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活塞 / 活塞碗 / 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

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

阅读:717发布:2022-03-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 制动 或负载装置,它为瓣状转盘型、瓣状转筒型或瓣状复合型结构,由至少一副瓣状永磁耦合组件、至少一副主动 转子 盘联轴机构、至少一副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及至少一副用于实现气隙耦合面积和耦合间距变化调节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组成,瓣状永磁耦合组件分导体电枢型、鼠笼电枢型,锅箅电枢型、绕组电枢型、双永磁型和复合型结构,并根据需要配置了冷媒冷却装置和 锁 止/离合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 传动轴 传动技术领域、调速技术领域、制动技术领域、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负载/加载技术领域以及切断/结合动 力 技术领域等,用作设计制造永磁耦合驱动、调速、变矩、 刹车 或负载装置等相关产品的技术方案。,下面是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为瓣状轴向磁场转盘型、瓣状径向磁场转筒型或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由至少一副瓣状永磁耦合组件、至少一副与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相适配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至少一副与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被动转子盘相适配的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及至少一副用于实现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面积变化调节和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间距变化调节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组成,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中至少其中之一为“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气隙磁场耦合面有五种结构形式,其一是轴向端面耦合结构,其二是径向柱面结构,其三是轴向锥面结构,其四是径向锥面结构,其五是上述四种结构的组合型或复合型的气隙磁场耦合面结构,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与相适配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相联接,永磁耦合组件中的被动转子盘与相适配的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相联接,在主动转子盘及其相关联的联轴机构上或者在被动转子盘及其相关联的联轴机构上设置适配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三个系列结构形式供选择,其一系列是自动卸载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以便实现具有软启动、适应脉冲负载和防堵转功能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二系列是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它由径向位移组件和轴向位移组件适配连接组合成“从轴向位移到径向位移”的联动结构,以便实现具有无级变矩或调速功能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三系列是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卸载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一为“联动拨叉副—传矩滑杠”结构,它由至少一副安装在中心短轴上并径向穿过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的传矩滑杠、至少一副安装在对应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并以中心短轴上的销轴为联动支撑的联动拨叉、至少一副安装在对应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或两副联动拨叉臂适配位置之间的弹簧构成,其二为“弹性离心式限位器—传矩滑杠”结构,它由至少一副安装在中心短轴上并径向穿过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的传矩滑杠、至少一副用于对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进行高转速离心限位和低转速弹性限位的弹性离心式限位器构成,弹性离心式限位器安装在被动转子盘或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的适配位置,这里的传矩滑杠和中心短轴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所述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径向位移组件有三种可选择的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是“跷跷板”式径向位移组件,由一端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带长孔的L形跷跷板、带T形滑槽的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带适配跷跷槽和T形滑卡盘爪、设在卡盘本体或卡盘罩体上的跷跷板支撑轴、盘边缘带销轴的移动连接盘及隔离轴承构成,跷跷板的拐弯处设有支撑轴孔并安装在跷跷板支撑轴上,跷跷板的长孔通过移动连接盘上销轴与移动连接盘相联接,跷跷板的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插于适配的卡盘爪的跷跷槽中,“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安装在卡盘爪上,使之成为“移动连接盘轴向移动带动L形跷跷板绕其销轴旋转、跷跷板的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带动卡盘爪径向伸缩移动,同时带动‘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的结构,隔离轴承套安装在移动连接盘的轴套里,这里的带适配跷跷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卡盘本体轴孔上的键槽、键、中心短轴和联轴器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第二种结构形式是“斜插舌”式径向位移组件,由带T形滑槽的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带适配锁舌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带斜插锁舌的移动连接盘及隔离轴承构成,移动连接盘上的斜插锁舌插于适配的卡盘爪的锁舌槽中,“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安装在卡盘爪上,使之成为“移动连接盘轴向移动带动斜插锁舌轴向移动、斜插锁舌带动卡盘爪,因卡盘爪上的T型滑块只能在卡盘本体之T形滑槽的限制约束下径向伸缩移动,卡盘爪带动‘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的结构,隔离轴承套安装在移动连接盘的轴套里,这里的带适配锁舌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卡盘本体上的花键套、带花键的中心短轴和联轴器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第三种结构形式是“铰链”式径向位移组件,由至少一副安装在中心短轴上并径向穿过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的传矩滑杠、至少一副安装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并以中心短轴上的铰轴为联动支撑的联动拨叉副和与拨叉副相适配的安装在背邻的“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上的带拨叉滑块长槽的拨板、盘边缘或一端带销轴的移动连接盘及隔离轴承构成,拨叉臂的两端设有拨叉滑块,拨叉滑块适配安装到拨板的拨叉滑块长槽中,拨叉副中的一侧 拨臂上设有与移动连接盘上的销轴相适配的长形滑槽,使之成为“移动连接盘轴向移动推拉拨叉副张合,拨叉副带动‘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的结构,隔离轴承套安装在移动连接盘的轴套里,这里的传矩滑杠、中心短轴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所述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轴向位移组件有四种可选择结构形式,其一是“旋转滑块—螺旋槽套”式轴向位移组件,由带轮柱销/滑块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螺旋槽的固定套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或者由带螺旋槽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轮柱销/滑块的固定套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至少一组轮柱销/滑块和螺旋槽分别适配均布于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和固定螺旋槽套上,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轮柱销/滑块的一端与套装在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上的固定螺旋槽套上的带螺旋槽的相配,轮柱销/滑块装配与螺旋槽中,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使得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绕轴旋转的同时产生轴向移动,通过隔离轴承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轴向位移,从而实现“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或者其中的轮柱销/滑块和螺旋槽反向设置构成轴向位移组件同样实现此功能结构,其二是“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式轴向位移组件,由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及其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螺母的一端与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的丝套之间的丝扣啮合相配,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通过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套装在中心短轴上,操纵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绕轴旋转的同时带动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产生轴向位移,或者由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调节套及其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其三是“轴向滑动套”式轴向位移组件,由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固定滑动轴套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的一端套装在固定滑动轴套上,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固定滑动轴套通过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套装在中心短轴上,操纵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在固定滑动轴套上滑动轴向移动,通过隔离轴承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轴向位移,其四是“液压/气动活塞”式轴向位移组件,由空心液压/气动缸体、带轴套的中空液压/气动活塞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空心液压/气动缸体通过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套装在中心短轴上,空心液压/气动缸体中的活塞两侧分别设置进油/气腔和进油/气管、出油/气腔和出油/气管,中空液压/气动活塞上的轴套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控制液压或气动管路的压或进油/气量和出油/气量,使得中空液压/气动活塞轴向滑动移动,通过隔离轴承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轴向位移,上述四种轴向位移组件和三种径向位移组件的结构形式组合适配成十二种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的结构形式,达到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面积变化调节和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间距变化调节之目的,所述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八种可选择的结构形式,第一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手动螺栓/螺母——螺杆”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第二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拉线/杠杆—弹簧—光轴伸缩”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第三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凸轮副—光轴伸缩”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第四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联动拨叉副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第五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电动行程或多回转伺服电机/执行机构—螺杆/螺母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其六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适配油路/气路旋转接头的液压/气动执行器—光轴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第七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电动直线行程伺服电机/执行机构—光轴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第八是把瓣状转子盘分别设置在“至少一爪的车床定心卡盘或非定心卡盘结构”的径向伸缩卡盘爪上,手动或伺服电机/执行器驱动“伞形”齿轮使得径向伸缩卡盘爪径向伸缩,实现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之目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伺服电机/执行机构适配设置供电回路和控制回路电刷组件,或者适配设置自供电和非接触式/遥控式控制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至少一套适配的用于冷却永磁耦合组件的冷媒冷却装置、至少一套对各传动部件和调节机构进行润滑的润滑装置、至少一 