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泵和压缩机 / 容积式泵 / 提升泵 / 快速提升油泵

快速提升油

阅读:40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快速提升油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快速提升油 泵 ,包括泵压油缸、泵压 活塞 杆、举升油缸、举升 活塞杆 、油箱、 阀 门 和油管等,其特征在于:举升活塞杆呈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粗细不同的一体两段式柱状结构,举升油缸分为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阀单向相通。本实用新型脱离了 现有技术 依靠改变泵压活塞杆对液压油的工作面积来调整举升活塞杆提升速度的思维模式,通过改变举升活塞杆接受液压油纵向推 力 面积的方式来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液压油压力的改变,从而实现油泵内液压油流量的 自动调节 ,进而实现举升活塞杆在不同工况下的快速提升或慢速提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液压系统内的气泡问题,快速提升油泵的可靠性因此得以提高。,下面是快速提升油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快速提升油,包括泵压油缸、泵压活塞杆、举升油缸、举升活塞杆、油箱、和油管密封件等,其特征在于:举升活塞杆呈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粗细不同的一体两段式柱状结构,举升油缸分为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阀单向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细不同的一体两段式柱状举升活塞杆呈上大下小的形状,其中上活塞杆较粗,下活塞杆较细,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在衔接处共同形成一个向下的环状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泵压油缸和上油缸之间通过一个带有复位弹簧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上油缸开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泵压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两个串联的带有复位弹簧的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这两个单向阀都只能向下油缸开启;靠近泵压油缸的单向阀复位弹簧明显小于靠近下油缸的单向阀复位弹簧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在上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一个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上油缸开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在下油缸和液压油箱之间通过一个带有复位弹簧的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下油缸开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泵压油缸和液压油箱之间通过一个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泵压油缸开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泵压油缸和上油缸之间单向阀与泵压油缸和液压油箱之间单向阀在结构上联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提升油泵,其特征在于:上大下小的一体两段式柱状举升活塞杆呈上活塞杆直径较大、下活塞杆直径较小的圆柱状,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在衔接处共同形成一个向下的圆环状表面。

