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具类 / 床垫 / 充气床垫 / 内置气泵及充气体装置

内置气及充气体装置

阅读:273发布:2021-08-04

专利汇可以提供内置气及充气体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气 泵 及充气体装置。内置气泵包括:面板,面板具有适于和外部 流体 连通的开口;主泵体,其界定出第一容置腔室,具有将第一容置腔室与外部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补气泵体,其界定出第二容置腔室,用于容置补气泵;连接组件,主泵体和补气泵体与面板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并且面板的开口与主泵体的第一容置腔室和补气泵体的第二容置腔室相连通;气道切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补气泵电连接,控制装置适于基于时间控制补气泵启动。充气体装置包括充气体;和设于充气体内部的内置气泵。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气泵及充气体装置可以基于时间控制补气泵的启动,使用更加方便。,下面是内置气及充气体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内置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具有适于和外部流体连通的开口;
主泵体,其界定出第一容置腔室,具有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与外部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
补气泵体,其界定出第二容置腔室,用于容置补气泵;
连接组件,所述主泵体和所述补气泵体与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并且所述面板的开口与所述主泵体的第一容置腔室和所述补气泵体的第二容置腔室相连通;
气道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一通气口界定出充气气道;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口界定出放气气道;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补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基于时间控制所述补气泵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适于在满足预设条件下开始计时,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在所述计时装置计时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补气泵启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预设条件包括充气体内的压达到预设压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装置适于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间时将时间计数清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泵还包括容纳体,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体内,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容纳体上,所述主泵体和所述补气泵体与所述容纳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子传感器、灯和/或USB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体具有泵体盖板,所述泵体盖板具有第一上盖口和第二上盖口,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上盖口连通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通气口以形成充气气道;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上盖口连通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以形成放气气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装置包括:
旋钮、与所述旋钮相连接的齿轮以及推板,所述旋钮适于设置在所述面板外并位于所述面板的开口处,所述推板与所述泵体盖板可操作地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泵体盖板下方,所述齿轮穿过所述面板的开口与所述推板相连接,所述推板适于在所述泵体盖板下方随所述旋钮和齿轮的旋转而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推板可操作地连接,并适于与所述泵体界定出充气气道和放气气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一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口处并与所述推板可操作地连接,适于随所述推板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口;以及
第二阀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气口处并与所述推板可操作地连接,适于随所述推板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组件包括第一阀罩、第一阀杆、第一弹簧和第一阀杆帽,其中,所述第一阀罩与所述主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杆具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相匹配的第一阀塞,第一弹簧连接第一阀杆和第一阀杆帽,第一阀杆帽与移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一阀杆适于在所述第一阀罩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二阀杆组件包括第二阀罩、第二阀杆、第二弹簧和第二阀杆帽,其中,所述第二阀罩与所述主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杆具有与所述第二通气口相匹配的第二阀塞,第二弹簧连接第二阀杆和第二阀杆帽,第二阀杆帽与移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二阀杆适于在所述第二阀罩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口。