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团状模塑料 / 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

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

阅读:976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片状模塑料 / 团状模塑料 用不饱和聚酯 树脂 的改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Na-MMT的表面改性;(2)不饱和聚酯的改性:本发明通过以上工艺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改性,使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剥离型纳米复合结构,极性基团之间形成氢键实现了对玻璃 纤维 界面浸润性的提高。,下面是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Na-MMT的表面改性: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中加入偶联剂,配成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静置解5min,然后加入 预先经过稀盐酸酸化处理的Na-MMT,硅烷偶联剂质量为Na-MMT质量 的1%-2%,将PH值调节至7.0-8.0,用乙醇洗涤至少3次,最后 真空干燥至恒质量,即得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 T);
(2)不饱和聚酯的改性:取气相白炭黑(OMMT质量的3%)与 OMMT在苯乙烯中进行混合,滴加0.1%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获得 OMMT/SiO2溶液,然后通过超声和剪切搅拌工艺,使OMMT/SiO2溶液 分散,其中搅拌转速等于或高于2000转/min,最后将OMMT/SiO2溶 液加入到不饱和聚酯中兑稀,制得OMMT/SiO2/UP改性不饱和聚酯树 脂,往不饱和聚酯中添加的OMMT/SiO2溶液占不饱和聚酯质量的 3.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 树脂的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饱和聚酯的改性中,往不饱 和聚酯中添加的OMMT/SiO2溶液占不饱和聚酯质量的4%。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片状 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具有刚性分子结构,使之成为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 (SMC/BMC)必须的增强材料;不饱和聚酯(UP)是当前应用极为广泛 的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具有强度高、易加工、密度低等优点。但 是以玻璃纤维,特别是无纤维和中碱纤维增强UP时,常常会遇到 UP与纤维界面浸润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片状模塑料/ 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通过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 行改性,提高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纤维界面的浸润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 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Na-MMT的表面改性: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中加入偶联剂,配成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静置解5min,然后加入 预先经过稀盐酸酸化处理的Na-MMT,硅烷偶联剂质量为Na-MMT质量 的1%-2%,将PH值调节至7.0-8.0,用乙醇洗涤至少3次,最后 真空干燥至恒质量,即得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 T);
(2)不饱和聚酯的改性:取气相白炭黑(OMMT质量的3%)与 OMMT在苯乙烯中进行混合,滴加0.1%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获得 OMMT/SiO2溶液,然后通过超声和剪切搅拌工艺,使OMMT/SiO2溶液 分散,其中搅拌转速等于或高于2000转/min,最后将OMMT/SiO2溶 液加入到不饱和聚酯中兑稀,制得OMMT/SiO2/UP改性不饱和聚酯树 脂,往不饱和聚酯中添加的OMMT/SiO2溶液占不饱和聚酯质量的 3.5-4.5%。
优选方案:在不饱和聚酯的改性中,往不饱和聚酯中添加的 OMMT/SiO2溶液占不饱和聚酯质量的4%。
本发明通过以上工艺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改性,使不饱和聚酯 树脂具有剥离型纳米复合结构,极性基团之间形成氢键实现了对玻璃 纤维界面浸润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OMMT/SiO2/UP共聚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OMMT/SiO2/UP与玻纤形成氢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改性剂用量与玻纤接触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不同OMMT/SiO2添加量对UP学性能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 酯树脂的改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Na-MMT的表面改性: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中加入硅 烷偶联剂,配成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静置水解5min,然后加入 预先经过稀盐酸酸化处理的Na-MMT,硅烷偶联剂质量为Na-MMT质量 的1%,将PH值调节至微碱性即可,用乙醇洗涤3次,最后真空干 燥至恒质量,即得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T);
