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第I章 / 钢笔行书速成法

笔行书速成法

阅读:62发布:2020-1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笔行书速成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钢 笔行书速成法,包括结构对比法,结构均等法,合并同类法,规律统一法,结构变异法,笔顺倒置法,截画法,简化法,省略法,比例排列法,具有易掌握,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完,并掌握其习字方法,达到写好钢笔行书的目的。,下面是笔行书速成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笔行书速成法,其特征在于:A、上下结构的汉字采取结构对比法,也就是对于上下结构的字首先选定一个最佳的横向延长部位,在选定了横向延长部位之后,把其总宽度均分为三份,而后再把纵向部位所有的笔画挤缩于中间1/3的宽度之内;如遇上下左右结构的字,便把纵横向对比度变为1/4,同时如横向较宽的汉字也应进行1/4的对比,即首先选定延长部位,然后将纵向部位所有的笔画挤缩于中间2/4的宽度内;“品”字结构为标准的倒丁字对比,它是直接用下边的两个部位作为横向对比部位,同样,把“品”字倒过来便成了倒品字排列而构成了丁字对比;结构对比体现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左丁字对比,二是右丁字对比,左右丁字对比是平线穿过两个部位的中心;B、结构均等法主要针对部分左右结构和极少数其它结构汉字的,也就是左右部位的量的均等,左右结构字除能构成左、右丁字对比的一类字外,其它皆应左右均等;①等量均等: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两边的字形或笔画疏密差不多,皆应追求两边部位面积的均等;②长度均等:左右结构的汉字,一般视左侧部位为偏旁,右侧则为主要部位,所以如遇右边部分笔画较少,就应适当地加长笔画来弥补量的不足;③配重均等:配重均等体现在其它结构的极少数字中,是将其某个部位相应地移动以求左右均等;④错位均等:指的是左右结构的字水平线穿过中心后上下不等,以求得水平线上下的笔画长度基本相等;C、合并同类法,部位所包括的偏旁、部首、局部部位及笔画形类繁多,其数量大得惊人,所以将它们中带有共性的相同、相似、相近、相关联的部位合并起来、归纳、集结成16个同类部位,将它们适当地填加在同结构方法所约束的结构主架上,就能组拼出所有的行书汉字;①“横折横折”部位,这一同类部位要领是两横平行,两个折平行,它在组字中运用量很大,它的横与折的数量可根据部位的不同需要或增或减,同出此理,便可广泛运用于其它字,同时还可以运用于上横下口的所有部位以及“立”字一类部位和运用了所有横之间的上下罗列;②“两点”部位,这一同类部位的要领有二:一要45度,也就是点的斜度应等分90度直,二是要点与点同长同角度,它在横向摆放和纵向摆放时可运用于这类部位;③“平行撇”部位,它的要领有三,一是两撇为直线,二是角度45度,三是连接两直线部分为弧线;④“三角圆”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是先由竖的下端直接提45度第一个三角边,再横定一个三角边并压在竖划上一点,然后再45度,回拉一条三角边并延长,这个部位运用量很大,并可用于与斜线连接而构成“三角圆”;⑤“国字框”部位,它的要领有:一、上下横水平平行,二、左右竖垂直平行,三、左竖上下短于右竖,四、下横极短,它不仅可以用于所有的圆字框,还可以将宽度缩窄用于其它相似的框架或将其下横去掉用于“”框及在“”框上加一点成为“”字的一类字;⑥“梯形口”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有三:一是为了强化梯形,要把“口”字的两条竖边45度向里折,二是上横与左竖相碰时要开口,开口的要领为上边左边同时开,三是底横由右折线直接连出并短写,⑦“撇竖弯勾”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三:一是第一撇为45度直线并要短化收笔,二是在它的中心反方向45度下一笔更短的线;三是不要停笔直接连垂直竖水平横再向回挑一个夹角很小的勾;⑧“小字”部位,此部位要领有二:一是“小”字的竖要短而略带弧度,勾与竖的夹角要小,二是两边的点要呈括号式的垂直弧度;⑨“木旁”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竖与横的交叉点在横向右的四分之三处,二是竖的上端与横的左侧等长,三是竖的上端为五分之二,下端为五分之三,下端的勾可省略但要向回收笔,四是从横与竖的交叉点45度下直线再重合挑回;⑩“掏点儿”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二:一是竖划和向左掏写的一点之间的虚笔连带部分为直线,二是掏点儿的位置要高一些;(11)“喇叭口”部位,该部位的要领有三:一是水平向右开伸,二是上下两条线等长并略带弧度,三是两条线之间的夹角一定要小;(12)“半圆”部位,这个部位是借鉴草体字的“斤”字的写法而构成的,它的要领有三:一是第一竖略带弧度,二是与半圆交接转折处要写出尖角,三是一定要构成个正半圆;(13)“刀字”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三:一是起横要略带仰角,二是折线与勾的夹角要小,三是平等于折线加一短撇并收笔;(14)“母字框”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要构成一个直角梯形,二是斜线为直线,三是下横为水平线,四是最后一竖一定要垂直并连勾;(15)“走之”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第一条斜线45度向右折下,二是再向左水平连带一笔横线至斜线的中心下垂处,三是再直接略带上弧重合于短横线水平向右拉一横线收笔,四是斜线与下面的水平线的长度要等长,(16)“人字”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有二:一是第一撇为45度直线并短写收笔,三是在第一撇的中心向上右略带上弧走一笔长捺并收笔;D、规律统一法,是把所有行书汉字中大致相统一的规律归纳提炼并运用于组拼之中的方法,①“开口”规律,凡遇上横与左竖(包括左撇)相碰时,须将上面与左面的口错开;②“反点”规律,为加强度,增强行书的韵味与灵活性,把凡是在字的左上方的单独的小短撇统一改写成与其方向相反的横点,这个规律中不包括与横相接的短撇;③“并行”规律,如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竖相并行,统一把它们变写为略带对称角度的竖划;④“断点”规律,为了强调行书时断时连,断连结合这一特性,统一将点与横相碰时断开;⑤“回钩”规律,为加强力度,将所有的回钩统一处理成夹角小的直钩;⑥“收笔”规律,为了避免字的飘软,加强力度,把经常放笔书写的竖、撇、捺统一为收笔;⑦“日字”规律,“日”字与其它部位组合时,统一这样运用:在上在中时写成梯形(用口字同类部位):在侧在下时写成长方形(用国字框同类部位);⑧“上左框”规律:为了加强行书的简练,明快感、统一把由上与左笔画构成的上左半框减为与下面主要部位相比较一半的长度;⑨“对比缩减”规律,结构对比法要求上下结构对比度为1/3,如上下结构字作为某一部位运用在左右结构字的一侧时,统一把左侧部位的右边横向延伸部位切掉,而右侧部位应把1/3的两边延长部分同时缩写为1/4;E、结构变异法,也就是通过变化字的原有结构而来突出行书特点的方法;F、笔顺倒置法,为了增加合理连带,体现行书特性,提高书写速度而采取的一种下笔顺序颠倒的方法;G、截画法,为了突出实用性钢笔行书字简洁、明快、富于变化,提高书写速度而采取的长画截短的方法;H、简化法:是繁的笔画简单处理的方法,包括两种形式:一为习惯简化,二为借鉴简化;I、省略法:是以省略笔画为手段来达到简化目的的方法;J、比例排列法:是指导实用性钢笔行书的通篇章法的。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习字方法,特别关于一种笔行书速成法