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泵还包括主泵和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推板上并与所述主泵相连接,以适于控制所述主泵的启动和关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盖板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适于与所述拨动开关可操作地连接。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还包括收线盒,所述收线盒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收线盒盖,适于关闭所述收线盒。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主泵体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开口的外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主泵体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处的外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呈环状,通过卡扣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由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相互连接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泵包括:
核心装置,所述核心装置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开口,枢转臂,所述枢转臂上设置有磁体,
设置在所述枢转臂上的皮碗,所述皮碗罩设于所述核心装置的所述开口以形成气室,和
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适于在通电后对所述磁体施加力以使所述枢转臂枢转并带动所述皮碗交替地对所述气室进行挤压和拉伸;
当所述皮碗对所述气室进行拉伸时,所述补气泵将外部气体通过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气室;当所述皮碗对所述气室进行挤压时,所述补气泵将所述气室内的气体通过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上的所述第二单向阀排出。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泵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核心装置两侧且对置的两个所述枢转臂。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泵包括底座,所述核心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限定出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限定第一气道以将外部气体引导至所述进气口;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限定第二气道以将所述气室内的气体从所述出气口引导至外部。
25.一种充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充气体;和
设于充气体内部的内置气泵,所述内置气泵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具有适于和外部流体连通的开口;
主泵体,其界定出第一容置腔室,具有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与外部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
补气泵体,其界定出第二容置腔室,用于容置补气泵;
连接组件,所述主泵体和所述补气泵体与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并且所述面板的开口与所述主泵体的第一容置腔室和所述补气泵体的第二容置腔室相连通;
气道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一通气口界定出充气气道;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口界定出放气气道;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补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基于时间控制所述补气泵启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充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包括:
顶片、底片和围片,所述顶片、所述底片和所述围片界定出所述充气体的内部空腔;以及
多个拉带,其位于所述充气体的内部空腔内。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充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为充气池、充气床垫和充气筏中的任一种。

说明书全文

内置气及充气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置气泵及充气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市场上常见的充气体,例如充气床、充气床垫、充气船和充气玩具等,因具备重量轻、可折叠、易携带、良好舒适性等优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气泵是充气体的必备部件,其用于对充气体进行充气或放气。为便于用户操作充气体的充放气,可以将气泵置于充气体内部。
[0003] 现有的内置气泵包括气压控制智能内置气泵,其基于检测到的充气体内的气压来对充气体进行充气和放气。有些气压控制智能内置气泵还包括补气泵,其基于检测到的充气体内的气压来对充气体进行补气。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的内置气泵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的内置气泵及充气体装置,其可以基于时间对充气体进行补气,使充气体保持恒压。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气泵,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适于和外部流体连通的开口;主泵体,其界定出第一容置腔室,具有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与外部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补气泵体,其界定出第二容置腔室,用于容置补气泵;连接组件,所述主泵体和所述补气泵体与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并且所述面板的开口与所述主泵体的第一容置腔室和所述补气泵体的第二容置腔室相连通;气道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一通气口界定出充气气道;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口界定出放气气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补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基于时间控制所述补气泵启动。
