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芯子 / 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和该驱动装置的用途

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和该驱动装置的用途

阅读:370发布:2023-01-17

专利汇可以提供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和该驱动装置的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小轮 脚踏 车的驱动装置和该驱动装置的用途。通过 车轮 安装在 飞轮 的外套上;或车轮与至少一个 链轮 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或飞轮内套安装在 中轴 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外套与一 套管 的一端连接,或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或链条的 松边 处设置有一张紧轮;或链条的 节距 小于12.6毫米;或 行星轮 与中心轮、 太阳轮 啮合 等来实现增大链轮与链轮或飞轮或 齿轮 与齿轮或齿轮飞轮之间的 传动比 ,以减小车轮直径。本发明适用于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 电池 、燃 力 助动车等多种车形。,下面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和该驱动装置的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车轮轮辋轮辐或轮 毂安装在飞轮外套上,或所述的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毂与飞轮外套做成整体。
2、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 毂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
3、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飞轮内套(芯子)安装 在中轴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
4、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 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
5、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 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至少一链轮与一单级或多级飞轮或齿数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链轮设置在同一中间轴辊上。
6、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一 张紧轮,所述的松边处为连接设置在中轴辊与后轴辊或中轴辊与中间轴辊或中间轴辊与后 轴辊上的链轮与链轮或飞轮之间的链条的松边处。
7、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链条的节距小于12.6毫 米或在9.526毫米至6毫米之间和与之配合的链轮。
8、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中轴辊上设置一大齿轮, 后轴辊上也设置一小齿轮,在它们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该中间轴辊上也设置一齿轮 或一大一小两齿轮;中轴辊上的大齿轮与中间轴辊上的齿轮或小齿轮啮合,中间轴辊上的 齿轮或大齿轮与后轴辊上的小齿轮啮合,带动后轮。
9、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链轮或飞轮或多 级飞轮或一齿轮设置在一套筒的一端,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转臂的另一端 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中心轮设置在一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该固定套筒的中心点被后 轴辊穿过并定位连接,后轴辊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该套管 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后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行 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