在习字方法方面,几千年以来一直延用传统的临摹习字法,这种方法字量大,难度高、加之被动的模仿,严重制约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及教育“中国人写不好中国字”,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普遍性社会问题,目前,就习字方法来说,“99字99天”,“121个字根”等速成习字法都在根本上脱离不了被动临摹的传统习字法,所以经多年实践证明,达不到“速成”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钢笔行书速成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钢笔行书速成法,其特征在于:A、上下结构的汉字采取结构对比法,也就是对于上下结构的字首先选定一个最佳的横向延长部位,在选定了横向延长部位之后,把其总宽度均分为三份,而后再把纵向部位所有的笔画挤缩于中间1/3的宽度之内;如遇上下左右结构的字,便把纵横向对比度变为1/4,同时如横向较宽的汉字也应进行1/4的对比,即首先选定延长部位,然后将纵向部位所有的笔画挤缩于中间2/4的宽度内;“品”字结构为标准的倒丁字对比,它是直接用下边的两个部位作为横向对比部位,同样,把“品”字倒过来便成了倒品字排列而构成了丁字对比;结构对比体现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左丁字对比,二是右丁字对比,左右丁字对比是平线穿过两个部位的中心;

B、结构均等法主要针对部分左右结构和极少数其它结构汉字的,也就是左右部位的量的均等,左右结构字除能构成左、右丁字对比的一类字外,其它皆应左右均等;①等量均等: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两边的字形或笔画疏密差不多,皆应追求两边部位面积的均等;②长度均等:左右结构的汉字,一般视左侧部位为偏旁,右侧则为主要部位,所以如遇右边部分笔画较少,就应适当地加长笔画来弥补量的不足;③配重均等:配重均等体现在其它结构的极少数字中,是将其某个部位相应地移动以求左右均等;④错位均等:指的是左右结构的字水平线穿过中心后上下不等,以求得水平线上下的笔画长度基本相等;

