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具类 / 床垫 / 充气床垫 /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阅读:919发布:2021-07-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和减速 电机 ,所述床体上端面右部铰接有靠背,所述减速电机固接在床体下端面右部,减速电机 输出轴 上固接有动 力 齿盘,第一 基座 上方设有手托架,第二基座左侧设有腿托架,连接轴末端依次固接有第一 凸轮 、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所述动力齿盘和第一齿盘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第二齿盘和第三齿盘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 支撑 底架运动,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且手托架和腿托架运动过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通过改变底架与不同直径的凸轮 接触 ,即可调节手托架或腿托架的运动幅度,以适应于不同康复阶段的病人。,下面是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和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端面右部铰接有靠背,靠背右端面固接有U形滑杆,所述U形滑杆上套接有滑动,滑动块上铰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下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部螺纹套接有转筒,转筒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床体上端面于靠背右侧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接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卡接于环形滑槽内,所述减速电机固接在床体下端面右部,并设有相应的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插头,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固接有动齿盘,所述床体下端面右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右支撑腿,左边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左支撑腿,两左支撑腿内侧面设有收纳槽,并于收纳槽内插接有延长板,所述床体前后两侧设有插接于床体的第一滑筒,第一滑筒内插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固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端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基座上方设有手托架,手托架下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卡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左支撑腿上设有插接于左支撑腿的第二滑筒,第二滑筒内插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左端固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左端面呈向右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基座左侧设有腿托架,腿托架右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接于第二滑槽内,第一连接杆下端及第二连接杆右端均固接有底架,底架外侧面固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杆下部以及第二连接杆右部均套接有支撑弹簧,其中,第一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上端固接第一滑筒下端面,下端固接底架上端面,第二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左端固接第二滑筒右端面,右端固接底架左端面,所述床体下端面前后两侧于两第一连接杆内侧固接有两固定架,两左支撑腿右端面于两第二连接杆内侧亦固接有两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均插接有连接轴,床体下方两连接轴内部及左支撑腿右侧两连接轴内部均插接于套筒内,且套筒内壁上下两侧设有第三滑槽,每根连接轴于套筒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卡接于第三滑槽内,所述连接轴末端依次固接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三者同轴固定连接,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前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平,前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均设有与所述底架宽度相适应的环形卡槽,并于环形卡槽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内卡接有第一万象滚珠,第三凸轮外侧端面固接有拉杆,拉杆末端固接有拉环,床体下方的套筒上固接有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两左支撑腿右侧的套筒上固接有第三齿盘,所述第一齿盘和动力齿盘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第二齿盘和第三齿盘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固接有充气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设有海绵床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及第二滑块右端面设有第二滚珠槽,第二滚珠槽内卡接有第二万象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托架上端面及腿托架左端面均固接有海绵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腿及右支撑腿下端均固接有带有自装置的万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托架上设有手臂绑带,腿托架上设有腿部绑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等,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基本需要卧床休息,尤其是心内科的病人,术后长时间行动不便,需要久卧在床,然而长时间的卧床有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及肌体僵硬等问题,因而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而介于医院医护资源有限,医院无法给每个病人安排全程一对一的术后康复护理,家属也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进行陪护。
