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 容积式泵 / 转子泵 / 叶片泵 / 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阅读:710发布:2021-11-26

专利汇可以提供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液压控制系统领域。该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一液压注射系统和一液压转位系统,所述液压注射系统包含一滑台油缸、一预塑油 马 达、一注射油缸、一第一油 泵 、一第一电磁换向 阀 、一第一电磁调速阀以及一电液换向阀;所述液压注射系统包含一转位油马达、一第二油泵、一第二电磁换向阀、复数个 鞋 楦油缸、复数个模具油缸、一第三油泵、一分油阀、一第一手动转阀、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以及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该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液压注射系统和液压转位系统,其中液压转位系统使圆盘转位更加快速、平稳、精准,对位非常准确。,下面是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压注射系统,所述液压注射系统包含:
一滑台油缸,用于驱动注射机滑台前进和后退;
一预塑油达,用于驱动注射机螺杆旋转搅拌料筒内的塑料以使其熔化均匀;其中,所述预塑油马达的回油口连接至一液压油箱;
一注射油缸,用于驱动注射机螺杆前进加压以使熔料喷射出;
一第一油,用于向滑台油缸、预塑油马达和注射油缸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通过一先导式比例溢流连接至液压油箱;
一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滑台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滑台油缸的杆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滑台油缸的活塞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一第一电磁调速阀,用于控制预塑油马达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出油口与预塑油马达的进油口相连接;
一电液换向阀,用于控制注射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一调速阀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一单向顺序阀与注射油缸的活塞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注射油缸的杆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一液压转位系统,所述液压转位系统包含:
一转位油马达,用于驱动注射机圆盘旋转到位;其中,所述转位油马达并联有一第一单向阀,所述转位油马达和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依次通过一可调单向节流阀和一第二电磁调速阀连接至液压油箱;
一第二油泵,用于向转位油马达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通过一第一先导式溢流阀连接至液压油箱;
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转位油马达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转位油马达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复数个楦油缸,分别用于驱动复数个鞋楦的下降和上升;
复数个模具油缸,分别用于驱动复数个鞋底模具的张开和闭合;
一第三油泵,用于向复数个鞋楦油缸和复数个模具油缸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三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三油泵的出油口一路与一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三油泵的出油口另一路通过一第二先导式溢流阀连接至液压油箱;
一分油阀,用于向复数个鞋楦油缸和复数个模具油缸分配液压油;其中,所述分油阀内设有一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一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一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以及一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所述分油阀上设有与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一进油口、与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一回油口、与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二进油口以及与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二回油口,所述分油阀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分油阀的第一出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设有复数个出油口,所述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设有复数个收油口,所述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设有复数个出油口,所述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设有复数个收油口;
一第一手动转阀,用于控制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和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接,第一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分油阀的第二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分油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用于控制鞋楦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进油口与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的复数个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回油口与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的复数个收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复数个鞋楦油缸的杆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复数个鞋楦油缸的活塞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
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用于控制模具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进油口与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的复数个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回油口与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的复数个收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复数个模具油缸的杆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复数个模具油缸的活塞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口通过一第一滤油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油泵和第三油泵的进油口通过一第二滤油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上设有空气滤清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设有第一压表;所述单向顺序阀的出油口设有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设有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设有第四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式比例溢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预塑油马达和电液换向阀的回油口均通过一第一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一先导式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一第二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
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的出油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均通过一第三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先导式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一第四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是由一第一电机通过一第一弹性联轴器驱动的叶片泵;所述第三油泵是由一第二电机通过一第二弹性联轴器驱动的叶片泵;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为管式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以使滑台后退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以使滑台前进到工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为二位二通电磁调速阀,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为二位二通电磁调速阀,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时均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在中间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中间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在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在工作位置时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均为二位四通手动转阀,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

