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蠕动

阅读:96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微型蠕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微型 蠕动 泵 ,它包括泵架、泵体、接 头架 、泵管、泵轮、滚轮组件、盖板和可正反转的 电机 ,泵体和接头架均安装在泵架上,泵体和盖板固定连接,并且泵体内部设置有甭管容置腔,滚轮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滚轮,泵轮与电机的电机轴活动连接,泵轮上设置有和相应的滚轮配合的轨道槽,并且每个轨道槽与泵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由轨道槽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滚轮组件安装在泵轮上并且滚轮的一端穿插在相应的轨道槽内,泵管容纳在泵管容置腔内,并且环绕布置在滚轮组件的外侧,泵管的两端均伸出泵体后卡接在接头架上。本发明能够在非工作状态下有效地放松泵管,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导致泵管粘连失效的现象,增加其使用寿命。,下面是微型蠕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微型蠕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架(1)、泵体(2)、接头架(3)、泵管(4)、泵轮(5)、滚轮组件、盖板(6)和可正反转的电机(7),泵体(2)和接头架(3)均安装在泵架(1)上,泵体(2)和盖板(6)固定连接,并且泵体(2)内部设置有甭管容置腔(2-1),滚轮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滚轮(8),泵轮(5)与电机(7)的电机轴活动连接,泵轮(5)上设置有和相应的滚轮(8)配合的轨道槽(5-1),并且每个轨道槽(5-1)与泵轮(5)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由轨道槽(5-1)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滚轮组件安装在泵轮(5)上并且滚轮(8)的一端穿插在相应的轨道槽(5-1)内,泵管(4)容纳在泵管容置腔(2-1)内,并且环绕布置在滚轮组件的外侧,泵管(4)的两端均伸出泵体(2)后卡接在接头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轮(5)由轨道槽体
(5-2)、连接轴体(5-3)和驱动体(5-4)一体制成,轨道槽体(5-2)和驱动体(5-4)分别连接在连接轴体(5-3)的两端,所述的轨道槽(5-1)开在轨道槽体(5-2)上,所述的驱动体(5-4)上设置有与相应的轨道槽(5-1)相配合的抵接轮廓(5-4-1),并且抵接轮廓(5-4-1)的两端设置有滚轮驱动抵接面(5-4-2),滚轮(8)的另一端抵接在相应的抵接轮廓(5-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组件的滚轮(8)有两个,所述的轨道槽(5-1)也有两个。

说明书全文

微型蠕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蠕动泵,属于微型流体泵技术领域,用于分析、灌装、环保系统,通过重复压缩弹性管中的内容物朝指定方向运动。

