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匮乏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国家政策的指引以及排放的日益严苛,新能源汽车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的
发动机,其动
力由
电机提供,
机舱温度较高,电动部分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对电动部分的
散热要求较高。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涉及到电机、电机
控制器、充电机、
电池包等部件的散热,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
电能浪费或者损坏相关部件。
[0003] 汽车的冷却系统目前主要采用
水冷的方式进行
串联冷却,电机开始工作的同时启动水
泵对电机进行冷却。但是在低温环境时,如果冷却循环经过
散热器后水温较低,容易导致电机、电机控制器不处于最佳
工作温度,导致工作效率偏低,因此存在既需要冷却又不能温度太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汽车电动部分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车外,没有对这些热量加以利用,极大地浪费了
能量。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又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回路、外循环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通道和电机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通道、电机的冷却通道和散热器,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电池的冷却通道和
热交换器的第一管道;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还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散热器连通。
[0006]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
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进口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散热器连通。
[0007] 具体地,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水壶,所述水壶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连通。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
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系统的
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池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控制器,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散热器、第二水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通阀为电磁阀。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为
电动泵。
[0014]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保护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001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在不同的温度下采用不同的循环回路进行散热,可以在满足电动部分冷却需求的同时使电动部分部件的温度保持在可靠的工作范围内。
[0017]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将汽车电动部分散发的热量通
过热交换器对电池进行加热,既满足了电池加热的需要,又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21] 图中:1-第一水泵,2-充电机,3-电机控制器,4-电机,5-散热器,6-第二水泵,7-电池,8-热交换器,9-第一三通阀,10-第二三通阀,11-水壶,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冷却系统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 参考
说明书附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回路、外循环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1、充电机2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3的冷却通道和电机4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1、充电机2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3的冷却通道、电机4的冷却通道和散热器5,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6、电池7的冷却通道和热交换器8的第一管道;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还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散热器5连通。
[0025]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5与所述第一水泵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阀9,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1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第一进口分别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散热器5连通;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与所述热交换器8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0,所述第二三通阀
10的进口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散热器5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和第二三通阀10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6为电动泵。
[0026] 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壶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和冷却系统控制器14,所述水壶11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第二水泵6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电池7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散热器5、第二水泵6、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过程如下:
[0028]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检测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当所述冷却液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局部温度升高但散热需求不高,此时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第一水泵1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9开启第一进口,所述第二三通阀10开启第一出口,启动内循环回路,使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快速预热并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29] 当所述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但低于第二预设值并且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需要进行散热而所述电池7需要进行加热,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第二水泵6开启,所述第二三通阀10切换到第二出口,
启动电池加热回路,此时所述内循环回路与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同时运行,通过所述热交换器8将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散发的热量用于所述电池7的加热,同时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0030] 当所述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并且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需要进行大量散热,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散热器5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9切换到第二进口,关闭内循环回路,启动外循环回路,此时所述外循环回路与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同时运行,通过所述散热器5进行散热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同时通过所述热交换器8将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散发的热量用于所述电池7的加热,保证所述电池7的工作温度。
[0031] 当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10切换到第一出口,关闭所述电池加热回路,此时所述外循环回路单独运行,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所述电机4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所述电机4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所述电池7的最佳工作温度。
[003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三通阀9和所述第二三通阀10实时控制所述内循环回路、所述外循环回路和所述电池加热回路的启闭,既保障电池的加热需要,又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的散热需求。
[003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003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在不同的温度下采用不同的循环回路进行散热,可以在满足电动部分冷却需求的同时使电动部分部件的温度保持在可靠的工作范围内。
[0036]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将汽车电动部分散发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对电池进行加热,既满足了电池加热的需要,又节约了能源。
[0037]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