(2)不饱和聚酯的改性:取气相白炭黑(OMMT质量的3%)与 OMMT在苯乙烯中进行混合,滴加0.1%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获得 OMMT/SiO2溶液,然后通过超声和剪切搅拌工艺,使OMMT/SiO2溶液 分散,其中搅拌转速为2000转/min,最后将OMMT/SiO2溶液加入到 不饱和聚酯中兑稀,制得OMMT/SiO2/UP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往不 饱和聚酯中添加的OMMT/SiO2溶液占不饱和聚酯质量的4%。
对OMMT/SiO2/UP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测试:
所用分析测试仪器:
日本理学Rigaku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XRD),美国Analect 公司生产的RFX-65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德国KRUSS公司 K100型全自动界/表面张力仪,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XJJ-5简支梁式摆锤冲击试验机。
(1)将制得的OMMT/SiO2/UP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按照固化工 艺制作浇铸力学测试样条。
(2)交联反应
向上述样品中分别加入2%的引发剂(过化甲乙),搅匀后 加入促进剂2%辛酸钴,经真空脱气后倒入模具,常温固化24h,再 经80℃熟化24h制备。
测试分析
(1)X射线衍射(XRD)分析
XRD分析在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测试条件: 管电压40kV,管电流100mA,扫描速率2(°)/min,衍射范围2~10°。
(2)FTIR分析
试样经过干燥处理,用KBr压片,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上进 行,分辨率为2cm-1,扫描32次。
(3)改性UP与玻纤的界面浸润性
在全自动界/表面张力仪上进行,测量改性UP与玻纤的接触角, 反映UP对纤维的界面浸润性。
(4)力学性能测试
试样品按照树脂浇铸体性能实验方法总则(国标GB/T 2567-1995) 要求,样条厚度约4mm,宽度为10~15mm,每组样品测试样条5~7个。
(a)树脂浇铸体弯曲性能实验方法参照国标GB/T 2570-1995, 采用三点弯曲实验装置,跨距为60mm,实验速度2mm·min-1。
(b)树脂浇铸体冲击实验方法参见国标GB/T 2571-1995,在 XJJ-5简支梁式摆锤进行冲击。无缺口试样,跨距为60mm。
实验结果与讨论:
1.1不饱和聚酯改性机理
第一步,插层在有机蒙脱土中的偶联剂胺基,在蒙脱土表面水分 子的作用下,与气象白炭黑发生反应。生成OMMT/SiO2结构。
第二步,因为片层间距被扩大,UP分子可以进入OMMT中,与TDI 的-NCO端基反应,使OMMT/SiO2与UP结合起来,片层完全剥离形 成纳米复合材料。共聚物结构见图1。
1.2与玻纤浸润改善机理
见图2,Si-O键键长0.164nm,远远大于C-O键长0.143nm。 这样与近邻原子间的距离增大,相互间的排斥力减弱,更容易发生缩 合反应或形成氢键。Si-O键能368.19KJ/mol,远大于C-O键能 351.46KJ/mol,故耐高温强,适合于SMC/BMC模压工艺。
白炭黑的活性硅羟基Si-OH,与玻纤表面大量羟基发生缩合反应 或氢键化学吸附。同时又与UP的端基键合(嵌段结构),起到桥梁作 用。因此OMMT/SiO2起到“相溶剂”的作用,增加了玻纤与UP的界 面相互作用。
1.3 XRD分析
在衍射峰位置处,晶格尺寸满足Bragg衍射方程,在小角度方向 的衍射峰对应着Na-MMT的(001)晶面间距(d)。
Na-MMT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其(001)晶面的衍射峰向小角度方 向移动,由6.24°减少到5.92°,说明经硅烷偶联剂的改性,Na-MMT 的晶格结构变得更为弥散,晶面间距明显增大。而OMMT/SiO2/UP(001) 晶面的衍射角近一步减小,已没有衍射峰,说明UP在OMMT片层中的 扩链反应导致其有序结构被破坏,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1.4 FTIR分析
Na-MMT表面含有可反应的羟基,还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当SiO2 和UP与其发生缩合反应或形成氢键时,FTIR谱会出现变化或形成新 的吸收峰。
3620cm-1处为自由羟基(没有形成氢键)的伸缩振动 峰,3440cm-1处是形成氢键的羟基伸缩振动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 后,3620和3440cm-1处的吸收减弱,而在1470cm-1和2850cm-1处 出现了双峰,分别为亚甲基的变形振动和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这 表明硅烷与Na-MMT表面的可反应基团发生了反应。OMMT/SiO2/UP在 1700cm-1处有明显的C=O特征峰,并且伯基团特征峰也消失了, 表明UP已进入OMMT发生了聚合反应。
1.5改性UP与玻纤的界面浸润性
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OMMT/SiO2加入量的增加,接触角逐渐降 低,这表明改性后的UP与玻纤的浸润性得到提高,这将有利于玻纤 与不饱和聚酯间的界面结合。而由于改性UP的粘度随OMMT/SiO2的 增加而增大,当粘度大于一定数值时,不利于树脂的流动,接触角测定 值要变大。当OMMT/SiO2含量大于4%左右时,粘度大3600mPa·s,接 触角开始增大。
1.6不同OMMT/SiO2添加量对UP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1 OMMT/SiO2添加量对UP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的影响
(单位:MPa)

图5直观地反映了OMMT/SiO2的添加量对改性UP的影响。弯曲 强度随着OMMT/SiO2添加量的增大逐渐降低;而冲击强度在此 OMMT/SiO2添加范围内逐渐增大。
对此种改性不饱和聚酯进行综合评价,认为OMMT/SiO2的添加 量在4%左右,冲击强度可提高50%,弯曲强度降低小于15%,这可能是 由于OMMT/SiO2与UP间是化学键相连接,增加了UP分子的位阻效应, 降低内旋转,提高了分子的刚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