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第I章 / 国际申请 / 权利要求 /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

阅读:851发布:2023-01-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属于摩托车配件领域,在车架的前面 缺陷 10-15° 焊接 圆筒状方向柱 套管 、在方向柱套管里面安装圆柱形方向柱、在方向柱底部 水 平安装圆柱形前拐臂轴、前拐臂轴前面及后面各安装一根L型前拐臂、两根拐臂分别通过一根圆柱形减震器与方向柱中间的长条状前平衡臂连接,在车架底部右边安装了圆柱形后拐臂轴、后拐臂轴前后各安装了一根L型后拐臂、两根后拐臂各通过一根圆柱形减震器与车架右边上方的后平衡臂连接,摩托车前后平衡臂通过前后拐臂与前后拐臂轴形成前后两个平行四边形、摩托车在弯道行驶时可根据转弯方向随着车架偏向转弯的一边保持惯性与 重心 平衡防止 车身 侧翻。,下面是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包括,车架、方向柱套管、方向柱、方向把、前拐臂轴、前平衡臂、前左拐臂、方向轴、前右拐臂、后拐臂轴、后平衡臂、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减震器、后支承轴、前支承轴、球头、碟刹支架
所述车架为几字型,前面的顶端依垂直线向前倾斜8-20°设置了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后面的顶端与车架同向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后支承轴、后支承轴的中心设置了圆形丝孔,底部的右边设置了与车架呈直的圆柱形支架、穿过支架的中心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后拐臂轴、支架两边的后拐臂轴长度相等;
所述方向柱的上方为圆柱形、下方为长方形,上方通过环形压轴承设置于方向柱套管的内部、顶端延伸至方向柱套管的上方并且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方向把,底部与圆柱形前拐臂轴的中间连接、前拐臂轴与方向把平行与方向柱垂直,中部的后方与前拐臂轴呈直角的位置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支承轴、前支承轴的中心设置了圆形丝孔;
所述前平衡臂为长条状,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滚针轴承、安装孔通过滚针轴承设置于前支承轴的上面、安装孔的右边通过与前支承轴中心丝孔连接的圆盘形垫片螺栓定位,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减震器为圆柱形,上下各设置了一个圆球形的万向球头、两个球头的中心各向外延伸了一根圆柱形的丝杆
所述前左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前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中央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前纵向水平设置了方向轴、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前平衡臂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前左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前拐臂轴前方的上面、前拐臂轴的前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前右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后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中央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后纵向水平设置了方向轴、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前平衡臂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前右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前拐臂轴后方的上面、前拐臂轴的后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方向轴为圆柱形,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所述后平衡臂为长条状,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滚针轴承、安装孔通过滚针轴承设置于后支承轴的上面、安装孔的右边通过与后支承轴中心丝孔连接的垫片及螺栓定位,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后左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面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右边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与纵向水平设置的驱动轴外部的定位套管连接、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后平衡臂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后左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后拐臂轴前方的上面、后拐臂轴的前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后右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面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右边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与纵向水平设置的驱动轴外部的定位套管连接、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后平衡臂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后右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后拐臂轴后方的上面、后拐臂轴的后