10、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 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一固定套筒的外壁连接 固定在脚踏车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穿过该固定套筒,曲柄设置在中轴辊的两端,中心 轮设置在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转臂的一端与中轴辊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 轮,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上,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中轴辊上,套管的另 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轮或 中心轮或行星轮可以是链轮或齿轮,或所述的太阳轮或中心轮或行星轮可以是用链条做成 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飞轮外 套内牙的戗齿(棘齿)朝逆时针方向张开,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的千斤朝顺时针方向 张开;或设置在飞轮外套内的千斤朝逆时针方向张开,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外牙的戗 齿(棘齿)朝顺时针方向张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飞 轮内套(芯子)或丝挡(内套盖)或后轴辊上;或至少一个链轮与飞轮内套(芯子)或 丝挡(内套锁盖)或后轴辊做成整体。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直径10毫米的后轴 辊为例,当链条节距为12.7毫米时,最小一链轮可做成5齿;或当链条节距为9.525毫 米时,最小一链轮可做成7齿。
15、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后轴为圆心(顶 点)的中轴与地平面朝前轮方向张开的夹在5°至135°之间或15°至135°之间或25°至 135°之间或35°至135°之间或45°至135°之间或55°至135°之间或60°至135°之间或70° 至85°之间
16、一种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电池、燃助动车,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 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 它们装有如任何前面的权力要求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和该 驱动装置的用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号称脚踏车王国,但我国的人均物质资源在 世界上是排在后面的,我国目前年产脚踏车约几千万辆,如果每辆脚踏车节省2/3的物 质资源,那对于资源紧缺的我国来说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已有的脚踏车车轮直径都 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大链轮飞轮之间的传动比不高,使得车轮直径不能减小,因而造 成轮胎、圈的直径都很大,脚踏车的整车体积大,重量重,浪费了宝贵的钢材、橡胶 等资源,还使脚踏车的存放空间加大。根据这种情况,近年来人们研究开发了一些脚踏 车新产品,有的是将脚踏车做成折叠式,有的选用塑料做车轮,但这些结构的脚踏车并 不能使轮子的直径和车架外形的空间缩小。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改进结构使其减小尺 寸和重量的脚踏车,如中国专利00117468,公开了一种大车轮的等效小轮组合装置,它 是给小车轮附加一个或多个飞轮在同一车架上(平行异轴轮),并使飞轮旋转来增加小车 轮的陀螺效应。中国专利90214402是将M18*1的螺纹取代M35*1连接后轴飞轮等,使飞 轮结构紧凑,尺寸减小,齿数减少。但上述的公开文献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整车体积大, 重量重的状况,因而还未见在生产上应用起来。
技术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和探索,设计了通过车轮安装在飞 轮外套上;或车轮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或飞轮内套(芯子)安装在中轴 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 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或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或链条的松边处设 置有一张紧轮;或链条的节距小于12.6毫米;或至少一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 设置在一套筒的一端,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 个行星轮,中心轮设置在一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该固定套筒的中心点被后轴辊穿过并定位 连接,后轴辊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 承固定在后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行星轮与中心轮、 太阳轮啮合;或一固定套筒的外壁连接固定在脚踏车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穿过该固定 筒,曲柄设置在中轴辊的两端,中心轮设置在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转臂的一端与中轴辊 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上,该套管通过至 少一个轴承固定在中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 齿轮,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等来实现增大链轮与链轮或飞轮或齿轮与齿轮或齿轮 飞轮之间的传动比,以减小车轮直径。本发明还可应用在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电池、 燃助动车等多种车形上。
