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联轴器,法兰和接头 / 连杆机构 / 连接杆 / 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

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

阅读:594发布:2021-06-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 电池 包模组 连接杆 堆放装置,包括模组本体,模组本体由上模组、下模组和连接板组成,上模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上 散热 板,上模组的四个端 角 处设置有竖直放置的上螺杆,下模组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下散热板,下模组的四个端角处设置竖直放置的下螺杆,连接板设置在上模组和下模组的中间部位,与上模组和下模组的散热板连接,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螺杆的两端通过内六角螺丝 锁 死。本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利用链接板与散热板连接,可以做到有效的左右连接,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增强了模组的 稳定性 ,增大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加 支撑 板,保证了模组使用中的安全性。,下面是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包括模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1)由上模组(2)、下模组(3)和连接板(9)组成,所述上模组(2)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上挡板(13),上挡板(13)的顶部与上模组(2)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上卡扣(17),上模组(2)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上散热板(16),所述上散热板(16)表面四个端处设置有上小孔(11),上小孔(11)内通过螺丝将上挡板(13)与上散热板(16)的交界处固定连接,上散热板(16)的表面设置四对上通孔(20),所述上模组(2)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竖直放置的上螺杆(71),上螺杆(71)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5),上支撑板(5)板由第一上支撑板(51)和第二上支撑板(52)组成,第一上支撑板(51)和第二上支撑板(52)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模组(2)的前后两侧,上螺杆(71)的上端通过内六角螺丝(6)死,所述下模组(3)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下挡板(14),下挡板(14)与下模组(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下卡扣(18),下模组(3)的前后面设置有下散热板(15),所述下散热板(15)表面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下小孔(12),下小孔(12)内通过螺丝将下挡板(14)与下散热板(15)的交界处固定连接,下散热板(15)的表面设置有四对下通孔(21),下模组(3)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竖直放置的下螺杆(72),下螺杆(72)的下端通过内六角螺丝(6)锁死,下螺杆(72)的上端与上螺杆(71)的下端通过下支撑板(4)连接,下支撑板(4)由第一下支撑板(41)和第二下支撑板(42)组成,所述下支撑板(4)设置在下模组(3)的前后两侧,下支撑板(4)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9),凹槽(19)上放置有螺杆(7),所述连接板(9)由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组成,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分别对应设置在模组本体(1)的前后两侧,且位于上模组(2)和下模组(3)的中间部位,与上模组(2)和下模组(3)的散热板连接,连接板(9)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四对小孔(8),四对小孔(8)分别与上散热板(16)和下散热板(15)表面的通孔相匹配,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板上,连接板(9)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10),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的圆孔(10)之间通过螺杆(7)连接,螺杆(7)的两端通过内六角螺丝(6)锁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1)的边角处均采用修边去毛刺工艺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板(16)、下散热板(15)、上挡板(13)、下挡板(14)以及连接板(9)的材质均为合金铸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两端空腔内设置有螺纹,螺纹与内六角螺丝相匹配。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模组堆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纯电动车因其轻巧、便捷、清洁环保、安全、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喜欢,在很短的时间内,全世界的纯电动车数量在急剧猛增,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其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对其电池包容量有着一定要求,电池包的安全性、散热性能、空间利用率都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由上模组、下模组和连接板组成,所述上模组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顶部与上模组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上卡扣,上模组前后表面设置有上散热板,所述上散热板表面四个端处设置有上小孔,上小孔内通过螺丝将上挡板与上散热板的交界处固定连接,上散热板的表面设置四对上通孔,所述上模组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竖直放置的上螺杆,上螺杆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由第一上支撑板和第二上支撑板组成,第一上支撑板和第二上支撑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模组的前后两侧,上螺杆的上端通过内六角螺丝死,所述下模组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下挡板,下挡板的顶部与下模组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下卡扣,下模组的前后面设置有下散