C、合并同类法,部位所包括的偏旁、部首、局部部位及笔画形类繁多,其数量大得惊人,所以将它们中带有共性的相同、相似、相近、相关联的部位合并起来、归纳、集结成16个同类部位,将它们适当地填加在同结构方法所约束的结构主架上,就能组拼出所有的行书汉字;①“横折横折”部位,这一同类部位要领是两横平行,两个折平行,它在组字中运用量很大,它的横与折的数量可根据部位的不同需要或增或减,同出此理,便可广泛运用于其它字,同时还可以运用于上横下口的所有部位以及“立”字一类部位和运用了所有横之间的上下罗列;②“两点”部位,这一同类部位的要领有二:一要45度,也就是点的斜度应等分90度直,二是要点与点同长同角度,它在横向摆放和纵向摆放时可运用于这类部位;③“平行撇”部位,它的要领有三,一是两撇为直线,二是角度45度,三是连接两直线部分为弧线;④“三角圆”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是先由竖的下端直接提45度第一个三角边,再横定一个三角边并压在竖划上一点,然后再45度,回拉一条三角边并延长,这个部位运用量很大,并可用于与斜线连接而构成“三角圆”;⑤“国字框”部位,它的要领有:一、上下横水平平行,二、左右竖垂直平行,三、左竖上下短于右竖,四、下横极短,它不仅可以用于所有的圆字框,还可以将宽度缩窄用于其它相似的框架或将其下横去掉用于“    ”框及在“    ”框上加一点成为“”字的一类字;⑥“梯形口”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有三:一是为了强化梯形,要把“口”字的两条竖边45度向里折,二是上横与左竖相碰时要开口,开口的要领为上边左边同时开,三是底横由右折线直接连出并短写,⑦“撇竖弯勾”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三:一是第一撇为45度直线并要短化收笔,二是在它的中心反方向45度下一笔更短的线,三是不要停笔直接连垂直竖水平横再向回挑一个夹角很小的勾;⑧“小字”部位,此部位要领有二:一是“小”字的竖要短而略带弧度,勾与竖的夹角要小,二是两边的点要呈括号式的垂直弧度;⑨“木旁”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竖与横的交叉点在横向右的四分之三处,二是竖的上端与横的左侧等长,三是竖的上端为五分之二,下端为五分之三,下端的勾可省略但要向回收笔,四是从横与竖的交叉点45度下直线再重合挑回;⑩“掏点儿”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二:一是竖划和向左掏写的一点之间的虚笔连带部分为直线,二是掏点儿的位置要高一些;(11)“喇叭口”部位,该部位的要领有三:一是水平向右开伸,二是上下两条线等长并略带弧度,三是两条线之间的夹角一定要小;(12)“半圆”部位,这个部位是借鉴草体字的“斤”字的写法而构成的,它的要领有三:一是第一竖略带弧度,二是与半圆交接转折处要写出尖角,三是一定要构成个正半圆;(13)“刀字”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三:一是起横要略带仰角,二是折线与勾的夹角要小,三是平行于折线加一短撇并收笔;(14)“母字框”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要构成一个直角梯形,二是斜线为直线,三是下横为水平线,四是最后一竖一定要垂直并连勾;(15)“走之”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第一条斜线45度向右折下,二是再向左水平连带一笔横线至斜线的中心下垂处,三是再直接略带上弧重合于短横线水平向右拉一横线收笔,四是斜线与下面的水平线的长度要等长,(16)“人字”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有二:一是第一撇为45度直线并短写收笔,三是在第一撇的中心向上右略带上弧走一笔长捺并收笔;

D、规律统一法,是把所有行书汉字中大致相统一的规律归纳提炼并运用于组拼之中的方法,①“开口”规律,凡遇上横与左竖(包括左撇)相碰时,须将上面与左面的口错开;②“反点”规律,为加强度,增强行书的韵味与灵活性,把凡是在字的左上方的单独的小短撇统一改写成与其方向相反的横点,这个规律中不包括与横相接的短撇;③“并行”规律,如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竖相并行,统一把它们变写为略带对称角度的竖划;④“断点”规律,为了强调行书时断时连,断连结合这一特性,统一将点与横相碰时断开;⑤“回钩”规律,为加强力度,将所有的回钩统一处理成夹角小的直钩;⑥“收笔”规律,为了避免字的飘软,加强力度,把经常放笔书写的竖、撇、捺统一为收笔;⑦“日字”规律,“日”字与其它部位组合时,统一这样运用:在上在中时写成梯形(用口字同类部位):在侧在下时写成长方形(用国字框同类部位);⑧“上左框”规律:为了加强行书的简练,明快感、统一把由上与左笔画构成的上左半框减为与下面主要部位相比较一半的长度;⑨“对比缩减”规律,结构对比法要求上下结构对比度为1/3,如上下结构字作为某一部位运用在左右结构字的一侧时,统一把左侧部位的右边横向延伸部位切掉,而右侧部位应把1/3的两边延长部分同时缩写为1/4;