本发明目的之一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车轮安装在飞轮外套上,这样至少 一链轮就可安装在飞轮内套(芯子)或丝挡(内套盖)或后轴辊上,可使链轮做得更小 齿数更少,增大与中轴辊或中间轴辊上的链轮的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二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车轮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 轴辊上,可使链轮做得更小齿数更少,增大与中轴辊或中间轴辊上的链轮或飞轮的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三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飞轮内套(芯子)安装在中轴辊上, 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这样后轴辊就不用安装飞轮而安装小链轮,增大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四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端连接,套 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该套管设计为喇叭状,小链轮安装在小头的一端,这样 就可增大与中轴辊或中间轴辊上的链轮的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五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 中间轴辊,至少一链轮与一单级或多级飞轮或齿数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轮设置 在同一中间轴辊上,通过二级传动增大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六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在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通过 张紧轮可使链条对小链轮的包增大,增加链条与小链轮啮合的齿数和使链条随时处于松 紧适合的工作状态,使工作更可靠稳定。
本发明目的之七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链条的节距小于12.6毫米或在9.526 毫米至6毫米之间和与之配合的链轮;通过缩小链条的节距,同样直径的链轮可获得的齿 数更多,或同样的链轮齿数,链条节距越小,链轮的直径也小。
本发明目的之八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中轴辊上设置一大齿轮,后轴辊上也设 置一小齿轮,在它们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该中间轴辊上也设置一齿轮或一大一小两 齿轮;通过一级或二级齿轮传动增大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九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由至少一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 轮设置在一套筒的一端,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 一个行星轮,中心轮设置在一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该固定套筒的中心点被后轴辊穿过并定 位连接,后轴辊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 轴承固定在后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行星轮与中心轮、 太阳轮啮合;通过设置在后轴辊上的行星轮系增速器增加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十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由一固定套筒的外壁连接固定在脚踏车 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穿过该固定套筒,曲柄设置在中轴辊的两端,中心轮设置在固定 套筒的内壁上,转臂的一端与中轴辊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太阳轮设 置在一套管的一端上,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中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 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通过设置在中 轴辊上的行星轮系增速器增加传动比。
