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第I章 / 国际申请 / 权利要求 / 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

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

阅读:920发布:2023-01-0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白 车身 后部总成结构,其属于 白车身 技术领域,该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包括: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 纵梁 ;后侧围总成,固定于所述后地板总成;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后 轮罩 内板总成,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后悬置固定座和后轮罩内板,所述后悬置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后轮罩内板且延伸至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底部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为后减震器上悬置提供稳定、有效的 支撑 ,提升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耐久强度,同时也能够提升白车身的扭转 刚度 。,下面是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纵梁(11);
后侧围总成,固定于所述后地板总成;
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总成,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后悬置固定座(211)和后轮罩内板(212),所述后悬置固定座(211)固定于所述后轮罩内板(212)且延伸至所述后地板纵梁(11)的底部,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侧围加强板总成,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C柱(221)和D柱总成(222),所述C柱(221)的下端设于所述后地板纵梁(11)与后部槛连接的位置,所述D柱总成(222)的下端设于所述后地板纵梁(11)上,所述C柱(221)的上端和所述D柱总成(222)的上端连接有C柱上部横梁(223),所述C柱(221)和所述D柱总成(222)之间还设有C柱中部横梁(224),所述C柱(221)、所述C柱中部横梁(224)、所述C柱上部横梁(223)、所述D柱总成(222)和所述后地板纵梁(11)呈“日”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还包括侧围外板总成(3),所述侧围外板总成(3)与所述后侧围总成焊接形成侧围总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221)上部设有C柱加强板(2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后侧围内板总成,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包括焊接连接的C柱上部内板(231)、C柱上部加强板(232)和后轮罩外板(233),所述C柱加强板(2211)、所述C柱上部加强板(232)、所述C柱上部内板(231)依次设于所述侧围外板总成(3)上并形成具有内部腔体的四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2211)的上端延伸至与所述C柱上部横梁(223)焊接,所述C柱加强板(2211)的下端沿所述后轮罩外板(233)延伸至所述后部门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还包括车内支撑板(213),所述内支撑板(213)焊接于所述后轮罩内板(212)的内侧,所述后悬置固定座(211)焊接于所述后轮罩内板(21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地板支撑板(12),所述地板支撑板(12)的上部与所述车内支撑板(213)焊接,所述地板支撑板(12)的下部与所述后地板纵梁(11)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上部横梁(223)、所述C柱中部横梁(224)、所述后地板纵梁(11)、所述C柱(221)的上部、所述车内支撑板(213)、所述地板支撑板(12)与所述D柱总成(222)形成“日”字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支撑板(12)为具有腔体的盒状结构,所述地板支撑板(12)的两端与所述后悬置固定座(211)焊接,所述后悬置固定座(211)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端以封闭所述腔体。

说明书全文

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白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SUV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实用汽车)具有强动、良好的越野性、宽敞舒适及良好的载物及载客功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0003] 一般来说,大型SUV车型设有三排座椅,且大型SUV车型的后部载荷非常大。在SUV车型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中,为了提高底盘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后减震器的支撑位置比较高,后减震器的上悬置支撑点布置在后轮罩上。