副使系统成一体化整体结构的一体化组装机构和外壳,冷媒冷却装置有六种结构形式供适配选用,其一种是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其二种是带喷嘴/喷口的开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其三种是喷淋/直吹式冷媒冷却装置,其四种是浸没式冷媒冷却装置,其五种是分布式冷媒单元自主微循环热传导/超导管结构的冷媒冷却装置,其六种是上述四种结构形式的复合/组合式冷媒冷却装置,所述冷媒是用于冷却的压缩空气、冷却或适用的冷却气体或液体,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有三种结构方式供选择,第一种为外置执行机构/手动式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第二种为自动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第三种为前两种结构的融合设计而成的手动/自动一体式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上述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由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冷媒输入分配器、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冷媒输出汇集器、冷媒输出旋转密封组件及其冷却支架构成,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和冷媒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功能结构相同,统称为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它有三种结构形式供选用,第一种是三端密封两密封腔式的一体化集装结构,第二种是采用两个两端密封单密封腔式的组合结构,其中一个密封腔用作冷媒输入密封腔,另一个密封腔用作冷媒输出密封腔,第三种是采用一个两端密封单密封腔结构,用作冷媒输入密封腔,这种结构不设冷媒输出密封腔,上述的冷媒输入密封腔上设有至少一路冷媒输入口,冷媒输入口通过管道接驳冷媒供给装置的冷媒输出口,上述的冷媒输出密封腔上设有冷媒输出口,冷媒输出口通过管道接驳冷媒供给装置的冷媒循环输入口或冷媒回收系统,冷媒输入分配器设有与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入密封腔相适配的冷媒输入分配腔和至少一个冷媒分配出口,冷媒输出汇集器设有与冷媒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出密封腔相适配的冷媒输出汇集腔和至少一个冷媒汇集出口,冷媒输入分配器和冷媒输出汇集器的功能结构相同,统称为冷媒分配/汇集器,并与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相适配,二者根据所设置的位置、空间和具体结构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一体化式或一体化集装式结构,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与冷媒分配/汇集器以对接或轴向套装的方式适配组装,使得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入密封腔与冷媒分配/汇集器的冷媒输入分配腔相匹配,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出密封腔与冷媒输出汇集腔相匹配,冷媒分配/汇集器的冷媒分配口对接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的冷媒进口,冷媒分配/汇集器的冷媒汇集出口对接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的冷媒出口,以形成旋转密封的冷媒流通管路,冷媒分配/汇集器设置在主动/被动传动轴上或设置在主动/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的适配位置,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通过其法兰或其密封本体安装到冷却支架上,以支撑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及其相关联的组件正常工作,同上冷却机理,所述的开路管道/管路冷媒冷却装置由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冷媒输入分配器、至少一副设置有喷口的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构成,根据冷媒物理特性在适当位置设置冷媒输出收集装置,所述的喷淋/直吹式冷媒冷却装置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一是冷却支架上固定冷媒输入管道,在靠近系统发热部件适当位置的冷媒输入管道上设置至少一个冷媒喷嘴/喷头,冷媒喷嘴/喷头对系统中发热的部件进行直接开放地喷淋冷媒或直吹冷媒以便降温、而不对冷媒进行集中回收的结构形式,其二是在系统发热部件或组件的外部设置密封壳体/腔体,冷媒输入管道置入密封壳体/腔体并设置至少一个冷媒喷嘴/喷头,密封壳体/腔体上的适当位置设置冷媒输出管道便于集中回收或循环再利用的结构形式,所述的浸没式冷媒冷却装置是在系统发热部件或组件的外部设置密封壳体/腔体,冷媒输入管道置入密封壳体/腔体,发热部件或组件与密封壳体/腔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冷媒腔室,冷媒腔室中充满冷媒,使发热部件或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浸没到冷媒中达到冷却之目的,密封壳体/腔体上的适当位置设置冷媒输出管道便于集中回收或循环再利用的结构形式,上述的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由密封本体和至少一副形成密封腔的核心密封组件构成,根据需求设置成分体式、一体化式、半集装式、集装式、半剖式或全剖式结构,核心密封组件装配于密封本体中,核心密封组件有六种供选用,一是由至少一级填料密封组件构成,二是由至少一级机械密封组件构成,三是由至少一级动力密封和停车密封组件构成,四是由至少一级无轴封密封组件构成,五是非接触轴端密封、干气密封、环密封或开槽密封,六是由上述五种密封结构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同端复合、串联或不同端组合构成,其中,填料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结构形式的盘根类软填料密封、膨胀石墨填料密封、多级分瓣石墨环密封和碗式填料密封四种密封的至少其中之一种,机械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结构形式的橡胶环式密封、填料函式密封、弹簧片式密封、柱弹簧式密封、凸凹槽式密封、 迷宫槽式密封、骨架式密封、带轴套的或无轴套的唇式密封、有唇防尘滑架式密封、金属波纹管式密封、弹簧式密封和平衡/非平式密封十二种密封至少其中之一种,动力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结构形式的副叶轮动力密封或背叶片密封配合停车密封构成,无轴封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结构形式的隔膜式密封、屏蔽式密封、磁力传动式密封、磁流体密封、螺旋密封、迷宫螺旋密封、喷射密封、浮动环密封八种密封的至少其中之一种,非接触轴端密封可选用干运转气体密封,上述六种核心密封组件可根据具体密封部位的转速、冷媒压力、冷媒的具体物理和化学特性、缝隙圆周直径和安装空间、密封性能指标进行选择设置,上述对各传动部件和调节机构进行润滑的润滑装置,有以下四种结构形式可依据具体结构选配设置,其一是采用手动或自动润滑,通过润滑油分配器、相应分支油路和出油嘴对需要的润滑部件定期或定时进行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喷油,起到在线润滑目的,其二是在系统中有磨损部位或部件位置设置油路及其注油嘴或润滑油杯,以便实时润滑和添加机油或油脂,其三是在支撑轴承适当位置设置箱式轴承支架结构的润滑油箱或带腔式轴承支架结构的润滑油腔,以便在给支撑轴承润滑和冷却的同时还可解决传动轴及其独立支架所产生的悬臂轴问题,其四是根据具体结构和所处具体位置组合或复合选配上述三种润滑方案中的其中至少之两种构成润滑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动转子盘、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与适配的被动转子盘、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之间设置锁止/离合装置,锁止/离合装置有以下七种结构形式,其一是摩擦/弹性摩擦离合结构,主、被动摩擦部分分别安装在主、被动转子盘上对应的适配位置,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主、被动转子盘之间间隙最小或耦合面积最大后,继续调节使得主、被动摩擦部分相接触或分离,其二是转子盘端面销孔——弹性柱销传力式结构,在主、被动转子盘适配圆周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销孔和至少一个弹性柱销,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主、被动转子盘之间间隙最小或耦合面积最大后,继续调节使得主、被动转子盘靠近或分离,并使弹性柱销伸进或退出销孔,其三是锥柄——锥套式结构,在主、被动转子盘适配位置分别设置锥柄和锥套,通过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调节主、被动转子盘之间永磁耦合间隙最小或耦合面积最大后,继续调节使得主、被动转子盘靠近或分离,并使锥柄伸进或退出锥套,其四是带弹性柱销/键的锥柄——锥套式结构,与锥柄——锥套式结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在锥柄的锥面上设置弹性双斜面柱销/键,在锥套的锥面对应的位置设置适配柱销孔/键槽,锥柄伸进锥套过程中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由于其上的一个斜面力的作用,使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缩头,直至对应住锥套上的柱销孔/键槽并弹进柱销孔/键槽,起到传力功能,锥柄退出锥套过程中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由于其上的另一个斜面力的作用,使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缩头并推出柱销孔/键槽,锥柄可顺利退出锥套,其五是适配轴向离合的联轴节结构,其六是适配轴向离合的花键套——花键式或齿圈——齿轮式结构,其七是上述六种锁止/离合结构的复合式结构,或者用电动/电磁、气动、液压型摩擦片/柱销/键替代上述六种结构中的弹性摩擦块/弹性柱销/弹性斜面柱销/弹性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副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其中之一为永磁体盘,另一个为与其呈气隙耦合结构的金属导体电枢盘、鼠笼电枢盘、锅箅电枢盘、绕组电枢盘、永磁体盘或由它们混合/组合/复合而成的复合盘,永磁体盘由永磁体安装盘和相适配的至少一个永磁体或永磁体组构成,一个永磁体组中的相邻永磁体在其圆盘或圆环盘状的安装盘的端面、柱面或锥面圆周上呈轴向N、S极性交错地布设,依此分别构成以下六种瓣状永磁耦合组件的结构形式,第一种是瓣状金属导体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二种是瓣状鼠笼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三种是瓣状锅箅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四种是瓣状绕组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五种是瓣状双永磁耦合组件,第六种是前述五种所有结构形式的永磁耦合组件的适配组合、轴向串联以及径向嵌套应用的衍生结构形式,包括至少一组或至少一层由“轴向磁场+径向磁场”、“轴向磁场+轴向磁场”、“轴向磁场+径向磁场+轴向磁场”和/或“轴向磁场+径向磁场+径向磁场”结构的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之排列组合设置、轴向串联设置、径向嵌套设置以及其复合选配设置方案,两幅或两幅以上不同种类的瓣状永磁耦合组件可以组合设置成一副复合型瓣状永磁耦合组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道/冷媒 冷却器/冷却腔均布设置在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和/或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的主动转子盘及其转子盘联轴机构,或者均布设置在被动转子盘及其转子盘联轴机构上,或者冷媒管道由绕组电枢盘上的中空绕组自身或生热部件上设置的冷媒路径构建而成,以便使发热的金属导体部件、锅箅电枢部件、鼠笼电枢部件、绕组电枢部件、转子盘本体、磁轭、永磁体组或受到强烈热辐射而发热的永磁耦合组件中的发热部件以及由于旋转摩擦而发热的轴承系统得到冷却,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布设有三种结构形式,其一是由至少一组冷媒管道首尾相连均布在上述发热部件,其二是由至少两组冷媒管道并列均布在上述发热部件,其三是上述两种方案的复合布设方案,冷媒管道的形状有直线形、螺旋形、曲线形、环形、空腔形或组合对接几何形,冷媒管道布设方式有五种,一种是盘旋或圆环状布设,另一种是平行直线或角度射线状布设,第三种是圆周或平面多层冷媒管道布设,每层之间、层与层之间或相邻的冷媒管道之间首尾或进出口相连构成冷媒流通管路,第四种冷媒管道布设方式是进/出冷媒管道呈交错布设,远端一一对应连通或环槽集中互通,第五种冷媒管道布设方式是上述四种布设方式的组合设置方案,上述主动转子盘和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其它发热部件上所设置的冷却管路适配对接成密封连通结构,或者被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其它发热部件上所设置的冷却管路适配对接成密封连通结构。
7.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轴向位移组件上设置操纵/联接组件,操纵/联接组件可手动直接操作或与适配的执行/伺服机构联接构成永磁耦合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执行机构,永磁耦合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执行机构由四个系列的结构形式,分别与“旋转滑块—螺旋槽套”、“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轴向滑动套”和“液压/气动活塞”式轴向位移组件上设置的操纵/联接组件相适配,第一系列为“旋转滑块—螺旋槽套”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五种结构形式,其一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手柄,除直接操作调节手柄之外,调节手柄通过球形铰链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旋转臂相连,其二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齿轮,调节调节齿轮通过长形啮合齿轮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的输出轴相联接,长形啮合齿轮带动调节齿轮绕轴转动的同时,调节齿轮与长形啮合齿轮呈轴向滑动啮合状态、带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实现绕轴旋转并轴向位移调节之结构,其三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盘/调节轮,除直接操作调节盘/调节轮之外,调节盘/调节轮通过曲柄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双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组合式齿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滑块往复—轴向位移机构、蜗轮蜗杆—轴向位移机构、组合拨叉—轴向位移机构或组合式凸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进行直接操作,或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其四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拨杆轮以便直接操作,或者在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与带轴向开槽轮的驱动齿轮,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置入轴向开槽轮的槽中,驱动齿轮带动带轴向开槽轮旋转,轴向开槽轮拨动调节拨杆轮绕轴旋转的同时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在轴向开槽中轴向移动,带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做同样运动,或者拨杆轮和轴向开槽轮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和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其五是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与固定套之间适配设置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滑块往复运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或组合式齿轮连杆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第二系列为“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五种结构形式,第一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手柄,除直接操作调节手柄之外,调节手柄通过球形铰链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旋转臂相连,第二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齿轮,调节调节齿轮通过长形啮合齿轮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的输出轴相联接,长形啮合齿轮带动调节齿轮绕轴转动的同时,调节齿轮与长形啮合齿轮呈轴向滑动啮合状态、带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实现绕轴旋转并轴向位移调节之结构,第三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盘/调节轮,除直接操作调节盘/调节轮之外,调节盘/调节轮通过曲柄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双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组合式齿轮连杆—轴 