[0006]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适于在满足预设条件下开始计时,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在所述计时装置计时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补气泵启动。
[0007]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预设条件包括充气体内的压达到预设压力。
[0008]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计时装置适于在计时达到预设时间时将时间计数清零。
[0009]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内置气泵还包括容纳体,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体内,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容纳体上,所述主泵体和所述补气泵体与所述容纳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
[0010]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补气泵通过单向与设置在所述补气泵体上的补气口连接。
[0011]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子传感器、灯和/或USB接口
[0012]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主泵体具有泵体盖板,所述泵体盖板具有第一上盖口和第二上盖口,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上盖口连通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通气口以形成充气气道;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上盖口连通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以形成放气气道。
[0013]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气道切换装置包括:旋钮、与所述旋钮相连接的齿轮以及推板,所述旋钮适于设置在所述面板外并位于所述面板的开口处,所述推板与所述泵体盖板可操作地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泵体盖板下方,所述齿轮穿过所述面板的开口与所述推板相连接,所述推板适于在所述泵体盖板下方随所述旋钮和齿轮的旋转而移动。
[0014]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气道切换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推板可操作地连接,并适于与所述泵体界定出充气气道和放气气道。
[0015]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气道切换装置还包括:第一阀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口处并与所述推板可操作地连接,适于随所述推板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口;以及第二阀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气口处并与所述推板可操作地连接,适于随所述推板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口。
[0016]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阀杆组件包括第一阀罩、第一阀杆、第一弹簧和第一阀杆帽,其中,所述第一阀罩与所述主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杆具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相匹配的第一阀塞,第一弹簧连接第一阀杆和第一阀杆帽,第一阀杆帽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一阀杆适于在所述第一阀罩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二阀杆组件包括第二阀罩、第二阀杆、第二弹簧和第二阀杆帽,其中,所述第二阀罩与所述主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杆具有与所述第二通气口相匹配的第二阀塞,第二弹簧连接第二阀杆和第二阀杆帽,第二阀杆帽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二阀杆适于在所述第二阀罩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口。
[0017]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内置气泵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泵体内部的主泵,所述主泵适于进行充气或放气。
[0018]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内置气泵还包括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推板上并与所述主泵相连接,以适于控制所述主泵的启动和关闭。
[0019]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泵体盖板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适于与所述拨动开关可操作地连接。
[0020]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主泵包括:叶轮;泵罩,所述泵罩用于容纳所述叶轮;以及达,所述马达位于所述泵罩外并与所述叶轮连接,适于驱动叶轮转动以产生压从而进行充气和放气。
[0021]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泵罩具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适于将所述泵罩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孔洞适于将所述泵罩的内部空间与充气气道或放气气道流体连通。