说明书全文

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是一种直接将底注塑连接到鞋面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的圆盘是通过液压转位系统控制的,该液压转位系统无论在工作或停止时,始终都会受到执行机构较大旋转负载的作用。如果没有一相应的平衡措施将旋转负载平衡,就会造成圆盘执行机构操作时的动作失控,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0003] 平衡油路的功能在于使液压执行元件在回油路上始终保持一定的背压,用来平衡执行机构旋转负载对液压执行元件的作用力,实现液压转位系统对圆盘动作的平稳、可靠控制。但是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的现有平衡油路存在以下缺点:达振动很大,导致圆盘振动较大,圆盘旋转不到位、不对口。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稳定可靠的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0006] 一液压注射系统,所述液压注射系统包含:
[0007] 一滑台油缸,用于驱动注射机滑台前进和后退;
[0008] 一预塑油马达,用于驱动注射机螺杆旋转搅拌料筒内的塑料以使其熔化均匀;其中,所述预塑油马达的回油口连接至一液压油箱;
[0009] 一注射油缸,用于驱动注射机螺杆前进加压以使熔料喷射出;
[0010] 一第一油,用于向滑台油缸、预塑油马达和注射油缸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通过一先导式比例溢流连接至液压油箱;
[0011] 一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滑台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滑台油缸的杆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滑台油缸的活塞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0012] 一第一电磁调速阀,用于控制预塑油马达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出油口与预塑油马达的进油口相连接;
[0013] 一电液换向阀,用于控制注射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一调速阀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一单向顺序阀与注射油缸的活塞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注射油缸的杆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0014] 一液压转位系统,所述液压转位系统包含:
[0015] 一转位油马达,用于驱动注射机圆盘旋转到位;其中,所述转位油马达并联有一第一单向阀,所述转位油马达和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依次通过一可调单向节流阀和一第二电磁调速阀连接至液压油箱;
[0016] 一第二油泵,用于向转位油马达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通过一第一先导式溢流阀连接至液压油箱;
[0017] 一第二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转位油马达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转位油马达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0018] 复数个鞋楦油缸,分别用于驱动复数个鞋楦的下降和上升;
[0019] 复数个模具油缸,分别用于驱动复数个鞋底模具的张开和闭合;
[0020] 一第三油泵,用于向复数个鞋楦油缸和复数个模具油缸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三油泵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三油泵的出油口一路与一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三油泵的出油口另一路通过一第二先导式溢流阀连接至液压油箱;
[0021] 一分油阀,用于向复数个鞋楦油缸和复数个模具油缸分配液压油;其中,所述分油阀内设有一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一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一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以及一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所述分油阀上设有与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一进油口、与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一回油口、与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二进油口以及与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相连通的一第二回油口,所述分油阀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分油阀的第一出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设有复数个出油口,所述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设有复数个收油口,所述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设有复数个出油口,所述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设有复数个收油口;
[0022] 一第一手动转阀,用于控制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和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接,第一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分油阀的第二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分油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0023] 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用于控制鞋楦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进油口与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的复数个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回油口与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的复数个收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复数个鞋楦油缸的杆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复数个鞋楦油缸的活塞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
[0024] 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用于控制模具油缸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进油口与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的复数个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回油口与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的复数个收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复数个模具油缸的杆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复数个模具油缸的活塞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
[0025]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口通过一第一滤油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油泵和第三油泵的进油口通过一第二滤油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上设有空气滤清器。
[0026]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单向顺序阀的出油口设有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设有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设有第四压力表。
[0027] 优选的,所述先导式比例溢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预塑油马达和电液换向阀的回油口均通过一第一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一先导式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一第二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的出油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均通过一第三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所述第二先导式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一第四冷却器连接至液压油箱。