向位移机构、滑块往复—轴向位移机构、蜗轮蜗杆—轴向位移机构、组合拨叉—轴向位移机构或组合式凸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进行直接操作,或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第四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拨杆轮,在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与带轴向开槽轮的驱动齿轮,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置入轴向开槽轮的槽中,驱动齿轮带动轴向开槽轮旋转,轴向开槽轮拨动调节拨杆轮绕轴旋转的同时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在轴向开槽中轴向移动,带动绕轴旋转调节套做同样运动,或者拨杆轮和轴向开槽轮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和绕轴旋转调节套上,第五是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与绕轴旋转调节套之间适配设置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滑块往复运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或组合式齿轮连杆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第三系列为“轴向滑动套”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五种结构形式,其一是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设置轴向调节齿条,轴向调节齿条通过主动齿轮组件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其二是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设置带螺母的轴向调节拨板,轴向调节拨板上的螺母通过旋转丝杠或传动轴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旋转输出轴带动螺母直线位移或直线行程输出轴带动轴向调节拨板轴向位移,根据需要在轴向调节拨板与设备支架或机座之间设置至少一根滑动支撑光杠或滑轨,以避免轴向调节拨板受非轴向力而滑动受阻,其三是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设置齿轮轮系或凸轮轮系,主动齿轮或凸轮上设置调节杆、调节手柄、调节盘或调节轮,构成齿轮/凸轮往复运动机构,一方面手动操作齿轮上的调节杆、调节手柄、调节盘或调节轮使得齿轮旋转时带动齿条进而带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产生轴向位移,另一方面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适配安装,通过联轴节、旋转臂和铰链联杆组件驱动齿轮或凸轮上的调节杆、调节手柄、调节盘或调节轮使得齿轮或凸轮旋转时带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产生轴向位移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其四是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外侧固定设置至少一个轮柱销或滑块,并设置与之相适配的带有斜长形滑槽的径向推拉组件和用于支撑和限制推拉组件做径向直线滑动的组件,轮柱销或滑块可在推拉组件上的斜长形滑槽中滑动,推拉组件径向往复移动时,带动装配在推拉组件的斜长形滑槽里的轮柱销/滑块呈轴向往复位移,进而带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做轴向往复移动,其五是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与固定滑动轴套之间适配设置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滑块往复运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组合式齿轮连杆机构、皮带轮副、导轨导套部件、光杠副部件、凸轮副部件、连杆组件和丝杆副部件中的其中至少之一种,第四系列为“液压/气动活塞”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二种结构形式,第一种是液压执行器,由油路管道、液压控制、液压驱动器控制器组成,第二种是气动执行器,由气路管道、气动控制阀、气动驱动器和控制器组成,上述操纵/联接组件根据需要由齿条副、螺母拨板组件、皮带轮组件、导轨导套部件、光杠副部件、凸轮副部件、连杆组件和丝杆副部件中的其中至少之一种与适配的开槽拨杠/拨叉的齿轮组件、皮带轮组件、齿条副部件、丝杆/螺母部件、涡轮/蜗杆部件或锥形齿轮变向传动组件中的其中至少之一种构成,或者由它们的复合/组合设计构成,以及附加设置行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以便手动直接操作或与伺服电机/执行器相联接,上述伺服电机或执行器有五种选配方案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及其减速器、电动式伺服执行器或一体化执行器、气动式执行器和液压式执行器五种伺服结构形式,伺服电机可选用交/直流伺服电机和防爆交/直流伺服电机即步进伺服电机、旋转伺服电机、直线伺服电机、变向输出轴伺服电机,一体化电动执行器可选用交/直流伺服执行器和防爆型交/直流伺服执行器,包括手动电动一体化角行程/直线行程电动执行器、变向输出轴伺服执行器或智能伺服执行器,气动式执行器可选用气动旋转输出式、气动直线输出式或气动变向输出式执行器/执行机构,液压式执行器可选用液压旋转输出式、液压直线输出式或液压变向输出式执行器/执行机构,伺服电机或执行器的控制电缆可与现场DCS系统想接驳,或者与相适配的控制器相联接,控制器为刻度盘型手调控制器、数显控制器或智能控制器三种之一种,刻度盘型控制器由控制刻度盘、控制旋钮或按键、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PLC可编程控 制器接口单元及其相适配的控制电路和包括至少一种或至少一个传感器的外围单路、伺服电机/执行器电源或/和控制器电源、电源开关、电源保险、接线端子排及控制器外壳组成,上述数显控制器由控制单元、传感器、伺服电机/执行器电源或/和控制器电源、电源开关、电源保险、接线端子排及控制器外壳组成,上述智能控制器由控制单元、至少一种或至少一个传感器、伺服电机/执行器电源或/和控制器电源、电源开关、电源保险、接线端子排及控制器外壳构成,传感器有五种供选配,第一种是用于直接或间接检测永磁耦合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的位移传感器,第二种是用于检测主动或被动传动轴转速的传感器,第三种是用于传感永磁耦合组件温度和/或系统中关键轴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第四种是用于传感料位或液位的传感器,第五种是用于传感水泵/机/冷媒之输入/输出管道压力、流量、流速/风速的传感器,通用或非标数据通讯接口单元有4-20mA电流输入/输出接口、0-10V电压输入/输出接口、485/CAN接口、现场工业总线接口、互联网接口、局域网接口、无线通讯接口或专用非标接口,上述控制单元可选用微型计算机、人机界面一体机、触摸屏计算机、工控机或选用由嵌入式微处理器、显示器、操作键盘、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构成的分体式计算机,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设有至少一路且至少一种传感器及其适配的输入接口、至少一路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单元、至少一路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单元、至少一个或至少一种通用或非标数据通讯接口单元,根据需要控制单元还可选择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构成。
8.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是由主动转子盘的本体盘、法兰、靠背轮、锁紧盘、涨紧套、轴、轴键、轴承、轴承套、轴承套支架/主动支架、联轴器及其相关联部件的联轴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机构中的至少之一种组合构成,是用于主动转子盘与主动轴联轴器进行联接的组件并设置在主动转子盘与动力轴联轴器之间,所述的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是由被动转子盘的本体盘、法兰、靠背轮、锁紧盘、涨紧套、轴、轴键、轴承、轴承套、轴承套支架/被动支架、联轴器及其相关联部件的联轴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机构中的至少之一种组合构成,是用于被动转子盘与被动轴联轴器进行联接的组件并设置在被动转子盘与负载轴联轴器之间,所述冷媒供给装置为自来水管道及其自来水过滤器、冷水机/冷却装置及其过滤器、冷风机及其空气过滤器或除湿器、压缩空气管道、空气压缩机及适配冷媒机中的其中之一种或者为它们的组合装置,所述的主动/被动转子盘的本体及其圆周盘缘适当位置、贯通于永磁耦合气隙的轴向和径向的适配部件的适当位置以及安装轴承位置两侧的适配位置或部件上设置风道、扇叶和旋转自生风构件,以便使相应的轴承和永磁耦合转子盘组件得到自然冷却和自然散热以提高散热和冷却效率及系统可靠性,所述一体化组装机构,由以下八个方面用途的组件或选用其中至少之一种部件进行选配和组合适配构成,其一是用于装配和防止松动的紧固套件,其二是用于支撑主动转子盘并适配于动力输出轴和主动轴联轴节相联接的主动转子盘传动轴及其主动支架组件,其三是用于支撑被动转子盘并适配于负载轴和被动轴联轴节相联接的被动转子盘传动轴及其被动支架组件,其四是用于安全防护、防尘、降噪、通风和美观的外罩,其五是用于整机装配和现场安装的机座,其六是用于支撑和安装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的调节机构支架,其七是用于支撑冷媒装置中冷却支架,其八是用于适配卧式或立式传动轴系统的主动盘支架、被动盘支架、冷却支架、机座、轴承组件、相适配的传动轴组件和联轴器,上述的调节机构支架、冷却支架、主动盘支架、被动盘支架、外壳和机座可进行兼用、组合或合并一体化设置,上述被动盘支架和主动盘支架有两种结构共选配设置,一种是用于支撑传动轴承/轴承套的板式或框架式结构,一种是用于支撑传动轴承/轴承套、同时兼作润滑邮箱、克服悬臂轴缺点的箱式结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传动轴耦合驱动和调速技术领域、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切断/结合动技术领域、制动技术领域、动力设备测功之加载/负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们身边,涉及到动力设备输出轴与负载输入轴之间耦合传动及其负载调速技术领域、旋转制动技术领域、动力设备测功及其模拟负载技术领域的系统或装置比比皆是,永磁耦合传动技术、制动技术和测功负载技术方兴未、市场需求日益扩展。永磁耦合传动技术、制动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传动轴耦合传动、制动技术,正处在迅猛发展、大力推广、积极研发和技术完善阶段,在调速节能领域已初步得到初步应用,全球第一项永磁耦合及调速产品专利是1998年提出申请的美国格纳福斯公司专利《可调节磁耦合器CN1248354A》, 2000年推出第一款产品,2008年该产品引进中国并得到成功应用;本申请人也申请和参与发明了多项关于传动轴耦合传动、调速和制动技术方面的专利:《一种高效的传动轴永磁耦合装置200910148103.1》、《一种筒型传动轴永磁耦合装置200910148102.7》、《可调节磁扭矩的传动轴永磁耦合传动和调速装置200910162059.X》、《可调节气隙磁场耦合间距和面积的筒型传动轴永磁耦合器200910162313.6》、《可调节气隙磁场耦合间距和面积的筒型永磁耦合联轴器200910162062.1》、《一种高效的可调节电磁扭矩的电枢绕组永磁联轴器200910162063.6》、《一种高效的可调节电磁扭矩的锅算永磁联轴器200910162060.2》、《一种可调节电磁扭矩的筒型传动轴永磁耦合器200910162061.7》、《一种可调节永磁扭矩的筒型永磁耦合联轴器200910162312.1》、《带冷却和润滑装置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及负载装置201210116134.0》等,上述专利已完成了产品化并已批量供应市场,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为绿色经济、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上述10项专利文件作为本案的永磁耦合技术说明参考资料或遗传资源文件以减少本说明书的篇幅和赘述。
[0003] 我们在上述永磁耦合专利的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发现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目前所有的永磁耦合器(PMC)、永磁耦合调速器(PMD)、永磁耦合调速联轴器、永磁耦合自动变速器、永磁耦合刹车装置、永磁耦合负载/加载装置和永磁耦合离合器均是通过永磁耦合轴向位移调节机构实现轴向调节主动转子盘与被动转子盘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永磁耦合组件中的气隙间距和气隙耦合面积的变化来调节永磁感应磁场产生的磁扭矩大小,达到调节传动转或制动扭矩之目的,进而完成传动调速和变矩、制动刹车和加载等功能;永磁耦合轴向位移调节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其整机系统占用轴向空间较大,对于轴向安装空间狭小、系统由于各种原因难于移动电机和设备的应用需求,目前公知技术的永磁耦合装置均不能胜任,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永磁耦合调节技术满足市场需要和技术进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将会给上述相关的产品技术带来巨大的性价优势和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也必将给永磁耦合及调速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和大量试验我们得出本专利申请的创新技术方案和全新的产品,为解决上述问题和技术缺陷提供了可行和完整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轴向耦合磁场、径向永磁耦合磁场、或轴向-径向复合永磁耦合磁场”结构的永磁耦合组件的具体工作原理、结构及其设计方案在上述公开专利资料中已有详细阐述,本案中就不再做详细说明,本案的发明内容包括以下8个方面:
[0006] ①对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之一制作成瓣状结构,构建成瓣状永磁耦合组件,在系统中设置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用于实现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的气隙耦合面积变化调节和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的气隙耦合间距变化调节,达到调节磁转矩或磁扭矩的目的;
[0007] ②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三个系列的技术方案,其一系列是利用“磁力-离心力”作用原理设计的自动卸载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以便实现具有软启动、适应脉冲负载和防堵转功能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PMC系列);其二系列是由轴向位移组件和径向位移组件适配联动组合而成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以便实现具有无级变矩或调速功能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PMD系列);其三系列是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
[0008] ③永磁耦合传动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主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与被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始终存在着转差或滑差,有转差就有能量损耗,消耗的能量就转换成了热量,并在转子盘中积聚或散发、辐射到相邻的部件上,同时高速旋转的轴承由于润滑失效或长时间大负荷下工作也会产生热量,又由于永磁体组件的磁力具有高温失效(居里温度)的物理特点、传动轴承容易高热损坏、调节机构中因润滑不良而生锈,出现故障隐患,为了提高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在上述公开专利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各种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中的永磁耦合组件和轴承的冷却问题及系统中传动组件和调节机构中的润滑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冷却和润滑技术方案;