[0022]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容纳体还包括收线盒,所述收线盒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0023]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收线盒盖,适于关闭所述收线盒。
[0024]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容纳体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主泵体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0025]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开口的外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主泵体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处的外周。
[0026]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呈环状,通过卡扣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0027]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28]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由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相互连接形成。
[0029]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补气泵包括:核心装置,所述核心装置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开口,枢转臂,所述枢转臂上设置有磁体,设置在所述枢转臂上的皮碗,所述皮碗罩设于所述核心装置的所述开口以形成气室,和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适于在通电后对所述磁体施加力以使所述枢转臂枢转并带动所述皮碗交替地对所述气室进行挤压和拉伸;当所述皮碗对所述气室进行拉伸时,所述补气泵将外部气体通过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气室;当所述皮碗对所述气室进行挤压时,所述补气泵将所述气室内的气体通过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上的所述第二单向阀排出。
[0030]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补气泵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核心装置两侧且对置的两个所述枢转臂。
[0031]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补气泵包括底座,所述核心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限定出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0032]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限定第一气道以将外部气体引导至所述进气口;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限定第二气道以将所述气室内的气体从所述出气口引导至外部。
[003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种充气体装置,其包括:充气体;和设于充气体内部的内置气泵,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适于和外部流体连通的开口;主泵体,其界定出第一容置腔室,具有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与外部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补气泵体,其界定出第二容置腔室,用于容置补气泵;连接组件,所述主泵体和所述补气泵体与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并且所述面板的开口与所述主泵体的第一容置腔室和所述补气泵体的第二容置腔室相连通;气道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一通气口界定出充气气道;当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气道切换装置与所述主泵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口界定出放气气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补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基于时间控制所述补气泵启动。
[0034]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面板通过高频焊接方式连接至所述充气体的外表面。
[0035]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充气体包括:顶片、底片和围片,所述顶片、所述底片和所述围片界定出所述充气体的内部空腔;以及多个拉带,其位于所述充气体的内部空腔内。
[0036] 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充气体为充气池、充气床垫和充气筏中的任一种。
[0037] 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及充气体装置可以基于时间控制补气泵的启动,使用更加方便。
[0038]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上述优点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明白易懂。

附图说明

[0039]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在应该参考在附图中更详细示出并且下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描述的实施例,其中:
[004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置气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俯视图;
[0042]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前视图;