E、结构变异法,也就是通过变化字的原有结构而来突出行书特点的方法;

F、笔顺倒置法,为了增加合理连带,体现行书特性,提高书写速度而采取的一种下笔顺序颠倒的方法;

G、截画法,为了突出实用性钢笔行书字简洁、明快、富于变化,提高书写速度而采取的长画截短的方法;

H、简化法:是繁的笔画简单处理的方法,包括两种形式:一为习惯简化,二为借鉴简化;

I、省略法:是以省略笔画为手段来达到简化目的的方法;

J、比例排列法:是指导实用性钢笔行书的通篇章法的。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其方法简单易学、掌握容易,可在较短的时间内(40学时)学习完并掌握其习字方法,达到写好钢笔行书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采用的是一种完全脱离临摹法,将所有行书汉字归成两种结构公式,16个部位符号,再结合规律统一法,结构变异法,笔顺倒置法,截画法,简化法,省略法和比例排列法进行钢笔行书的书写方法,下面就各种方法逐一加以说明。

结构对比法汉字的构成所涉及的结构、字形、偏旁、部首及笔画等是极为繁多而复杂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两大要素-结构和部位构成,而结构是最为主要的。采用了对比的字漂亮,也就是说所有上下结构的字必须追求横向与纵向的反差对比,突出结构的对比与层次美。

确定横向对比部位:

遇到上下结构的字我们首先选定一个(只能是一个)最佳的横向延长部位,这样便在今后的书写中指导于本字及所有与其相关联的字。

对比的比例(对比度):选定了横向对比部位之后,把它的总长度大致均分为三份,而后要把纵向部位所有的笔画人为地挤缩于中间1/3的宽度之内,也就是要打破先前自我的行书字结构概念,进行大胆的纵横向对比。它的具体要求是纵向部位的宽度与横向部位两边突出的宽度要绝对各为1/3,尽管体现在某一个字上显得有些过分,但必须靠这种硬行练习来强化新的结构意识。如遇上下左右结构时,对比度应变化为1/4。

横向对比部位的选择:横向对比部位不是固定化了的,而是根据对每个字的不同选择上下移动的,如横向部位移至最上方我们称之为丁字对比,移至最下方称之为倒丁字对比,如在纵向部位任何一点穿过称之为交叉对比,选择横向部位时大都用横,但有时也用其它部位,如“李”字选择其它两横都不尽人意,而选择撇捺为对比部位,由此类推与“李”字相同类的字都可用撇捺进行横向延伸。

综上所述,上下结构(纵向部位是由一个部位构成的)的字,解决它的结构的要领有四:一是选择一个横向部位;二是选择后把纵向部位缩在统一的宽度之内;三是对比度各为1/3;四是纵向部位垂直等分横向部位。

部分单字结构:单字结构是指它们不是由上下或左右部位构成,而本身就是一个单独的字,虽说它们是单字,但它们本身具有纵横对比的条件,所以遇此类字也应像对待上下结构字一样进行1/3的对比。“舟”是个单字,第一个用了对比的方法,第二个则没用,大家凭借字感大都会认定第一个。此类字很多,而有些字不具备对比条件,无须对比。

上下左右结构“照”字,是上下左右结构,这类字,我们把纵横向对比度变为1/4即可,遵循这样的原则有的字还应处理成两种对比度,上半部为1/3,而下半部由于为左右结构则分为1/4。有的部位虽不属左右结构,但它的横向字画的排列宽度相当于左右两个部位,如“思”字,“思”字的上半部“田”字属方框结构,但方框内还有一个部位“十”字,如果把它分解开来就构成了两个部位,还有极少数部位,根据它们在构成汉字时横向较宽的特性也应视为两个部位而进行1/4的对比。

“品”字结构:“品”字本身属上下左右结构、且本身又为标准的倒丁字对比,它是直接用下边的两个部位作为横向对比部位,“晶、淼、焱、鑫”等字均属同类,所以有不少字可同它们一样直接用品字排列法来进行倒丁字对比,同样,把“品”字倒过来便成了倒品字排列而构成了丁字对比。