[0009] ④提出了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用作永磁自卸载耦合器(PMC)、永磁无级变矩器(PMD)、永磁无级调速器(PMD)、永磁无级调速联轴器(PMD)、永磁无级变速器(PMD)、永磁无级缓速刹车器或永磁无级加载器的技术方案;同时给出了与永磁无级变矩器、永磁无级调速器、永磁无级调速联轴器、永磁无级变速器、永磁无级缓速刹车器或永磁无级加载器相适配的止/离合装置的技术方案,以便解决下述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由于永磁无级变矩器、永磁无级调速器、永磁无级调速联轴器或永磁无级变速器是“气隙磁场耦合的绝对软连接”,动力不是直接输出的,主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与被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始终存在着转差或滑差,有转差就有能量损耗,因此在主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与被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设置一个锁止装置或离合装置,其作用就是当永磁变矩器或永磁调速器处于耦合状态、无需增矩或调速时,让主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与被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形成“硬连接”,达到无转差动力传输、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二个方面,对于永磁无级调速器或永磁无级调速联轴器,由于永磁体组件的磁力具有高温失效(居里温度)的物理特点,为了提高永磁无级变矩器、永磁无级调速器、永磁无级调速联轴器或永磁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可靠性,当出现永磁体“磁力失效”或其它极端情况导致永磁耦合组件不能正常工作时,让主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与被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形成“硬连接”,以便人工或自动切换到传动轴“硬连接”或非变矩、非调速方式工作,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第三个方面,对于永磁无级缓速刹车器,在缓速刹车或缓速制动结束后,主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与被动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的锁止装置或离合装置适时锁止,以便达到停车制动的目的;第四个方面,对于永磁无级加载器,在加载试验过程中,让锁止装置或离合装置适时控制锁止,创造负载堵转条件,以便测试动力设备在负载堵转这一极端工况条件下的技术特性指标。
[0010] ⑤利用永磁无级变矩器及其适配的锁止/离合装置的技术方案,或单独使用,也可与“行星齿轮组”相适配,设计制作出替代诸如汽车中广泛采用的CVT无级变速器、液力变速器和多片离合式Speedshift MCT自动变速器的永磁无级变速器。
[0011] ⑥利用永磁无级调速器、永磁无级调速联轴器或永磁无级变速器及其适配的锁止/离合装置的技术方案,可设计制作出替代诸如各种联轴节、靠背轮、调速电机、减速机、流体截流调节节能装置、液力耦合器或电动机变频器功能的带有联轴离合装置的无级调速联轴器。
[0012] ⑦利用永磁无级缓速刹车器及其适配的锁止/离合装置的技术方案,与车辆底盘桥架、飞机起落架或列车车辆转向架相适配设计制作出替代盘式/蝶式或鼓式刹车器的带有停车止动装置的永磁无级缓速刹车器;同时给出了具有“高速永磁缓速制动——低速摩擦制动——停车锁止”功能的复合结构的永磁——摩擦复合式刹车装置的技术方案。
[0013] ⑧利用永磁无级加载器及其适配的锁止/离合装置的技术方案,可设计出带堵转试验功能的测功加载/负载装置以替代电动机和内燃机测功机及动力传动设备试验机中广泛采用的直流/交流测功机和磁粉涡流测功机。
[0014] 本发明人之所以把上述多个技术领域中的不同名称的技术方案均归结到一个申请文件中,是通过科学的归纳、融合和研究并创造性地发现了同一技术方案在不同技术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和创新设计,它们可以看作是同一技术方案的不同应用,只是产品及其技术方案名称不同而已,它们并没有实质性不同,具体阐述如下:
[0015] a.在上述公开专利对比文件中已有详细阐述或已公知技术可以看出,永磁耦合组件具有传递动力和扭矩功能的装置,该传递动力和扭矩功能既可以是传递动力和扭矩的传动功能也可以是传递制动阻力和制动力矩的制动功能,只是随着使用和适配安装到相应的应用环境不同而显现的功能不同而已,可对应地实现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的技术方案;永磁耦合组件主要由主动转子盘及其联轴机构(主动联轴机构)、被动转子盘及其联轴机构(被动联轴机构)、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三部分构成,主动转子盘与主动转子盘呈间隙或气隙耦合,通过主动转子盘与主动转子盘之间的转速差产生的感应涡流和感应电流,从而形成磁力效应达到传递动力和扭矩的功能,通过操作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来调节气隙间距的大小和耦合面积的小大,达到无级调节传递动力和扭矩小大的目的;
[0016] b.当主动转子盘通过主动联轴机构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被动转子盘通过被动联轴机构安装在负载动力输入轴上,它就构建了传动轴耦合驱动和调速技术领域中的永磁耦合无级变速器和传动轴永磁耦合无极变速联轴器的技术方案,这里永磁耦合组件呈现的是传动装置中的核心传动功能组件,此时通过操作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达到无级调节传输动力和扭矩大小进而达到无级调节负载转速的目的;
[0017] c.当主动转子盘通过主动联轴机构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被动转子盘通过被动联轴机构安装在负载动力输入轴上,它就构建了切断/结合动力技术领域实现永磁离合器的技术方案,这里永磁耦合组件呈现的是传动装置中的核心切断/结合功能组件,此时通过操作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的“耦合到位/耦合解除”调节,达到切断/结合动力传输的目的,当然也可方便地实现无级缓速离合的目的;
[0018] d.当被动转子盘通过被动联轴机构安装在制动轴或固定轴上、主动转子盘通过主动联轴机构安装在旋转运动轴上,它就构建了动力设备测功及其加载/负载技术领域中的永磁耦合加载/负载装置的技术方案,这里永磁耦合组件呈现的是制动装置中的核心制动功能组件,此时与主动转子盘相联接的旋转运动轴就是永磁耦合加载/负载装置的负载轴,通过操作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达到无级调节负载大小或无级加载的目的;
[0019] e.当被动转子盘通过被动联轴机构安装在车辆桥架、飞机起落架或列车车辆转向架上、主动转子盘通过主动联轴机构安装在旋转轮毂/轴上,它就构建了制动技术领域中的永磁耦合刹车装置的技术方案,这里永磁耦合组件呈现的是制动装置中的核心制动功能组件,通过操作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达到调节刹车力度、刹车快慢或无级缓速刹车的目的。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21] 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为瓣状轴向磁场转盘型、瓣状径向磁场转筒型或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由至少一副瓣状永磁耦合组件、至少一副与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相适配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至少一副与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被动转子盘相适配的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及至少一副用于实现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面积变化调节和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间距变化调节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组成,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中至少其中之一为“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气隙磁场耦合面有五种结构形式,其一是轴向端面耦合结构,其二是径向柱面结构,其三是轴向锥面结构,其四是径向锥面结构,其五是上述四种结构的组合型或复合型的气隙磁场耦合面结构,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与相适配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相联接,永磁耦合组件中的被动转子盘与相适配的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相联接,在主动转子盘及其相关联的联轴机构上或者在被动转子盘及其相关联的联轴机构上设置适配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三个系列技术方案供选择,其一系列是自动卸载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以便实现具有软启动、适应脉冲负载和防堵转功能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二系列是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它由径向位移组件和轴向位移组件适配连接组合成“从轴向位移到径向位移”的联动结构,以便实现具有无级变矩或调速功能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三系列是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
[0022]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卸载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两种技术方案,其一为“联动拨叉副-传矩滑杠”结构,它由至少一副安装在中心短轴上并径向穿过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的传矩滑杠、至少一副安装在对应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并以中心短轴上的销轴为联动支撑的联动拨叉、至少一副安装在对应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或两副联动拨叉臂适配位置之间的弹簧构成,其二为“弹性离心式限位器-传矩滑杠”结构,它由至少一副安装在中心短轴上并径向穿过主动或被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的传矩滑杠、至少一副用于对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进行高转速离心限位和低转速弹性限位的弹性离心式限位器构成,弹性离心式限位器安装在被动转子盘或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的适配位置,这里的传矩滑杠和中心短轴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所述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径向位移组件有三种可选择的技术方案,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跷跷板”式径向位移组件,由一端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带长孔的L形跷跷板、带T形滑槽的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带适配跷跷槽和T形滑卡盘爪、设在卡盘本体或卡盘罩体上的跷跷板支撑轴、盘边缘带销轴的移动连接盘及隔离轴承构成,跷跷板的拐弯处设有支撑轴孔并安装在跷跷板支撑轴上,跷跷板的长孔通过移动连接盘上销轴与移动连接盘相联接,跷跷板的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插于适配的卡盘爪的跷跷槽中,“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安装在卡盘爪上,使之成为“移动连接盘轴向移动带动L形跷跷板绕其销轴旋转、跷跷板的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带动卡盘爪径向伸缩移动,同时带动‘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的结构,隔离轴承套安装在移动连接盘的轴套里,这里的带适配跷跷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卡盘本体轴孔上的键槽、键、中心短轴和联轴器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斜插锁舌”式径向位移组件,由带T形滑槽的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带适配锁舌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带斜插锁舌的移动连接盘及隔离轴承构成,移动连接盘上的斜插锁舌插于适配的卡盘爪的锁舌槽中,“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安装在卡盘爪上,使之成为“移动连接盘轴向移动带动斜插锁舌轴向移动、斜插锁舌带动卡盘爪,因卡盘爪上的T型滑块只能在卡盘本体之T形滑槽的限制约束下径向伸缩移动,卡盘爪带动‘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的结构,隔离轴承套安装在移动连接盘的轴套里,这里的带适配锁舌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卡盘本体、卡盘罩体,卡盘本体上的花键套、带花键的中心短轴和联轴器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铰链”式径向位移组件,由至少一副安装在中心短轴上并径向穿过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的传矩滑杠、至少一副安装在瓣状永磁耦合转子盘之间并以中心短轴上的铰轴为联动支撑的联动拨叉副和与拨叉副相适配的安装在背邻的“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上的带拨叉滑块长槽的拨板、盘边缘或一端带销轴的移动连接盘及隔离轴承构成,拨叉臂的两端设有拨叉滑块,拨叉滑块适配安装到拨板的拨叉滑块长槽中,拨叉副中的一侧拨臂上设有与移动连接盘上的销轴相适配的长形滑槽,使之成为“移动连接盘轴向移动推拉拨叉副张合,拨叉副带动‘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的结构,隔离轴承套安装在移动连接盘的轴套里,这里的传矩滑杠、中心短轴一起构成“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的转子盘联轴机构,所述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轴向位移组件有四种可选择技术方案,其一是“旋转滑块-螺旋槽套”式轴向位移组件,由带轮柱销/滑块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螺旋槽的固定套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或者由带螺旋槽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轮柱销/滑块的固定套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至少一组轮柱销/滑块和螺旋槽分别适配均布于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和固定螺旋槽套上,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轮柱销/滑块的一端与套装在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上的固定螺旋槽套上的带螺旋槽的相配,轮柱销/滑块装配与螺旋槽中,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使得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绕轴旋转的同时产生轴向移动,通过隔离轴承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轴向位移,从而实现“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或者其中的轮柱销/滑块和螺旋槽反向设置构成轴向位移组件同样实现此功能结构, 