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外圈 / 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

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

阅读:31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 外圈 沟道 间距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 支撑 底座、上 保持架 、下保持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沟道包括:上沟道和下沟道,上、下保持架还包括:上测头、下测头,上测头包括:位移 传感器 和测针,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保持架上升,设置于下保持架上的下测头进入下沟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保持架下降,设置于上保持架上的上测头进入上沟道,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针读取上测头和下测头之间的沟道间距。本申请解决了由于采用手工对外圈沟道间距进行检测,通过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 缺陷 ,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下面是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上保持架(2)、下保持架(3)、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5)和第三驱动装置(6),
所述沟道(7)包括:上沟道(71)和下沟道(72),所述上、下保持架还包括:上测头(21)、下测头(31),
所述上测头(21)包括:位移传感器(211)和测针(212),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下保持架(3)上升,设置于所述下保持架(3)上的下测头(31)进入所述下沟道(7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所述上保持架(2)下降,设置于所述上保持架(2)上的上测头(21)进入所述上沟道(21),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下保持架(3)旋转,
所述位移传感器(211)通过所述测针(212)读取所述上测头(21)和所述下测头(31)之间的沟道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为油缸或气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底部设置于连接板(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输出端带动所述下保持架(3)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为油缸或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底部设置于机架(1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输出端带动所述上保持架(2)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6)包括:电动机、减速机、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减速机旋转,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测头包括:多个球、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多个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测头顶端,用于多个所述钢球进入所述沟道,所述等高螺钉和所述弹簧下压组件连接,用于保证测头处于浮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保持架挡(8),所述上保持架挡块(8)和所述上保持架(2)连接。

