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具类 / 婴儿床 / 婴儿床

婴儿床

阅读:58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婴儿床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婴儿床 ,包括一床架、可沿所述床架上下滑动而调整高度的调整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调整架上的睡篮,以及设于所述调整架和所述床架之间用以将所述调整架 定位 至所述床架上的 锁 定机构。本发明的婴儿床可根据需要调整睡篮的高度,且睡篮可拆卸后单独使用。,下面是婴儿床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婴儿床,包括:
一床架;
可沿所述床架上下滑动而调整高度的调整架;
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调整架上的睡篮;以及
设于所述调整架和所述床架之间用以将所述调整架定位至所述床架上的定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数根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且呈弧形的底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杆,且各端上滑动地设有第一卡合按钮,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杆上相应地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按钮相卡合的第一卡合孔,滑动所述第一卡合按钮,所述第一卡合按钮与所述第一卡合孔脱离卡合,从而分离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立柱或所述底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及所述调整架之间竖直地设有相配合的滑及滑槽,所述滑块及所述滑槽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床架上,所述滑块及所述滑槽中的另一者设于所述调整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末端设有阻止所述滑槽滑离所述滑块的弹性阻挡件,按压所述弹性阻挡件,所述滑槽可滑离所述滑块,从而分离所述调整架与所述床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开设在所述床架上且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
设置在所述调整架上且可与任一所述定位孔相卡合的卡合件;以及
驱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定位孔卡合或脱离卡合的驱动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调整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其上开设有沿平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以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调整架上的操作件,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呈一定度的第二通槽;
所述卡合件同时穿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二通槽中,操作所述操作件可带动所述卡合件沿所述第一通槽滑动而与所述定位孔卡合或脱离卡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整架之间设有驱动所述操作件以使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定位孔相卡合的第一弹性元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护板、连接两所述侧护板上端的至少一支撑管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护板下端的且呈弧形的至少一横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的末端插入所述侧护板内,且其上滑动地设有第二卡合按钮,所述侧护板上相应地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合按钮相卡合的第二卡合孔,滑动所述第二卡合按钮,所述卡合按钮与所述第二卡合孔脱离卡合,从而可分离所述横管和所述侧护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末端滑动地设有可插入所述侧护板内的连接销,所述侧护板上滑动地设有驱动所述连接销的驱动按钮,操作所述驱动按钮,所述连接销脱离所述侧护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连接销之间设有驱使所述连接销插入所述侧护板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侧护板与所述驱动按钮之间设有驱使所述驱动按钮远离所述连接销的第三弹性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板上设有开口方向向上的凹槽,所述支撑管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挂扣的卡扣。

说明书全文