本发明目的之十一是把上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安装在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 车或电池、燃力助动车等多种车形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一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 轮毂安装在飞轮外套上,或所述的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毂与飞轮外套做成整体。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二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 轮毂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三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飞轮内套(芯子)安 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四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 一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五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 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至少一链轮与一单级或多级飞轮或齿数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链轮设置在同一中间轴辊上。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六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 一张紧轮,所述的松边处为连接设置在中轴辊与后轴辊或中轴辊与中间轴辊或中间轴辊与 后轴辊上的链轮与链轮或飞轮之间的链条的松边处。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七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链条的节距小于12.6 毫米或在9.526毫米至6毫米之间和与之配合的链轮。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八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中轴辊上设置一大齿 轮,后轴辊上也设置一小齿轮,在它们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该中间轴辊上也设置一 齿轮或一大一小两齿轮;中轴辊上的大齿轮与中间轴辊上的齿轮或小齿轮啮合,中间轴辊 上的齿轮或大齿轮与后轴辊上的小齿轮啮合,带动后轮。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九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至少一链轮或飞轮或 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设置在一套筒的一端,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转臂的另一 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中心轮设置在一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该固定套筒的中心点被 后轴辊穿过并定位连接,后轴辊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该套 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后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 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十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 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一固定套筒的外壁连 接固定在脚踏车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穿过该固定套筒,曲柄设置在中轴辊的两端,中 心轮设置在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转臂的一端与中轴辊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 星轮,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上,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中轴辊上,套管的 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
所述的太阳轮或中心轮或行星轮可以是链轮或齿轮,或所述的太阳轮或中心轮或行星 轮可以是用链条做成的;所述的设置在飞轮外套内牙的戗齿(棘齿)朝逆时针方向张开, 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的千斤朝顺时针方向张开;或设置在飞轮外套内的千斤朝逆时针 方向张开,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外牙的戗齿(棘齿)朝顺时针方向张开;所述的至少 一个链轮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或丝挡(内套锁盖)或后轴辊上;或至少一个链轮与飞 轮内套(芯子)或丝挡(内套锁盖)或后轴辊做成整体;所述的以直径10毫米的后轴辊 为例,当链条节距为12.7毫米时,最小一链轮可做成5齿;或当链条节距为9.525毫米 时,最小一链轮可做成7齿。