[0004] 在上述的SUV车型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中,由于后轮罩料厚较薄且上悬置支撑点距离地板梁架较远,使得后减震器的固定点刚度和强度不足,甚至在恶劣路况下会出现钣金开裂的现象。此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动刚度和白车身扭转刚度都不理想。
[0005] 因此,亟需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能够有效对后减震器进行支撑。
[0007]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包括:
[0009] 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纵梁
[0010] 后侧围总成,固定于所述后地板总成;
[0011] 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总成,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后悬置固定座和后轮罩内板,所述后悬置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后轮罩内板且延伸至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底部,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
[0012] 可选地,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侧围加强板总成,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C柱和D柱总成,所述C柱的下端设于所述后地板纵梁与后部槛连接的位置,所述D柱总成的下端设于所述后地板纵梁上,所述C柱的上端和所述D柱总成的上端连接有C柱上部横梁,所述C柱和所述D柱总成之间还设有C柱中部横梁,所述C柱、所述C柱中部横梁、所述C柱上部横梁、所述D柱总成和所述后地板纵梁呈“日”字型结构。
[0013] 可选地,所述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还包括侧围外板总成,所述侧围外板总成与所述后侧围总成焊接形成侧围总成。
[0014] 可选地,所述C柱上部设有C柱加强板。
[0015] 可选地,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后侧围内板总成,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包括焊接连接的C柱上部内板、C柱上部加强板和后轮罩外板,所述C柱加强板、所述C柱上部加强板、所述C柱上部内板依次设于所述侧围外板总成上并形成具有内部腔体的四层结构。
[0016] 可选地,所述C柱加强板的上端延伸至与所述C柱上部横梁焊接,所述C柱加强板的下端沿所述后轮罩外板延伸至所述后部门槛。
[0017] 可选地,所述后轮罩内板总成还包括车内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焊接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内侧,所述后悬置固定座焊接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外侧。
[0018] 可选地,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地板支撑板,所述地板支撑板的上部与所述车内支撑板焊接,所述地板支撑板的下部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焊接。
[0019] 可选地,所述C柱上部横梁、所述C柱中部横梁、所述后地板纵梁、所述C柱的上部、所述车内支撑板、所述地板支撑板与所述D柱总成形成“日”字型结构。
[0020] 可选地,所述地板支撑板为具有腔体的盒状结构,所述地板支撑板的两端与所述后悬置固定座焊接,所述后悬置固定座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端以封闭所述腔体。
[0021] 本发明提出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固定于后悬置固定座上,将后悬置固定座固定于后轮罩内板且延伸至后地板纵梁的底部,并与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使得后悬置的载荷能够通过后悬置固定座能够稳定坚实地传递至后地板纵梁上,进而传递到后地板梁架上,为后减震器上悬置提供稳定、有效的支撑。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一个视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沿C柱的截面作出的截面示意图;
[0025] 图4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0026] 图5是图1中的B-B截面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悬置固定座、后轮罩内板、车内支撑板和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悬置固定座、后轮罩内板和地板支撑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9] 图8是图2中的C-C截面示意图;
[0030] 图9是图2中的D-D截面示意图;
[0031]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悬挂固定座延伸到后地板纵梁下部的焊接局部视图。
[0032] 图中:
[0033] 11、后地板纵梁;12、地板支撑板;13、后地板横梁;
[0034] 211、后悬置固定座;212、后轮罩内板;213、车内支撑板;
[0035] 221、C柱;2211、C柱加强板;
[0036] 222、D柱总成;
[0037] 223、C柱上部横梁;224、C柱中部横梁;