其二是“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式轴向位移组件,由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及其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螺母的一端与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的丝套之间的丝扣啮合相配,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通过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套装在中心短轴上,操纵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调节套绕轴旋转的同时带动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产生轴向位移,或者由带丝套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带螺母的绕轴旋转调节套及其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其三是“轴向滑动套”式轴向位移组件,由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固定滑动轴套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的一端套装在固定滑动轴套上,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固定滑动轴套通过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套装在中心短轴上,操纵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在固定滑动轴套上滑动轴向移动,通过隔离轴承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轴向位移,其四是“液压/气动活塞”式轴向位移组件,由空心液压/气动缸体、带轴套的中空液压/气动活塞及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构成,空心液压/气动缸体通过中心短轴隔离/支撑轴承套装在中心短轴上,空心液压/气动缸体中的活塞两侧分别设置进油/气腔和进油/气管、出油/气腔和出油/气管,中空液压/气动活塞上的轴套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适配安装,控制液压或气动管路的压力或进油/气量和出油/气量,使得中空液压/气动活塞轴向滑动移动,通过隔离轴承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轴向位移,上述四种轴向位移组件和三种径向位移组件的技术方案组合适配成十二种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的技术方案,达到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面积变化调节和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气隙耦合间距变化调节之目的,所述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八种可选择的结构形式,第一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手动螺栓/螺母——螺杆”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第二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拉线/杠杆-弹簧-光轴伸缩”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第三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凸轮副-光轴伸缩”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第四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联动拨叉副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第五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电动行程或多回转伺服电机/执行机构-螺杆/螺母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其六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适配油路/气路旋转接头的液压/气动执行器-光轴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第七是在瓣状转子盘与瓣状转子盘的安装机构之间设置“径向电动直线行程伺服电机/执行机构-光轴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第八是把瓣状转子盘分别设置在“至少一爪的车床定心卡盘或非定心卡盘结构”的径向伸缩卡盘爪上,手动或伺服电机/执行器驱动“伞形”齿轮使得径向伸缩卡盘爪径向伸缩,实现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之目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伺服电机/执行机构适配设置供电回路和控制回路电刷组件,或者适配设置自供电和非接触式/遥控式控制组件。
[0023]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至少一套适配的用于冷却永磁耦合组件的冷媒冷却装置、至少一套对各传动部件和调节机构进行润滑的润滑装置、至少一副使系统成一体化整体结构的一体化组装机构和外壳,冷媒冷却装置有六种结构形式供适配选用,其一种是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其二种是带喷嘴/喷口的开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其三种是喷淋/直吹式冷媒冷却装置,其四种是浸没式冷媒冷却装置,其五种是分布式冷媒单元自主微循环热传导/超导管结构的冷媒冷却装置,其六种是上述四种结构形式的复合/组合式冷媒冷却装置,所述冷媒是用于冷却的压缩空气、冷却或其它适用的冷却气体或液体,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有三种结构方式供选择,第一种为外置执行机构/手动式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第二种为自动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第三种为前两种结构的融合设计而成的手动/自动一体式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上述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由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冷媒输入分配器、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冷媒输出汇集器、冷媒输出旋转密封组件及其冷却支架构成,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和冷媒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功能结构相同,统称为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它有三种结构形式供选用,第一种是三端密封两密封腔式的一体化集装结构,第二种是采用两个两端密封单密封腔式的组合结构,其中一个密封腔用作冷媒输入密封腔,另一个密封腔用作冷媒输出密封腔,第三种是采用一个两端密封单密封腔结构,用作冷媒输入密封腔,这种结构不设冷媒输出密封腔,上述的冷媒输入密封腔上设有至少一路冷媒输入口,冷媒输入口通过管道接驳冷媒供给装置的冷媒输出口,上述的冷媒输出密封腔上设有冷媒输出口,冷媒输出口通过管道接驳冷媒供给装置的冷媒循环输入口或冷媒回收系统,冷媒输入分配器设有与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入密封腔相适配的冷媒输入分配腔和至少一个冷媒分配出口,冷媒输出汇集器设有与冷媒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出密封腔相适配的冷媒输出汇集腔和至少一个冷媒汇集出口,冷媒输入分配器和冷媒输出汇集器的功能结构相同,统称为冷媒分配/汇集器,并与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相适配,二者根据所设置的位置、空间和具体技术需求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一体化式或一体化集装式结构,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与冷媒分配/汇集器以对接或轴向套装的方式适配组装,使得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入密封腔与冷媒分配/汇集器的冷媒输入分配腔相匹配,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的冷媒输出密封腔与冷媒输出汇集腔相匹配,冷媒分配/汇集器的冷媒分配口对接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的冷媒进口,冷媒分配/汇集器的冷媒汇集出口对接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的冷媒出口,以形成旋转密封的冷媒流通管路,冷媒分配/汇集器设置在主动/被动传动轴上或设置在主动/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的适配位置,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通过其法兰或其密封本体安装到冷却支架上,以支撑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及其相关联的组件正常工作,同上冷却机理,所述的开路管道/管路冷媒冷却装置由冷媒输入旋转密封组件、冷媒输入分配器、至少一副设置有喷口的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构成,根据冷媒物理特性在适当位置设置冷媒输出收集装置,所述的喷淋/直吹式冷媒冷却装置有两种技术方案,其一是冷却支架上固定冷媒输入管道,在靠近系统发热部件适当位置的冷媒输入管道上设置至少一个冷媒喷嘴/喷头,冷媒喷嘴/喷头对系统中发热的部件进行直接开放地喷淋冷媒或直吹冷媒以便降温、而不对冷媒进行集中回收的技术方案,其二是在系统发热部件或组件的外部设置密封壳体/腔体,冷媒输入管道置入密封壳体/腔体并设置至少一个冷媒喷嘴/喷头,密封壳体/腔体上的适当位置设置冷媒输出管道便于集中回收或循环再利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浸没式冷媒冷却装置是在系统发热部件或组件的外部设置密封壳体/腔体,冷媒输入管道置入密封壳体/腔体,发热部件或组件与密封壳体/腔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冷媒腔室,冷媒腔室中充满冷媒,使发热部件或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浸没到冷媒中达到冷却之目的,密封壳体/腔体上的适当位置设置冷媒输出管道便于集中回收或循环再利用的技术方案,上述的冷媒输入/输出旋转密封组件由密封本体和至少一副形成密封腔的核心密封组件构成,根据需求设置成分体式、一体化式、半集装式、集装式、半剖式或全剖式结构,核心密封组件装配于密封本体中,核心密封组件有六种供选用,一是由至少一级填料密封组件构成,二是由至少一级机械密封组件构成,三是由至少一级动力密封和停车密封组件构成,四是由至少一级无轴封密封组件构成,五是非接触轴端密封、干气密封、环密封或开槽密封,六是由上述五种密封结构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同端复合、串联或不同端组合构成,其中,填料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设计方案的盘根类软填料密封、膨胀石墨填料密封、多级分瓣石墨环密封和碗式填料密封四种密封的至少其中之一种,机械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设计方案的橡胶环式密封、填料函式密封、弹簧片式密封、柱弹簧式密封、凸凹槽式密封、迷宫槽式密封、骨架式密封、带轴套的或无轴套的唇式密封、有唇防尘滑架式密封、金属波纹管式密封、弹簧式密封和平衡/非平式密封十二种密封至少其中之一种,动力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设计方案的副叶轮动力密封或背叶片密封配合停车密封构成,无轴封密封可选用单/双/多端面或/和单/双/多层设计方案的隔膜式密封、屏蔽式密封、磁力传动式密封、磁流体密封、螺旋密封、迷宫螺旋密封、喷射密封、浮动环密封八种密封的至少其中之一种,非接触轴端密封可选用干运转气体密封,上述六种核心密封组件可根据具体密封部位的转速、冷媒压力、冷媒的具体物理和化学特性、缝隙圆周直径和安装空间、密封性能指标、装配或维修便利要求及系统性价比进行选择设置,上述设置冷媒密封装置的目的一方面是更直接、更有利于系统中的发热组件的冷却和降温,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液体冷媒和非空气的气体冷媒外泄损失、污染环境、淹没设备、腐蚀系统构件或恶化系统运行条件并便于冷却媒介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回收,上述对各传动部件和调节机构进行润滑的润滑装置,有以下四种技术方案可依据具体技术要求选配设置,其一是采用手动或自动润滑,通过润滑油分配器、相应分支油路和出油嘴对需要的润滑部件定期或定时进行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喷油,起到在线润滑目的,其二是在系统中有磨损部位或部件位置设置油路及其注油嘴或润滑油杯,以便实时润滑和添加机油或油脂,其三是在支撑轴承适当位置设置箱式轴承支架结构的润滑油箱或带腔式轴承支架结构的润滑油腔,以便在给支撑轴承润滑和冷却的同时还可解决传动轴及其独立支架所产生的悬臂轴问题,其四是根据实际位置、空间和润滑需求组合或复合选配上述三种润滑方案中的其中至少之两种构成润滑装置。
[0024]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动转子盘、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与适配的被动转子盘、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之间设置锁止/离合装置,锁止/离合装置有以下七种技术方案,其一是摩擦/弹性摩擦离合结构,主、被动摩擦部分分别安装在主、被动转子盘上对应的适配位置,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主、被动转子盘之间间隙最小或耦合面积最大后,继续调节使得主、被动摩擦部分相接触或分离,其二是转子盘端面销孔——弹性柱销传力式结构,在主、被动转子盘适配圆周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销孔和至少一个弹性柱销,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主、被动转子盘之间间隙最小或耦合面积最大后,继续调节使得主、被动转子盘靠近或分离,并使弹性柱销伸进或退出销孔,其三是锥柄——锥套式结构,在主、被动转子盘适配位置分别设置锥柄和锥套,通过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调节主、被动转子盘之间永磁耦合间隙最小或耦合面积最大后,继续调节使得主、被动转子盘靠近或分离,并使锥柄伸进或退出锥套,其四是带弹性柱销/键的锥柄——锥套式结构,与锥柄——锥套式结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在锥柄的锥面上设置弹性双斜面柱销/键,在锥套的锥面对应的位置设置适配柱销孔/键槽,锥柄伸进锥套过程中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由于其上的一个斜面力的作用,使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缩头,直至对应住锥套上的柱销孔/键槽并弹进柱销孔/键槽,起到传力功能,锥柄退出锥套过程中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由于其上的另一个斜面力的作用,使弹性双斜面柱销/键缩头并推出柱销孔/键槽,锥柄可顺利退出锥套,其五是适配轴向离合的联轴节结构,其六是适配轴向离合的花键套——花键式或齿圈——齿轮式结构,其七是上述六种锁止/离合结构的复合式结构,或者用电动、气动、液压型摩擦片/柱销/键替代上述六种结构中的弹性摩擦块/弹性柱销/弹性斜面柱销/弹性键,以达到接通“硬连接”传输动力、制动或断开“硬连接”的目的,
[0025]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副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中的主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其中之一为永磁体盘,另一个为与其呈气隙耦合结构的金属导体电枢盘、鼠笼电枢盘、锅箅电枢盘、绕组电枢盘、永磁体盘或由它们混合/组合/复合而成的复合盘,永磁体盘由永磁体安装盘和相适配的至少一个永磁体或永磁体组构成,一个永磁体组中的相邻永磁体在其圆盘或圆环盘状的安装盘的端面、柱面或锥面圆周上呈轴向N、S极性交错地布设,依此分别构成以下六种瓣状永磁耦合组件的技术方案,第一种是瓣状金属导体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二种是瓣状鼠笼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三种是瓣状锅箅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四种是瓣状绕组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第五种是瓣状双永磁耦合组件,第六种是前述五种所有结构形式的永磁耦合组件的适配组合、轴向串联以及径向嵌套应用的衍生技术方案,包括至少一组或至少一层由“轴向磁场+径向磁场”、“轴向磁场+轴向磁场”、“轴向磁场+径向磁场+轴向磁场”和/或“轴向磁场+径向磁场+径向磁场”结构的瓣状永磁耦合组件之排列组合设置、轴向串联设置、径向嵌套设置以及其复合选配设置方案,两幅或两幅以上不同种类的瓣状永磁耦合组件可以组合设置成一副复合型瓣状永磁耦合组件。