以上所述的以后轴为圆心(顶点)的中轴与地平面朝前轮方向张开的夹角在5°至 135°之间或15°至135°之间或25°至135°之间或35°至135°之间或45°至135°之间或55° 至135°之间或60°至135°之间或70°至85°之间
本发明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十一技术方案是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电池、 燃力助动车等多种车形,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 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所述的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电池、燃力 助动车等多种车形装有如任何以上所述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是:
1、车轮直径缩小了,车架外形也随之缩小,整车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方便了用户, 特别是对于妇女和中小学生,推车抬车都方便多了;
2、节省了原材料,无论钢材、橡胶和其他材料都大大节省;
3、不影响自行车的稳固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2、3、4、5、7、8、9、10是本发明的飞轮与链轮、后轴辊、后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飞轮与链轮的剖视图。
图11是现有技术的后轮与飞轮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12、13是本发明原理之一的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与飞轮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14、15是车轮与链轮、后轴辊的结构二视图(15是正面图,14是剖视图)。
图16、17是曲柄、中轴辊、飞轮及链轮的结构二视图(图17是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18是中轴辊、中间轴辊、后轴辊和链轮、飞轮及链条和张紧轮的结构布置图。
图19是图15与图17通过链条连接链轮、飞轮、张紧轮和后轮转动的原理效果图。
图20是中间轴辊和齿轮的剖视图。图21是中轴辊和齿轮飞轮的剖视图。
图22是中轴辊、中间轴辊、后轴辊上的齿轮相互啮合运行的剖视图。
图23是中间轴辊上大小两齿轮的剖视图。图24是与图23类似的剖视图。
图25、26是与图24类似的二视图(图26是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27是中轴辊、后轴辊上的齿轮与中间轴辊上大小两齿轮相互啮合运行的剖视图。
图28、29、30是行星轮系增速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行星轮系增速器与后轴辊、后轮、飞轮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2是行星轮系增速器与中轴辊、曲柄、链轮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3是行星轮系增速器运行原理示意图。图34是齿轮主视图。图35是链轮主视图。
图36是用链条做成的行星轮或太阳轮或中心轮的主视图。
图37、38、39、40是驱动装置的中轴安装在车架的不同位置角度的效果图。
图41、42是中间轴辊和飞轮、链轮的剖视图。
图43、44、45是立叉或平叉和后叉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级或多级(塔形)有齿(链轮)或无齿的飞轮,1a、1a′-千斤,1b、 1b′-千斤簧,1c-飞轮外套,1d、1d′-钢珠,1e、1e′-飞轮内套(芯子)或平挡, 1f、1f′-戗齿(棘齿),1g-丝挡(内套锁盖);2-后轮或车轮、轮辋、轮辐、轮毂, 2a-后轴辊,2b、2b′、2B、2B′-轴承,2c、2c′-套管,3、3a、3b-链轮,3d- 齿轮或大齿轮,3d′-小齿轮,4、4′-链条,4a、4a′-张紧轮;5-中轴辊,5a-曲 柄或右曲柄,5a′-左曲柄,5d-中间轴辊,6-套筒,6a、6b-防尘盖;7-前轮;8- 左立叉或左平叉,8′-右立叉或右平叉,8a-后叉嘴左小孔,8a′-后叉嘴右小孔,8b -后叉嘴左大孔;9-螺母,9′-螺母或固定套,9a-螺丝(螺栓);A-链轮或车轮转 动的方向,B-地平面,D-固定套筒,H-转臂,P-行星轮,R-中心轮,S-太阳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喇叭状套管2c的一端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1e的外壁平挡的位置上, 链轮3设置在喇叭状套管2c右边小头的一端,飞轮1使用的方向与现有技术相反,丝挡 (内套锁盖)1g在飞轮的左边(当然也可设置在右边),在飞轮内套(芯子)1e内的两 端设置轴承2b与另一轴承(当然也可设置若干个轴承),轴承2b的大小刚好与飞轮内套 1e内相同,另一轴承通过套管2c′配合与飞轮内套1e连接,通过轴承2b等,飞轮1固 定在后轴辊2a上。套管2c可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飞轮内套(芯子)1e连接,当 然也可与飞轮内套(芯子)1e做成整体;链轮3也是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套管2c 连接,也可与套管2c做成整体。在轴承2b与左后叉嘴或与另一轴承或另一轴承与右后 叉嘴之间的后轴辊上可设置若干的螺母,用以固定轴承,使之不能向左或右移动,使车 子运行平稳。