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驱动轴为圆柱形,驱动轴中间部位的上面设置了环形轴承、轴承的外部设置了圆筒状的定位套管,驱动轴朝向车架外面一端的上面设置了花键轴及螺纹、花键轴的上面通过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驱动轮及刹车盘,驱动轴朝向车架中间一端的上面设置了花键轴及螺纹、花键轴的上面通过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皮带轮、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中转轴的皮带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车架的方向柱套管上面设置方向柱、方向柱的上面设置前拐臂轴和前支承轴及前平衡臂、前拐臂轴及前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前左拐臂、前右拐臂、方向轴、减震器、球头,车架的后面设置后拐臂轴和后支承轴及后平衡臂、后拐臂轴及后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减震器、球头,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四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车架的方向柱套管上面设置前方向叉,车架的后面设置后拐臂轴和后支承轴及后平衡臂、后拐臂轴及后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减震器、球头,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正三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车架的方向柱套管上面设置方向柱、方向柱的上面设置前拐臂轴和前支承轴及前平衡臂、前拐臂轴及前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前左拐臂、前右拐臂、方向轴、减震器、球头,车架的后面设置后平叉及减震器,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到三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属于摩托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四轮摩托车转弯时可随向偏转的平衡悬架。

背景技术

[0002] 摩托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较为普及的交通工具,由于大部分摩托车都只有两个轮子,而且轮子的接地面积都比较小,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弯道或泥泞道路时容易发生侧滑导致重心不稳而摔跤。而三轮摩托车由于具有三个轮子,重心在摩托车的中间,在通过弯道时由于惯性作用车子的重心会偏向转弯的反方向,倘若车子速度过快转弯的惯性>车子的重心时,三轮摩托车就会发生侧翻,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因此需要一种可增大车轮接地面积及能够根据转弯方向随向偏转车子重心并且可使多个轮子同步受平衡的摩托车悬架来解决现有的摩托车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解决了上述缺陷,采用几字型的车架,在车架的前面向下缺陷10-15°焊接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在方向柱套管里面安装圆柱形的方向柱、在方向柱的底部平安装圆柱形的前拐臂轴、前拐臂轴的前面及后面各安装了一根L型的前拐臂、两根拐臂分别通过一根圆柱形的减震器与方向柱中间的长条状前平衡臂连接,在车架底部的右边安装了圆柱形的后拐臂轴、后拐臂轴的前后各安装了一根L型的后拐臂、两根后拐臂各通过一根圆柱形的减震器与车架右边上方的后平衡臂连接,摩托车的前后平衡臂通过前后拐臂与前后拐臂轴形成前后两个平行四边形、摩托车在弯道行驶时可根据转弯方向随着车架偏向转弯的一边保持惯性与重心平衡防止车身侧翻。
[0004]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包括,车架、方向柱套管、方向柱、方向把、前拐臂轴、前平衡臂、前左拐臂、方向轴、前右拐臂、后拐臂轴、后平衡臂、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减震器、后支承轴、前支承轴、球头、碟刹支架;所述车架为几字型,前面的顶端依垂直线向前倾斜8-20°设置了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后面的顶端与车架同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后支承轴、后支承轴的中心设置了圆形丝孔,底部的右边设置了与车架呈直的圆柱形支架、穿过支架的中心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后拐臂轴、支架两边的后拐臂轴长度相等;
所述方向柱的上方为圆柱形、下方为长方形,上方通过环形压力轴承设置于方向柱套管的内部、顶端延伸至方向柱套管的上方并且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方向把,底部与圆柱形前拐臂轴的中间连接、前拐臂轴与方向把平行与方向柱垂直,中部的后方与前拐臂轴呈直角的位置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支承轴、前支承轴的中心设置了圆形丝孔;
所述前平衡臂为长条状,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滚针轴承、安装孔通过滚针轴承设置于前支承轴的上面、安装孔的右边通过与前支承轴中心丝孔连接的圆盘形垫片螺栓定位,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减震器为圆柱形,上下各设置了一个圆球形的万向球头、两个球头的中心各向外延伸了一根圆柱形的丝杆
