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扣件 / 扳手 / 开口扳手 / 防滑开口扳手

防滑开口扳手

阅读:74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防滑开口扳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开口 扳手 ,所述扳手由扳体组成,扳体的前端是扳头,扳体的后端是 手柄 ,扳头上有一贯穿的凹形槽,位于凹形槽内两个相对的面是 工件 的夹持面,夹持面由一个呈凸起状的弧面组成,在旋转工件时,夹持面弧面的最高点始终 接触 在工件两个 角 之间的面上,不会触及工件角,从根本上解决了 开口扳手 的打滑现象,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下面是防滑开口扳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防滑开口扳手,所述扳手由扳体组成,扳体的前端是扳头,扳体的后端是手柄,扳头上有一贯穿的凹形槽,位于凹形槽内两个相对的面是工件的夹持面,其特征在于,夹持面分别由一个呈凸起状的弧面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滑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位于夹持面上两个弧面的圆心连线垂直于沿凹形槽开口延伸至凹形槽底部位于夹持面之间的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滑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面的弧度在R10mm至R2000mm之间。

说明书全文

防滑开口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开口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开口扳手是手动工具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工具之一,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螺母选择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开口扳手进行操作使用。现有的开口扳手的夹持面绝大多数采用平行的方式,以这种配合方式制造的开口扳手在旋转螺栓或螺母时非常容易伤到螺栓或螺母的,容易打滑,操作不安全,且被扳拧后的螺栓或螺母角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开口扳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开口扳手,这种防滑开口扳手不但保留了现有开口扳手的功能,而且在扳转螺栓或螺母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夹持牢靠,不会损伤螺栓或螺母,操作安全可靠。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开口扳手,所述扳手由扳体组成,扳体的前端是扳头,扳体的后端是手柄,扳头上有一贯穿的凹形槽,位于凹形槽内两个相对的面是工件的夹持面,夹持面是由一个呈凸起状的弧面组成。
[0005] 所述夹持面弧面,在旋转工件时,夹持面弧面的最高点始终与工件表面接触,并在工件一侧的两个角之间运动,不能触及到工件的边。
[0006] 所述夹持面弧面,两个弧面的圆心连线垂直于沿凹形槽开口延伸至凹形槽底部位于夹持面之间的中心线。
[0007] 所述夹持面弧面的弧度是R10mm至R2000mm。
[0008] 本发明防滑开口扳手与现有最新的开口扳手技术相比,技术简单,加工便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开口扳手的打滑现象,延长了螺母和螺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夹持螺母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
[0015] 一种防滑开口扳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如图1所示,所述扳手由扳体1组成,扳体的前端是凹形槽101,扳体的后端是手柄102,扳头上有夹持面201和夹持面202,沿凹形槽开口延伸至凹形槽底部位于夹持面之间的中心线301与夹持面两个弧面的弧心连线302垂直。
[0016] 如图2所示,先将螺母2置于所述扳手的夹持面201和202之间,之后,如图3所示,当沿着方向L扳转手柄102时,位于夹持面201和202表面的501和502两个点接触在螺母2表面,这两个点始终不会触及到螺母2的两个角A和B,反之,如图4所示,当沿着方向R扳转手柄102时,只有位于夹持面201和202表面的503和504两个点接触在螺母2表面,这两个点始终不会触及到螺母2的两个角C和D。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开口扳手头 2020-05-11 104
开口快速扳手 2020-05-12 778
开口宽度可调扳手 2020-05-13 398
防溃角开口快转扳手 2020-05-13 559
开口扳手 2020-05-11 471
开口扳手 2020-05-11 210
开口扳手 2020-05-11 743
开口扳手 2020-05-12 648
开口扳手 2020-05-12 464
开口扳手 2020-05-12 12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