图2类似图1,只是在套管2c的一端上设置了三个大小不等的链轮,套管2c的大头 的一端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1e内壁的位置上,其它结构、功效与图1一样。
图3与图1图2类似,只是在飞轮内套(芯子)1e的另一端设置有另一套管2c′用 以配合轴承与飞轮内套1e连接。套管2c′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飞轮内套1e连接, 当然也可与飞轮内套1e做成整体;套管2c′也可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丝挡1g连 接,或与丝挡1g做成整体。其它结构、功效与图1、2一样。
图4也与上述的图1、2、3类似,只是三个大小不等的链轮设置在左边,现有技术 一般都把飞轮、链轮、链条设置安装在车子的右边,如果我们把飞轮、链轮、链条同时 设置安装在车子的右边,就可用图4结构的飞轮;套管2c′与飞轮内套1e连接,固定两 个轴承,套管2c的一端套接在飞轮内套1e内,另一端设置有三个链轮;套管2c也可与 丝挡1g连接,或与飞轮内套1e或丝挡1g做成整体。
图5也与上述的图类似,只是后轴辊2a不是通过轴承而是直接与飞轮内套1e连接, 链轮3设置在后轴辊2a上,飞轮1的外套上设置有后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其它结 构、功效与上述图一样。
后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也可象图5一样安装在图1、2、3、4的飞轮外套1c上。
上述图中的后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可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飞轮外套1c连 接,也可与飞轮外套1c做成整体。
在图6中,其用法与现有技术一样,飞轮内套(芯子)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右 花盘与后轮连接。不同在于飞轮外套1c与套管2c的一端连接,套管2c做成喇叭形状, 小头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3、3a,这样链轮就可做得直径又小齿数又少;以直径 10毫米的后轴辊为例,当链条节距为12.7毫米时,最小一链轮可做成5齿;或当链条节 距为9.525毫米时,最小一链轮可做成7齿;后轴辊的直径越小(当然也不能太小),最 小一链轮可做成的齿数越少,链条节距越小,同样大小的链轮可做成的齿数越多,依次 类推。套管2c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飞轮外套1c连接,它们也可做成整体;链轮3、 3a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套管2c连接,它们也可做成整体;从图中看到链轮3a是 与一套管做成整体后,再与套管2c的内壁连接。
图7、8、9、10与图1、2、3、4、5类似,图7、8、9、10是单级飞轮的结构,图1、 2、3、4、5是多级飞轮的结构(它们外套1c上的多个链轮已被取下;也可不取下,直接 套上后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图7、9是链轮3和飞轮1设置在同一后轴辊2a上, 后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的一端套装在飞轮外套1c上,另一端通过一轴承2b套装在 后轴辊2a上;图7的飞轮1放在后轮2的左边,图9的飞轮1放在后轮2的右边。图8、 10与图1、2、3类似,不必再叙。
除图6外,上述图中也可同时设置若干个飞轮,然后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安 装在这若干个反向飞轮外套1c上。如在图7轴承2b的位置上设置一单级飞轮,它与左 边的飞轮1共同夹住后轮2,或后轮2套装在这两个飞轮外套1c上。
在图11中,飞轮内套1e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右花盘与后轮2连接,链轮3a设 置飞轮外套1c上,戗齿(棘齿)1f设置在飞轮外套1c的内壁上,朝顺时针方向张开, 设置在飞轮内套1e上的千斤1a则朝逆时针方向张开,原理与图6一样,是现有技术。
在图12中,它与图11正好相反,也就是把正常的飞轮反过来用,这就是本发明的 原理之一,图1、2、3、4、5、7、8、9、10中都是按这一原理设计的。图中,后轮2设 置在飞轮外套1c上,戗齿(棘齿)1f设置在飞轮外套1c的内壁上,朝逆时针方向张开, 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1e上的千斤1a则朝顺时针方向张开,链轮3b设置在飞轮内套 (芯子)1e或后轴辊2a上,当链条4向前转动,带动千斤1a顶着戗齿(棘齿)1f转动, 设置在飞轮外套1c上的后轮2也随之同向转动;当链条4、链轮3b、飞轮内套1e、后轴 辊2a停止转动,后轮2、飞轮外套1c还是顺着惯性转动;因为戗齿(棘齿)1f是逆向 齿,挂不住千斤1a,所以链条4等不会随之转动。
在图13中,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将戗齿(棘齿)1f′设置在飞轮内套(芯子)1e上, 朝顺时针方向张开,千斤1a′设置在飞轮外套1c的内壁上,朝逆时针方向张开,链轮 3b设置在飞轮内套1e或后轴辊2a上,它的原理也同图12一样,只是戗齿和千斤的位置 对换而已。