婴儿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婴儿床款式多种多样,然而,随着生活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婴儿床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婴幼儿时期是最需要照顾的关键时期,在夜晚睡觉时也需要看护者不时起床照看。为了解决晚间看护者需频繁起床照顾婴幼儿而影响睡眠的问题,看护者会购买与成人床高度相等的婴儿床,夜晚睡觉时,将婴儿床置于成人床旁侧即可方便照看。
[0003] 然而,该婴儿床只可与固定高度的成人床相匹配,适用范围小。而且,该婴儿床的床板下侧需要安装与成人床高度相等的床架,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且可拆离床架而单独使用的婴儿床。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床,包括一床架、可沿所述床架上下滑动而调整高度的调整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调整架上的睡篮,以及设于所述调整架和所述床架之间用以将所述调整架定位至所述床架上的定机构。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婴儿床包括一床架、一调整架及一睡篮,供婴幼儿躺睡的睡篮可拆卸地设置于调整架上,当使用空间较小时,可将睡篮从调整架上拆下后单独使用,睡篮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也便于转移或运输。另外,调整架可沿床架上下滑动而调整其高度,即设置于调整架上的睡篮也可调整其高度而与不同高度的成人床配合使用,便于看护者夜间照看睡篮里的婴幼儿。
[0007] 具体地,所述床架包括数根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且呈弧形的底杆。呈弧形的底杆与地面相接触,可摇摆,以安抚躺在睡篮里的儿童。
[0008] 较佳地,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拆卸后的立柱及底杆更便于储藏及运输。
[0009]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杆,且各端上滑动地设有第一卡合按钮,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杆上相应地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按钮相卡合的第一卡合孔,滑动所述第一卡合按钮,所述第一卡合按钮与所述第一卡合孔脱离卡合,从而分离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立柱或所述底杆。
[0010] 较佳地,所述床架及所述调整架之间竖直地设有相配合的滑及滑槽,所述滑块及所述滑槽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床架上,所述滑块及所述滑槽中的另一者设于所述调整架上。
[0011] 较佳地,所述滑块的末端设有阻止所述滑槽滑离所述滑块的弹性阻挡件,按压所述弹性阻挡件,所述滑槽可滑离所述滑块,从而分离所述调整架与所述床架。
[0012] 具体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床架上且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调整架上且可与任一所述定位孔相卡合的卡合件,以及驱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定位孔卡合或脱离卡合的驱动组件。
[0013]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调整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以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调整架上的操作件,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操作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呈一定度的第二通槽,所述卡合件同时穿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二通槽中,操作所述操作件可带动所述卡合件沿所述第一通槽滑动而与所述定位孔卡合或脱离卡合。
[0014] 较佳地,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整架之间设有驱动所述操作件以使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定位孔相卡合的第一弹性元件。
[0015] 具体地,所述睡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护板、连接两所述侧护板上端的至少一支撑管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护板下端的且呈弧形的至少一横管。
[0016] 具体地,所述横管的末端插入所述侧护板内,且其上滑动地设有第二卡合按钮,所述侧护板上相应地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合按钮相卡合的第二卡合孔,滑动所述第二卡合按钮,所述卡合按钮与所述第二卡合孔脱离卡合,从而分离所述横管和所述侧护板。分离后的所述横管与所述侧护板更便于储藏及运输。
[0017] 较佳地,所述支撑管的末端滑动地设有一可插入所述侧护板内的连接销,所述侧护板上滑动地设有一驱动所述连接销的驱动按钮,操作所述驱动按钮,所述连接销脱离所述侧护板。分离后的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侧护板更便于储藏及运输。
[0018] 较佳地,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连接销之间设有驱使所述连接销插入所述侧护板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侧护板与所述驱动按钮之间设有驱使所述驱动按钮远离所述连接销的第三弹性元件。
