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转轴 / 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

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

阅读:808发布:2021-08-02

专利汇可以提供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星式双轴 转轴 改良结构,包含母轴、用于穿设于母轴内的公轴组与传动组,该公轴组具有第一公轴与第二公轴,该传动组具有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 连杆 ,第一传动件连接于第一公轴,第二传动件连接于第二公轴,连杆两端分别 枢接 至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杆与第一传动件的枢接处位于第一传动件的轴心一侧处,而连杆与第二传动件的枢接处位于第二传动件的轴心另一侧处,让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连杆的枢接处呈反向设置,则第一公轴绕行第二公轴转动位移,以顺利带动 电子 产品的上盖稳定翻掀。,下面是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母轴、公轴组与传动组,其中:
该母轴具有基部,基部两侧分别延伸弯折有第一轴筒与第二轴筒;
该公轴组具有第一公轴与第二公轴,第一公轴穿设于母轴的第一轴筒内,第二公轴穿设于母轴的第二轴筒内,第一公轴与第二公轴同侧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延伸有第一对接部,第二连接件延伸有第二对接部;
该传动组具有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连杆,第一传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公轴一端,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于第二公轴一端,且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位于母轴的相同侧方,而连杆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杆与第一传动件的枢接处位于第一传动件轴心与第一对接部之间,而连杆与第二传动件的枢接处位于第二传动件轴心侧方处,且远离第二对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件设有第一固接孔,第一公轴穿设于第一固接孔并连接固定,第二传动件设有第二固接孔,第二公轴穿设于第二固接孔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设有第一枢接柱与第二枢接柱,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分别设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连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而第一枢接柱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与第一贯孔,第二枢接柱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枢接孔与第二贯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公轴组设有定位片,定位片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定位片位于母轴侧方,第一公轴通过第一定位孔后穿设于母轴的第一轴筒内,第二公轴通过第二定位孔后穿设于母轴的第二轴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呈圆形,第一传动件外周缘形成有抵靠面,第二传动件外周缘形成有抵持面,第一传动件的半径与第二传动件的半径的总和相同于第一公轴中心轴至第二公轴中心轴的距离。