说明书全文

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对轴承沟道间距的检测,普遍采用手工对轴承外圈进行检测,通过卡尺、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0003] 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在于,采用手工对轴承进行检测,通过卡尺、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采用手工对外圈沟道间距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工具、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以解决由于采用手工对外圈沟道间距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工具、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上保持架、下保持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沟道包括:上沟道和下沟道,所述上、下保持架还包括:上测头、下测头,所述上测头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测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下保持架上升,设置于所述下保持架上的下测头进入所述下沟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保持架下降,设置于所述上保持架上的上测头进入所述上沟道,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下保持架旋转,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所述测针读取所述上测头和所述下测头之间的沟道间距。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或气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底部设置于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带动所述下保持架上升。由此,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带动下保持架上升,到达指定位置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油缸或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底部设置于机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输出端带动所述上保持架下降。由此,通过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带动上保持架下降,达到指定位置。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减速机旋转,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运动。由此,通过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下保持架旋转运动。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头包括:多个球、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多个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测头顶端,用于多个所述钢球进入所述沟道,所述等高螺钉和所述弹簧下压组件连接,用于保证测头处于浮动状态。由此,能够确保测头处于浮动状态。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保持架挡,所述上保持架挡块和所述上保持架连接。通过设置有上保持架挡块,能够实现保护上保持的作用,防止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出现碰撞,进而出现损伤。
[0013] 本发明采用上、下测头检测的方式,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保持架上升,设置于下保持架上的下测头进入下沟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保持架下降,设置于上保持架上的上测头进入上沟道,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下保持架旋转,达到了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通过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针读取上测头和下测头之间的沟道间距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采用手工对外圈沟道间距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工具、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
[0014]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0017]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0] 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2] 如图1-3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圈沟道间距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上保持架2、下保持架3、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5和第三驱动装置6,沟道7包括:上沟道71和下沟道72,上、下保持架还包括:上测头21、下测头31,上测头21包括:位移传感器211和测针212,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下保持架3上升,设置于下保持架3上的下测头31进入下沟道72,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上保持架2下降,设置于上保持架2上的上测头21进入上沟道21,第三驱动装置6驱动下保持架3旋转,位移传感器211通过测针212读取上测头21和下测头31之间的沟道间距。
[0023] 具体的,支撑底座1呈T型中空结构,用于达到支撑工件的作用;上保持架2呈圆锥状,用于起到保持和固定的作用;下保持架3呈圆锥状,用于起到保持和固定的作用;沟道7包括:上沟道71和下沟道72,上沟道71和下沟道72呈圆弧状,用于与测头配合,进而达到检测上下沟道间距的效果;上、下保持架还包括:上测头21、下测头31,上测头21和下测头31分别固定设置于上保持架2和下保持架3上,能够实现同步运动和固定的效果;上测头21包括:位移传感器211和测针212,位移传感器211设置于上测头21内,位移传感器211顶部端面与下测头31接触,通过弹簧将顶部端面受到的进行反馈,从而实现位移;测针212设置于导向轴末端,用于显示反馈的数值;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下保持架3上升,设置于下保持架3上的下测头31进入下沟道72,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上保持架2下降,设置于上保持架2上的上测头21进入上沟道21,第三驱动装置6驱动下保持架3旋转,位移传感器211通过测针212读取上测头21和下测头31之间的沟道间距,通过安装于上测头21的位移传感器211感应上测头
21和下测头31之间的位移变化,再通过测针212将位移变化转换成具体的数值,便于读取和记录。
[0024] 外圈沟道间距检测流程如下:
[0025] 将工件置于支撑底座1上,第一驱动装置4即顶升气缸带动导向轴上顶,导向轴将下测头31上顶至预定位置,预定位置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或者气缸的运动距离进行设定,下测头31上的钢球进入工件下沟道72,同时工件脱离支撑底座1,保持浮动状态;上测头21通过第二驱动装置5下压,安装于上测头21上的钢球进入工件上沟道71,测头部位通过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连接,保证测头可以处于浮动状态;第三驱动装置6即电机通过同步带组件带动下测头31旋转,钢球在沟道内部旋转,保证钢球与沟道紧密贴合;安装于上测头21组件的位移传感器211通过测针211读取上下测头之间的位移变化即测出沟道间距。
[0026]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27] 本发明采用上、下测头检测的方式,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下保持架3上升,设置于下保持架3上的下测头31进入下沟道72,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上保持架2下降,设置于上保持架2上的上测头21进入上沟道71,第三驱动装置6驱动下保持架3旋转,达到了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位移传感器211通过测针212读取上测头21和下测头31之间的沟道间距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采用手工对外圈沟道间距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工具、工装或者实配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存在着人为误差大外的同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
[0028] 其中,第一驱动装置4为油缸或气缸,第一驱动装置4底部设置于连接板9,第一驱动装置4输出端带动下保持架3上升。通过油缸或者气缸,带动导向轴上顶,从而带动下保持架3上升,进而带动下测头31达到预定位置,最终将钢球进入下沟道72中,起到使工件脱离支撑底座的同时还保持浮动状态。
[0029] 其中,第二驱动装置5为油缸或气缸,第二驱动装置5底部设置于机架10,第二驱动装置5输出端带动上保持架2下降。通过油缸或者气缸,带动导向轴下压,从而带动上保持架2下降,进而带动上测头21达到预定位置,最终将钢球进入上沟道71中,从而实现检测的效果。
[0030] 其中,第三驱动装置6包括:电动机、减速机、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电动机驱动减速机旋转,第一皮带轮设置于减速机的输出端上,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运动。通过电动机驱动减速机旋转,第一皮带轮设置于减速机的输出端上,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运动,从而实现带动下保持架3进行旋转运动,进而打动下测头31进行旋转运动,最终使钢球在下沟道72进行旋转运动,能够确保检测更加准确。
[0031] 其中,上、下测头包括:多个钢球、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多个钢球设置于测头顶端,用于多个钢球进入沟道,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连接,用于保证测头处于浮动状态。通过设置有多个钢球、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能够实现钢球在相应的沟道里运动,同时等高螺钉和弹簧下压组件,能够确保测头处于浮动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卡死或撞上沟道的情况出现。
[0032] 此外,还包括:上保持架挡块8,上保持架挡块8和上保持架2连接。通过设置有上保持架挡块8,能够实现保护上保持2的作用,防止上保持架2和下保持架3出现碰撞,进而出现损伤的情况,同时上保持2能够起到固定和保持的作用。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外圈转动的旋钮 2020-05-12 700
一种轴承外圈抛光装置 2020-05-13 865
轮毂单元的外圈 2020-05-11 878
一种轴承外圈 2020-05-11 911
外圈旋转用轴承 2020-05-11 656
轮毂单元的外圈 2020-05-11 17
车用轴承外圈 2020-05-11 773
轴承外圈 2020-05-12 783
轴承外圈 2020-05-12 691
轴承外圈 2020-05-12 90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