[0043]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4] 图5a从一个视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主泵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5] 图5b从另一个视角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主泵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6] 图6是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是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主泵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内置气泵充气时的构造;
[0048] 图8是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主泵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内置气泵放气时的构造;
[0049] 图9是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主泵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内置气泵既不充气也不放气时的构造。
[0050]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置气泵的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51]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补气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补气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补气泵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皮碗处于打开状态;
[0054] 图1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补气泵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显示皮碗;
[0055] 图1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补气泵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显示皮碗;
[0056] 图14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补气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未显示皮碗;
[0057] 图15示出了图11所示的补气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6a示出了图11所示的补气泵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补气泵对外补气时的构造;
[0059] 图16b示出了图11所示的补气泵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补气泵对内吸气时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照任何一个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其它附图中示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没有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其它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为典型应用提供了代表性实施例。然而,对于特定的应用或实现,可以期望与本公开内容的教导一致的对特征进行各种组合和修改
[0061]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置气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和前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a和图5b分别从不同视角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置气泵的主泵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内置气泵1,其包括:面板11、容纳体18、主泵体12、补气泵体19、连接组件13以及气道切换装置14。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0062] 具体而言,如图4、图5a和图5b所示,面板11具有适于和外部流体连通的开口111,主泵体12界定出第一容置腔室并具有将第一容置腔室与外部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121和第二通气口122。补气泵体19,其界定出第二容置腔室,用于容置补气泵20。面板11安装在容纳体18上,容纳体18与主泵体12和补气泵体19通过连接组件13相连接并且面板11的开口111与主泵体12的第一容置腔室和补气泵体的第二容置腔室相连通。例如,面板11呈方形板状,主泵体呈近似方柱体状,第一通气口121和第二通气口122相对设置在主泵体12的侧壁上。
[0063] 如图4所示,容纳体18中包括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用于容纳控制装置21,在本实施例中为PCB板,一个腔室用于容纳电源线22,该腔室作为收线盒使用。面板上还设置有收线盒盖23,适于关闭收线盒。控制装置21用于控制内置气泵工作。电源线22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以为内置气泵供电。应理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容纳体18,而使得面板11与主泵体12和补气泵体19通过连接组件13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21和电源线
22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例如控制装置21可以安装在面板11上。
[0064] 例如,容纳体18还具有第一连接部181,该第一连接部181呈环状,可选地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其可具有螺纹表面。主泵体12具有第二连接部125,其位于主泵体12的上部,位于主泵体12与连接组件13相连接处的外周或者在主泵体连接处的内表面处,呈环状,可选地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第二连接部125也可具有螺纹表面。连接组件呈环状,可选地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上部圆环状、下部方环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81和第二连接部125相连接,例如,其上部与第一连接部181相匹配并具有与第一连接部181相匹配的螺纹表面,下部与第二连接部125相匹配并具有与第二连接部125相匹配的螺纹表面,连接组件1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分别与容纳体18和主泵体12相连接,或者,连接组件也可以通过卡扣在第一连接部181与第二连接部125的外周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81和第二连接部125,或者,连接组件13也可以通过胶黏或其它方式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81与第二连接部125。连接组件13界定出中空通道,以流体连通开口111和第一容置腔室供流体通过。容纳体18与补气泵体19之间也设置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13,不再赘述。