左右结构:结构对比法体现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左丁字对比,二是右丁字对比,左丁与右丁字对比的要领只有一个,即水平线一定要穿过两个部位的中心,不可错位。需要强调的是,左丁或右丁字无须固定的对比度,它的对比度是凭视觉、凭字感、凭较小一边部位的笔画多少而定的,但无论对比度大小,水平线要横向穿过每个部位的中心这一要领绝对不能忽略。

结构均等法:

结构均等法主要是针对部分左右结构和极少数其它结构汉字的,意思也就是追求左右部位的量的均等。左右结构字除能构成,左、右丁字对比的一类字外,其它皆应追求左右均等,也就是说左右结构字非对比即均等。

等量均等: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两边的字形或笔画疏密差不多,皆应追求两边部位面积(视觉面积)的均等,字形相似,笔画疏密接近,所以左右要尽可能写的一样大,有的字不是由两个而是由左右三个部位构成,这一类由于两侧部分的笔画多少大致相同,所以要力求两侧部位的均等,反过来中间小两侧大,同样要追求两侧均等,以上两类字都须运用对比法中水平线横穿左右部位的中心这一要领加以约束,还有的字纵向长度相等而面积不等,因为它没有构成对比,所以它仍属均等的范畴,因这一类均等形式是通过全字垂直中心线切分而构成左右均等的,长度均等:左右结构的汉字,一般视左侧部位为偏旁,右侧则为主要部位,所以如遇右边部分笔画较单,就应适当地加长笔画来弥补量的不足,否则便会导致左重右轻,此类字不多,大致有如图等。还有一类字,通过截画法(以后涉及)使交叉结构变成了左右结构,也应加长右边部位的长度,长度均等字也要水平线横穿中心,即右侧部位上下突出部分要长度相等。

配重均等:配重均等体现在其它结构的极少数字中,如“省”字,“省”字如果没有中间的一撇,便可进行交叉对比,但我们加上一撇,就会感到左边重,为了避免左重而不致倾倒,必须把下面的“目”字象称的砝码(即配重)一样移至垂直中心线以右,直到视觉上左右均等为止,如果配重物较小则要移动距离大,这又如同杠杆原理,支点的左边重,右边的小配重物则要向右移动远一些。

错位均等:错位均等指的是左右结构的字水平线穿过中心后上下不等,原因是这个字右边的刀部分的笔画上多下少,这类字必须将右边部位向下错位,以求得水平线上下的笔画长度基本相等。

合并同类法:部位所包括的偏旁、部首、局部部位及笔画形类繁多,其数量大得惊人,所以把它们中带有共性的相同、相似、相近相关联的部位合并起来,归纳、集结成了16个同类部位,这仅仅十几个部位类似汉语拼音字母,一旦掌握了它,并把它们适当填加在同结构方法所约束的结构主架上,就能组拼出所有的行书汉字。

“横折横折”部位,这一同类部位要领只有一个,即两横平行,两个折平行。它在组字中运用量很大,它的横与折的数量可根据部位的不同需要或增或减,同出此理,便可广泛运用于其它字。另外它还可以运用于上横下口的所有部位,此外还可运用于“立”字一类部位,还可以运用于所有横之间的上下罗列。

“两点”部位,如图这一同类部位的要领有二:一要为45度,也就是点的斜度应等分90度直角,二是要点与点同长同角度。它在横向摆放时可运用于这类部位,纵向摆放时可运用于这类部位。

“平行撇”部位,它的要领有三:一是两撇为直线;二是角度45度(根据需要也可变化);三是连接两直线部分为弧线。

“三角圆”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是先由竖的下端直接提45度第一个三角边,再横走一个三角边并压在竖划上一点儿,然后再45度回拉一条三角边并延长,这个部位运用量很大,还可用于与斜线连接而构成“三角圆”,“国字框”部位,它的要领有:一、上下横水平平行;二、左右竖垂直平行;三、左竖上下短于右竖,四、下横极短。它不仅可以用于所有的国字框架,还可以将宽度缩窄用。如去掉下横也可用。去掉下横后在上横左竖间加上一点儿就成了“门”字,可用于“间”一类字。它的局部可变化用于“匀”一类字。

“梯形口”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有三:一是为了强化梯形,要把“口”字的两条竖边45度向里折,二是上横与左竖相碰时要开口(在规律统一法中详解),开口的要领为上边左边同时开,三是底横由右折线直接连出并短写。这个部位运用量也很大,在方形“口”字框范围内可用;扁“口”框一类可用;侧半“口”框中可用,这一类只比方形“口”框少一左竖,所以不应因少一左竖而改变原形;还有的侧半“口”字框是被一竖或一撇从方形“口”框中间拦断而构成,这样一拦加之以上提到的开口的统一规律,因45度折线已把下口堵上,所以原方形口下面的小短横可以省略而构成了小三角形。