[0026]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均布设置在轴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和/或径向磁场永磁耦合组件的主动转子盘及其转子盘联轴机构,或者均布设置在被动转子盘及其转子盘联轴机构上,或者冷媒管道由绕组电枢盘上的中空绕组自身或生热部件上设置的冷媒路径构建而成,以便使发热的金属导体部件、锅箅电枢部件、鼠笼电枢部件、绕组电枢部件、转子盘本体、磁轭、永磁体组或受到强烈热辐射而发热的永磁耦合组件中的发热部件以及由于旋转摩擦而发热的轴承系统得到冷却,冷却管道/冷媒冷却器/冷却腔布设有三种技术方案,其一是由至少一组冷媒管道首尾相连均布在上述发热部件,其二是由至少两组冷媒管道并列均布在上述发热部件,其三是上述两种方案的复合布设方案,冷媒管道的形状有直线形、螺旋形、曲线形、环形、空腔形或组合对接几何形,冷媒管道布设方式有五种,一种是盘旋或圆环状布设,另一种是平行直线或角度射线状布设,第三种是圆周或平面多层冷媒管道布设,每层之间、层与层之间或相邻的冷媒管道之间首尾或进出口相连构成冷媒流通管路,第四种冷媒管道布设方式是进/出冷媒管道呈交错布设,远端一一对应连通或环槽集中互通,第五种冷媒管道布设方式是上述四种布设方式的组合设置方案,上述主动转子盘和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其它发热部件上所设置的冷却管路适配对接成密封连通结构,或者被动转子盘和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其它发热部件上所设置的冷却管路适配对接成密封连通结构,以便构成冷却冷媒流通通道或路径达到冷却之目的。
[0027]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轴向位移组件上设置操纵/联接组件,操纵/联接组件可手动直接操作或与适配的执行/伺服机构联接构成永磁耦合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执行机构,永磁耦合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执行机构由四个系列的结构形式,分别与“旋转滑块-螺旋槽套”、“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轴向滑动套”和“液压/气动活塞”式轴向位移组件上设置的操纵/联接组件相适配,第一系列为“旋转滑块-螺旋槽套”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五种技术方案,其一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手柄,除直接操作调节手柄之外,调节手柄通过球形铰链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旋转臂相连,其二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齿轮,调节调节齿轮通过长形啮合齿轮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的输出轴相联接,长形啮合齿轮带动调节齿轮绕轴转动的同时,调节齿轮与长形啮合齿轮呈轴向滑动啮合状态、带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实现绕轴旋转并轴向位移调节之结构,其三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盘/调节轮,除直接操作调节盘/调节轮之外,调节盘/调节轮通过曲柄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双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组合式齿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滑块往复-轴向位移机构、蜗轮蜗杆-轴向位移机构、组合拨叉-轴向位移机构或组合式凸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进行直接操作,或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其四是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拨杆轮以便直接操作,或者在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与带轴向开槽轮的驱动齿轮,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置入轴向开槽轮的槽中,驱动齿轮带动带轴向开槽轮旋转,轴向开槽轮拨动调节拨杆轮绕轴旋转的同时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在轴向开槽中轴向移动,带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做同样运动,或者拨杆轮和轴向开槽轮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和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上,其五是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与固定套之间适配设置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滑块往复运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或组合式齿轮连杆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第二系列为“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五种技术方案,第一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手柄,除直接操作调节手柄之外,调节手柄通过球形铰链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旋转臂相连,第二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齿轮,调节调节齿轮通过长形啮合齿轮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的输出轴相联接,长形啮合齿轮带动调节齿轮绕轴转动的同时,调节齿轮与长形啮合齿轮呈轴向滑动啮合状态、带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实现绕轴旋转并轴向位移调节之结构,第三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盘/调节轮,除直接操作调节盘/调节轮之外,调节盘/调节轮通过曲柄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双摇杆往复-轴向位移机构、组合式齿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滑块往复-轴向位移机构、蜗轮蜗杆-轴向位移机构、组合拨叉-轴向位移机构或组合式凸轮连杆-轴向位移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进行直接操作,或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第四是绕轴旋转调节套上设置调节拨杆轮,在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与带轴向开槽轮的驱动齿轮,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置入轴向开槽轮的槽中,驱动齿轮带动轴向开槽轮旋转,轴向开槽轮拨动调节拨杆轮绕轴旋转的同时调节拨杆轮上的拨杆在轴向开槽中轴向移动,带动绕轴旋转调节套做同样运动,或者拨杆轮和轴向开槽轮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和绕轴旋转调节套上,第五是在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与绕轴旋转调节套之间适配设置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滑块往复运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或组合式齿轮连杆机构,以及附加设置形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第三系列为“轴向滑动套”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五种技术方案,其一是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设置轴向调节齿条,轴向调节齿条通过主动齿轮组件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其二是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设置带螺母的轴向调节拨板,轴向调节拨板上的螺母通过旋转丝杠或传动轴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适配接驳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旋转输出轴带动螺母直线位移或直线行程输出轴带动轴向调节拨板轴向位移,根据需要在轴向调节拨板与设备支架或机座之间设置至少一根滑动支撑光杠或滑轨,以避免轴向调节拨板受非轴向力而滑动受阻,其三是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设置齿轮轮系或凸轮轮系,主动齿轮或凸轮上设置调节杆、调节手柄、调节盘或调节轮,构成齿轮/凸轮往复运动机构,一方面手动操作齿轮上的调节杆、调节手柄、调节盘或调节轮使得齿轮旋转时带动齿条进而带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产生轴向位移,另一方面与安装在设备支架、机座上的或设备外部设置的伺服电机/执行器或手动/自动一体化电动执行器适配安装,通过联轴节、旋转臂和铰链联杆组件驱动齿轮或凸轮上的调节杆、调节手柄、调节盘或调节轮使得齿轮或凸轮旋转时带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产生轴向位移实现机动或手动操作,其四是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外侧固定设置至少一个轮柱销或滑块,并设置与之相适配的带有斜长形滑槽的径向推拉组件和用于支撑和限制推拉组件做径向直线滑动的组件,轮柱销或滑块可在推拉组件上的斜长形滑槽中滑动,推拉组件径向往复移动时,带动装配在推拉组件的斜长形滑槽里的轮柱销/滑块呈轴向往复位移,进而带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做轴向往复移动,其五是在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与固定滑动轴套之间适配设置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滑块往复运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组合式齿轮连杆机构、皮带轮副、导轨导套部件、光杠副部件、凸轮副部件、连杆组件和丝杆副部件中的其中至少之一种,第四系列为“液压/气动活塞”型执行机构包括有二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是液压执行器,由油路管道、液压控制、液压驱动器控制器组成,第二种是气动执行器,由气路管道、气动控制阀、气动驱动器和控制器组成,上述操纵/联接组件根据需要由齿条副、螺母拨板组件、皮带轮组件、导轨导套部件、光杠副部件、凸轮副部件、连杆组件和丝杆副部件中的其中至少之一种与适配的开槽拨杠/拨叉的齿轮组件、皮带轮组件、齿条副部件、丝杆/螺母部件、涡轮/蜗杆部件或锥形齿轮变向传动组件中的其中至少之一种构成,或者由它们的复合/组合设计构成,以及附加设置行程放大、可调行程机构、反向自锁机构、变向传动机构、转矩变换或省力传动机构,以便手动直接操作或与伺服电机/执行器相联接,上述伺服电机或执行器有五种选配方案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及其减速器、电动式伺服执行器或一体化执行器、气动式执行器和液压式执行器五种伺服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可选用交/直流伺服电机和防爆交/直流伺服电机即步进伺服电机、旋转伺服电机、直线伺服电机、变向输出轴伺服电机,一体化电动执行器可选用交/直流伺服执行器和防爆型交/直流伺服执行器,包括手动电动一体化角行程/直线行程电动执行器、变向输出轴伺服执行器或智能伺服执行器,气动式执行器可选用气动旋转输出式、气动直线输出式或气动变向输出式执行器/执行机构,液压式执行器可选用液压旋转输出式、液压直线输出式或液压变向输出式执行器/执行机构,伺服电机或执行器的控制电缆可与现场DCS系统想接驳,或者与相适配的控制器相联接,控制器为刻度盘型手调控制器、数显控制器或智能控制器三种之一种,刻度盘型控制器由控制刻度盘、控制旋钮或按键、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PLC可编程控制器接口单元及其相适配的控制电路和包括至少一种或至少一个传感器的外围单路、伺服电机/执行器电源或/和控制器电源、电源开关、电源保险、接线端子排及控制器外壳组成,上述数显控制器由控制单元、传感器、伺服电机/执行器电源或/和控制器电源、电源开关、电源保险、接线端子排及控制器外壳组成,上述智能控制器由控制单元、至少一种或至少一个传感器、伺服电机/执行器电源或/和控制器电源、电源开关、电源保险、接线端子排及控制器外壳构成,传感器有五种供选配,第一种是用于直接或间接检测永磁耦合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的位移传感器,第二种是用于检测主动或被动传动轴转速的传感器,第三种是用于传感永磁耦合组件温度和/或系统中关键轴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第四种是用于传感料位或液位的传感器,第五种是用于传感水泵/机/冷媒之输入/输出管道压力、流量、流速/风速的传感器,通用或非标数据通讯接口单元有4-20mA电流输入/输出接口、0-10V电压输入/输出接口、485/CAN接口、现场工业总线接口、互联网接口、局域网接口、无线通讯接口或专用非标接口,上述控制单元可选用微型计算机、人机界面一体机、触摸屏计算机、工控机或选用由嵌入式微处理器、显示器、操作键盘、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构成的分体式计算机,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设有至少一路且至少一种传感器及其适配的输入接口、至少一路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单元、至少一路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单元、至少一个或至少一种通用或非标数据通讯接口单元,根据需要控制单元还可选择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构成。
[0028]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是由主动转子盘的本体盘、法兰、靠背轮、锁紧盘、涨紧套、轴、轴键、轴承、轴承套、轴承套支架/主动支架、联轴器及其相关联部件的联轴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机构中的至少之一种组合构成,是用于主动转子盘与主动轴联轴器进行联接的组件并设置在主动转子盘与动力轴联轴器之间,所述的被动转子盘联轴/固定机构是由被动转子盘的本体盘、法兰、靠背轮、锁紧盘、涨紧套、轴、轴键、轴承、轴承套、轴承套支架/被动支架、联轴器及其相关联部件的联轴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机构中的至少之一种组合构成,是用于被动转子盘与被动轴联轴器进行联接的组件并设置在被动转子盘与负载轴联轴器之间,所述冷媒供给装置为自来水管道及其自来水过滤器、冷水机/冷却装置及其过滤器、冷风机及其空气过滤器或除湿器、压缩空气管道、空气压缩机及适配冷媒机中的其中之一种或者为它们的组合装置,所述的主动/被动转子盘的本体及其圆周盘缘适当位置、贯通于永磁耦合气隙的轴向和径向的适配部件的适当位置以及安装轴承位置两侧的适配位置或部件上设置风道、扇叶和旋转自生风构件,以便使相应的轴承和永磁耦合转子盘组件得到自然冷却和自然散热以提高散热和冷却效率及系统可靠性,所述一体化组装机构,由以下八个方面用途的组件或选用其中至少之一种部件进行选配和组合适配构成,其一是用于装配和防止松动的紧固套件,其二是用于支撑主动转子盘并适配于动力输出轴和主动轴联轴节相联接的主动转子盘传动轴及其主动支架组件,其三是用于支撑被动转子盘并适配于负载轴和被动轴联轴节相联接的被动转子盘传动轴及其被动支架组件,其四是用于安全防护、防尘、降噪、通风和美观的外罩,其五是用于整机装配和现场安装的机座,其六是用于支撑和安装永磁耦合转子盘气隙间距和耦合面积调节机构的调节机构支架,其七是用于支撑冷媒装置中冷却支架,其八是用于适配卧式或立式传动轴系统的主动盘支架、被动盘支架、冷却支架、机座、轴承组件、相适配的传动轴组件和联轴器,上述的调节机构支架、冷却支架、主动盘支架、被动盘支架、外壳和机座可进行兼用、组合或合并一体化设置,上述被动盘支架和主动盘支架有两种结构共选配设置,一种是用于支撑传动轴承/轴承套的板式或框架式结构,一种是用于支撑传动轴承/轴承套、同时兼作润滑邮箱、克服悬臂轴缺点的箱式结构。