[0019] 较佳地,所述侧护板上设有开口方向向上的凹槽,所述支撑管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挂扣的卡扣。由于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侧护板之间设有相挂扣的卡扣及凹槽,操作驱动按钮后连接销脱离侧护板,支撑管也不会从侧护板上直接掉落而给躺在睡篮里的儿童造成安全隐患。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婴儿床的立体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婴儿床的床架及调整架的立体图。
[0022] 图3为沿图2中线A-A的局部剖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婴儿床的床架及调整架的另一立体图。
[0024]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婴儿床的床架的立体图,并展示了调整架的固定件及锁定机构。
[0026]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8为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婴儿床的睡篮的立体图。
[0029] 图10为沿图9中B-B线的局部剖视图。
[0030] 图11为沿图9中C-C线的局部剖视图。
[0031] 图12为本发明婴儿床各组件拆卸后的立体图。
[0032] 图13为本发明婴儿床各组件拆卸后的另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参考附图阐述本发明几个不同的最佳实施例,其中不同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部件。
[0034]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质在提供一种婴儿床1,包括一床架10、可沿床架10上下滑动而调整其高度的调整架20、可拆卸地设置于调整架20上的睡篮30,以及设于调整架20和床架10之间用以将调整架20定位至床架10上的锁定机构40。
[0035] 供婴幼儿躺睡的睡篮30可拆卸地设置于调整架20上,当使用空间较小时,可将睡篮30从调整架20上拆下后单独使用,睡篮30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也便于转移或运输。另外,调整架20可沿床架10上下滑动而调整其高度,即设置于调整架20上的睡篮30也可调整其高度而与不同高度的成人床配合使用,便于看护者夜间照看睡篮30里的婴幼儿。
[0036] 更具体地,图2展示了本发明婴儿床1的床架10及调整架20,如图所示,床架10包括数根竖直设置的立柱12,在该实施例中为4根,分别为设于床头两侧的第一立柱122以及设于床尾两侧的第二立柱124。两第一立柱122的上端通过一横柱14相连接,较佳地,两个第一立柱122及横柱14一体成型,呈U型;两第一立柱122之间设有装饰板19。该结构同样适用于第二立柱124,在此不再详述。位于同一旁侧的第一立柱122及第二立柱124间连有一底杆16,底杆16呈弧形,即其与地面相接触的底面呈弧形,可摇摆,因此可安抚躺在睡篮30里的婴幼儿。具体地,底杆16的两末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22及第二立柱124的下端相连接,较佳地,通过连接件18可拆卸地连接,拆卸后的立柱12及底杆16更便于储藏及运输。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8也为4个,大致呈L型,其相垂直的两端构成两连接头182(如图3所示),分别与一立柱12的下端及底杆16的末端相连接,由于每个连接件18的结构相同,且连接件18与立柱12的连接方式和与底杆16的连接方式相同,所以下面仅详细介绍其中一个连接件18与底杆16的可拆卸式连接。
[0037]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其展示了连接件18与底杆16的连接结构,如图所示,底杆16的末端开设有供连接件18的连接头182插入的第一插槽162,第一插槽16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卡合孔1622,连接头182上滑动地设有与第一卡合孔1622相配合的第一卡合按钮1822,在第一卡合按钮1822与连接头182之间设有第四弹性元件1824,如本实施例中的弹簧。当连接头182插入第一插槽162内时,第一卡合按钮1822在第四弹性元件1824的作用下伸入第一卡合孔1622内而与第一卡合孔1622相卡合。若要拆卸连接件18与底杆16,按压第一卡合按钮1822,克服第四弹性元件1824的弹,第一卡合按钮1822滑出第一卡合孔1622而与第一卡合孔1622脱离卡合,从而可将连接件18从底杆16的第一插槽162中分离出。
[0038] 下面将介绍婴儿床1的调整架20及其与床架10的连接方式,如图4~5所示,调整架20可沿床架10上下滑动而调整其高度,具体地,床架10及调整架20之间竖直地设有相配合的滑块52及滑槽54,滑块52及滑槽54中的一者设于床架10上,滑块52及滑槽54中的另一者设于调整架20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块52呈条状,竖直的设于立柱12上,调整架20呈方形,位于4根立柱12之间,且在其各角处开设有供滑块52滑动的滑槽54。为防止调整架20滑出滑块52,在滑块52的末端设有一弹性阻挡件522,当需要拆离调整架20时,按压弹性阻挡件522,向下滑动调整架20即可滑出滑块52,从而分离调整架20与床架10,分离后的调整架20与床架10更便于储藏及运输。另,如图8所示,在滑块52的上端设有一限位台阶524,以防止调整架20从滑块52上端滑出。调整架20可沿滑块52滑动,并通过锁定机构40将调整架20锁定至任一高度。下面将详细介绍锁定机构40的结构。