所述前左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前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中央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前纵向水平设置了方向轴、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前平衡臂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前左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前拐臂轴前方的上面、前拐臂轴的前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前右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后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中央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后纵向水平设置了方向轴、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前平衡臂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前右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前拐臂轴后方的上面、前拐臂轴的后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方向轴为圆柱形,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所述后平衡臂为长条状,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滚针轴承、安装孔通过滚针轴承设置于后支承轴的上面、安装孔的右边通过与后支承轴中心丝孔连接的垫片及螺栓定位,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后左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面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右边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与纵向水平设置的驱动轴外部的定位套管连接、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后平衡臂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后左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后拐臂轴前方的上面、后拐臂轴的前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后右拐臂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面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右边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拐臂右边的顶端与纵向水平设置的驱动轴外部的定位套管连接、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后平衡臂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后右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后拐臂轴后方的上面、后拐臂轴的后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驱动轴为圆柱形,驱动轴中间部位的上面设置了环形轴承、轴承的外部设置了圆筒状的定位套管,驱动轴朝向车架外面一端的上面设置了花键轴及螺纹、花键轴的上面通过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驱动轮及刹车盘,驱动轴朝向车架中间一端的上面设置了花键轴及螺纹、花键轴的上面通过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皮带轮、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中转轴的皮带轮连接。
[0005] 进一步所述车架的方向柱套管上面设置方向柱、方向柱的上面设置前拐臂轴和前支承轴及前平衡臂、前拐臂轴及前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前左拐臂、前右拐臂、方向轴、减震器、球头,车架的后面设置后拐臂轴和后支承轴及后平衡臂、后拐臂轴及后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减震器、球头,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四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0006] 进一步所述车架的方向柱套管上面设置前方向叉,车架的后面设置后拐臂轴和后支承轴及后平衡臂、后拐臂轴及后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减震器、球头,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正三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0007] 进一步所述车架的方向柱套管上面设置方向柱、方向柱的上面设置前拐臂轴和前支承轴及前平衡臂、前拐臂轴及前平衡臂的上面设置前左拐臂、前右拐臂、方向轴、减震器、球头,车架的后面设置后平叉及减震器,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到三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0008] 有益效果:大部分摩托车都只有两个轮子,而且轮子的接地面积都比较小,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弯道或泥泞道路时容易发生侧滑导致重心不稳而摔跤。而三轮摩托车由于具有三个轮子,重心在摩托车的中间,在通过弯道时由于惯性作用车子的重心会偏向转弯的反方向,倘若车子速度过快转弯的惯性>车子的重心时,三轮摩托车就会发生侧翻,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采用几字型的车架,在车架的前面向下缺陷10-15°焊接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在方向柱套管里面安装圆柱形的方向柱、在方向柱的底部水平安装圆柱形的前拐臂轴、前拐臂轴的前面及后面各安装了一根L型的前拐臂、两根拐臂分别通过一根圆柱形的减震器与方向柱中间的长条状前平衡臂连接,在车架底部的右边安装了圆柱形的后拐臂轴、后拐臂轴的前后各安装了一根L型的后拐臂、两根后拐臂各通过一根圆柱形的减震器与车架右边上方的后平衡臂连接,四轮摩托车的前后平衡轴通过前后拐臂与前后拐臂轴形成两个平行四边形、摩托车在弯道行驶时可根据转弯方向随着车架偏向转弯的一边保持惯性与重心平衡防止车身侧翻,实现了增大车轮接地面积及能够根据转弯方向随向偏转使摩托车架的重心在多个轮子同步受力平衡,解决了侧滑及侧翻的缺陷。附图说明