[0003] 公告号为CN10865291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通过驱动齿轮转动带动传动组件的传动,后依次通过联动杆、从动连杆、牵拉杆一和牵拉杆二驱动联动齿轮一和联动齿轮二转动从而带动下肢康复训练。然而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病人逐渐康复,病人康复训练的程度应当逐渐增强,为此,需要一种能随病人康复阶段而调整的康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通过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支撑底架运动,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且手托架和腿托架运动过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通过改变底架与不同直径的凸轮接触,即可调节手托架或腿托架的运动幅度,以适应于不同康复阶段的病人。
[0005]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和减速电机,所述床体上端面右部铰接有靠背,靠背右端面固接有U形滑杆,所述U形滑杆上套接有滑动,滑动块上铰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下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部螺纹套接有转筒,转筒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床体上端面于靠背右侧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接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卡接于环形滑槽内,转筒可相对于支撑杆同轴转动而无法上下滑动,但当转筒转动时,将调节螺纹杆的高度,进而带动滑动块沿U形滑杆滑动,以调整靠背的支撑度,所述减速电机固接在床体下端面右部,并设有相应的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插头,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固接有动齿盘,所述床体下端面右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右支撑腿,左边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左支撑腿,两左支撑腿内侧面设有收纳槽,并于收纳槽内插接有延长板,将延长板抽出,可方便病人休息,将延长板推至床体下方,使病人双腿垂下,则可进行康复训练,所述床体前后两侧设有插接于床体的第一滑筒,第一滑筒内插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固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端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基座上方设有手托架,手托架下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卡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左支撑腿上设有插接于左支撑腿的第二滑筒,第二滑筒内插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左端固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左端面呈向右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基座左侧设有腿托架,腿托架右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接于第二滑槽内,第一连接杆下端及第二连接杆右端均固接有底架,底架外侧面固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杆下部以及第二连接杆右部均套接有支撑弹簧,其中,第一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上端固接第一滑筒下端面,下端固接底架上端面,第二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左端固接第二滑筒右端面,右端固接底架左端面,所述床体下端面前后两侧于两第一连接杆内侧固接有两固定架,两左支撑腿右端面于两第二连接杆内侧亦固接有两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均插接有连接轴,床体下方两连接轴内部及左支撑腿右侧两连接轴内部均插接于套筒内,且套筒内壁上下两侧设有第三滑槽,每根连接轴于套筒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卡接于第三滑槽内,所述连接轴末端依次固接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三者同轴固定连接,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前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平,前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均设有与所述底架宽度相适应的环形卡槽,并于环形卡槽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内卡接有第一万象滚珠,第三凸轮外侧端面固接有拉杆,拉杆末端固接有拉环,床体下方的套筒上固接有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两左支撑腿右侧的套筒上固接有第三齿盘,所述第一齿盘和动力齿盘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第二齿盘和第三齿盘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当减速电机启动时,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带动床体下方套筒转动,由于第三滑块卡接于第三滑槽内,连接轴将随套筒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连接杆下端底架受支撑弹簧支撑,底架将始终卡接于环形卡槽内,当第一凸轮或第二凸轮或第三凸轮转动时,底架上下起伏,进而带动第一基座上下起伏运动,病人将手臂置于手托架上,即可随之进行上下运动,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当第一基座上下运动时,手托架可沿第一滑槽滑动,因而病人手臂与手托架可保持相对静止,当减速电机启动时,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