[006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13可以是一体形成,或者是其它结构,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由至少一个连接件相互连接形成。
[0066] 为增加密封效果,连接组件13与第一连接部181和第二连接部125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13、126。
[0067] 主泵体12还具有泵体盖板123,泵体盖板123具有第一上盖口1231和第二上盖口1232,当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上盖口1231连通开口111与第一通气口121以形成充气气道;当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上盖口1232连通开口111与第二通气口122以形成放气气道。具体而言,如图4、图5a和图5b所示,泵体盖板123与主泵体12的尺寸相匹配,固定在主泵体12的上部,第一上盖口1231可以是单个开口或者多个开口,第二上盖口1232也可以是单个开口或者多个开口。
[0068] 内置气泵还包括位于主泵体12内部的主泵15,其适于进行充气或放气,包括叶轮151、泵罩152和马达153,其中,泵罩152用于容纳叶轮151,马达153位于泵罩152外并可通过穿过泵罩152的输送轴与叶轮151连接,适于驱动叶轮转动以产生风压从而进行充气和放气。泵罩152可以固定于主泵体12的底部,其具有第一孔洞1521和第二孔洞1522,第一孔洞
1521适于将泵罩152的内部空间与第一容置腔室流体连通,第二孔洞1522适于将泵罩的内部空间与充气气道或放气气道流体连通。具体而言,如图4、图5a和图5b所示,第一孔洞1521可以位于上部泵罩的中央位置,即在马达153与叶轮151相连接的位置处,第二孔洞1522可以位于泵罩的侧部,与充气气道/放气气道相连通,这样气体可以通过第一孔洞1521从第一容置腔室进入泵罩内部,通过叶轮151转动加压,再通过侧部的第二孔洞1522从泵罩的内部流出,进入充气气道/放气气道中。
[0069] 下面结合附图4-9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气道切换装置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充气放气。
[0070] 气道切换装置14位于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气道切换装置14位于第一位置时,气道切换装置14与主泵体12以及第一通气口121界定出充气气道;当气道切换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气道切换装置与主泵体12以及第二通气口122界定出放气气道。
[0071] 气道切换装置14包括:旋钮141、与旋钮141相连接的齿轮142、推板143、隔板144以及第一阀杆组件145和第二阀杆组件146。其中,旋钮141适于设置在面板11外并位于面板的开口111处,推板143与泵体盖板123可操作地相连接并位于泵体盖板123下方,齿轮142穿过面板的开口111与推板143相连接,推板143适于在泵体盖板123下方随旋钮和齿轮的旋转而被移动,隔板144与推板143可操作地连接并适于与主泵体12界定出充气气道和放气气道。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进行气道切换。
[0072] 旋钮141与开口111相匹配,可具有贯穿的通孔以保持开口111的畅通。旋钮141的上部位于面板外,具有便于使用者旋握持和旋转的凹口。为了便于使用者握持,旋钮141的上部还可具有粗糙条纹,例如,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旋钮141为可旋转的手轮,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旋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旋钮141的下部穿过面板的开口111并具有连接件以便于与齿轮142固定连接。
[0073] 齿轮142的上部与旋钮141的下部连接件相固定,以便于齿轮142跟着旋钮141的旋转而旋转,例如,齿轮142的下部为直齿轮,推板的上表面具有与该直齿轮相匹配的棘齿1431,棘齿1431可以穿过泵体盖板上相应的开槽以与齿轮142的该直齿轮相啮合,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直齿轮的旋转可以带动推板的移动。可选地,齿轮142下部也可以是锥齿轮或者斜齿轮等,只要是能够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将旋转移动转化为水平移动的结构即可。
[0074] 推板143的下部具有一对挡板1432和1433,分别与第一阀杆组件和第二阀杆组件可操作地连接,齿轮142的旋转可以带动推板143的移动,从而使得挡板1432和1433移动,分别推动第一阀杆组件和第二阀杆组件。
[0075] 隔板144固定于主泵体12的内部,具有上部1441和下部1442两部分,其中上部1441具有滑槽,推板143可以在滑槽中移动,下部1442沿纵向延伸并且卡扣在主泵的侧部(即泵罩152的一侧,可以通过滑槽固定或者卡扣连接等与泵罩152相固定),与主泵体12的内壁相匹配以界定出气道。当进行充气时,气体可通过该气道并穿过第一通气口向外泵出,该气道起充气气道的作用;当进行放气时,气体可通过该气道并向上穿过推板143和泵体盖板123从开口中向外泵出,该气道起放气气道的作用。
[0076] 第一阀杆组件145设置于第一通气口121处并与推板143可操作地连接,适于根据推板143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第一通气口121。第二阀杆组件146设置于第二通气口122处并与推板143可操作地连接,适于根据推板143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第二通气口122。
[0077] 第一阀杆组件145为单向阀,其包括第一阀罩1451、第一阀杆1452、第一弹簧1453和第一阀杆帽1454,第一阀杆1452适于在第一阀罩1451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通气口121。具体而言,第一阀罩1451位于主泵体外部,与主泵体12固定连接。第一阀杆1452的一端具有与第一通气口121相匹配的第一阀塞1455,第一阀杆1452的另一端与第一阀杆帽1454相连接,第一弹簧1453套设于第一阀杆1452的外侧并位于第一阀塞1455和第一阀杆帽1454之间。第一阀杆帽1454与推板143可操作地连接。换言之,推板的移动可以推动第一阀杆帽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阀杆1452的移动,第一阀杆1452适于带动第一阀塞1455在第一阀罩1451内沿第一通气口121的轴向移动,使得第一阀塞1455可以堵住第一通气口121以关闭第一通气口121,或者使得第一阀塞1455远离第一通气口121以打开第一通气口121。进一步而言,第一阀塞1455的外围可包覆有密封件1456,由此可以提高阀塞对通气口的密封性