说明书全文

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式双轴转轴改良结构,尤指以一母轴配合二公轴,连结成具有不同旋动半径的结构,当电子产品上盖翻掀时系带动母轴与公轴同时旋动以稳定翻掀的行星式双轴转轴,并使电子产品翻掀后,其上盖与下盖会位于同一平面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双页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其由下盖与上盖所组成,且部分双页式电子产品的上盖可翻掀至下盖底面,让双页式电子产品做为平板电脑使用,此类电子产品系利用双轴的转轴装置来达成翻掀动作,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13776号,其主要是利用,轴套于连接板的两端设有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第一套接部的端缘于连接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缺口,而第二套接部的端缘于连接板的另一侧形成第二缺口,使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内所设置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可凭借开轻关重的功效,让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依序转动,但此种作法容易于长期使用下,造成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产生磨耗而失去依序转动的功效,且也容易因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产生弹性疲乏而失去依序转动的功效。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在于,利用传动组连接母轴内所穿设的第一公轴与第二公轴,让第一公轴绕行第二公轴转动位移,进而顺利的带动电子产品的上盖翻掀。
[0004]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行星式双轴转轴包含母轴、公轴组与传动组,该母轴具有基部,基部两侧分别延伸弯折有第一轴筒与第二轴筒;该公轴组具有第一公轴与第二公轴,第一公轴穿设于母轴的第一轴筒内,第二公轴穿设于母轴的第二轴筒内,第一公轴与第二公轴同侧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延伸有第一对接部,第二连接件延伸有第二对接部;该传动组具有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连杆,第一传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公轴一端,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于第二公轴一端,且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位于母轴的相同侧方,而连杆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杆与第一传动件的枢接处位于第一传动件轴心与第一对接部之间,而连杆与第二传动件的枢接处位于第二传动件轴心侧方处,且远离第二对接部。
[0005] 前述行星式双轴转轴,该第一传动件设有第一固接孔,第一公轴穿设于第一固接孔并连接固定,第二传动件设有第二固接孔,第二公轴穿设于第二固接孔并连接固定。
[0006] 前述行星式双轴转轴,该传动组设有第一枢接柱与第二枢接柱,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连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而第一枢接柱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与第一贯孔,第二枢接柱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枢接孔与第二贯孔。
[0007] 前述行星式双轴转轴,该公轴组设有定位片,定位片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定位片位于母轴侧方,第一公轴通过第一定位孔后穿设于母轴的第一轴筒内,第二公轴通过第二定位孔后穿设于母轴的第二轴筒内。
[0008] 前述行星式双轴转轴,该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呈圆形,第一传动件外周缘形成有抵靠面,第二传动件外周缘形成有抵持面,第一传动件的半径与第二传动件的半径的总和相同于第一公轴中心轴至第二公轴中心轴的距离。
[0009] 凭借上述,即可让电子产品的上盖带动第一公轴绕行第二公轴转动位移时,可让上盖产生稳定翻掀的效果。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一);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二);
[00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1-母轴;11-基部;12-第一轴筒;13-第二轴筒;2-公轴组;21-第一公轴;22-第二公轴;23-定位片;231-第一定位孔;232-第二定位孔;24-第一连接件;241-第一连接部;242-第一对接部;25-第二连接件;251-第二连接部;252-第二对接部;
3-传动组;31-第一传动件;311-第一固接孔;312-第一枢接孔;313-抵靠面;32-第二传动件;321-第二固接孔;322-第二枢接孔;323-抵持面;33-连杆;331-第一贯孔;332-第二贯孔;34-第一枢接柱;35-第二枢接柱;5-电子产品;51-上盖;52-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包含母轴1、公轴组2与传动组3,其中:
[0018] 该母轴1具有基部11,基部11两侧分别延伸弯折有第一轴筒12与第二轴筒13。
[0019] 该公轴组2具有第一公轴21、第二公轴22与定位片23,定位片23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孔231与第二定位孔232,定位片23位于母轴1侧方,第一公轴21通过第一定位孔231后穿设于母轴1的第一轴筒12内,第二公轴22通过第二定位孔232后穿设于母轴1的第二轴筒13内,且第一公轴21与第二公轴22的同侧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4与第二连接件25,第一连接件24具有用以连接于第一公轴21的第一连接部241,第一连接件24于第一连接部241处延伸有第一对接部242,而第二连接件25具有用以连接于第二公轴22的第二连接部251,第二连接件25于第二连接部251处延伸有第二对接部252。
[0020] 该传动组3具有第一传动件31、第二传动件32、连杆33、第一枢接柱34与第二枢接柱35;第一传动件31呈圆形,第一传动件31中央处设有第一固接孔311,第一固接孔311套设于第一公轴21,让第一公轴21穿设于第一固接孔311并连接固定,其中,第一传动件31位于第一固接孔311一侧设置有第一枢接孔312,第一传动件31外周缘形成有抵靠面
313;该第二传动件32呈圆形,第二传动件32中央处设有第二固接孔321,第二固接孔321套设于第二公轴22,让第二公轴22穿设于第二固接孔321并连接固定,且第一传动件31与第二传动件32位于母轴1的相同侧方,其中,而第二传动件32位于第二固接孔321一侧设有第二枢接孔322,第二传动件32外周缘形成有抵持面323,配合上述的第一传动件31的半径与第二传动件32的半径的总和,相同于第一公轴21中心轴至第二公轴22中心轴的距离,即可让第二传动件32的抵持面323抵靠于第一传动件31的抵靠面313;该连杆3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贯孔331与第二贯孔332,第一枢接柱34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传动件31的第一枢接孔312与连杆33的第一贯孔331以形成枢接,第二枢接柱35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传动件32的第二枢接孔322与连杆33的第二贯孔332以形成枢接,且由于第一枢接孔
312与第二枢接孔322位于第一固接孔311与第二固接孔321的侧方,因此连杆33与第一传动件31的枢接处偏移第一传动件31与第一公轴21的连接处,连杆33与第二传动件32的枢接处偏移第二传动件32与第二公轴22的连接处。
[0021] 请参阅图2至图4,当第一连接件24带动第一公轴21转动时,第一公轴21带动第一传动件31转动,由于连杆33与第一传动件31的枢接处位于第一传动件31轴心与第一对接部242之间,而连杆33与第二传动件32的枢接处位于第二传动件32轴心侧方处,且远离第二对接部252,故第一传动件31转动时即推动第一枢接柱34旋转位移进而推动连杆33,因连杆33两端分别枢接第一传动件31与第二传动件32,故其旋转位移产生的推动连带带动第一传动件31绕行第二传动件32,以让第一公轴21产生转动。
[0022] 请参阅图2、图5与图6,当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电子产品5时,将第一连接件24的第一对接部242与第二连接件25的第二对接部252分别连接电子产品5的上盖51与下盖52,当使用者翻掀上盖51时,带动第一传动件31绕行第二传动件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1由第二传动件32的上方绕行至下方,且第一传动件31依第二传动件32绕行180度,连杆33与第一传动件31的枢接处则依第一公轴21绕行360度,故电子产品5的上盖
51即可由下盖52上方翻掀至下盖52下方,其中,当上盖51翻掀至下盖52侧方,并与下盖
5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时,连杆33与第一传动件31的枢接处则依第一公轴21绕行180度,而第一传动件31依第二传动件32绕行90度;再者,由于第一传动件31的抵靠面313抵靠于第二传动件32的抵持面323,故第一传动件31依第二传动件32转动绕行时,即受到第二传动件32的抵持面323所支撑形成稳定转动。
[0023] 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本实用新型系利用母轴1穿设第一公轴21与第二公轴22,并将第一传动件31与第二传动件32分别固接于第一公轴21与第二公轴22,再以连杆33分别枢接第一传动件31与第二传动件32,且连杆33与第一传动件31的枢接处位于第一传动件31轴心与第一对接部242之间,而连杆33与第二传动件32的枢接处位于第二传动件32轴心侧方处,且远离第二对接部252,故当第一公轴21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件31绕行第二传动件32旋转位移,即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失进而稳定转动,再者,连杆33与第一传动件31的枢接处以及连杆33与第二传动件
32的枢接处,为依照第一公轴21与第二公轴22的轴心处呈反向设置,故可让上盖51翻掀
180度时,即与下盖5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不产生高度差。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双轴转轴 2020-05-12 958
转轴装置 2020-05-13 190
转轴装置 2020-05-13 217
一种转轴 2020-05-13 977
转轴结构 2020-05-13 6
转轴装置 2020-05-13 390
转轴机构 2020-05-11 504
一种转轴铣缺口夹紧装置 2020-05-11 616
一种转轴 2020-05-12 306
电机转轴 2020-05-11 50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