[0029]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方案可适配选用于传动轴驱动和调速技术领域用作永磁耦合无级调速器/变速器PMD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技术方案适配替代自动变速器中由液力变矩器、离合器组成的核心组件,或者适配替代摩擦式或液压式CVT自动变速器中的具有可变传动比功能的核心组件,设计制作成永磁耦合无级变速器,同理,采用所述技术方案适配替代目前广泛应用的刚性可移式联轴器和弹性可移式联轴器,可制成具有软连接和软启动功能的传动轴永磁耦合联轴器PMC,所述技术方案可适配选用于切断/结合动力技术领域用作永磁离合器的技术方案,即采用所述技术方案适配替代弹簧压紧式单/双盘摩擦离合器中由飞轮、压盘、从动盘、压紧弹簧和操纵机构组成的核心组件,或者适配替代液力偶合器或电磁离合器中的液力传动组件或电磁传动组件,设计制作成永磁离合器。
[0030] 如上所述的一种无源永磁耦合传动、制动或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技术方案适配选用于电动机和内燃机测功机及动力传动设备试验机中的加载/负载装置的技术方案,具体的就是把被动转子盘通过被动转子盘固定机构安装到测功机及动力传动设备试验机的支架、本体、机座或机座上就构成了无源永磁耦合制动或负载装置,可适配替代交流电回馈、直流电回馈或磁粉涡流加载器/负载装置中的加载核心组件,设计制作成永磁耦合加载/负载装置,或者所述技术方案适配选用于制动技术领域用作永磁耦合刹车装置的技术方案,具体的就是把被动转子盘通过被动转子盘固定机构安装到底盘/桥架、列车车辆转向架、飞机起落架、机械设备支架/本体/机座上就构成了无源永磁耦合刹车装置,可适配替代带式刹车装置、盘式/蝶式刹车装置、鼓式刹车装置、电磁粉末刹车器、电磁涡流刹车器或电磁-摩擦复合式刹车器,设计制作成永磁耦合刹车装置,或者采用所述技术方案与盘式/蝶式刹车或鼓式刹车技术方案相复合、并联或串联融合设计成具有高速永磁缓速刹车和低速摩擦刹车功能的永磁-摩擦复合式刹车装置。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32] 图2为图1中两副瓣状轴向磁场和一副径向磁场金属导体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33] 图3为图2中永磁体盘之外圆周面上的永磁体布设展开示意图。
[0034] 图4为实施例1永磁耦合组件在径向伸缩调节最大气隙和最小耦合面积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0035] 图5为实施例1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1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36] 图6为实施例1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1中移动连接盘的左视图。
[0037] 图7为实施例1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1的左视图。
[0038] 图8为实施例1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2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39] 图9为实施例1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2中带斜插锁舌移动连接盘的左视图。
[0040] 图10为实施例1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2的左视图。
[0041] 图11为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42] 图12为图11中四副瓣状轴向磁场导体电枢永磁耦合组件和两副鼠笼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43] 图13为图11中两个瓣状导体电枢盘和一个鼠笼电枢盘在圆弧面上的“C-C”向剖切、布设展开示意图。
[0044] 图14为实施例2永磁耦合组件在径向伸缩调节最大气隙和最小耦合面积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0045] 图15为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46] 图16为图15中四副瓣状锅箅电枢和两副鼠笼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47] 图17为图15中两个瓣状锅箅电枢盘和一个鼠笼电枢盘在圆弧面上的“E-E”向剖切、布设展开示意图。
[0048] 图18为实施例3永磁耦合组件在径向伸缩调节最大气隙和最小耦合面积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0049] 图19为实施例4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50] 图20为图19中四副瓣状轴向磁场导体电枢和两副径向磁场绕组电枢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51] 图21为图19中的单圈闭环绕组电枢方案在圆弧面上的“G-G”向剖切、布设展开示意图。
[0052] 图22为实施例4永磁耦合组件在径向伸缩调节最大气隙和最小耦合面积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0053] 图23为图19中的多圈闭环绕组电枢方案在圆弧面上的“G′-G′”向剖切、布设展开示意图。
[0054] 图24为实施例5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55] 图25为图24中一副组合金属导体电枢盘和两副瓣状永磁体盘的剖切示意图。
[0056] 图26为实施例5永磁耦合组件径向伸缩调节到最小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大气隙耦合面积时的剖切示意图。
[0057] 图27为实施例6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58] 图28为图27中瓣状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59] 图29为图27中瓣状导体电枢盘和鼠笼电枢盘在圆弧面上的“K-K”向剖切、布设展开示意图。
[0060] 图30为实施例6永磁耦合组件径向伸缩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的剖切示意图。
[0061] 图31为实施例7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62] 图32为图31的“L-L”向剖切、左视图。
[0063] 图33为图31中瓣状鼠笼电枢盘在圆弧面上的“M-M”向剖切、布设展开示意图。
[0064] 图34为实施例7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的剖切、左视图。
[0065] 图35为实施例8的工作原理及结构“Q-Q”向剖切示意图。
[0066] 图36为实施例8中瓣状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67] 图37为实施例8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的剖切示意图。
[0068] 图38为实施例9的工作原理及结构“R-R”向剖切示意图。
[0069] 图39为实施例9中瓣状永磁耦合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70] 图40为实施例9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的剖切示意图。
[0071] 图41为实施例10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72] 图42为实施例10设有冷媒冷装置的筒型金属导体电枢盘的工作原理及结构“T-T”向剖切示意图。
[0073] 图43为实施例10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P-P”向剖切视图。
[0074] 图44为实施例11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75] 图45为图44中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小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大气隙耦合面积时“I-I”向剖切示意图。
[0076] 图46为图44中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I′-I′”向剖切示意图。
[0077] 图47为实施例12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78] 图48为图47中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W-W”向剖切示意图。
[0079] 图49为图47中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面积时“W′-W′”向剖切示意图。
[0080] 图50为实施例13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81] 图51为图50中的“X-X”向视图。
[0082] 图52为图50中的“Y-Y”向视图。
[0083] 图53为实施例13永磁耦合组件调节到最大气隙耦合间距和最小气隙耦合面积时的剖切示意图。
[0084] 图54为实施例14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剖切示意图。
[0085] 图55为实施例14控制器电路原理和组成技术方案1的方框图
[0086] 图56为实施例14控制器电路原理和组成技术方案2的方框图。
[0087] 图57为实施例14控制器电路原理和组成技术方案3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8] 实施例1.如图1至图10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四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101、0102、0103、0104)、两副径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105、0106)、一副有3个耦合面(0111、0112、0113)的圆盘状永磁体盘(0117)、一副由圆盘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118)及其轴孔(01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两个瓣状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108、
0109)、两个卡盘爪(0121、0122)、卡盘本体(0141)及中心短轴(14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两副瓣状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108、0109)分别与两个卡盘爪(0121、0122)紧固安装;一副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有两个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方案,方案1如图5-图7所示,径向位移组件“跷跷板”式,由两个一端半球状或半圆柱状(152、153)一端带长孔(0154、0155)的L形跷跷板(0151、0152)、带T形滑槽(0143、
0144)的卡盘本体(01411)、带适配跷跷槽(0123、0124)和T形滑块(0125、0126)的卡盘爪(01211、01221)、设在卡盘本体或卡盘罩体上的跷跷板支撑轴(0127、0128)、盘边缘带销轴(0156、0157)的移动连接盘(0167)及隔离轴承(0158)构成;轴向位移组件为“旋转滑块-螺旋槽套”结构,由带轮柱销/滑块(0160)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0159)、带螺旋槽(0172)的固定套(0171)及中心短轴(01421)隔离/支撑轴承(0173)构成;操纵/联接组件为调节手柄(0161);固定套(0171)由可轴向摆动的球形连杆式支架(0174)限制旋转,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0159)绕轴旋转的同时产生轴向移动,通过隔离轴承(0158)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0167)轴向位移,带动L形跷跷板(0151、0152)分别绕其销轴(0156、0157)旋转、L形跷跷板(0151、0152)的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152、153)分别带动卡盘爪(01211、01221)两径向伸缩移动,从而实现“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移动,调节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101、0102、0103、0104)与永磁体盘耦合面(0111、
0112)气隙耦合面积和调节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105、0106)与永磁体盘耦合面(0113)气隙耦合间距实现传输转矩调节,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方案2如图8-图10所示,径向位移组件“斜插锁舌”式,由两个带适配锁舌槽(01232、01242)和T形滑块(01252、01262)的卡盘爪(01212、01222)、带T形滑槽(01432、01442)的卡盘本体(01412)、带斜插锁舌(01522、
01532)的移动连接盘(01672)及隔离轴承(01582)构成,移动连接盘(01672)上的斜插锁舌(0152、0153)插于适配的卡盘爪的锁舌槽(01232、01242)中;轴向位移组件为“轴向滑动套”结构,由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01592)、固定滑动轴套(01712)及中心短轴(01422)隔离/支撑轴承(01732)构成,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01592)的一端套装在固定滑动轴套(01712)上,轴向滑动位移调节套的另一端与径向位移组件中的隔离轴承(01582)适配安装,固定滑动轴套(01712)通过隔离/支撑轴承(01732)套装在中心短轴(01422)上;操纵/联接组件由带螺母(01622)的轴向调节拨板(01612)、滑动导轨/光杠副(01632)、丝杠(01642)构成,执行/伺服机构为伺服电机/角行程多回转执行器(01652)。
[0089] 需要指出的是,本案文件中所涉及的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中的轴向位移组件、冷媒冷却装置、润滑装置、或锁止/离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说明,请参阅《带冷却和润滑装置的永磁耦合传动、制动及负载装置201210116134.0或201220167955.2》的说明书之相关内容,本案中不再赘述。
[0090] 实施例2.如图11至图14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四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201、0202、0203、0204)、两副瓣状鼠笼电枢盘(0205、0206)、一副有3个耦合面(0211、0212、0213)的圆盘状永磁体盘(0217)、一副由圆盘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218)及其轴孔(02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两个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208、0209)、两个卡盘爪(0221、0222)、卡盘本体(0241)及中心短轴(24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两副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208、0209)分别与两个卡盘爪(0221、0222)紧固安装;一副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其径向位移组件为“跷跷板”式,主要由两个一端半球状或半圆柱状一端带长孔的L形跷跷板(0251、0252)、带T形滑槽的卡盘本体(0241)、带适配跷跷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0221、0222)、盘边缘带销轴的移动连接盘(0267)及隔离轴承(0258)构成,其轴向位移组件为“液压/气动活塞”结构,由空心液压/气动缸体(0283)、液压油/气进口(0286)、液压油/气出口(0287)、带轴套(0282)的中空液压/气动活塞(0281)及中心短轴(0242)隔离/支撑轴承(0285)构成,控制液压或气动管路的压力或进油/气量和出油/气量,使得中空液压/气动活塞(0281)轴向滑动移动,通过隔离轴承(0258)带动径向位移组件中的移动连接盘(0267)轴向位移,驱动“跷跷板”进而实现轴向磁场气隙耦合面积和径向磁场气隙耦合间距的调节,达到调速之目的。