“撇竖弯勾”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三:一是第一撇为45度直线并要短化收笔;二是在它的中心反方向45度下笔更短的线,三是不要停笔直接连垂直竖水平横再向回挑一个夹角很小的勾,这个部位可用于“兄”字等;与横交叉可用于“尤”字等;还可变化用于“杭”等字。

“小字”部位,此部位要领有二:一是“小”字的竖要小短而略带弧度,勾与竖的夹角要小,二是两边的点要呈括号式的垂直弧度,所谓垂直弧是指弧线的两端与垂直线相接触,这个部位可用于“示”、“京”字等;与横交叉可用于“东”字等;两边的垂直弧度点可用于“苏”字。

“木旁”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竖与横的交叉点在横向右的四分之三处,二是竖的上端与横的左侧等长,三是竖的上端为五分之二,下端为五分之三,下端的勾可省略但要向回收笔,四是从横与竖的交叉点45度下直线再重合挑回,重合挑回是为了强化练习,正常书写时允许稍有误差,这个部位用于所有“木”一类偏旁。

“掏点儿”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二:一是竖划和向左掏写的一点之间的虚笔连带部分为直线,二是掏点儿的位置要高一些,这个部位可以用于与“寸”字相组合的所有字,还可变化运用于“付”等字。

“喇叭口”部位,该部位的要领有三:一是水平向右开伸,二是上下两条线等长并略带弧度;三是两条线之间的夹角一定要小,这个部位可广泛运用。

“半圆”部位,这个部位是借鉴草体字的“斤”字的写法而构成的,它的要领有三:一是第一竖略带弧度(为垂直弧);二是与半圆交接转折处要写出尖角,[118];三是一定要构成个正半圆,也就是说如左侧添加半个圆应构成整圆,也不可拉长线,这个部位可用于“新”几字,可变化用于“以”“号”等。

“刀字”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三:一是起横要略带仰角;二是折线与勾的夹角要小,三是平行于折线加一短撇并收笔,这个部位可直接运用于“切”;将后一撇上端略露出则成了“力”字,还可变化用于“万”字等。

“母字框”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要构成一个直角梯形,二是斜线为直线;三是下横为水平线;四是关键,最后一竖一定要垂直并连勾,这个部位可用于“每”。

“走之”部位,这个部位要领有四:一是第一条斜线45度向右折下,二是再向左水平连带一笔横线至斜线的中心下垂处,三是再直接略带上弧重合于短横线水平向右拉一横线收笔,四是斜线与下面的水平线的长度要等长(下横不得短于斜线)。这个部位不仅可以简化运用于所有的“走之”部位,还可以通用于这一类部位。

“人字”部位,这个部位的要领有二:一是第一撇为45度直线并短写收笔,二是在第一撇的中心向右略带上弧走一笔长捺并收笔,这个部位除“人”字本身运用之外,可变化用于“季”字等。

规律统一法:规律统一法是把所有行书汉字中大致相统一的规律归纳提练出来集中强化练习并运用于组拼之中的方法。具有9个统一的规律。

一、“开口”规律凡遇上横与左竖(包括左撇)相碰合时,须将上面与左面的口错开,这一规律可统一运用于所有的行书汉字。

二、“反点”规律为了加强力度,增强行书的韵味与灵活性,我们把凡是在字的左上方的单独的小短撇统一改写成与其方向相反的横点,这个规律中不包括与横相接的短撇。

三、“并行”规律如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竖相并行,我们统一把它们变写为略带对称角度的竖划,并把它们运用于所有汉字中。

四、“断点”规律为了强调行书时断时连,断连结合这一特性,我们统一将点与横相碰时断开。

五、“回钩”规律为了加强力度,我们将所有的回钩统一处理成夹角小的直钩。

六、“收笔”规律为了避免字的飘软,加强力度,我们把经常放笔书写的竖、撇、捺统一为收笔。

七、“日字”规律“日”字与其它部位组合时,我们统一这样:运用在上在中时写成梯形(用口字同类部位),在侧在下时写长方形(用国字框同类部位)。

八、“上左框”规律为了加强行书的简练、明快感,我们统一把由上与左笔画构成的上左半框减为与下面主要部位相比较一半的长度,这个规律在组拼时运用量很大。

九、“对比缩减”规律结构对比法要求上下结构对比度为1/3,如上下结构字作为某一部位运用在左右结构字的一侧时,我们统一把左侧部位的右边横向延伸部分切掉,而右侧部位应把1/3的两边延长部分同时缩写为1/4。但绝不能不体现对比。

