢流阀,6为换向阀,7为单向阀,8为缓冲压力阀,9为踩压油缸,10为踩头行进马达,11为,12为箱体升降油缸,
13为后箱门启闭油缸,14为过滤器B,21为踩压打模手动控制部分,22为脱模控制部分,23为自动控制器。E为电源,Q1-Q3为开关,SA1-SA4为单刀双掷开关,SQ1-SQ6为限位开关,YA1-YA8为电磁线圈,KM1-KM9为继电器,KM1K-KM9K分别为继电器KM1-KM9的控制接点,KT1-KT2为时间继电器,KT1K-KT2K为时间继电器KT1-KT2的控制接点,KP为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含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踩压打模部分包含踩压油缸(9)和踩头行进马达(10),脱模部分包含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所述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马达(10)、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的液压回路中均设有换向阀(6),踩压油缸(9)、踩头行进马达(10)、箱体升降油缸(12)和后箱门启闭油缸(13)的换向阀(6)分别通过电磁线圈YA1-YA8控制,所述电磁线圈YA3、YA4分别控制踩头的前进或后退的电磁阀的换向动作;所述电磁线圈YA1、YA2分别控制踩头的上升或下降的电磁阀的换向动作。
[0030] 液压系统中,踩压打模和脱模两部分共用一个液压油泵(3),踩压打模和脱模系统之间采用中位机能“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串联。
[0031] 踩压打模部分的踩压回路中设有由缓冲压力阀(8)和4个单向阀(7)组成的液压桥式缓冲阀组。
[0032] 所述踩压打模、脱模部分的液压系统中换向阀(6)以及液压桥式缓冲阀组中的阀均为电磁阀。
[0033] 电气系统包含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器23两部分以及电源E,
[0034] 脱模部分21包含箱体升降控制和后箱门启闭控制,均采用手动控制,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A1、SA2实现对电磁线圈YA5-YA8的控制,进而实现箱体升降和后箱门的启闭,同时,在电磁线圈YA5-YA8的电压回路中分别设有限位开关SQ3-SQ6,以实现箱体升降和后箱门的启闭过程中的限位。
[0035] 当然,上述脱模部分也可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只是设备成本会有所升高。
[0036] 踩压打模的电气控制由设有手动控制部分22和自动控制器23两个部分。
[0037] 手动控制部分22包含控制继电器KM6-KM9,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A3、SA4实现对控制继电器KM6-KM9的控制,同时控制继电器KM6-KM9各有一个控制接点KM6K-KM9K分别设置于电磁线圈YA1-YA4与电源E之间,使电磁线圈YA1-YA4形成由控制继电器KM6-KM9的控制接点KM6K-KM9K分别控制的电压回路。
[0038] 自动控制器(23)包含控制继电器KM1-KM5和时间继电器KT1、KT2。
[0039] 控制继电器KM1的电压回路中设有1对并联的限位开关SQ1和SQ2,并且限位开关SQ1和SQ2之间的起始状态为逻辑非关系。
[0040] 控制继电器KM1的一个控制接点KM1K与限位开关SQ1串联并设于控制继电器KM1的电压回路中。
[0041] 控制继电器KM2和电磁线圈YA4的电压回路中设有自动控制启动开关Q3,控制继电器KM2的一个常开控制接点KM2K与自动控制启动开关Q3并联后设置于控制继电器KM2的电压回路中,控制继电器KM2的电压回路中还设有控制开关KM6K,并且控制开关KM6K与限位开关SQ2联动。
[0042] 控制继电器KM4的电压回路中设有压力感应器KP,并且压力感应器KP并联有控制继电器KM4的控制接点KM4K,同时,时间继电器KT2的一个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串联于控制继电器KM4电压回路中。
[0043] 控制继电器KM4的一个控制接点KM4K设置于时间继电器KT1的电压回路中。
[0044] 控制继电器KM4和KM5的一个控制接点KM4K和KM5K串联于电磁线圈YA2的电压回路中,与所述的电磁线圈YA2并联设有控制继电器KM3,并且该控制继电器KM3处于控制接点KM4K和KM5K串联后的电压回路中。
[0045] 控制继电器KM5的一个控制接点KM5K设置于时间继电器KT2的电压回路中。
[0046] 时间继电器KT1的一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T1K与时间继电器KT2的一个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并联后设置于控制继电器KM5电压回路中,并且所述时间继电器KT2的该常闭的控制接点KT2K与控制继电器KM5一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M5K串联后再与所述时间继电器KT1的个常开的控制接点KT1K并联。
[0047]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