[0039] 如图6~9所示,锁定机构40包括开设在立柱12上且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42、设置在调整架20上且可与任一定位孔42相卡合的卡合件44,以及驱动卡合件44与定位孔42卡合或脱离卡合的驱动组件46。定位孔42与滑块52的高度范围相一致,以使调整架20在沿滑块52滑动的过程中可随时定位,较佳地,定位孔42旁可标记例如数字、字母等便于识别不同高度的符号。驱动组件46可驱动至少一个卡合件44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驱动组件46同时控制两个卡合件44。调整架20包括两固定件22,分别位于同一旁侧的第一立柱122及第二立柱124之间,固定件22上具有容置卡合件44的容置槽224,上述驱动组件46设于固定件22的中部,两个卡合件44的一端均与驱动组件46连接,另一端可伸出固定件22的端部而与定位孔42相卡合。
[0040] 具体地,如图7所示,驱动组件46包括与固定件22固定连接的限位件462,以及滑动地设置在固定件22上的操作件464,限位件462上开设有沿卡合件44的延伸方向(即水平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通槽4622,操作件464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4622呈一定角度的两个第二通槽4642,卡合件44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穿置部(图未示),穿置部与卡合件44大致垂直,穿置部同时穿置于同侧的第一通槽4622及第二通槽4642中。如图所示,当穿置部位于第二通槽4642的顶部或第一通槽4622的外侧(以两个第一通槽4622的中间为内侧)时,卡合件44与定位孔42相卡合,向上操作操作件464,在第一通槽4622的限位作用下,穿置部沿第一通槽4622向内滑动同时滑至第二通槽4642的底部,此时两个卡合件44均与定位孔42脱离卡合,然后,可向上或向下调整调整架20的高度。较佳地,操作件464与调整架2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466,如弹簧,释放操作件464,第一弹性元件466驱动操作件464向下移动,带动穿置部从第一通槽4622的内侧滑动至其外侧,以使卡合件44与定位孔
42相卡合。
[0041] 下面将介绍设置于调整架20上的睡篮30,如图9所示,睡篮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护板32、连接两侧护板32上端的至少一支撑管34以及连接两侧护板32下端的至少一横管36。横管36呈弧形,即其底面呈弧形,当睡篮30单独使用时可摇摆,因此可安抚躺在睡篮30里的婴幼儿。当睡篮30设于调整架20上时,床架10的底杆16也可摇摆以安抚婴幼儿,同时还可通过调节调整架20的高度来调节睡篮30的高度,以配合不同高度的成人床使用。睡篮30与调整架20为可拆卸式连接,如通过锁舌结构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睡篮30直接搁置于调整架20上,如图2所示,调整架20为一方框,该方框的内侧部24低于外侧部26,且内侧部24的上表面呈弧形,其与横管36的弧度大致相等。因此,当睡篮30搁置于调整架20上时,横管36与调整架20的内侧部24相贴合,从而使得睡篮30相对调整架20不可摇摆,非常稳定。两横管36上设有供婴幼儿躺睡的底板38,当睡篮30搁置于调整架20上时,底板38与调整架20的外侧部26位于同一平面,安全美观。
[0042] 具体地,横管36、支撑管34与侧护板32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如图9~10所示,横管36与侧护板32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件18与底杆16的连接方式类似,横管36的两末端向上延伸,侧护板32的下端两侧各开设有第二插槽362,第二插槽36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合孔366,横管36的末端上滑动地设有与第二卡合孔366相配合的第二卡合按钮364,在第二卡合按钮364与横管36的末端之间设有第五弹性元件368,如本实施例中的弹簧。当横管36的末端插入第二插槽362内时,第二卡合按钮364在第五弹性元件368的作用下伸入第二卡合孔366内而与第二卡合孔366相卡合。若要拆卸横管36与侧护板32,仅需滑动第二卡合按钮364,克服第五弹性元件368的弹力,第二卡合按钮364滑出第二卡合孔366而与第二卡合孔366脱离卡合,从而可将横管36从侧护板32的第二插槽362中分离出。分离后的横管36与侧护板32更便于储藏及运输。
[0043] 图9、11展示了支撑管34与侧护板32的连接结构,如图所示,支撑管34呈中空结构,其内滑动地设有一连接销342,连接销342部分地凸伸出支撑管34的末端,侧护板32上开设有供连接销342插入的第三插槽343。支撑管34与连接销342之间设有驱使连接销342插入第三插槽343的第二弹性元件344。侧护板32上滑动地设有一驱动按钮347,该驱动按钮347与连接销342的端部相抵接,操作驱动按钮347,驱动按钮347推抵连接销342,使其脱离第三插槽343,从而分离支撑管34与侧护板32。分离后的支撑管34与侧护板32更便于储藏及运输。较佳地,侧护板32与驱动按钮347之间设有驱使驱动按钮347远离连接销342的第三弹性元件345。较佳地,侧护板32上设有开口方向向上的凹槽346,支撑管
34上设有与凹槽346相挂扣的卡扣348。由于支撑管34与侧护板32之间设有相挂扣的卡扣348及凹槽346,操作驱动按钮347后连接销342即使脱离第三插槽343,支撑管34也不会从侧护板32上直接掉落而给躺在睡篮30里的儿童造成安全隐患。
[0044] 拆卸后的各组成构件可如图12~13所示布置,便于储藏及运输。
[004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婴儿床 2020-05-12 168
婴儿床 2020-05-12 181
婴儿床 2020-05-12 452
婴儿床 2020-05-13 856
婴儿床 2020-05-13 25
婴儿床 2020-05-13 2
婴儿床 2020-05-11 360
婴儿床 2020-05-12 304
婴儿床 2020-05-14 718
婴儿床 2020-05-11 80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