[0028]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泵是由一第一电机通过一第一弹性联轴器驱动的叶片泵;所述第三油泵是由一第二电机通过一第二弹性联轴器驱动的叶片泵;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为管式单向阀。
[0029]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以使滑台后退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以使滑台前进到工作位置。
[0030]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为二位二通电磁调速阀,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为二位二通电磁调速阀,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时均连通。
[0031] 优选的,所述电液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在中间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中间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
[0032]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在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在工作位置时断开。
[0033]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第二手动转阀和第三手动转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液压注射系统和液压转位系统,其中液压转位系统采用单向阀与转位油马达并联,使马达负荷非常小,避免了转位油马达负荷过大,起到保护作用,圆盘转位也更加快速、平稳、精准,对位非常准确。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36] 图2为滑台油缸在滑台前进时的油路示意图。
[0037] 图3为滑台油缸在滑台后退时的油路示意图。
[0038] 图4为预塑油马达在螺杆旋转搅拌预塑时的油路示意图。
[0039] 图5为注射油缸在螺杆前进注射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0] 图6为注射油缸在螺杆后退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1] 图7为转位油马达在圆盘快速转位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2] 图8为转位油马达在圆盘慢速转位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3] 图9为鞋楦油缸在鞋楦下降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4] 图10为鞋楦油缸在鞋楦上降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5] 图11为模具油缸在鞋底模具闭合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6] 图12为模具油缸在鞋底模具张开时的油路示意图。
[0047] 图中标记:100、液压注射系统;101、滑台油缸;102、预塑油马达;103、注射油缸;104、第一油泵;105、先导式比例溢流阀;106、第一电磁换向阀;107、第一电磁调速阀;108、电液换向阀;109、调速阀;110、单向顺序阀;111、第一滤油器;112、第一压力表;113、第二压力表;114、第一冷却器;115、第一电机;116、第一弹性联轴器;200、液压转位系统;201、转位油马达;202、第一单向阀;203、可调单向节流阀;204、第二电磁调速阀;205、第二油泵;206、第一先导式溢流阀;207、第二电磁换向阀;208、鞋楦油缸;209、模具油缸;210、第三油泵;
211、第二单向阀;212、第二先导式溢流阀;213、分油阀;213a、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
213b、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c、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d、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4、第一手动转阀;215、第二手动转阀;216、第三手动转阀;217、第二滤油器;218、第三压力表;219、第四压力表;220、第二冷却器;221、第三冷却器;222、第四冷却器;223、第二电机;224、第二弹性联轴器;300、液压油箱;301、空气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49] 请参照图1至图12,一种全自动圆盘式连帮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0050] 一液压注射系统100,所述液压注射系统100包含:
[0051] 一滑台油缸101,用于驱动注射机滑台前进和后退;
[0052] 一预塑油马达102,用于驱动注射机螺杆旋转搅拌料筒内的塑料以使其熔化均匀;其中,所述预塑油马达102的回油口连接至一液压油箱300;
[0053] 一注射油缸103,用于驱动注射机螺杆前进加压以使熔料喷射出和后退;
[0054] 一第一油泵104,用于向滑台油缸101、预塑油马达102和注射油缸103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一油泵104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第一油泵104的出油口通过一先导式比例溢流阀105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55] 一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用于控制滑台油缸101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104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滑台油缸101的杆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滑台油缸101的活塞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56] 一第一电磁调速阀107,用于控制预塑油马达102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104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的出油口与预塑油马达102的进油口相连接;
[0057] 一电液换向阀108,用于控制注射油缸103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进油口通过一调速阀109与第一油泵104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一单向顺序阀110与注射油缸103的活塞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注射油缸103的杆端油口相连接,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58] 一液压转位系统200,所述液压转位系统200包含:
[0059] 一转位油马达201,用于驱动注射机圆盘旋转到位;其中,所述转位油马达201并联有一第一单向阀202,所述转位油马达201和第一单向阀202的出油口依次通过一可调单向节流阀203和一第二电磁调速阀204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60] 一第二油泵205,用于向转位油马达201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二油泵205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第二油泵205的出油口通过一第一先导式溢流阀206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61] 一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用于控制转位油马达201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进油口与第二油泵205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出油口分别与转位油马达201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202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62] 复数个鞋楦油缸208,分别用于驱动复数个鞋楦的下降和上升;
[0063] 复数个模具油缸209,分别用于驱动复数个鞋底模具的张开和闭合;
[0064] 一第三油泵210,用于向复数个鞋楦油缸208和复数个模具油缸209提供液压油;其中,所述第三油泵210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第三油泵210的出油口一路与一第二单向阀211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三油泵210的出油口另一路通过一第二先导式溢流阀212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65] 一分油阀213,用于向复数个鞋楦油缸208和复数个模具油缸209分配液压油;其中,所述分油阀213内设有一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a、一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b、一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c以及一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d,所述分油阀213上设有与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a相连通的一第一进油口、与一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b相连通的一第一回油口、与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c相连通的一第二进油口以及与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d相连通的一第二回油口,所述分油阀213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211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分油阀213的第一出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a设有复数个出油口,所述一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b设有复数个收油口,所述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c设有复数个出油口,所述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d设有复数个收油口;
