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热解炉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热解炉保护与冷却的附件。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质热解是指生物质无
氧或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受
热分解形成固相、气相及液相产物的化学过程。通过改变热解过程中的
温度、压
力、加热方式等因素,可改变生物质热
解的产率和产物分布。热解过程的主要产物有
燃料气、
燃料油和炭产物。热解产物的产量及
成分分布与温度、加热速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生物质热解技术作为新
能源研究的重
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所有的生物质热解技术中,反应器都是其主要设备,对于反应器的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物的分布和产量,在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国际上
已开发出多种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包括
流化床反应器、
涡流反应器和烧蚀反应器等。热解反
应器有许多种类,根据生物质颗粒及热载体受热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
接触式、间接式和混
合式;按照生物质物料和热载体运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流化床式和非流化床式。
[0003] 现有的立式热解反应器一旦做成大型设备,物料落下会对反应器底部部件造成损伤的问题,针对物料是固态时,物料下落时,对于反应器底部部件的损伤尤其大。
[0004]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能减少反应物料对反应器底部的冲击的适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热解炉保护与冷却的附件。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热解炉保护与冷却的附件,具体方案如下:
[0006]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热解炉保护与冷却的附件,包括热解炉下封盖与
挡板,所述热解炉下封盖通
过热解炉
支架与热解炉底座连接,所述热解炉支架与所述挡板之间通
过挡板支架连接,
[0007] 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热解炉下封盖的中心
位置处,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热解炉下封盖相平行设置。
[00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解炉内的物料下落至热解炉底座的过程中,挡板的设置,使得下落的物料首先砸到挡板上,分散冲击力,接着物料从挡板的四周滑下,至热解炉底部,
有效减弱物料对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冲击力,起到保护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作用,大
大减少了热解炉底部部件的更换率,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设为截面为圆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挡板的外径小于所述热解炉的内径,
[0010] 所述挡板的下表面高于热解炉下封盖的上表面。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的外径设为小于热解炉的内径,有助于保证砸到挡板上的物料能顺利滑入热解炉的内部,将挡板的下表面设为高于热解炉下封盖的上表面,有
助于进一步缓解物料落入热解炉底座上的冲击力,起到进一步保护的作用。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炉支架的一侧连通有进
水口,另一侧连通有出水口,
[0013] 所述进水口上远离所述热解炉的一端由
冷却水输送装置将冷却水输送至进水口,以实现冷却水在热解炉支架的夹层中流动。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热解炉支架的夹层中流动,可起到冷却炉体的作用,起到保护炉体,延长炉体使用寿命的作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炉支架、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挡板三者之间两两相互连通,以实现冷却水在所述热解炉支架、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挡板的内部流通。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从热解炉支架进入挡板支架和挡板,并实现在三者之间的流通,有助于对出口物料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样有助于起到保护热解炉的作用,延长其
使用寿命。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热解炉支架之间设为
焊接,且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热解炉支架之间的夹
角设为60°。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热解炉支架均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热解炉支架的熔点均高于下落的物料的温度,以防止所述挡板、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热解炉支架被下落的所述物料所
熔化。
[0020] 与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通过在热解炉支架上设置由挡板支架连接的挡板,从热解炉内下落的物料首先砸到挡板上,分散冲击力,接着物料从挡
板的四周滑下,再至热解炉底部,有效减弱物料对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冲击力,起到保护
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热解炉底部部件的更换率,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
命;
[0021] 同时在热解炉支架的两侧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冷却水能在热解炉支架的夹层内流动,并设置挡板、挡板支架与热解炉支架三者之间两两相互连通,既冷却了炉体,又对出
口物料进行降温,大大的延长了热解炉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 附图标记:1、热解炉下封盖;2、挡板;3、热解炉支架;4、热解炉底座;5、挡板支架;6、进水口;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25]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热解炉保护与冷却的附件,包括热解炉下封盖 1与挡板2,热解炉下封盖1通过热解炉支架3与热解炉底座4连接,热解炉支架3与挡板2之间通过挡
板支架5连接,挡板2位于热解炉下封盖1的中心位置处,且挡板2与热解炉下封盖1相平行设
置。这样,热解炉内的物料下落至热解炉底座4的过程中,挡板2的设置,使得下落的物料首
先砸到挡板2上,分散冲击力,接着物料从挡板2的四周滑下,至热解炉底部,有效减弱物料
对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冲击力,起到保护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热解
炉底部部件的更换率,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26] 挡板2设为截面为圆形的板状结构,挡板2的外径小于热解炉的内径,挡板2的下表面高于热解炉下封盖1的上表面。这样,将挡板2的外径设为小于热解炉的内径,有助于保证
砸到挡板2上的物料能顺利滑入热解炉的内部,将挡板2的下表面设为高于热解炉下封盖1
的上表面,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物料落入热解炉底座4上的冲击力,起到进一步保护的作用。
[0027] 热解炉支架3的一侧连通有进水口6,另一侧连通有出水口7,进水口6 上远离热解炉的一端由冷却水输送装置将冷却水输送至进水口6,以实现冷却水在热解炉支架3的夹层
中流动。可选的,冷却水输送装置设为水
泵。这样,冷却水从进水口6进入热解炉支架3的夹
层中流动,可起到冷却炉体的作用,起到保护炉体,延长炉体使用寿命的作用。
[0028] 热解炉支架3、挡板支架5与挡板2三者之间两两相互连通,以实现冷却水在热解炉支架3、挡板支架5与挡板2的内部流通。这样,冷却水从热解炉支架3进入挡板支架5和挡板
2,并实现在三者之间的流通,有助于对出口物料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样有助于起到保护热
解炉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9] 挡板支架5与热解炉支架3之间设为焊接,且挡板支架5与热解炉支架 3之间的夹角设为60°。
[0030] 挡板支架5与热解炉支架3均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0031] 挡板2、挡板支架5与热解炉支架3的熔点均高于下落的物料的温度,以防止挡板2、挡板支架5与热解炉支架3被下落的物料所熔化。
[0032]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原理为:热解炉内的物料下落至热解炉底座4的过程中,挡板2的设置,使得下落的物料首先砸到挡板2上,分散冲击力,接着物料从挡板2的四周滑下,至
热解炉底部,有效减弱物料对热解炉底部精密仪器的冲击力,起到保护热解炉底部精密仪
器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热解炉底部部件的更换率,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