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植物油脂 / 植物油 / 橄榄油 / 涤纶纺丝用油剂

涤纶纺丝用油剂

阅读:205发布:2023-01-20

专利汇可以提供涤纶纺丝用油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涤纶纺丝用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平滑剂35-50份,抗静电剂1-10份, 表面活性剂 10-20份,消泡剂0.5-2份,去离子 水 5-10份,所述平滑剂为矿物油和 植物 油 的混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 钾 盐 类或季铵盐类抗静电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 硅 氧 烷。该油剂 稳定性 好,安全环保,且提高了涤纶 纤维 质量 ,平滑性、集束性好,无毛丝和断头现象产生。,下面是涤纶纺丝用油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平滑剂35-50份,抗静电剂1-10份,表面活性剂10-20份,消泡剂0.5-2份,去离子5-10份,所述平滑剂为矿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盐类或季铵盐类抗静电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平滑剂中矿物油为食品级白油,所述植物油选自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向日葵油、花生油蓖麻油、芝麻油、花椒籽油、茶油、椰子油橄榄油、黄连木油、榈油、松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平滑剂中矿物油与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油在40℃的运动粘度
2
为2-20mm/s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C12 ~ C20 的甘油三酯或三脂肪酸类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脂肪醇磷酸钾盐或两性磷酸酯铵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涤纶纺丝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磷酸酯钾盐为C12-C18饱和脂肪醇磷酸酯钾盐。

说明书全文

涤纶纺丝用油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纤维油剂,具体涉及一种涤纶纺丝用油剂。

背景技术

[0002] 涤纶纺丝用油剂是涤纶纺牵一步法纺丝过程中必需的一种助剂,其作用是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平滑性、集束性、抗静电性,满足纤维加工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涤纶纺丝用油剂依靠进口,价格较高,对于目前赢利能较差的化纤行业造成一定的成本负担。而国内自主研制的涤纶纺丝用油剂进口油剂相比存在质量不稳定、后加工性能较差的缺点。
[0003] 良好的油剂要求具有质量稳定、不腐蚀设备、对人体无害等优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涤纶纺丝用油剂,该油剂稳定性好,安全环保,且提高了涤纶纤维质量,平滑性、集束性好,无毛丝和断头现象产生。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纺丝用油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平滑剂35-50份,抗静电剂1-10份,表面活性剂10-20份,消泡剂0.5-2份,去离子5-10份,所述平滑剂为矿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盐类或季铵盐类抗静电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烷。
[0006] 优选的,平滑剂中矿物油为食品级白油,所述植物油选自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向日葵油、花生油蓖麻油、芝麻油、花椒籽油、茶油、椰子油橄榄油、黄连木油、榈油、松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07] 优选的,平滑剂中矿物油与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2-1:5。
[0008] 优选的,所述矿物油在40℃的运动粘度为2-20mm2/s ,进一步优选的,矿物油在40℃的运动粘度为2-10mm2/s。
[0009]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C12 ~ C20 的甘油三酯或三脂肪酸类物质。C12或C20指含有12个或20个原子
[0010]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0011] 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剂为脂肪醇磷酸钾盐或两性磷酸酯铵盐。
[0012] 优选的,所述脂肪醇磷酸酯钾盐为C12 ~C18饱和脂肪醇磷酸酯钾盐。 C12或C18指含有12个或含有18个碳原子。
[0013]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油剂安全无毒,环境友好,制作成本较低;油剂稳定性好,用于涤纶纺丝工艺中时,可纺性好,无异常断头或毛丝,上油均匀,同等工艺条件下提高了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 实施例1(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平滑剂50份,抗静电剂8份,表面活性剂18份,消泡剂1.2份,去离子水8份,并于70℃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平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搅拌45min,得涤纶纺丝用油剂;
(2)30℃下,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防腐剂等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混合油,得稀释后可直接使用的产品。
[0016] 上述平滑剂为质量比为1:2的食品级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其中白油在40℃的运动粘度为7.89mm2/s,植物油C12 ~ C20 的甘油三酯类植物油,抗静电剂为C12-C18饱和脂肪醇磷酸酯钾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0017] 实施例2(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平滑剂35份,抗静电剂3份,表面活性剂10份,消泡剂0.5份,去离子水5份,并于80℃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平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搅拌45min,得涤纶纺丝用油剂;
(2)30℃下,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防腐剂等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涤纶纺丝用油剂,得稀释后可直接使用的产品。
[0018] 上述平滑剂为质量比为1:5的食品级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其中白油在40℃的运动粘度为2.37mm2/s,植物油C12 ~ C20 的甘油三酯类植物油,抗静电剂为磷酸单-2-(N-羟乙基-N十二烷基)基乙酯二钾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0019] 实施例3(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平滑剂45份,抗静电剂2份,表面活性剂10份,消泡剂1.8份,去离子水10份,并于80℃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平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搅拌60min,得涤纶纺丝用油剂;
(2)35℃下,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防腐剂等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涤纶纺丝用油剂,得稀释后可直接使用的产品。
[0020] 上述平滑剂为质量比为1:5的食品级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其中白油在40℃的运动粘度为9.12mm2/s,植物油C12 ~ C20 的三脂肪酸类植物油,抗静电剂为C12-C18饱和脂肪醇磷酸酯钾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0021] 对比例1(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平滑剂50份,抗静电剂8份,表面活性剂18份,消泡剂1.2份,去离子水8份,并于70℃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平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搅拌45min,得涤纶纺丝用油剂;
(2)30℃下,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防腐剂等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涤纶纺丝用油剂,得稀释后可直接使用的产品。
[0022] 上述平滑剂为植物油,或植物油与动物油脂的混合物,抗静电剂为C12-C18饱和脂肪醇磷酸酯钾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0023] 对比例2(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平滑剂50份,抗静电剂8份,表面活性剂18份,消泡剂1.2份,去离子水8份,并于70℃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平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搅拌45min,得涤纶纺丝用油剂;
(2)30℃下,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防腐剂等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涤纶纺丝用油剂,得稀释后可直接使用的产品。
[0024] 上述平滑剂为白油或其他精制矿物油,抗静电剂为C12-C18饱和脂肪醇磷酸酯钾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聚氧乙烯醚。
[0025] 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中涤纶纺丝用油剂外观呈淡黄色或黄色透明液体,PH值6.0-
8.0,稀释后得到的可直接使用的产品性能:在25℃的室温中72h后,仍透明,无变化,未破乳,升温至85℃时,20h后不破乳不挂壁;使用该油剂纺纤时均未出现毛丝,纤维具有良好的平滑性、集束性。对比例中产品在25℃的室温中72h后,仍透明,无变化,未破乳,升温至85℃时,2h后就破乳挂壁。
[0026] 将实施例1-3中涤纶纺丝用油剂与去离子水配成50%的乳液,在25℃的室温中20h后,仍透明,无变化,40℃,2h后未破乳,将对比例1-2中涤纶纺丝用油剂与去离子水配成50%的乳液发现,在25℃的室温中12h后,仍透明,无变化,未破乳,18h后,乳液分层,破乳挂壁。由此可见,本配方中选用的平滑剂能提高油剂的稳定性。
[0027] 可纺性和平滑性,实施例1-3中可纺性、平滑性优于实施例1-2,且实施例1-3与对比例1-2相比上油更均匀,无毛丝、断头现象。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