[0078] 第二阀杆组件146为单向阀,其包括第二阀罩1461、第二阀杆1462、第二弹簧1463和第二阀杆帽1464,第二阀杆1462适于在第二阀罩1461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通气口122。具体而言,第二阀罩1461位于主泵体外部,与主泵体12固定连接。第二阀杆1462的一端具有与第二通气口122相匹配的第二阀塞1465,第二阀杆1462的另一端与第二阀杆帽1464相连接,第二弹簧1463套设于第二阀杆1462的外侧并位于第二阀塞1465和第二阀杆帽1464之间。第二阀杆帽1464与推板143可操作地连接。换言之,推板的移动可以推动第二阀杆帽
1464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阀杆1462的移动,第二阀杆1462适于带动第二阀塞1465在第二阀罩1461内沿第二通气口122的轴向移动,使得第二阀塞1465可以堵住第二通气口122以关闭第二通气口122,或者使得第二阀塞1465远离第二通气口122以打开第二通气口122。
进一步而言,第二阀塞1465的外围可包覆有密封件1466,由此可以提高阀塞对通气口的密封性。
[0079] 内置气泵还包括拨动开关124,该拨动开关124设置于推板143上并与主泵15相连接,以适于控制主泵15(具体而言,马达153)的启动和关闭。泵体盖板123设置有凸起(未示出),该凸起适于与拨动开关124可操作地连接。当旋钮旋转时,可以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得推板143移动,推板143的移动使得其上的拨动开关124可以碰到泵体盖板123上的凸起,从而被该凸起触动而启动泵或者被该凸起反向触动而关闭泵。
[0080] 基于上述结构,气道切换装置,泵体盖板与拨动开关124之间形成联动机构。
[0081] 如图7所示,在需要内置气泵进行充气时,旋转旋钮141至第一位置(即充气位),旋钮141的旋转带动与之连接在一起的齿轮142的旋转,从而使与齿轮142相匹配的推板143横向(例如向右)移动,推板143上的拨动开关124被泵体盖板123上的凸起所触动,使得泵被启动开始工作,同时,推板143的向右移动使得一对挡板1432和1433均向右移动,挡板1433从而推动第一阀杆组件向右移动,使得第一通气口打开,此时,推板143的向右移动还是得泵体盖板的第一上盖口1231打开(此时第二上盖口1232关闭),形成了开口111至第一上盖口1231至第一通气口的充气气道。具体而言,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流体从泵体盖板的第一上盖口1231进入第一容置腔室中,流体通过泵罩的第一孔洞1521进入泵罩152的内部空间中,通过叶轮151的转动加压,再通过侧部的第二孔洞1522从泵罩的内部流出,进入隔板144界定出的气道中,然后从第一通气口121流出。
[0082] 如图8所示,在需要内置气泵进行放气时,旋转旋钮141至第二位置(即放气位),旋钮141的旋转带动与之连接在一起的齿轮142的旋转,从而使与齿轮142相匹配的推板143横向(例如向左)移动,推板143上的拨动开关124被泵体盖板123上的凸起所触动,使得泵被启动开始工作,同时,推板143的向左移动使得一对挡板1432和1433均向左移动,挡板1432从而推动第二阀杆组件向左移动,使得第二通气口打开,此时,推板143的向左移动还是得泵体盖板的第二上盖口1232打开(此时第一上盖口1231关闭),形成了开口111至第二上盖口1232至第二通气口的放气气道。具体而言,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流体从第二通气口122进入第一容置腔室中,并通过泵罩的第一孔洞1521进入泵罩152的内部空间中,通过叶轮151的转动加压,再通过侧部的第二孔洞1522从泵罩的内部流出,进入隔板144界定出的气道中,然后穿过泵体盖板的第二上盖口1232,并通过连接组件13界定出的通道,从开口111流出。
[0083] 当停止进行充气或放气时,旋转旋钮141至第一位置(即充气位)和第二位置(即放气位)之间,此时,推板143位于中间,推板143上的拨动开关124被泵体盖板123上的凸起所触动,使得泵停止工作,同时,推板143的位置还关闭了泵体盖板的第一上盖口1231和第二上盖口1232,并且由于一对挡板1432和1433也处于中间位置,第一阀杆组件和第二阀杆组件未被推动,由于弹簧的作用复位堵住第一通气口121和第二通气口122以关闭第一通气口121和第二通气口122。此时,气道切换装置关闭气道,既不充气也不放气,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不限于空气,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气体。
[0084] 如图4所示,补气泵20适于通过安装件安装至补气泵体19的侧壁,并适于在主泵对充气体进行充气后对充气体进行补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补气泵20为静音隔膜泵,补气泵的类型不限于此,可以为其它任何合适的气泵。补气泵20具有气泵进气口(未示出)和气泵出气口201,气泵出气口201连接有出气口连接管202,出气口连接管202的末端连接有单向阀203,单向阀203经由单向阀连接管204安装与补气口(未示出)流体连通。单向阀只允许流体流入充气体的内部,不允许充气体的内部流体流出。当补气泵20对充气体进行补气时,充气体的外部流体经由面板的开口111、容纳体18、气泵进气口、气泵出气口201、出气口连接管202、单向阀203、单向阀连接管204、补气口进入充气体的内部。
[0085] 如图11-16b所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补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补气泵20主要包括核心装置206、分别设置在核心装置206两侧且对置的两个枢转臂207、设置在枢转臂207上的皮碗208、和电磁装置209。核心装置206包括进气口2010、出气口2011、第一单向阀2012、第二单向阀2013和开口2014。枢转臂207上设置有磁体2015。皮碗208罩设于核心装置206的开口2014以形成气室2016。电磁装置209在通电后对磁体2015施加力以使枢转臂207枢转并带动皮碗208交替地对气室2016进行挤压和拉伸。当皮碗208对气室2016进行拉伸时,补气泵20将外部气体通过设置在进气口2010上的第一单向阀2012吸入气室2016;当皮碗208对气室2016进行挤压时,补气泵20将气室2016内的气体通过设置在出气口2011上的第二单向阀2013排出。应理解,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枢转臂。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在本实施例中的形式是单向阀片。