背景技术

[0002] 蠕动泵工作原理就象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蠕动泵也是这个原理只是由滚轮取代了手指。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象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和转子的几何特征。流量取决于泵头的转速与“枕”的尺寸、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枕”的尺寸一般为常量(泵送粘性特别大的流体时除外)。拿转子直径相同的泵相比较,产生较大“枕”体积的泵,其转子每转一圈所输送的流体体积也较大,但产生的脉动度也较大。这与膜的情形相似。而产生较小“枕”体积的泵,其转子每转一圈所输送的流体体积也较小;而且,快速、连续地形成的小“枕”使流体的流动较为平稳。这与齿轮泵的情形相似。
[0003] 目前已公开的技术中均为挤压泵管型,由于蠕动泵在仪器设备中不论是否运行,滚轮都是在挤压泵管的状态下,尤其是蠕动泵长时间不运行的时候,滚轮始终不动的压在泵管的一个点上, 泵管是弹性体,长时间挤压使其内部应增加,局部弹性变差,轻则导致泵管永久变形影响蠕动泵精度,重则导致泵管之间相互粘合在一起使蠕动泵失效。从而使整套系统无法运作,一般蠕动泵不运行,泵管被滚轮压紧1个月就会产生严重变形,压紧1~3月就会产生粘连现象。泵管变形和粘连,极大的阻碍了蠕动泵的推广和耐用性,根据统计80%的蠕动泵失效是和泵管有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微型蠕动泵,它能够在非工作状态下有效地放松泵管,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导致泵管粘连失效的现象,增加其使用寿命。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蠕动泵,它包括泵架、泵体、接头架、泵管、泵轮、滚轮组件、盖板和可正反转的电机,泵体和接头架均安装在泵架上,泵体和盖板固定连接,并且泵体内部设置有甭管容置腔,滚轮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滚轮,泵轮与电机的电机轴活动连接,泵轮上设置有和相应的滚轮配合的轨道槽,并且每个轨道槽与泵轮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由轨道槽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滚轮组件安装在泵轮上并且滚轮的一端穿插在相应的轨道槽内,泵管容纳在泵管容置腔内,并且环绕布置在滚轮组件的外侧,泵管的两端均伸出泵体后卡接在接头架上。
[0006] 进一步,所述的泵轮由轨道槽体、连接轴体和驱动体一体制成,轨道槽体和驱动体分别连接在连接轴体的两端,所述的轨道槽开在轨道槽体上,所述的驱动体上设置有与相应的轨道槽相配合的抵接轮廓,并且抵接轮廓的两端设置有滚轮驱动抵接面,滚轮的另一端抵接在相应的抵接轮廓上。
[0007] 更进一步,所述的滚轮组件的滚轮有两个,所述的轨道槽也有两个。
[0008]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蠕动泵在正常工作时,滚轮均位于轨道槽的端部,电机动作,带动泵轮旋转,从而带动滚轮组件旋转,使滚轮组件对泵的泵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当蠕动泵准备停止工作时,通过电机运行完成后反向旋转一定的度 来控制滚轮在轨道槽内的位移使其从挤压泵管的位置(即轨道槽的一端或另一端)挪动到设定放松的位置(即轨道槽的中部),在滚轮位移过程中,滚轮向泵轮的中心逐渐收缩,使其不挤压泵管,实现了自动闭合和打开泵管的功能,使蠕动泵在停止不运行的情况下,不挤压泵管,使泵管可以恢复弹性,从而大大增加其寿命和减少粘连,从根本上解决了蠕动泵需要经常维护,泵管经常需要更换的问题,本发明使蠕动泵真正做到免维护,免拆洗,极大的扩展了蠕动泵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微型蠕动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微型蠕动泵的装配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泵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泵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 如图1~4所示,一种微型蠕动泵,它包括泵架1、泵体2、接头架3、泵管4、泵轮5、滚轮组件、盖板6和可正反转的电机7,泵体2和接头架3均安装在泵架1上,泵体2和盖板6固定连接,并且泵体2内部设置有甭管容置腔2-1,滚轮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滚轮8,泵轮5与电机7的电机轴活动连接,泵轮5上设置有和相应的滚轮8配合的轨道槽5-1,并且每个轨道槽5-1与泵轮5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由轨道槽5-1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滚轮组件安装在泵轮5上并且滚轮8的一端穿插在相应的轨道槽5-1内,泵管4容纳在泵管容置腔2-1内,并且环绕布置在滚轮组件的外侧,泵管4的两端均伸出泵体2后卡接在接头架3上。
[0012] 如图3、4所示,泵轮5由轨道槽体5-2、连接轴体5-3和驱动体5-4一体制成,轨道槽体5-2和驱动体5-4分别连接在连接轴体5-3的两端,所述的轨道槽5-1开在轨道槽体5-2上,所述的驱动体5-4上设置有与相应的轨道槽5-1相配合的抵接轮廓5-4-1,并且抵接轮廓5-4-1的两端设置有滚轮驱动抵接面5-4-2,滚轮8的另一端抵接在相应的抵接轮廓
5-4-1上。
[0013] 如图2、3所示,滚轮组件的滚轮8有两个,所述的轨道槽5-1也有两个,但不限于此。
[00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蠕动泵在正常工作时,滚轮8均位于轨道槽5-1的端部,电机7动作,带动泵轮5旋转,从而带动滚轮组件旋转,使滚轮组件对泵的泵管4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当蠕动泵准备停止工作时,通过电机7运行完成后反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来控制滚轮8在轨道槽5-1内的位移使其从挤压泵管4的位置(即轨道槽5-1的一端或另一端)挪动到设定放松的位置(即轨道槽5-1的中部),在滚轮8位移过程中,滚轮8向泵轮5的中心逐渐收缩,使其不挤压泵管4,实现了自动闭合和打开泵管4的功能,使蠕动泵在停止不运行的情况下,不挤压泵管4,使泵管4可以恢复弹性,从而大大增加其寿命和减少粘连,从根本上解决了蠕动泵需要经常维护,泵管经常需要更换的问题,本发明使蠕动泵真正做到免维护,免拆洗,极大的扩展了蠕动泵的使用范围。
[001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蠕动泵 2020-05-12 885
线性蠕动泵 2020-05-12 873
双向蠕动泵 2020-05-13 390
一种蠕动泵 2020-05-13 807
蠕动泵 2020-05-11 221
蠕动泵 2020-05-11 799
蠕动泵 2020-05-12 418
蠕动泵 2020-05-12 548
蠕动泵 2020-05-12 441
一种蠕动泵 2020-05-11 85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