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金工 / 金属加工 / 拉拔 / 拉深成形 / 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

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

阅读:166发布:2021-01-15

专利汇可以提供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主要包括上模座、凹模、凹模 紧定螺钉 、凹模 外圈 、电控永磁磁极单元、永磁磁极单元、楔杆、滚轮、 推杆 、压料板、卸料螺钉、凸模、凸模紧定螺钉、下模座、 支撑 弹簧 、模具导柱、模具导套、打料板、模柄、打料杆、环 氧 树脂 、激励线圈、 铝 镍钴可逆 永磁体 、磁极紧定螺钉、钕 铁 硼 永磁体、极芯A、极芯B、钕铁硼永磁体、支撑板和滑动板。本 发明 简化了模具装置的结构;与单一的电控永磁磁极单元或者永磁磁极单元 吸附 相比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和永磁单元直接相互吸附,单位面积的磁吸 力 更大,力的分布更加均匀,工作安全可靠,能耗较小;节约成本、环保、可行性高、布置方便。,下面是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主要包括上模座、凹模、凹模紧定螺钉、凹模外圈、电控永磁磁极单元、永磁磁极单元、楔杆、滚轮、推杆、压料板、卸料螺钉、凸模、凸模紧定螺钉、下模座、支撑弹簧、模具导柱、模具导套、打料板、模柄、打料杆;下模座设有凸模、卸载螺钉和模具导柱,在模具导柱的上端套接模具导套,模具导套的上部与上模座相连,打料杆贯穿模柄的轴心通孔,打料板固定在打料杆的末端,贯穿模柄的打料杆及固定在打料杆末端的打料板用于完成拉深成形结束后的打料工序,在上模座的下部通过凹模紧定螺钉与凹模相连,凹模紧定螺钉的下端延伸至凹模的下部,与凹模外圈相连,凹模呈圆环凸台状,凹模外圈为正方体,凹模外圈套装在凹模下部,且凹模外圈下表面低于凹模下表面,其高度差等于一个板坯的厚度;凹模和凹模外圈一同由紧定螺钉固定在上模座的凹槽中;在卸载螺钉的外部套接支撑弹簧,卸载螺钉的下端与下模座相连,卸载螺钉的上端与压料板相连,凸模和下模座之间通过凸模紧定螺钉相连,凸模的上端延伸至压料板的内部,在压料板的上部放置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凹模外圈与压料板相接触的表面上,内嵌有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由极芯A和钕永磁体组成,极芯A位于中间,钕铁硼永磁体分布在极芯A的四周;上半部分由镍钴可逆永磁体和励磁线圈组成,铝镍钴可逆永磁体位于极芯A的上方,铝镍钴可逆永磁体的外面绕有励磁线圈;
永磁磁极单元均匀布置镶嵌在压料板内,永磁磁极单元呈正方形,永磁磁极单元包括上部磁系和下部磁系,上部磁系为固定磁系,下部磁系为活动磁系,上部磁系与下部磁系被支撑板所隔开;上部磁系包括固定在支撑板的钕铁硼永磁体和极芯B;下部磁系包括固定在滑动板上的钕铁硼永磁体和极芯B;在压料板一端的上部设有槽孔,在上部槽孔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固定有极芯B,相邻极芯B之间设有钕铁硼永磁体,压料板一端的下部设有槽孔,在下部槽孔内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上的极芯B和钕铁硼永磁体可在压料板一端的下部槽孔内滑动,压料板右侧设有一通孔,推杆的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压料板一端的槽孔内,与滑动板相连,推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在固定杆的自由端套接滚轮,在下模座上通过螺钉固定楔杆的下端,楔杆上设有弯折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向外延伸,滚轮在楔杆弯折的通孔内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磁系中的钕铁硼永磁体、极芯B以及压料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使永磁磁极单元提供的磁吸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压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凹模外圈上插接磁极紧定螺钉,通过磁极紧定螺钉把铝镍钴可逆永磁体和极芯A固定在凹模外圈上。