[0009]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描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不需要创造性可以结合这些附图获得更多的附图。
[0010] 图1为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架、方向柱套管、后拐臂轴、后支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方向柱、前拐臂轴、前支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平衡臂、减震器、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左拐臂、方向轴、前右拐臂、碟刹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后平衡臂、减震器、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左拐臂、后右拐臂、驱动轴、皮带轮、碟刹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标记为,车架1、方向柱套管2、方向柱3、方向把4、前拐臂轴5、前平衡臂6、前左拐臂7、方向轴8、前右拐臂9、后拐臂轴10、后平衡臂11、后左拐臂12、后右拐臂13、驱动轴14、皮带轮15、减震器16、后支承轴17、前支承轴18、球头19、碟刹泵支架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现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发明的形状和构造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包括,车架1、方向柱套管2、方向柱3、方向把4、前拐臂轴5、前平衡臂6、前左拐臂7、方向轴8、前右拐臂9、后拐臂轴10、后平衡臂11、后左拐臂12、后右拐臂13、驱动轴14、皮带轮15、减震器16、后支承轴17、前支承轴
18、球头19、碟刹泵支架20;
所述车架1为几字型,前面的顶端依垂直线向前倾斜8-20°设置了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
2,后面的顶端与车架1同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后支承轴17、后支承轴17的中心设置了圆形丝孔,底部的右边设置了与车架1呈直角的圆柱形支架、穿过支架的中心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后拐臂轴10、支架两边的后拐臂轴10长度相等;
所述方向柱3的上方为圆柱形、下方为长方形,上方通过环形压力轴承设置于方向柱套管2的内部、顶端延伸至方向柱套管2的上方并且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方向把4,底部与圆柱形前拐臂轴5的中间连接、前拐臂轴5与方向把4平行与方向柱3垂直,中部的后方与前拐臂轴5呈直角的位置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支承轴18、前支承轴18的中心设置了圆形丝孔;
所述前平衡臂6为长条状,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滚针轴承、安装孔通过滚针轴承设置于前支承轴18的上面、安装孔的右边通过与前支承轴
18中心丝孔连接的圆盘形垫片及螺栓定位,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减震器16为圆柱形,上下各设置了一个圆球形的万向球头19、两个球头19的中心各向外延伸了一根圆柱形的丝杆;
所述前左拐臂7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前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中央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20、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前纵向水平设置了方向轴8、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16底部球头19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16及顶端球头19的丝杆与前平衡臂6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前左拐臂7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前拐臂轴5前方的上面、前拐臂轴5的前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前右拐臂9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后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中央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20、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后纵向水平设置了方向轴8、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16底部球头19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16及顶端球头19的丝杆与前平衡臂6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前右拐臂9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前拐臂轴5后方的上面、前拐臂轴5的后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方向轴8为圆柱形,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所述后平衡臂11为长条状,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滚针轴承、安装孔通过滚针轴承设置于后支承轴17的上面、安装孔的右边通过与后支承轴17中心丝孔连接的垫片及螺栓定位,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后左拐臂12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面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右边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20、拐臂右边的顶端与纵向水平设置的驱动轴14外部的定位套管连接、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