结构变异法:运用以上4种方法,我们便可以对行书汉字进行拼写,但这样拼出的字十分呆板、机械,缺乏行书的韵味,而钢笔行书难就难在写出它的特性和韵来。结构变异法也就是变化字的原有结构而来突出行书特点的方法。在此,只能少举几例:这个“我”字书写楷书时中间的长横必须与斜划交叉。而我们可运用截画法将长横截短使之由原来的独体字变为左右结构,这样把结构一变就大大突出了行书的短化、简洁、明快、灵活这一特性。根据这一字,我们便可以举一反三把这一类字统变为左右结构,再如草字头的变异,体现在每一个字里为局部变异。这个“花”字的草字头原为两竖与横交叉,而现在变为不交叉,将两短竖提至横以上变为两个“点”,并把第二个“点”与底横相连,使之完全区别于楷书的写法,如须用草字头的横作为横向对比部位,也可这样处理,在常用汉字中带有草字头的字就有数百个,如果都用此类写法进行变异,便会大增强行书的韵味。再一如这一类字。楷书书写时一般下部分的横长不超过“宝盖”,而我们可把“宝盖”这个部首缩短,同时将下横拉长。这样一变与楷书大有区别,从而突出了行书的变化与灵活性。但在此类字变化时不要忽视两个问题:一是“宝盖”相当于两个部位,所以进行结构对比时应占有纵向部位的2/4宽度;二是这种变化不能将所有的带有“宝盖”的字都这样处理,须用“宝盖”作为横向对比部位时,要缩窄下面部位的宽度,而进行1/3的交叉对比。

笔顺倒置法:笔顺倒置法是为了增加合理连带,体现行书特性,提高书写速度而采取的一种下笔顺序颠倒的方法。这个“岁”字因无法连带仍与楷书字区别不大,为了使这类字带有行书的韵味,我们将第三笔的“点”放到最后去写,这样就可以使该字的上、下部分合理地连成一体,这样处理不仅增加了连带,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下笔顺序完全区别于楷书,从而突出了行书的风格。但这个字因属上下结构必须进行1/3的交叉对比,所以我们须人为地将下面的“夕”字角度纵向化,使它不超出1/3的宽度。根据这种倒置方法,我们便可将下列字同样处理,这种“点”的笔顺倒置还可以运用于下列一些字,这些字同样是把“点”放置最后写,而把其它部位连带到一起,这样行书味道便可事半功倍地得以体现。这个“南”字,前面的我们按照常规的下笔顺序,而后一个我们采取了笔顺倒置方法。但不要忽视一个问题,因“南”字的下端下半口字框,我们一定要按照“梯形口”同类部位的要求。把两边的竖线45度向里折,同时注意上横左竖的“开口”规律。根据“南”字的倒置方法,我们便可以将下列字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再如“区”字,我们可以将半框的下一“横”倒置为最后一笔,根据同理这类字也可这样处理。

截画法:截画法是为了突出实用性钢笔行书字简洁,明快、富于变化,提高书写速度而采取的长画截短的方法。这个“师”字的第二笔长撇我们做了上、下同时截画处理,显得该字不仅与楷书相区别,而且体现了行书短练、干净、利落这一特性,根据这一字,我们可把下列字都进行类似的截画处理,据同理,右侧的“立刀”也可进行截画处理,再如这一类截画形式,这个“赶”字我们截短了下面向左延伸的部分而显得短化而富于个性,下列一类字均可同样处理,再如左侧带竖的偏旁类,“伟”字的“单立人”我们将它的竖画截得很短,构成了明显的右丁字对比结构,一般说来,右侧部位纵向较长的字都可如此处理,以求简练,如右侧部位纵向较短则不必截画,以保持原左丁字对比结构的原形,“考”字的原形是这样的,我们将撇的上端和第二横的右侧截掉,并将截画后的横与撇直接相连,这样不仅简练,而且增加了合理的连带,从面大大体现了行书的风格,提高了书写速度。再如这一类字,这个“风”字的最后一笔平时大家容易放写,这样显得多余而松散,如果我们将它进行截画处理,加之以前介绍过的“回钩规律”,味道便会大大不同,即显得简化而有力度,下列一类字都可以这样处理,据同理这一类字也可这样处理。