飞轮外套是相对于飞轮内套(芯子)而言,不管是戗齿(棘齿)设置在外套,还是 千斤和千斤簧设置在外套,总之外套始终是在内套(芯子)的外面套住内套(芯子),所 以不管怎样的变化,套住芯子的始终为外套,被外套套住的始终为内套。
在图14、15中,后轮2与链轮3设置在同一后轴辊2a上。它们之间也可相互做成 整体。链轮也可设置若干个组成多级变速链轮。
在图16、17中,飞轮1的内套(芯子)1e套装在中轴辊5上,飞轮外套1c上安装 有至少一链轮3a,它的原理与图12类似;当转动曲柄5a,链轮3a带动链条4向前转动, 链条4带动后轴辊和设置在后轴辊上的链轮和后轮转动;当曲柄5a不动,链轮3a和链 条4、后轴辊和设置在后轴辊上的链轮和后轮还是随着惯性向前转动(参见图19)。
在图18中,在中轴辊5与后轴辊2a之间还设置了一中间轴辊5d,同一中间轴辊5d 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与一单级或多级飞轮或齿数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轮;连 接链轮3a(或飞轮)与链轮3b(或飞轮)之间的链条4′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4a′, 连接链轮3(或飞轮)与飞轮1(或链轮)之间的链条4的松边处也设置有一张紧轮4a; 图中,中轴辊5与地平面B朝前轮方向的夹角为60°。
在图19中,后轮2部分就是图14、15中的后轮、链轮、后轴辊;链轮3a部分,就 是图16、17中的链轮、曲柄、中轴辊、飞轮;它们由链条4连接,在连接链轮3a(飞轮) 与链轮3的链条4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4a,从图中看出,链条4包住链轮3至少 3齿,从理论上说,链条应与链轮啮合的齿数不应少于3齿,本发明通过增加一张紧轮 4a来达到使链条与链轮啮合的齿数不少于3齿;所以本发明在链条的松边处设置一张紧 轮的目的主要是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包角和使链条随时处于松紧适合的工作状态。而现有 技术的变速脚踏车也设置有一导向轮和一张紧轮,它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变速,其次才 是使链条随时处于松紧适合的工作状态,如果是为了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包角的目的(当 然也包括为了变速)而设置的导向轮和张紧轮,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当 然也可再增加一导向轮,使之既可增大链条与链轮的包角,又可进行变速。图中,中轴 辊5与地平面B朝前轮方向的夹角为23°
上述图18中设置张紧轮的目的与图19一样,图18中当然也可再增加设置导向轮; 所述的张紧轮为弹簧张紧轮或可调节式张紧轮等。
在图20中,齿轮3d设置在中间轴辊5d上,中间轴辊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轴承2b、2b′。
在图21中,大齿轮3d设置在中轴辊5上,中轴辊的两端设置有曲柄和轴承,大齿 轮3d内设置有戗齿1f、千斤1a、千斤簧1b、钢珠1d等共同构成齿轮飞轮,它的功能就 象链轮飞轮一样。
在图22中,中轴辊5上的大齿轮3d与中间轴辊5d上的齿轮3d啮合,齿轮3d又与 后轴辊2a上的小齿轮3d′啮合,带动后轮2。中间轴辊5d的一端通过轴承2B固定在后 轴辊2a上,这样中间轴辊上的齿轮3d可做得很小,它的目的是增大传动比和使后轮2 和曲柄5a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图23中,大齿轮3d和小齿轮3d′设置在同一中间轴辊5d上,中间轴辊5d的两 端设置有两个轴承。
图24与图23类似,只是大齿轮3d做成如图21中的齿轮飞轮,它的功能也象链轮 飞轮一样。
图25、26与图24类似,只是两个齿轮3d、3d′设置固定在一套管2c上,套管2c 通过两轴承2b、2b′固定在中间轴辊5d上,其它结构、功能与图24相同。
在图27中,中轴辊5上的大齿轮3d与中间轴辊5d上的小齿轮3d′啮合,中间轴辊 5d上的大齿轮3d又与后轴辊2a上的小齿轮3d′啮合,带动后轮2。中间轴辊5d上设置 大小两齿轮的目的是通过二级传动既可增加传动比,又可使后轮2和曲柄5a的转动方向 一致。
在图22、27中的后轴辊2a上的小齿轮3d′也可做成如图21、24、25等上的齿轮飞 轮,作链轮飞轮的工作。
上述图中的齿轮、大齿轮、小齿轮等可通过螺纹或平键、花键等与中轴辊、中间轴 辊、后轴辊连接,也可共同相互做成齿轮轴。
在图28、29、30中,D是固定套筒被固定不动,中心轮R固定在D的内壁上,行星 轮P与中心轮R和太阳轮S啮合,转臂H与行星轮P连接,转动转臂H,行星轮P随转臂 H转动,太阳轮S也随转臂H同方向增速转动;图28中的箭头为太阳轮S、行星轮P、转 臂H转动的方向。图28中是齿轮做成的太阳轮、中心轮、3个行星轮。图29中是链轮太 阳轮和中心轮,2个行星轮是链条做成的。图30中是2个链轮行星轮,太阳轮和中心轮 是链条做成的。
在图31中,飞轮1固定在套筒6的一端,套筒6的另一端与转臂H的一端连接,转 臂H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P,中心轮R设置在固定套筒D的内壁上,固定 套筒D的中心点被后轴辊2a穿过并连接固定,后轴辊2a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S 固定在套管2c的一端,套管2c通过轴承2b、2b′固定在后轴辊2a上,套管2c的另一端 上固定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行星轮P与中心轮R、太阳轮S啮合。转动飞轮1, 带动套筒6及与套筒6连接的转臂H和设置在转臂H另一端的行星轮P,中心轮R和固定 套筒D被后轴辊2a固定不动,太阳轮S则随着转臂H同向增速转动,带动套管2c及安装 在套管2c上的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2。固定有飞轮1的一端的套筒6通过轴承2B固 定在后轴辊2a上(如套筒与转臂牢固的连接也可不用轴承2B)。在转臂H与套管2c之间 可设置一防尘盖,防尘盖可设置在转臂或套管上。在飞轮1的位置上也可设置至少一链轮。