[0086]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补气泵20还包括底座2017,核心装置206安装在底座2017上并限定出进气口2010和出气口2011。底座2017包括第一凹槽2018,第一凹槽2018限定第一气道以将外部气体引导至进气口2010;底座2017还包括第二凹槽2019,第二凹槽2019限定第二气道以将气室2016内的气体从出气口2011引导至外部。第一凹槽2018和第二凹槽2019相互独立,即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相互独立。而且,进气和出气过程在时间上完全错开不会同时发生。
[0087]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核心装置206与两个皮碗208分别形成两个气室2016。每个气室2016均包括第一单向阀2012和第二单向阀2013。如图16a所示,在气室2016受到挤压时,第一单向阀2012能阻止气体从气室2016通过进气口2010进入第一气道,同时第二单向阀2013能允许气体从气室2016通过出气口2011进入第二气道排出,以达到补气效果。气体流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如图16b所示,在气室2016被拉伸时,第二单向阀2013能阻止气体从第二气道通过出气口2011进入气室2016,同时第一单向阀2012能允许气体从第一气道通过进气口2010进入气室2016,使气室2016能够从第一气道得到气体补充。气体流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这个过程相当于外界给补气泵补气,补气泵不对外做功。
[0088] 一次挤压和一次拉伸视为一个运动周期。根据各个国家交流电频率不同,对于50Hz的交流电,每秒皮碗挤压拉伸50次,对外补气50次。对于60Hz的交流电,每秒皮碗挤压拉伸60次,对外补气60次。
[0089] 控制装置21与补气泵20电连接。控制装置21基于时间控制补气泵20启动。具体的,控制装置21包括计时装置,计时装置在满足预设条件下开始计时,控制装置21在计时装置计时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补气泵20启动。
[0090]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置气泵的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1在开始工作后,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随后进入待机状态。进而,控制装置21控制检测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其中,打饱气压设定为P。
[0091] 第一种情况,当检测到的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小于P-90时,判断主泵15是否接通。如果主泵15没有接通,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待机状态。如果主泵15接通,则进一步判断主泵
15是否关闭。如果主泵15没有关闭,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检测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如果主泵15关闭,则控制装置21进一步判断压力是否小于P。如果压力小于P,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待机装置。如果压力不是小于P,则进一步判断计时装置计时是否达到预设时间,例如达到
60秒。
[0092] 第二种情况,当检测到的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小于P-50且大于或等于P-90时,判断主泵15是否接通。此时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主泵15接通,则进一步判断主泵15是否关闭。如果主泵15没有关闭,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检测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如果主泵15关闭,则控制装置21进一步判断压力是否小于P。如果压力小于P,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待机装置。如果压力不是小于P,则进一步判断计时装置计时是否达到预设时间,例如达到
60秒。第二种情况,如果主泵15没有接通,则控制装置21控制补气泵20接通。进而判断压力是否小于P。如果压力小于P,则补气泵20继续接通。如果压力不是小于P,则控制装置21控制补气泵20关闭。进而进一步判断计时装置计时是否达到预设时间,例如达到60秒。
[0093] 第三种情况,当检测到的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大于或等于P-50,判断主泵15是否接通。此时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主泵15接通,则进一步判断主泵15是否关闭。如果主泵15没有关闭,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检测充气体内部的气压值。如果主泵15关闭,则控制装置21进一步判断压力是否小于P。如果压力小于P,则控制装置21返回到待机装置。如果压力不是小于P,则进一步判断计时装置计时是否达到预设时间,例如达到60秒。第二种情况,如果主泵15没有接通,则进一步判断计时装置计时是否达到预设时间,例如达到60秒。
[0094] 也就是说,计时装置在充气体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补气泵20关闭或者主泵15没有接通这些预设条件满足后开始计时。当计时达到预设时间后,控制装置21停止计时装置的计时并将计时装置内的时间计数清零。同时,控制装置21使补气泵20启动并开始对充气体进行补气。当充气体内的压力小于P时,补气泵20继续接通,继续对充气体进行补气。当充气体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控制装置21使补气泵停止工作,并且使计时装置重新开始计时。通过控制装置21控制补气泵20定期给充气体进行补气,可以使得充气体内的压力基本保持恒定。
[0095]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这样的讨论中以及从附图和权利要求中容易认识到,在不脱离由以下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合理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修改和变化。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耐用型充气床垫 2020-05-15 655
组合式病理充气床垫 2020-05-16 916
一种充气床垫 2020-05-12 252
医用充气床垫 2020-05-12 807
充气床垫 2020-05-11 513
自贮存式充气床垫 2020-05-15 927
充气床垫 2020-05-11 505
一种充气式床垫 2020-05-12 738
一种充气床垫 2020-05-13 339
易排便防褥疮充气床垫 2020-05-15 42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