[0066] 一第一手动转阀214,用于控制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c和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d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211的出油口相连接,第一手动转阀214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分油阀213的第二进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分油阀213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的回油口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67] 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215,用于控制鞋楦油缸208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215的进油口与鞋楦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a的复数个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215的回油口与一鞋楦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b的复数个收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215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复数个鞋楦油缸208的杆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二手动转阀215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复数个鞋楦油缸208的活塞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
[0068] 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216,用于控制模具油缸209的供油和回油;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216的进油口与模具油缸进油分配油路213c的复数个出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216的回油口与模具油缸回油收集油路213d的复数个收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216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复数个模具油缸209的杆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复数个第三手动转阀216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复数个模具油缸209的活塞端油口一一对应连接。
[006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各个设备的寿命,所述第一油泵104的进油口通过一第一滤油器111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第二油泵205和第三油泵210的进油口通过一第二滤油器217连接至液压油箱300;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液压油,所述液压油箱300上设有空气滤清器301。
[007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和调节油压,所述第一油泵104的出油口设有第一压力表112;所述单向顺序阀110的出油口设有第二压力表113;所述第二油泵205的出油口设有第三压力表218;所述第二单向阀211的出油口设有第四压力表219。
[007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回油快速冷却,所述先导式比例溢流阀105、第一电磁换向阀106、预塑油马达102和电液换向阀108的回油口均通过一第一冷却器114连接至液压油箱
300;所述第一先导式溢流阀206的出油口通过一第二冷却器220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204的出油口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回油口均通过一第三冷却器221连接至液压油箱300;所述第二先导式溢流阀212的出油口通过一第四冷却器222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7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泵104优选但不局限于由一第一电机115通过一第一弹性联轴器116驱动的叶片泵;所述第三油泵210优选但不局限于由一第二电机223通过一第二弹性联轴器224驱动的叶片泵;所述第一单向阀202和第二单向阀211均优选但不局限于管式单向阀。
[007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优选但不局限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以使滑台后退到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6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
106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以使滑台前进到工作位置,如图2所示。
[007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优选但不局限于二位二通电磁调速阀,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静止位置时断开,以使螺杆停止旋转,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以使螺杆开始旋转进行预塑,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204优选但不局限于二位二通电磁调速阀,所述第二电磁调速阀204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时均连通,其中一个位置调节圆盘快速转位,如图7所示,另一个位置调节圆盘慢速转位,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和第二电磁调速阀204均优选但不局限于电液比例溢流调速阀,通过电-液先导加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调速阀107和第二电磁调速阀204的溢流口均连接至液压油箱300。
[007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液换向阀108优选但不局限于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08,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进油口在中间静止位置时断开,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中间静止位置时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连通,如图5所示;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液换向阀108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如图6所示。
[007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优选但不局限于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出油口在静止位置时断开,此时停止转位,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在工作位置时断开,此时开始转位,如图7和图8所示。
[007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第二手动转阀215和第三手动转阀216的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第二手动转阀215和第三手动转阀216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静止位置时连通,以使鞋楦上升和鞋底模具张开,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第二手动转阀215和第三手动转阀216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所述第一手动转阀214、第二手动转阀215和第三手动转阀216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在工作位置时连通,以使鞋楦下降和鞋底模具闭合,开始鞋底注射成型工作,如图9和图11所示。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叶片泵 2020-05-11 579
叶片泵 2020-05-12 250
叶片泵 2020-05-13 968
叶片泵 2020-05-13 513
叶片泵 2020-05-13 311
叶片泵 2020-05-14 879
叶片泵 2020-05-14 42
叶片泵 2020-05-14 755
叶片泵 2020-05-13 910
叶片泵 2020-05-12 2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