在图32中,固定套筒D的外壁连接固定在脚踏车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5穿过固 定套筒D,曲柄5a、5a′装在中轴辊5的两端,中心轮R固定在固定套筒D的内壁上,转 臂H的一端与中轴辊5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P,太阳轮S固定在一套 管2c的一端上,套管2c通过轴承2b、2b′固定在中轴辊5上,套管2c的另一端上安装 有链轮3,行星轮P与中心轮R、太阳轮S啮合。转动曲柄5a,带动中轴辊5,再带动转 臂H及转臂H上的行星轮P,中心轮R被固定套筒D固定不动,而太阳轮S和套管2c随转 臂H同向增速转动,带动设置在套管2c另一端上的链轮3再带动链条和后轴辊上的飞轮 及后轮。固定套筒D的两端上设置有防尘盖6a、6b,防尘盖6a的一端与固定套筒D连接, 另一端通过轴承2B(或不用轴承不与中轴辊接触)与中轴辊5连接;防尘盖6b的一端也 与固定套筒D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2B′(或不用轴承不与套管接触)与套管2c连接。 在链轮3的位置上也可设置单级或多级飞轮。
图31、32中设置链轮或飞轮的位置上也可设置齿轮或齿轮飞轮配合其它齿轮使用; 中心轮R和太阳轮S可通过螺纹、平键、花键等与固定套筒D和套管2c连接或焊接, 也可做成整体;转臂H与行星轮P按现有技术连接;图31中的转臂H可通过螺纹、平 键、花键等与套筒6连接或焊接,也可做成整体;图31中的固定套筒D和图32中的转 臂H,可通过螺纹、平键、花键等与后轴辊2a和中轴辊5连接或焊接,也可做成整体; 图31中的后轮2等和图32中的链轮3可通过螺纹、平键、花键等与套管2c连接或焊接, 也可做成整体;
在图33中,横向箭头表示输入输出方向,纵向箭头表示转动方向。图中由转臂H输 入经行星轮P与中心轮R、太阳轮S啮合,由太阳轮S输出,中心轮R被固定不动,太阳 轮S的转动方向与转臂H相同。如果固定行星轮P,转臂H与中心轮R连接,转动输入转 臂H和中心轮R,那么太阳轮S也随转臂H增速转动,但转动方向与转臂H和中心轮R 的方向相反;如果曲柄设置在转臂H或中心轮R上,在太阳轮S的输出轴(或套管)上 设置一齿轮或齿轮飞轮,就可与图22、27中的后轮2、后轴辊2a、小齿轮3d′共同使用, 而不必再设置一中间轴辊5d了。
在图34、35、36中,齿轮3d,链轮3,链条4做成的中心轮或行星轮、太阳轮。
图37中,以后轴2a为圆心(顶点)的中轴5与地平面B朝前轮7方向张开的夹角 为80°。
图38中,以后轴2a为圆心(顶点)的中轴5与地平面B朝前轮7方向张开的夹角 为100°。
图39中,以后轴2a为圆心(顶点)的中轴5与地平面B朝前轮7方向张开的夹角 为115°。
图40中,以后轴2a为圆心(顶点)的中轴5与地平面B朝前轮7方向张开的夹角 为45°,中间轴辊5d设置在中轴辊5和后轴辊2a之间,构成二级传动。
图41中,套管2c通过两个轴承固定在中间轴辊5d上,链轮3d和另两个链轮与飞 轮1固定在套管2c上。
图42中,链轮3和飞轮1固定在中间轴辊5d上,链轮3a和另两个链轮固定在飞轮 1的外套上,中间轴辊5d的两端固定有两个轴承。
图41、42的原理与图12、16类似。
在图43中,左右立叉或平叉8、8′的下端开有后叉嘴左右大小孔8a、8a′、8b(右 大孔看不见),将两个轴承2b′2b放入大孔内,后轴辊穿过两个轴承2b′2b孔并在后轴 辊两端设置两螺母,将后轴辊和两轴承固定在立叉或平叉上,后轮和链轮或飞轮固定在 左右立叉或平叉8、8′之间的后轴辊上。
图44、45所示,它们是开了口的后叉嘴,在图43中是不开口的,开口是为了便于 安装,图44是在开口处的下端设置(或焊接)螺母或固定套9、9′,用螺丝(或螺栓) 9a固定它们,使轴承在大孔中更稳定;图45是在开口处的下端将立叉或平叉直接钻螺纹 孔,螺丝(或螺栓)9a穿过并固定它们;上述的开口也可开在左边或右边,螺母或固定 套、螺丝也可随之设置在左或右边。
图43、44、45的后叉嘴是针对图5、7、9、14、22、27等中的后轴辊所设计的,而 且中间轴辊也可应用,当然其它后轴辊或中轴辊等也可应用。
图14、15的后轮、链轮、后轴辊也可与图41、42中间轴辊上的链轮、飞轮一起用, 如果图32上设置的是反向飞轮(非链轮)也可与图14、15的后轮、链轮、后轴辊使用。
上述图5、7、9、12、13、16、17、42等中的后轴辊或中轴辊或中间轴辊等可通过 螺纹、花键、平键等与飞轮内套连接,也可与飞轮内套(芯子)做成整体。
上述结构中有些链轮齿数可做得很少,为了减少多边形效应,也可增加若干条链条 和链轮,链轮之间的齿应相互错开排列(不在同一角度);丝挡(内套锁盖)1g的螺纹也 可按顺时针开口,也可放置在左或右边;上述结构大多可单独使用,它们之间也可相互 配合使用。
本发明之所以把后轮或车轮、轮辋、轮辐、轮毂设置为一体,是因为现今的脚踏车 的车轮、轮辋(车圈)、轮辐、轮毂经常被设置为一体,特别是小轮脚踏车的车轮(塑料 等材质)直接和轮毂等灌注为一体,已分不清(哪)那是车轮,那是轮辋(车圈)、轮辐、 轮毂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芯子组件 2020-05-11 141
箱体芯子限位铁 2020-05-11 667
过滤器芯子 2020-05-11 1015
管瓶内凹口芯子 2020-05-11 189
过滤器芯子 2020-05-11 381
一种磁悬浮地漏芯子 2020-05-13 16
过滤器芯子 2020-05-11 705
磁悬浮地漏芯子 2020-05-12 767
自封芯子 2020-05-12 510
地漏芯子 2020-05-12 68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