带动床体下方套筒转动,并进而由第二传动链带动左支撑腿右侧套筒转动,同理,此时第二基座也将左右往复运动,病人将腿搭在腿托架左侧,即可随之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当第二基座左右运动时,腿托架可沿第二滑槽滑动,因而病人腿部与腿托架可保持相对静止,又由于前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前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因而当床体前方手托架处于最高点时,床体后方手托架处于最低点,前方左支撑腿左侧腿托架处于最右点,后方左支撑腿左侧腿托架处于最左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向上扳动第一连接杆下方把手或向左扳动第二连接杆右侧把手,使底架脱离环形卡槽,随后推拉拉环,即可沿套筒内第三滑槽调节连接轴位置,松开扳手,使底架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卡接入环形卡槽内,即可改变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与底架的位置关系,通过改变底架与不同直径的凸轮接触,可使得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运动幅度不同,进而根据需要调节手托架或腿托架的运动幅度,以适应于不同康复阶段的病人。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上固接有充气枕,以便于病人倚靠时更加舒适。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上设有海绵床垫,以提高病人使用的舒适度。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及第二滑块右端面设有第二滚珠槽,第二滚珠槽内卡接有第二万象滚珠,以减小手托架或腿托架滑动时的摩擦力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手托架上端面及腿托架左端面均固接有海绵垫,以提高病人使用的舒适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腿及右支撑腿下端均固接有带有自装置的万向轮,以便于装置的移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手托架上设有手臂绑带,腿托架上设有腿部绑带,以便于病人在使用时固定病人的手臂及腿部。
[0012]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病人只需坐卧在床体上并倚靠靠背,转动转筒即可调节靠背的支撑角度,启动减速电机,即可带动床体下方及左支撑腿右侧套筒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转动,从而支撑底架,使床体下方底架上下起伏运动,使左支撑腿右侧底架左右往复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基座上下往复运动,第二基座左右往复运动,病人将手臂搭在手托架上,腿搭在腿托架上,即可随之进行康复训练,且病人手臂与手托架、腿与腿托架均可保持相对静止;当床体前方手托架处于最高点时,床体后方手托架处于最低点,前方左支撑腿左侧腿托架处于最右点,后方左支撑腿左侧腿托架处于最左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向上扳动第一连接杆下方把手或向左扳动第二连接杆右侧把手,使底架脱离环形卡槽,随后推拉拉环并松开把手,即可改变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与底架的位置关系,通过改变底架与不同直径的凸轮接触,可使得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运动幅度不同,进而根据需要调节手托架或腿托架的运动幅度,实轴长度越长的凸轮使得手托架或腿托架运动幅度越大,以适应于不同康复阶段的病人。
[0013]附图说明
[0014]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5]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螺纹杆、转筒与支撑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床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左支撑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套筒与连接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6为本发明所述环形卡槽的纵切面示意图。
[0020] 附图7为本发明所述手托架的纵切面示意图。
[0021] 附图8为本发明所述腿托架的横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1 8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0023] 如图1 8所示,本发明包括床体1和减速电机2,所述床体1上端面右部铰接有靠背~3,靠背3右端面固接有U形滑杆4,所述U形滑杆4上套接有滑动块5,滑动块5上铰接有连接架
6,连接架6下端固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下部螺纹套接有转筒8,转筒8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滑槽8-1,所述床体1上端面于靠背3右侧铰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顶端固接有环形滑块9-
1,所述环形滑块9-1卡接于环形滑槽8-1内,转筒8可相对于支撑杆9同轴转动而无法上下滑动,但当转筒8转动时,将调节螺纹杆7的高度,进而带动滑动块5沿U形滑杆4滑动,以调整靠背3的支撑角度,所述减速电机2固接在床体1下端面右部,并设有相应的控制开关2-1和外接电源插头10,减速电机2输出轴上固接有动力齿盘11,所述床体1下端面右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右支撑腿12,左边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左支撑腿13,两左支撑腿13内侧面设有收纳槽13-1,并于收纳槽13-1内插接有延长板14,将延长板14抽出,可方便病人休息,将延长板14推至床体1下方,使病人双腿垂下,则可进行康复训练,所述床体1前后两侧设有插接于床体1的第一滑筒15,第一滑筒15内插接有第一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6顶端固接有第一基座17,所述第一基座17上端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槽17-1,所述第一基座17上方设有手托架18,手托架18下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块18-1,所述第一滑块18-1卡接于第一滑槽17-1内,所述左支撑腿13上设有插接于左支撑腿13的第二滑筒