[0038] 231、C柱上部内板;232、C柱上部加强板;233、后轮罩外板;
[0039] 3、侧围外板总成;
[0040] 4、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
[0041] 5、结构胶层;
[0042] 6、电弧焊缝
[0043] 7、点焊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4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4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7] 参见图1-图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具体应用于具有三排座椅的SUV车型,能够稳定地对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4提供支撑。
[0048]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包括后地板总成、后侧围总成和侧围外板总成3,其中后侧围总成和侧围外板总成3形成侧围总成。
[0049] 其中后地板总成1包括后地板纵梁11、地板支撑板12和后地板横梁13。后地板纵梁11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后地板横梁13沿车身宽度设置。地板支撑板12设于后地板纵梁11和后地板横梁13的连接处。地板支撑板12的下部末端延伸至后地板横梁13。
[0050] 后侧围总成固定于后地板总成。具体地,参见图3,后侧围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总成,后轮罩内板总成包括后悬置固定座211和后轮罩内板212,后悬置固定座211固定于后轮罩内板212且延伸至后地板纵梁11,并与后地板纵梁11固定连接。后悬置固定座211用于安装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4。具体地,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4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至后悬置固定座211上。
[0051] 将后悬置固定座211固定于后轮罩内板212,且后悬置固定座211自后轮罩内板212延伸至后地板纵梁11的底部,并与后地板纵梁11固定连接。优选地,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后悬置固定座211延伸至后地板纵梁11的端部与后地板纵梁11的连接方式采用点焊和电弧焊相结合的方式固定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保证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图10中示出了电弧焊焊缝6的位置和点焊焊点7的位置。
[0052] 具体地,参见图3,后地板纵梁11的U型开口朝向车外,且后地板纵梁11的U型开口端具有翻边结构,使得后地板纵梁11的下部点焊具备可行性。
[0053] 优选地,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后地板纵梁11和后轮罩内板212之间通过结构胶层5粘接。具体地,后地板纵梁11和后轮罩内板212之间涂覆有结构胶形成结构胶层5,使得后地板纵梁11和后轮罩内板212粘接。
[0054] 延伸到后地板纵梁11上的部分后悬置固定座211能够将后悬置固定座211的载荷向下引导至后地板纵梁11上,使得后悬置的载荷能够通过后悬置固定座211能够稳定坚实地传递至后地板纵梁11上,进而传递到后地板梁架上。
[0055]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后悬置固定座211延伸至后地板纵梁11上的部分与后地板纵梁11的表面之间具有两个腔体,腔体的设置,使得后悬置的载荷经由后悬置固定座211传递至后地板纵梁11时,避免了应力集中,提升了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耐久强度。
[0056]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后侧围总成还包括侧围加强板总成,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C柱221和D柱总成222,C柱221的下端设于后地板纵梁11与后部门槛连接的位置;具体操作中,C柱221的下端设于后地板纵梁11向前延伸至后部门槛的位置,D柱总成222的下端设于后地板纵梁11上。具体地,C柱221和D柱总成222间隔设于后地板纵梁11上且均向上延伸。C柱221的上端和D柱总成222的上端连接有C柱上部横梁223。
[0057] 为了提高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扭转刚度,本实施例中,C柱221和D柱总成222之间还设有C柱中部横梁224,C柱中部横梁224的一端位于C柱221的中部位置,另一端位于D柱总成222的中部位置,C柱221、C柱中部横梁224、C柱上部横梁223、D柱总成222和后地板纵梁11呈“日”字型结构。
[0058]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C柱、C柱上部横梁、D柱总成和后地板纵梁呈“口”字形结构。
[0059] 而本实施例中添加了C柱中部横梁224,优选地,,C柱中部横梁224为具有腔体的中空结构,能够避免应力集中,提高耐久强度,且“日”字型结构使C柱221和D柱总成222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比“口”字型结构具有更好的扭转刚度使得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0060] 进一步地,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还包括侧围外板总成3,侧围外板总成3与后侧围总成焊接形成侧围总成。
[006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C柱221的上部设有C柱加强板2211。优选地,参见图3,C柱加强板2211延伸至C柱主体的上端并与C柱上部横梁223连接,能够有效地加强C柱221的强度。