[0091] 实施例3.如图15至图18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四副瓣状锅箅电枢盘(0301、0302、0303、0304)、两副瓣状鼠笼电枢盘(0305、0306)、一副有3个耦合面(0311、0312、0313)的圆盘状永磁体盘(0317)、一副由圆盘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318)及其轴孔(03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两副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308、0309)、两个卡盘爪(0321、0322)、卡盘本体(0341)及中心短轴(034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径向位移组件为“跷跷板”式,主要由L形跷跷板(0351、0352)、卡盘本体(0341)、卡盘爪(0321、0322)、移动连接盘(0367)及隔离轴承(0358)构成,轴向位移组件为“液压/气动活塞”结构,由空心液压/气动缸体(0383)、液压油/气进口(0386)、液压油/气出口(0387)、带轴套(0382)的中空液压/气动活塞(0381)及中心短轴(0342)隔离/支撑轴承(0385)构成,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例中的锅箅电枢盘和鼠笼电枢盘均为“异形稠密小圆眼”(0305)结构,并根据需要设置风孔(0390)。
[0092] 实施例4.如图19至图23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四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401、0402、0403、0404)、两副瓣状绕组电枢盘(0405、0406)、一副有3个耦合面(0411、0412、
0413)的圆盘状永磁体盘(0417)、一副由圆盘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418)及其轴孔(04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带T形滑块(0421)的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408、
0409)、带T形滑槽(0443)安装本体(0441)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为“手动螺栓/螺母——螺杆”直接操纵瓣状转子盘径向伸缩结构,主要由螺栓(0451、0452)、螺母(00453)构成;给出了两种绕组电枢结构,图21是一种单圈闭路结构(0405),图23是一种多圈闭路结构(04052)。
[0093] 实施例5.如图24至图26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器(PMC),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一副复合型金属导体电枢盘(0508、0501、0502、0505)、两副分别有3个耦合面(0511、0512、0513)的瓣状永磁体盘(0517),一副由复合型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0508)及轴套(05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两副由永磁体组安装盘(0518)、传矩滑杠副(0551、0552)及中心短轴(0555)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传矩滑杠(0551)设置在中心短轴适配位置,瓣状永磁体盘(0517)通过传矩滑杠轴套(0552)安装到传矩滑杠(0551)上;设置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为在瓣状永磁体转子盘(0517)之间和中心短轴(0555)上设置的“径向联动拨叉副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它主要由两幅带销轴/滑块长槽(0563)的径向联动拨叉(0561)、中心短轴上设置的销轴(0562)、永磁体组安装盘(0518)上设置的带销轴/滑块(0566)的拨板(0565)及弹簧(0568)构成。
[0094] 实施例6.如图27至图30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四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601、0602)、两副径向磁场瓣状鼠笼电枢盘(0605)、一副有3个耦合面(0611、0612、0613)的圆环状永磁体盘(0617)、一副由圆环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618)及轴套(06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两个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608)、两个卡盘爪(0621)、卡盘本体(0641)、中心短轴(642)及传矩滑杠副(0651、065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两副瓣状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608、0609)分别与两个卡盘爪(0621)紧固安装,卡盘爪背部设有T形滑块,并安装到卡盘本体(0641)的T形滑块槽(0643)里。本例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之处较多,零件引出标注做了相应删减,不再赘述,下同。
[0095] 实施例7.如图31至图34所示,它为双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器(PMC),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四副“小方眼形”瓣状锅箅电枢盘(0701、0702)、两副“异形小方眼形”瓣状鼠笼电枢盘(0705)、一副有3个耦合面(0711、0712、0713)的圆环状永磁体盘(0717)、一副由圆环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718)及轴套(07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两个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708)、两副传矩滑杠副(0751、
075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设置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为在瓣状永磁体转子盘(0717)之间和中心短轴(0742)上设置的“径向联动拨叉副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它主要由一幅带销轴/滑块长槽的径向联动拨叉(0761)、中心短轴上设置的销轴、两个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0708)上设置的带销轴/滑块的拨板(0765)及弹簧(0768)构成。
[0096] 实施例8.如图35至图37所示,它为三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六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801、0802)、三副径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805)、一副有3个耦合面(0811、0812、0813)的圆盘状永磁体盘(0817)、一副由圆盘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818)及中心短轴(0842)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三个瓣状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808)、三个卡盘爪(0821)、卡盘本体(0841)及设置在卡盘本体上的支撑架(0825、0826、0827)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三个瓣状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808)分别与三个卡盘爪(0821)制作成一体,电枢安装盘(0808)上设置滑块(0828、0829),卡盘爪(0821)上对应位置设置滑块槽(0830、0831)。
[0097] 实施例9.如图38至图40所示,它为带直吹式冷媒冷却装置的三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六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901、0902)、三副径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0905)、一副有3个耦合面(0911、0912、0913)的圆盘状永磁体盘(0917)、一副由圆盘状永磁体组安装盘(0918)及轴套(09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三个瓣状金属导体电枢安装盘(0908)、三个卡盘爪(0921)、卡盘本体(0941)、传矩滑杠副(0951、0952)及中心短轴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金属导体电枢盘(0901、0902)、电枢安装盘(0908)和永磁体组安装盘(0918)设有通冷媒通道或风孔,在主动盘左侧设置带固定支架(0974、0975)直吹式冷媒冷却管道(0978),冷媒冷却管道(0978)上设置冷媒进口(0976)和“针孔式”直喷嘴(0977)。
[0098] 实施例10.如图41至图43所示,它为带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的双瓣式瓣状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一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1002)、一副径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1005)、一副有3个耦合面(1011、1012、1013)的圆环状永磁体盘(1017)、一副由圆盘筒状电枢安装盘(1008)及轴套(10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两副由永磁体组安装盘(1018)、传矩滑杠副(1051)及中心短轴(1055)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铰链”式径向位移组件由两幅带销轴/滑块长槽(1067)的径向联动拨叉(1061)、中心短轴(1055)上设置的销轴、背邻的“花瓣式”的瓣状转子盘上的带拨叉滑块(1057)长槽的拨板(1065)、一端带销轴的移动连接盘及其隔离轴承(1058)构成;“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式轴向位移组件由带螺母(1054)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1052)、带丝套(1050、1054)和齿轮(1060)的绕轴旋转调节套(1050)、中心短轴(1055)隔离/支撑轴承(1053)构成;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为填料型三端双腔闭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它由密封本体(1091)、端面密封组件(1088、1092、1073),冷媒输入口(1090)、冷媒输出口(1095)、冷媒输入密封腔(1089)、冷媒输出密封腔(1072)、主动盘输入冷却管道(1078)和(1077)、主动盘冷却管道输入/输出连通器(1099)、主动盘输出冷却管道(1098)和(1097)、冷媒输入分配器输入管(1087)、冷媒输入分配器输入管口(1085)、冷媒输出汇集器输出管(1096)及冷媒输出汇集器输出管口(1086)构成;一副使系统成一体化整体结构的一体化组装机构由冷却支架(1074)和外壳(1075)组成。
[0099] 实施例11.如图44至图46所示,它为单瓣式瓣状轴向-径向磁场复合型结构的永磁制动装置或刹车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两副轴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1101、1102)、一副径向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盘(1105)、一副有3个耦合面(1111、1112、1113)的圆环状永磁体盘(1117)、一副由圆盘筒状永磁体组安装盘(1118)及轴套(11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电枢安装盘(1108)和固定安装支架(1141)构成的被动转子盘固定机构;设置的直接操纵式永磁耦合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为在瓣状复合电枢安装盘(1108)和固定安装支架(1141)之间设置的“径向电动直线行程伺服电机/执行机构-光轴推拉伸缩”式径向伸缩位移调节机构,包括推拉光轴(1151)和径向电动直线行程伺服电机(1152)。
[0100] 实施例12.如图47至图49所示,它为带锁止/离合装置的单瓣式瓣状轴向磁场永磁耦合刹车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一副圆环状轴向磁场金属导体电枢盘(1202)、一副半圆盘状瓣状永磁体盘(1217)、一副由圆盘状电枢安装盘(1208)及轴套(1219)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一副由永磁体组安装盘(1218)、卡盘爪(1221)、卡盘本体(1241)及固定法兰(124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固定机构;锁止/离合装置为摩擦/弹性摩擦离合结构,主动摩擦组件(1243)、被动摩擦组件(1245)分别安装在圆盘状电枢安装盘(1208)和永磁体组安装盘(1218)对应的适配位置。
[0101] 实施例13.如图50至图53所示,它为带锁止/离合装置的双瓣式轴向磁场-径向磁场锥面耦合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两副复合磁场瓣状金属导体电枢盘(1305)、一副锥面圆环状永磁体盘(1317)、两副由半锥面盘状电枢安装盘(1308)、卡盘爪(1321)、卡盘本体(1341)构成的被动转子盘固定机构;一副由永磁体组安装盘(1318)及中心短轴(1342)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锁止/离合装置为齿圈——齿轮式结构,齿圈(1343)、齿轮(1345)分别安装在电枢安装盘(1308)和永磁体组安装盘(1318)对应的适配位置。
[0102] 实施例14.如图54至图57所示,它为带喷嘴/喷口的开路管道/管路式冷媒冷却装置的双瓣式瓣状复合型结构的永磁耦合调速器(PMD),主要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一副轴向磁场圆环状绕组电枢盘(1401),一副圆环状鼠笼电枢盘(1403)、一副轴向磁场圆环状金属导体电枢盘(1405)、一副轴向磁场圆环状永磁体盘(1406)两幅径向磁场圆筒状金属导体电枢盘(1402、1404)、四副各有3个耦合面的瓣状永磁体盘(1417、1427),由圆筒状电枢安装盘(1408)和中心短轴(1442)构成的主动转子盘联轴机构;由瓣状永磁体组安装盘(1418)卡盘爪(1421)及卡盘本体(1441)花键轴(1432)构成的被动转子盘联轴机构;冷媒冷却装置为填料型两端单腔+喷嘴/喷口的开路管道/管路式,它由密封本体(1491)、端面密封组件(1488、1492),冷媒输入口(1490)、冷媒输入密封腔(1489)、输入冷却管道(1478)和(1477)、冷媒输出管和喷嘴(1497、1498)构成;一副使系统成一体化整体结构的一体化组装机构由冷却支架(1474)和外壳(1475)组成;径向位移组件“斜插锁舌”式结构,包括带锁舌槽和T形滑块的卡盘爪(1421)、带T形滑槽(1426)的卡盘本体(1441)、带斜插锁舌(1423)的移动连接盘(1467)及隔离轴承(1458)构成;轴向位移组件为“螺母/丝套或者空心丝杆”结构,包括带螺母(1454)的绕轴旋转轴向位移调节套(1452)、带丝套和齿轮(1460)的绕轴旋转调节套(1450)、花键轴(1432)隔离/支撑轴承(1473)构成;执行器为手动/自动一体化多回转执行器(1440、1465)。
[0103] 实施例1至14仅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结构方案,以说明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篇幅所限未能给出所有不同的实施例,但是只要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而进行的改变、修饰、替代、融合、组合及简化的技术方案,都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约束和保护,比如采用适配推力轴承、适配外壳或支架做成与立式电机相联接的应用实施例之变形成“立式永磁耦合联轴器”,再比如“轴向磁场和径向磁场”的复合结构可制作成“转子盘+圆锥转筒”永磁耦合组件等,诸如此类的实施例就没有给出,因为“转子盘+圆锥转筒”永磁耦合组件实际上是“转子盘+转筒”永磁耦合组件的简单几何变形,并没有实质性区别。特别说明的是:①本《说明书》和本案的《权利要求书》文件中多处使用了标点符号“/”,它代表“或者”或“并列”的意思;②在给出的刹车装置实施例中没有画出散热装置、冷却装置和润滑装置,一方面是因为在上述其它实施例中已对散热装置、冷却装置和润滑装置的技术方案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可以依照具体、类似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方案进行适配设置,另一方面对于小功率(比如小型汽车的刹车装置)没有必要设置冷媒冷却装置;③对于本案《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技术方案中的一些具体技术措施、组件或机构,有些实施例中未给出或省略了,因为它们的工作原理已经在其它实施例中已介绍,不难得到相应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人上述列出的遗传资源专利文件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以避免赘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