19,第二滑筒19内插接有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0左端固接有第二基座21,所述第二基座21左端面呈向右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槽21-1,所述第二基座21左侧设有腿托架22,腿托架22右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块22-1,所述第二滑块22-1卡接于第二滑槽21-1内,第一连接杆16下端及第二连接杆20右端均固接有底架23,底架23外侧面固接有把手24,所述第一连接杆16下部以及第二连接杆20右部均套接有支撑弹簧25,其中,第一连接杆16外的支撑弹簧25上端固接第一滑筒15下端面,下端固接底架23上端面,第二连接杆20外的支撑弹簧25左端固接第二滑筒19右端面,右端固接底架23左端面,所述床体1下端面前后两侧于两第一连接杆16内侧固接有两固定架26,两左支撑腿13右端面于两第二连接杆20内侧亦固接有两固定架26,每个固定架26上均插接有连接轴27,床体1下方两连接轴27内部及左支撑腿13右侧两连接轴27内部均插接于套筒28内,且套筒28内壁上下两侧设有第三滑槽28-1,每根连接轴27于套筒28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接有第三滑块27-1,所述第三滑块27-1卡接于第三滑槽28-1内,所述连接轴27末端依次固接有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
30和第三凸轮31,三者同轴固定连接,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前侧手托架18下方第一凸轮
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18下方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水平,前侧腿托架22右侧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22右侧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水平,所述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
30和第三凸轮31均设有与所述底架23宽度相适应的环形卡槽32,并于环形卡槽32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槽33-1,所述第一滚珠槽33-1内卡接有第一万象滚珠33,第三凸轮31外侧端面固接有拉杆34,拉杆34末端固接有拉环35,床体1下方的套筒28上固接有第一齿盘36和第二齿盘37,两左支撑腿13右侧的套筒28上固接有第三齿盘38,所述第一齿盘36和动力齿盘
11通过第一传动链39连接,第二齿盘37和第三齿盘38通过第二传动链40连接。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3上固接有充气枕41,以便于病人倚靠时更加舒适。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上设有海绵床垫42,以提高病人使用的舒适度。
[002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18-1下端面及第二滑块22-1右端面设有第二滚珠槽43-1,第二滚珠槽43-1内卡接有第二万象滚珠43,以减小手托架18或腿托架22滑动时的摩擦力。
[002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托架18上端面及腿托架22左端面均固接有海绵垫44,以提高病人使用的舒适度。
[002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撑腿13及右支撑腿12下端均固接有带有自锁装置的万向轮45,以便于装置的移动。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托架18上设有手臂绑带18-2,腿托架22上设有腿部绑带22-2,以便于病人在使用时固定病人的手臂及腿部。
[0030] 使用本发明时,病人坐卧在床体1上并倚靠靠背3,转动转筒8即可调节靠背3的支撑角度,将延长板14推至床体1下方,将手臂搭在手托架18上,腿搭在腿托架22上,启动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通过第一传动链39带动床体1下方套筒28转动,由于第三滑块27-1卡接于第三滑槽28-1内,连接轴27将随套筒2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连接杆16下端底架23受支撑弹簧25支撑,底架23将始终卡接于环形卡槽32内,当第一凸轮29或第二凸轮30或第三凸轮31转动时,底架23上下起伏,进而带动第一基座17上下起伏运动,病人手臂置于手托架18上即可随之进行上下运动,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当第一基座17上下运动时,手托架18可沿第一滑槽17-1滑动,因而病人手臂与手托架18可保持相对静止,当减速电机2启动时,减速电机2通过第一传动链39带动床体1下方套筒28转动,并进而由第二传动链40带动左支撑腿13右侧套筒28转动,同理,此时第二基座
21也将左右往复运动,病人将腿搭在腿托架22左侧,即可随之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当第二基座21左右运动时,腿托架22可沿第二滑槽21-1滑动,因而病人腿部与腿托架22可保持相对静止;又由于前侧手托架18下方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18下方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水平,前侧腿托架22右侧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22右侧第一凸轮
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方向水平,因而当床体1前方手托架18处于最高点时,床体1后方手托架18处于最低点,前方左支撑腿13左侧腿托架22处于最右点,后方左支撑腿13左侧腿托架22处于最左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向上扳动第一连接杆16下方把手24或向左扳动第二连接杆20右侧把手24,使底架23脱离环形卡槽32,随后推拉拉环35,即可沿套筒28内第三滑槽28-1调节连接轴27位置,松开扳手,使底架23在支撑弹簧25的作用下再次卡接入环形卡槽32内,即可改变第一凸轮29、第二凸轮30和第三凸轮31与底架23的位置关系,通过改变底架23与不同直径的凸轮接触,可使得第一连接杆16或第二连接杆20的运动幅度不同,进而根据需要调节手托架18或腿托架22的运动幅度,实轴长度越长的凸轮使得手托架18或腿托架22运动幅度越大,以适应于不同康复阶段的病人。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充气式多功能理疗床垫 2020-05-16 555
一种充气床垫 2020-05-12 692
一种充气床垫 2020-05-13 885
一种充气床垫 2020-05-13 284
一次性充气床垫 2020-05-14 859
充气床垫 2020-05-11 505
耐燃的充气床垫 2020-05-12 804
坐卧两用充气床垫 2020-05-15 242
充气床垫 2020-05-11 281
易排便防褥疮充气床垫 2020-05-15 42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