说明书全文

快速提升油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快速提升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提升油泵的活塞杆结构。
技术背景快速提升油泵可以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液压油的压和流量,实现举升活塞杆提升速度的自动改变,特别是实现在负载比较小的情况下使举升活塞杆快速升起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快速提升油泵的结构特点是通过改变泵压油缸内泵压活塞杆对液压油的工作面积来实现不同油压条件下液压油流量的改变,从而改变举升油缸内举升活塞杆的提升速度。中国专利00223518.8公开了一种快速油泵,其特点是在泵压活塞杆上装有一吸盘,在泵压活塞杆前端设有“丁”字形通孔,在柱塞下端联接有一磁,吸盘和磁铁依靠磁铁的吸力联接,当泵压油缸内压力大于磁铁对吸盘的吸力时,柱塞与泵压活塞杆分离,柱塞不随泵压活塞杆移动,此时对液压油工作的面积只相当于泵压活塞杆的横断面积;当泵压油缸内压力小于磁铁对吸盘的吸力时,柱塞与泵压活塞杆结合,柱塞随泵压活塞杆移动而移动,此时对液压油工作的面积相当于泵压活塞杆和柱塞的横断面积之和,在这种状态下,当泵压活塞杆下行时,泵压油缸向举升油缸内注入的液压油流量比较大,使举升活塞杆快速提升。这种对泵压活塞杆和柱塞结构的设计虽然可以使诸如千斤顶等简单的液压工具在负载较小的情况下快速提升举升活塞杆至被举升物体处,但由于泵压油缸内上部柱塞和缸体间空腔的存在,空气必定会渗透进入液压油中形成气泡,而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可靠性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快速提升油泵因空气进入液压油中形成气泡而造成液压系统可靠性下降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中没有气泡的快速提升油泵,该快速提升油泵可靠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快速提升油泵,包括泵压油缸、泵压活塞杆、举升油缸、举升活塞杆、油箱、和油管等,其特征在于:举升活塞杆呈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粗细不同的一体两段式柱状结构,举升油缸分为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阀单向相通。
前述粗细不同的一体两段式柱状举升活塞杆可制成上大下小的形状,其中上活塞杆较粗,下活塞杆较细,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在衔接处共同形成一个向下的环状表面。
配套于前述上大下小一体两段式柱状举升活塞杆的结构,在泵压油缸和上油缸之间通过一个带有复位弹簧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上油缸开启,即在没有其他外力干涉的条件下,液压油只可能从泵压油缸流入上油缸;在泵压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两个串联的带有复位弹簧的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这两个单向阀都只能向下油缸开启,即液压油只可能从泵压油缸流入下油缸,而且靠近泵压油缸的单向阀复位弹簧力明显小于靠近下油缸的单向阀复位弹簧力;在上油缸和下油缸之间通过一个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上油缸开启,即液压油只可能从下油缸流入上油缸;在下油缸和液压油箱之间通过一个带有复位弹簧的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下油缸开启,即液压油只可能从液压油箱流入下油缸;在泵压油缸和液压油箱之间通过一个单向阀和相应的油路连接,该单向阀只能向泵压油缸开启,即在没有其他外力干涉的条件下,液压油只可能从液压油箱流入泵压油缸。
为实现举升活塞杆的下降功能,同时使液压系统结构精简,前述泵压油缸和上油缸之间的单向阀的阀芯以及泵压油缸和液压油箱之间的单向阀的阀杆、球等都可受外力直接控制而产生联动,实现这些单向阀在反向油压条件下的开启。
前述上大下小的一体两段式柱状举升活塞杆通常被制成上活塞杆直径较大、下活塞杆直径较小的圆柱状,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在衔接处共同形成一个向下的圆环状表面。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举升活塞杆接受液压油纵向推力面积的方式来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液压油压力的改变,从而实现油泵内液压油流量的自动调节,进而实现举升活塞杆在不同工况下的快速提升或漫速提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液压系统内的气泡问题,快速提升油泵的可靠性因此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上油缸和下油缸之间一种单向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包含对一种联动单向阀结构进行剖视表达的本发明液压原理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零部件的编号如下:10-手动泵;11-泵压油缸;12-泵压活塞杆;21-阀A;22-阀B;23-阀C;24-阀D;25-阀E;30-液压油箱;41-上油缸;42-下油缸;43-上活塞杆;44-下活塞杆;211-阀杆;212-钢球;221-阀芯;251-钢珠;252-衬套;253-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可以按照三种不同的工作状况,依次描述本发明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
第一种工作状况,即在没有负载或负载较小的情况下提升举升活塞杆时,结合图3可知,手动泵10中的泵压活塞杆12向下运动,挤压泵压油缸11内的液压油进入油管和阀B22,阀B22是一个带有复位弹簧的单向阀,液压油克服弹簧力将阀B22顶开进入举升油缸的上半部分——上油缸41。上油缸41内容纳着圆柱状上活塞杆43。上活塞杆43的直径大于圆柱状下活塞杆44,不同直径的上活塞杆43与下活塞杆44组成一个整体的举升活塞杆,并在该举升活塞杆直径改变处形成一个向下的圆环表面。液压油将纵向压力作用于这个圆环表面上,推动举升活塞杆向上运动;此时,在容纳着小活塞杆44的下油缸42中产生负压,液压油因此克服阀D24复位弹簧的微弱弹力进入下油缸42。在工程实践中,只要将上活塞杆43和下活塞杆44的直径制成稍有差别即可形成一个有效承接液压油纵向压力的向下的圆环表面,因此通常泵压活塞杆12只要将少量液压油压入上油缸41,即可快速提升上活塞杆43,造成整个举升活塞杆快速提升。在这种工况下,当阀B22打开时,复位弹簧力较大的阀C23尚未被顶开,故没有液压油通过阀C23进入下油缸42。在这种工况下,上油缸41中的油压大于或等于下油缸42中的油压,阀E25封闭。
第二种工作状况,即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提升举升活塞杆时,结合图3可知,随着手动泵10中泵压活塞杆12向下运动,液压油一方面通过阀B22流入上油缸41,另一方面顶开阀C23流入下油缸42,在上油缸41和下油缸42中液压油的共同推动下,整个举升活塞杆开始或继续克服较大的负载向上举升。由于此时液压油需要同时对前述由上活塞杆43和下活塞杆44共同形成的向下的圆环表面以及下活塞杆44的底面施压才能顶起举升活塞杆,故相对于没有负载或负载较小的工作状况下泵压活塞杆12的相同行程而言,此时举升活塞杆的举升动作比较缓慢。
第三种工作状况,即在举升活塞杆下降时,结合附图2和附图3所示,在外力的直接作用下,阀A21的阀杆211将钢球212顶开并继而将阀B22的阀芯221顶开,阀A21和阀B22实现联动,上油缸41中的液压油在负载的作用下反向流经阀B22和阀A21,回到液压油箱35;与此同时,由于上油缸41内液压油油压下降,在上油缸41和下油缸42中油压差的作用下,下油缸42中的液压油向上顶起钢珠251,通过制于衬套252中的阀孔,进入上油缸41,继而流回液压油箱35,如附图2所示,垫圈253可以阻挡钢珠251脱位。在这种状态下,阀C23和阀D24是关闭的。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海水泵下泵提升装置 2020-05-13 407
低扬程螺旋提升泵 2020-05-12 830
提升断裂泵的方法 2020-05-13 931
一种空气提升泵 2020-05-11 388
浮油提升泵 2020-05-11 1025
提升断裂泵的方法 2020-05-13 609
污水提升泵试验台 2020-05-13 784
一种潜水泵架提升装置 2020-05-13 142
一种消防水泵提升设备 2020-05-12 554
一种潜水电泵提升装置 2020-05-11 13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