16底部球头19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16及顶端球头19的丝杆与后平衡臂11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后左拐臂12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后拐臂轴10前方的上面、后拐臂轴10的前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后右拐臂13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面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上面的右边垂直设置了三角形的碟刹泵支架20、拐臂右边的顶端与纵向水平设置的驱动轴14外部的定位套管连接、拐臂右边上方的螺母与减震器
16底部球头19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16及顶端球头19的丝杆与后平衡臂11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后右拐臂13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后拐臂轴10后方的上面、后拐臂轴10的后顶端设置了垫片及定位螺母;
所述驱动轴14为圆柱形,驱动轴14中间部位的上面设置了环形轴承、轴承的外部设置了圆筒状的定位套管,驱动轴14朝向车架1外面一端的上面设置了花键轴及螺纹、花键轴的上面通过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驱动轮及刹车盘,驱动轴14朝向车架1中间一端的上面设置了花键轴及螺纹、花键轴的上面通过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皮带轮15、皮带轮15通过传动皮带与中转轴的皮带轮连接。
[0012] 进一步所述车架1的方向柱套管2上面设置方向柱3、方向柱3的上面设置前拐臂轴5和前支承轴18及前平衡臂6、前拐臂轴5及前平衡臂6的上面设置前左拐臂7、前右拐臂9、方向轴8、减震器16、球头19,车架1的后面设置后拐臂轴10和后支承轴17及后平衡臂11、后拐臂轴10及后平衡臂11的上面设置后左拐臂12、后右拐臂13、驱动轴14、皮带轮15、减震器16、球头19,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四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0013] 进一步所述车架1的方向柱套管2上面设置前方向叉,车架1的后面设置后拐臂轴10和后支承轴17及后平衡臂11、后拐臂轴10及后平衡臂11的上面设置后左拐臂12、后右拐臂13、驱动轴14、皮带轮15、减震器16、球头19,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正三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0014] 进一步所述车架1的方向柱套管2上面设置方向柱3、方向柱3的上面设置前拐臂轴5和前支承轴18及前平衡臂6、前拐臂轴5及前平衡臂6的上面设置前左拐臂7、前右拐臂9、方向轴8、减震器16、球头19,车架1的后面设置后平叉及减震器,以上设置为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到三轮摩托车平衡悬架。
[0015] 根据上述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在使用时,工人向方向把上面安装前后刹车泵、加速器、组合开关后视镜,向四个碟刹泵支架上面按方向安装好碟刹泵及与刹车泵连接的刹车油管,向方向轴上面安装方向轮及刹车盘,向驱动轴上面安装驱动轮及刹车盘,向车架上面安装动力系统及控制线缆,向车架上面安装鞍座及燃油箱,向车架上面安装信号灯及车身覆盖件,安装完毕、向刹车泵加注刹车油、向燃油箱加注燃油,工人调试刹车至理想状态、发动引擎进行调试,一切准备就绪、工人戴好安全头盔及护目镜、骑上摩托车、发动引擎、轻旋加速器、引擎通过链条带动中转轴上面的链轮时针缓慢旋转、中转轴上面的两个皮带轮通过两根传动皮带同步驱动两个驱动轴上面的皮带轮逆时针缓慢旋转、驱动轮通过驱动轴及后左右拐臂和后拐臂轴推动车架缓缓向前运动,工人目视前方、根据路况缓慢加速,当摩托车需要向左转弯时、由于方向柱向前倾斜了8-20°、方向柱向左轻度旋转后会带动车架小幅向左倾斜、车架再带动前拐臂轴及后拐臂轴同步小幅向左倾斜、前拐臂轴通过两根前拐臂及两根方向轴带动两个方向轮小幅向左倾斜、后拐臂轴通过两根后拐臂及两根驱动轴带动两个驱动轮小幅向左倾斜、此时车架的重心会向左偏移同时压缩前左拐臂及后左拐臂上面的减震器、此时由于车架向左倾斜前右拐臂及后右拐臂上面的减震器处于向上伸缩状态、由于前平衡臂的两端与前左拐臂及前右拐臂的右边通过两根减震器和四个球头连接为平行四边形、当前左拐臂上面的减震器受到压缩后减震器上面的弹簧会通过球头推动前平衡臂的左边向上移动、前平衡臂的左边向上移动后会借助中间的前支承轴作为支点迫使前平衡臂的右边通过球头向下压缩前右拐臂上面的减震器、通过前平衡臂的两端上下摆动调节致使前左拐臂及前右拐臂上面的两根减震器同步均匀受力、而前左拐臂及前右拐臂通过两根方向轴迫使两个方向轮与地面压力相同,而后平衡臂的两端与后左拐臂及后右拐臂的右边通过两根减震器和四个球头连接为平行四边形、当后左拐臂上面的减震器受到压缩后减震器上面的弹簧会通过球头推动后平衡臂的左边向上移动、后平衡臂的左边向上移动后会借助中间的后支承轴作为支点迫使后平衡臂的右边通过球头向下压缩后右拐臂上面的减震器、通过后平衡臂的两端上下摆动调节致使后左拐臂及后右拐臂上面的两根减震器同步均匀受力、而后左拐臂及后右拐臂通过两根驱动轴迫使两个驱动轮与地面压力相同,当摩托车需要向右转弯时、方向柱向右轻度旋转后带动车架小幅向右倾斜、车架会带动方向轮及驱动轮同步向右小幅倾斜、前平衡臂及后平衡臂通过上述方法上下摆动调节左右四根减震器的受力均匀及两个方向轮和两个驱动轮与地面的压力相同。至此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实现了增大车轮接地面积及能够根据转弯方向随向偏转使摩托车架的重心在多个轮子同步受力平衡,解决了侧滑及侧翻的缺陷。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常规揭示,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熟悉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实施对以上所述技术作出的任何等同变化的调整、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