说明书全文

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板材冲压成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拉深成形是板材冲压成形的主要的变形方法和工艺方法之一。在板材拉深成形中,起皱和破裂是两种主要的失效形式。对成形的板材的法兰区施加适当的压边才能到达防止板材拉深成形过程中起皱或者破裂的。传统的压边方法,如以液压或气压控制的压边方法可提供恒压边力或变压边力,但需要配有复杂的气压或液压系统和压边力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组成和结构一般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和能耗都很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采用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比单一采用电控永磁或永磁压边方法提供更大的压边力,可使模具结构更紧凑。
[0004] 本发明主要包括上模座、凹模、凹模紧定螺钉、凹模外圈、电控永磁磁极单元、永磁磁极单元、楔杆、滚轮、推杆、压料板、卸料螺钉、凸模、凸模紧定螺钉、下模座、支撑弹簧、模具导柱、模具导套、打料板、模柄、打料杆、环树脂、激励线圈、镍钴可逆永磁体、磁极紧定螺钉、钕永磁体、极芯A、极芯B、钕铁硼永磁体、支撑板和滑动板。
[0005] 其中,下模座设有凸模、卸载螺钉和模具导柱,在模具导柱的上端套接模具导套,模具导套的上部与上模座相连。打料杆贯穿模柄的轴心通孔,打料板固定在打料杆的末端,压料板右侧设有一通孔,贯穿模柄的打料杆及固定在打料杆末端的打料板用于完成拉深成形结束后的打料工序。在上模座的下部通过凹模紧定螺钉与凹模相连,凹模紧定螺钉的下端延伸至凹模的下部,与凹模外圈相连。凹模呈圆环凸台状,凹模外圈为正方体,在凹模外圈与压料板相接触的表面,内嵌有电控永磁磁极体。凹模外圈套装在凹模下部,且凹模外圈下表面低于凹模下表面,其高度差等于一个板坯的厚度;凹模和凹模外圈一同由紧定螺钉固定在上模座的凹槽中。永磁磁极单元呈正方形,有若干个永磁磁极单元均匀布置镶嵌在压料板内;永磁磁极单元包括上部磁系和下部磁系,上部磁系为固定磁系,下部磁系为活动磁系,上部磁系与下部磁系被支撑板所隔开;上部磁系包括固定在支撑板的钕铁硼永磁体和极芯B,固定磁系中的钕铁硼永磁体、极芯B以及压料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使永磁磁极单元提供的磁吸力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压边力。下部磁系包括固定在滑动板上的钕铁硼永磁体和极芯B,在滑动板的左侧为下部磁系留有滑动的空腔;在卸载螺钉的外部套接支撑弹簧,卸载螺钉的下端与下模座相连,卸载螺钉的上端与压料板相连。凸模和下模座之间通过凸模紧定螺钉相连,凸模的上端延伸至压料板的内部。在压料板的上部放置板材。在压料板一端的上部设有槽孔,在槽孔内设有支撑板, 支撑板的上部固定有若干极芯B,相邻极芯之间设有钕铁硼永磁体。压料板一端设有槽孔,在槽孔内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上的极芯B和钕铁硼永磁体可在压料板一端的槽孔内滑动。推杆的一端延伸至压料板一端的槽孔内,与滑动板相连。推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在固定杆的自由端套接滚轮。在下模座上通过螺钉固定楔杆的下端,楔杆上设有弯折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向外延伸。滚轮在楔杆弯折的通孔内上下滑动。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由极芯A 和钕铁硼永磁体组成,极芯A位于中间,钕铁硼永磁体分布在极芯A的四周;上半部分由铝镍钴可逆永磁体和励磁线圈组成,铝镍钴可逆永磁体位于极芯A 的上方,铝镍钴可逆永磁体的外面绕有励磁线圈。在凹模外圈上插接磁极紧定螺钉,通过磁极紧定螺钉把铝镍钴可逆永磁体和极芯A固定在凹模外圈上。
[000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板材拉深成形时,上模座在压力机滑的带动下往下运动,这时固定在上模座的凹模和凹模外圈与电控永磁磁极单元也随之下行。当凹模外圈向下运动到与板坯料接触时,永磁磁极单元和电控永磁磁极单元之间只存在非常小的间隙,这时给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各磁极正向通电,电控永磁磁极单元整体处于充磁状态。随着滑块的下移,推杆一端的滚轮沿着楔块槽向下运动推动滑动板及固定在滑动板上的下部磁系向左运动,永磁磁极单元处于充磁的状态,在板材拉深成形前,滑动板上的下部磁系移动到最左端,此时永磁磁极单元对外的磁吸力为最大。这时永磁磁极单元和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在磁场的作用下相互吸附产生磁吸力传到压边圈对板坯料产生压边力。这时永磁磁极单元和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就会牢牢地互相吸住,这时板坯料就被压在压料板和凹模之间。由于采用倒装模具的结构,此时上模座在压力机滑块的带动下继续往下运动,这时固定在上模座的凹模和凹模外圈与电控永磁磁极单元也随之继续下行,完成对板坯料的拉深成形。拉深成形结束后,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座向上运动,当压料板在支撑弹簧的支撑作用下返回到起始的位置时。滑动板及固定在滑动板上的下部磁系在推杆的作用下处于最右位置时,此时永磁磁极单元对外的磁吸力大约为0。这时使永磁磁极单元处于退磁卸载状态,同时给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各磁极反向通脉冲电流,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处于退磁状态。这时上模座继续上行完成永磁磁极单元和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的分离。凹模、凹模外圈以及留在凹模内的成形制件随上模座继续上行到一定的位置,留在凹模内的成形制件在凹模侧的打料杆和打料板的作用下完成卸料的过程;至此一次拉深成形结束,并准备下一次的拉深成形。