热板,所述下散热板表面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下小孔,下小孔内通过螺丝将下挡板与下散热板的交界处固定连接,下散热板的表面设置有四对下通孔,下模组的四个端角处设置竖直放置的下螺杆,下螺杆的下端通过内六角螺丝锁死,下螺杆的上端与上螺杆的下端通过下支撑板连接,下支撑板由第一下支撑板和第二下支撑板组成,所述下支撑板对应设置在下模组的前后两侧,下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上放置有螺杆,所述连接板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组成,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对应设置在模组本体的前后两侧,且位于上模组和下模组的中间部位,与上模组和下模组的散热板连接,连接板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四对小孔,四对小孔分别与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表面的下通孔相匹配,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板上,连接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圆孔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螺杆的两端通过内六角螺丝锁死。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组本体的边角处均采用修边去毛刺工艺处理。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下散热板、上挡板、下挡板以及连接板的材质均为合金铸造而成。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两端空腔内设置有螺纹,螺纹与内六角螺丝相匹配。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利用链接板与散热板连接,可以做到有效的左右连接,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增强了模组的稳定性,增大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为了防止模组由于长期振动,意外碰撞,导致上模组下塌的情况,在模组中间设置两支撑板,起到支撑隔离的作用,保证了模组使用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新型电池包模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新型电池包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新型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本新型内六角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模组本体、2-上模组、3-下模组、4-下支撑板、41-第一下支撑板、42-第二下支撑板、5-上支撑板、51-第一上支撑板、52-第二上支撑板、6-内六角螺丝、7-螺杆、71-上螺杆、72-下螺杆、8-四对小孔、9-连接板、91-第一连接板、92-第二连接板、10-圆孔、11-上小孔、12-下小孔、13-上挡板、14-下挡板、15-下散热板、16-上散热板、17-上卡扣、18-下卡扣、19-凹槽、20-四对上通孔、21-四对下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电池包模组连接杆堆放装置,包括模组本体1,模组本体1的边角处均采用修边去毛刺工艺处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刺,毛刺虽小,但是非常影响产品质量,同时毛刺的存在也影响到边界连接时存在很大的缝隙;模组本体1由上模组2、下模组3和连接板9组成,上模组2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上挡板13,上挡板13的顶部与上模组2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上卡扣17,上模组2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上散热板16,散热板16、下散热板15、上挡板13、下挡板14以及连接板9的材质均为铝合金铸造而成,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机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铝合金其具有很好的散热性和坚固耐用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上散热板16表面四个端角处设置有上小孔11,上小孔11内通过螺丝将上挡板13与上散热板16的交界处固定连接,上散热板16的表面设置四对上通孔20,上模组2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竖直放置的上螺杆71,上螺杆71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5,上支撑板5由第一上支撑板51和第二上支撑板52组成,第一上支撑板51和第二上支撑板52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模组2的前后两侧,上螺杆71的上端通过内六角螺丝6锁死,下模组3的左右表面设置有下挡板14,下挡板14的顶部与下模组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下卡扣18,下模组3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下散热板15,下散热板15表面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下小孔12,下小孔12内通过螺丝将下挡板14与下散热板15的交界处固定连接,下散热板15的表面设置有四对下通孔21,下模组3的四个端角处设置竖直放置的下螺杆72,下螺杆72的下端通过内六角螺丝6锁死,下螺杆72的上端与上螺杆71的下端通过下支撑板4连接,模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振动,意外碰撞,导致上模组下榻,支撑板起到支撑隔离的作用,从而保障了模组的使用安全性;下支撑板4由第一下支撑板41和第二下支撑板42组成,下支撑板4设置在下模组3的前后两面,下支撑板4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9,凹槽19上放置有螺杆7,连接板9有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组成,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分别对应设置在模组本体1的前后两侧,且位于上模组2和下模组3的中间部位,与上模组2和下模组3的散热板连接,连接板
9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四对小孔8,四对小孔8分别与上散热板16和下散热板15表面的通孔相匹配,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板上,连接板9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10,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的圆孔10之间通过螺杆7连接,螺杆7两端空腔内设置有螺纹,螺纹与内六角螺丝6相匹配,从而达到固定的作用;螺杆7的两端通过内六角螺丝6锁死。
[001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