简化法:简化法是繁琐的笔画简单处理的方法。实用性钢笔行书的简化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为习惯简化,二为借鉴简化。所谓习惯简化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人民群众在日常的书写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简化形式,而逐渐被公认并得以广泛应用。这个“思”字下面的“心”字,就是由原有楷书的较繁琐的字形逐渐简化而习惯形成的,这个“心”字书写时应运用“两点”同类部位(45度、同长同角度)而形成三个45度的点,只是第二与第三点直线相连。“思”字因属倒丁字对比结构,我们应把“田”字的两个45度梯形边向里折以缩减纵向部位的宽度。对比度应为2/4。这个简化的“三点心”可以在所有与“心”字组合的字中运用。也可以单用,再例,“每”中间的两点,我们用一个虚竖进行了习惯简化,这种简化形式运用量极大,它不仅用于两个点,还可以运用于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横。还可以运用于“三点水”偏旁。还可以运用于“竹字头”等。还可以运用于“四点”等。简化法的另一种形式为借鉴简化,它是借鉴少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公认了的草体汉字,它们写起来不仅十分简化,更重要的是将它们夹杂在钢笔行书的书写环境之中,所起到的画龙点睛、提高行书的韵味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个借鉴简化的“各”字,在这一行字里所起的烘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再介绍几个借鉴简化字:这个“正”字要注意上横截画,上横左竖相碰开口,利用垂直弧把左下方的尖角体现出来,然后用“两点”同类部位并要相连,第二点向左长伸,“如”字,先要对称写两条斜线然后上转,再回一短折,最后长拉横弧勾回,该字属长度均等结构。“望”字,先用两点同类部位纵向排列,然后拉长中间一横并勾回,作为横向对比部位,而后写与长竖下接“三角圆”部位回一短横而进行1/3的对比,还有诸多草体字绝大多数人无法辨认,就不要随意借鉴了,如草体的“行”、“水”等等。

省略法:省略法是在能通俗易认的前提下,以省略笔画为手段来达到简化的目的。这个“的”字右边部分的“勺”字省略了一个小短撇,“的”字的结构属于面积均等,“里”字上半部分省略了两个小短横(也可解释为,两个小短横与竖划重合)。这个字最好的对比部位是上部包围框,一定要符合,它可以运用许多字。“更”字省略了左侧一个小短竖和里边两个小短横。写出这个字时要注意,它是以底部的撇和交叉而过的反弧作对比的,上部运用了一个“横折横折”同类部位。“以”字省略了一个“挑”画,写法是左边写两个与垂直线略带夹角的小短竖,右边使用半圆同类部位,但要使半圆部位的上竖略右倾一点,使之与左边使用半圆同类部位,但要使半圆部位的上竖略右倾一点,使之与左边两斜竖对称,“致、题”二字,左侧偏旁单写,组字时都省略了一个点,同时“题”字还使用了截画法。类似的字还有许多。

比例排列法:比例排列法是速成十法中的最后一种方法,它与前九种方法不同,前九种方法是指导单字书写的,而排列法则是指导实用性钢笔行书的通篇章法的。单字写得再漂亮,如果不懂得排列,则会摆布的得状如算子,呆滞无韵。所以掌握好排列法非常重要,其口诀为:“行书排列,大中小分。

对称起落,四三二一。

繁字应大,遇简则小。

大不超二,中不过三。

字间一线,行间分隔。

开门字大,尾字加重。”“行书排列,大中小分”是说正常的实用性钢笔行书的横向书写要强化一个概念:有大字、中字、小字的分别,不能象楷书那样字字相等,大小统一。

“对称起落,四三二一”是指字与字之间要水平线贯穿中心。以中心线为轴,形成上下对称的起落形式,不可形成单向起落。“繁字应大,遇简则小”是说行书汉字遇到笔划多的繁字应写得大一些,笔划少的简字要写得小一些,使其内部间隙从视觉的角度上基本相等,“攀”即为繁字,“书、力”等即为简字。

“大不超二,中不过三”是指排列当中,大字最好单独出现,最多可同时出现两个,绝不可同时出现三个:中字允许同时出现两个,最多可同时出现三个,绝不可同时出现三个以上,否则由于视觉上的原因,在一篇字当中会过于显眼,影响通篇的排列效果,如遇两个以上的大字或三个以上的中字地同时出现,可人为地缩小其中一个。(即追求频繁的大小、错落的变化)。

“字间一线,行间分隔”是指字与字之间要排列紧密,密不可分,达到只能容下一条直线的地步,行与行之间则要分隔开,否则将会一盘散沙,零乱不堪。

“开门字大,尾字加重”是指一段文字排列起来,第一字要处理成大字,如第一字形体过单,则以第二字作为开门字,处理为大字;尾字(最后一字)要比正常书写加重一些,使之有一种起始感和结束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