[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8] 1、与使用液压或气压装置相比,不需要高压气体或液压油,大大简化了模具装置的结构;
[0009] 2、与单一的电控永磁磁极单元或者永磁磁极单元吸附相比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和永磁磁极单元直接相互吸附,单位面积的磁吸力更大,力的分布更加均匀,工作安全可靠,能耗较小;
[0010] 3、节约成本、环保、可行性高、布置方便和已更换等特点。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电控永磁技术和永磁技术进行混合压边装置结构简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的A部放大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永磁磁极单元B部放大图;
[0014] 图4电控永磁磁极单元的俯视图;
[0015] 图5永磁磁极单元的主视图。
[0016] 图中:1-上模座、2-凹模、3-凹模紧定螺钉、4-凹模外圈、5-电控永磁磁极单元、6-板材、7-永磁磁极单元、8-楔杆、9-滚轮、10-推杆、11-压料板、 12-卸料螺钉、13-凸模、14-凸模紧定螺钉、15-下模座、16-支撑弹簧、17模具导柱、18-模具导套、19打料板、20-模柄、21-打料杆、22-环氧树脂、23-激励线圈、24-铝镍钴可逆永磁体、25-磁极紧定螺钉、26-钕铁硼永磁体、27-极芯A、 28-极芯B、29-钕铁硼永磁体、30-支撑板、31-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在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示意简图中,下模座15设有凸模13、卸载螺钉12和模具导柱17,在模具导柱17的上端套接模具导套18,模具导套的上部与上模座1相连。打料杆21贯穿模柄20的轴心通孔,打料板19固定在打料杆21的末端,压料板11右侧设有一通孔,贯穿模柄20的打料杆 21及固定在打料杆21末端的打料板19用于完成拉深成形结束后的打料工序。在上模座的下部通过凹模紧定螺钉3与凹模2相连,凹模紧定螺钉3的下端延伸至凹模2的下部,与凹模外圈4相连。凹模2呈圆环凸台状,凹模外圈4为正方体,在凹模外圈与压料板11相接触的表面,内嵌有电控永磁磁极体5。凹模外圈4套装在凹模2下部,且凹模外圈4下表面低于凹模2下表面,其高度差等于一个板坯的厚度;凹模2和凹模外圈4一同由紧定螺钉固定在上模座1 的凹槽中。永磁磁极单元7呈正方形,有永磁磁极单元7均匀布置镶嵌在压料板11内;永磁磁极单元7包括上部磁系和下部磁系,上部磁系为固定磁系,下部磁系为活动磁系,上部磁系与下部磁系被支撑板30所隔开;上部磁系包括固定在支撑板30的钕铁硼永磁体29和极芯B28,固定磁系中的钕铁硼永磁体29、极芯B28以及压料板1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永磁磁极单元7提供的磁吸力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压边力。
下部磁系包括固定在滑动板31上的钕铁硼永磁体29和极芯B28,在滑动板31的左侧为下部磁系留有滑动的空腔;在卸载螺钉的外部套接支撑弹簧16,卸载螺钉的下端与下模座相连,卸载螺钉的上端与压料板相连。凸模和下模座之间通过凸模紧定螺钉14相连,凸模的上端延伸至压料板的内部。在压料板的上部放置板材6。在压料板11一端的上部设有槽孔,在槽孔内设有支撑板30,支撑板的上部固定有极芯B28,相邻极芯之间设有钕铁硼永磁体29。压料板11一端设有槽孔,在槽孔内设有滑动板31,滑动板上的极芯B28和钕铁硼永磁体29可在压料板11一端的槽孔内滑动。推杆10的一端延伸至压料板11一端的槽孔内,与滑动板相连。
推杆10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在固定杆32的自由端套接滚轮9。在下模座上通过螺钉固定楔杆8的下端,楔杆上设有弯折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向外延伸。滚轮在楔杆弯折的通孔内上下滑动。电控永磁磁极单元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由极芯A27和钕铁硼永磁体 26组成,极芯A位于中间,钕铁硼永磁体分布在极芯A的四周;上半部分由铝镍钴可逆永磁体24和励磁线圈23组成,铝镍钴可逆永磁体位于极芯A的上方,铝镍钴可逆永磁体的外面绕有励磁线圈。在凹模外圈上插接磁极紧定螺钉,通过磁极紧定螺钉把铝镍钴可逆永磁体24和极芯A27固定在凹模外圈上。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