[006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后侧围总成还包括后侧围内板总成,后侧围内板总成包括焊接连接的C柱上部内板231、C柱上部加强板232和后轮罩外板233。
[0063] 为了提高底盘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后减震器的支撑位置比较高,后减震器的上悬置支撑点布置在后轮罩上,即正对着四边形窗的下沿位置。在上述的SUV车型的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中,后部角窗造型为四边形窗,其削弱了车体的结构强度;后减震器的上悬置支撑点正对着四边形窗的下沿位置,容易导致车身强度不足,甚至在恶劣路况下会出现钣金开裂的现象;而本发明将后悬挂固定座211的载荷向上引向了C柱上部,避免了直接顶到了四角窗下沿强度不足的问题;然而C柱的型面较窄,传统的三层板结构很难承载较大的载荷,为此本发明将C柱上部设计成四层板交错焊接的腔体结构。参见图4,为了提升C柱221的承载能力,本实施例中,C柱加强板2211、C柱上部加强板232、C柱上部内板231依次设于侧围外板总成3上并形成具有内部腔体的四层结构。如此设置,使得C柱221为四层结构,且该四层结构内具有内部腔体,使得C柱221有足够的强度承受后悬置载荷。如此设置,使得后悬置的载荷在向C柱221上部传递时,其传递路径的断面均为腔体结构,能够避免应力集中,提升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耐久强度。
[0064] 具体地,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C柱中部横梁224和C柱上部内板231的连接处形成封闭腔体结构,避免力的传递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现象。
[0065] 进一步地,参见图3,C柱加强板2211的上端延伸至与C柱上部横梁223焊接,C柱加强板2211的下端沿后轮罩外板233延伸至后部门槛。
[0066] 具体地,C柱加强板2211延伸到C柱上节点向下130mm并与C柱上部横梁223焊接。将C柱加强板2211的下端沿后轮罩外板233延伸至后部门槛,本结构的设置,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对二排乘客提供有效保护,有效提升汽车的安全系数。
[0067]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后轮罩内板总成还包括车内支撑板213,内支撑板213焊接于后轮罩内板212的内侧,后悬置固定座211焊接于后轮罩内板212的外侧,并延伸至后地板纵梁11上。
[0068] 本实施例中,后轮罩内板212的内侧为后轮罩内板212靠车内的一侧,后轮罩内板212的外侧为后轮罩内板212靠车外的一侧。
[0069] 后悬置固定座211的载荷能够通过车内支撑板213向C柱221的上部传递。
[007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车内支撑板213在后轮罩外板233的内侧与后悬置固定座211对焊,车内支撑板213的上部在后轮罩外板233的内侧与C柱加强板2211对焊。通过车内支撑板213将后减震器载荷引向C柱221的上部。具体地,参见图5,车内支撑板213与C柱加强板2211形成对焊结构,保证载荷能够有效传递至C柱221的上部。
[0071] 具体地,参见图6,后悬置固定座211、后轮罩内板212和车内支撑板213的断面具有三个焊接点,分别位于后悬置固定座211的两端和中部,焊接点均采用三层点焊的焊接结构。
[0072]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车内支撑板213的上部与C柱加强板2211对焊形成封闭腔体。与实体结构相比,封闭腔体的结构能够避免载荷传递时的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白车身后部总成结构的动刚度和车身扭转刚度,提高整个白车身的耐久强度,进而能够提高SUV汽车的安全性。
[007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后地板总成还包括地板支撑板12,地板支撑板12是侧围总成和地板总成的过渡件,地板支撑板12的上部与车内支撑板213焊接,地板支撑板12的下部与后地板纵梁11焊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地板支撑板12为具有腔体的盒状结构,地板支撑板12的两端与后悬置固定座211焊接,后悬置固定座211位于腔体的开口端以封闭腔体。将地板支撑板12设计为具有腔体的盒体结构,其刚性更优异、稳健。
[0074] 具体参见图8,地板支撑板12与车内支撑板213通过点焊和结构胶连接。结构胶形成结构胶层5。地板支撑板12与后悬置固定座211形成封闭腔体。
[0075] 地板支撑板12为具有腔体的盒体结构,其能够将后悬置的载荷引导至后地板横梁13;同时后悬置固定座211将后悬置的载荷引导至后地板纵梁11;使得地板总成能够有效对底盘后减震器上悬置4提供支撑,以提升车身的动刚度和NVH(Noise、Vibration、
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0076]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C柱上部横梁223、C柱中部横梁224、后地板纵梁11、C柱221的上部、车内支撑板213、地板支撑板12与D柱总成222形成“日”字型结构,提升了白车身的扭转刚度。
[0077]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C柱221、C柱中部横梁224、C柱上部横梁223、D柱总成222和后地板纵梁11形成的“日”字型结构称为第一“日”字型结构,将C柱上部横梁223、C柱中部横梁224、后地板纵梁11、C柱221的上部、车内支撑板213、地板支撑板12与D柱总成222形成的“日”字型结构称为第二“日”字型结构,从空间看第一“日”字型结构要大于第二“日”字型结构。
[0078]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