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

阅读:919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换热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轴向一端为一体连接的椭圆封头,壳体内设置换 热管 系,壳体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 管板 ,管板外侧固定连接 水 室;壳体顶部设置高压气体进管,壳体底部设置冷凝液体出管,水室的上表面设置出液管、下表面设置进液管,进液管与换热管系的进口端连接,出液管与换热管系的出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巧妙,通过针对现有换热装置存在的缺点进行针对性改进,使得改进后的产品换热效率高,壳体内部 流体 流场经过优化设计,在使用时,气体相对滞留时间较长,换热效果好,且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操作方便。,下面是换热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壳体(2)轴向一端为一体连接的椭圆封头,壳体(2)内设置换热管系(11),壳体(2)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管板(3),管板(3)外侧固定连接室(24);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高压气体进管(4),壳体(2)底部设置冷凝液体出管(5),水室(24)的上表面设置出液管(8)、下表面设置进液管(7),进液管(7)与换热管系(11)的进口端连接,出液管(8)与换热管系(11)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换热管系(11)沿高压气体运行方向依次设置过热段、饱和段及冷却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系(11)包括若干根与管板(3)固定连接的定距管(25),U型管的两端通过管板(3)固定连接后、分别与进液管(7)、出液管(8)相连接;过热段包括第一气体罩壳(12)、第二气体罩壳(13),第一气体罩壳(12)顶面与高压气体进管(4)相连接,第一气体罩壳(12)的下部连通第二气体罩壳(13)的上端贯通孔,第二气体罩壳(13)的顶盖内壁对应于贯通孔的两侧平行设置第一上折流板(26)、第二上折流板(27),第二气体罩壳(13)的底板上平行设置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第一上折流板(26)置于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外侧,第二上折流板(27)置于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之间,第二气体罩壳(13)侧壁开口连通饱和段;所述冷却段设置于过热段的下方,冷却段的轴向一侧开口连通饱和段,冷却段的轴向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管板(3)上,冷却段的顶部内壁平行设置两条冷却段上折流板(31),冷却段的底部内壁平行设置三条冷却段下折流板(30),两条冷却段上折流板(31)分别对应置于三条冷却段下折流板(30)相邻两者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部还设置若干个压机口(21),壳体(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一个雷达液位计口(16),壳体(2)的顶部与底部还分别设置一个翻板液位计口(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部还设置有出水口(22),壳体(2)顶部设置排气管(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部设置第一疏水阀口(18)、第二疏水阀口(1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8)上设置第一排气口(9),进液管(7)上设置第二排气口(1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端面固定前级疏水挡板(23),前级疏水挡板(23)为弯折的直形状,且前级疏水挡板(23)的上部直角板与U型管的上端连接,前级疏水挡板(23)的竖直直角板与U型管的外顶部相贴合接触

说明书全文

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用于工业介质换热的常用的换热器,包括过管箱、壳体,在壳体、管板,壳体两侧设有高压气体进管和冷凝液体出管及排气管,管箱两侧设有进液管及出液管,在管箱设有排气口与排污口,换热的关键部件管系。本此流程中,高温高压的气体工艺路径简单,热量传导不易达到理想的工艺指标。
[0003] 由于是高温高压设备,设备的壁厚要满足工况的要求,设备重量是中低压设备的数倍。虽然设备成本投入很大,但此常用设备传热效率低,后续要串连其它换热设备,以达到期望温度,经济效益低。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在使用时,气体在壳体内滞留时间长,换热效率高,操作稳定、可靠。
[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轴向一端为一体连接的椭圆封头,壳体内设置换热管系,壳体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管板,管板外侧固定连接室;所述壳体顶部设置高压气体进管,壳体底部设置冷凝液体出管,水室的上表面设置出液管、下表面设置进液管,进液管与换热管系的进口端连接,出液管与换热管系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换热管系沿高压气体运行方向依次设置过热段、饱和段及冷却段。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系包括若干根与管板固定连接的定距管,U型管的两端通过管板固定连接后、分别与进液管、出液管相连接;过热段包括第一气体罩壳、第二气体罩壳,第一气体罩壳顶面与高压气体进管相连接,第一气体罩壳的下部连通第二气体罩壳的上端贯通孔,第二气体罩壳的顶盖内壁对应于贯通孔的两侧平行设置第一上折流板、第二上折流板,第二气体罩壳的底板上平行设置第一下折流板、第二下折流板,第一上折流板置于第一下折流板、第二下折流板外侧,第二上折流板置于第一下折流板、第二下折流板之间,第二气体罩壳侧壁开口连通饱和段;所述冷却段设置于过热段的下方,冷却段的轴向一侧开口连通饱和段,冷却段的轴向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管板上,冷却段的顶部内壁平行设置两条冷却段上折流板,冷却段的底部内壁平行设置三条冷却段下折流板,两条冷却段上折流板分别对应置于三条冷却段下折流板相邻两者之间。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顶部还设置若干个压机口,壳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一个雷达液位计口,壳体的顶部与底部还分别设置一个翻板液位计口。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有出水口,壳体顶部设置排气管。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设置第一疏水阀口、第二疏水阀口。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管上设置第一排气口,进液管上设置第二排气口。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管的端面固定前级疏水挡板,前级疏水挡板为弯折的直形状,且前级疏水挡板的上部直角板与U型管的上端连接,前级疏水挡板的竖直直角板与U型管的外顶部相贴合接触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巧妙,通过针对现有换热装置存在的缺点进行针对性改进,使得改进后的产品换热效率高,壳体内部流体流场经过优化设计,在使用时,气体相对滞留时间较长,换热效果好,且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 图1中,包括过管箱1、壳体2、管板3、高压气体进管4、冷凝液体出管5、排气管6、进液管7、出液管8、第一排气口9、第二排气口10、换热管系11、第一气体罩壳12、第二气体罩壳13、隔板14、端板15、雷达液位计口16、翻板液位计口17、第一疏水阀口18、第二疏水阀口19、安全阀20、压力计口21、出水阀口22、前级疏水挡板23、水室24、定距管25、第一上折流板26、第二上折流板27、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冷却段下折流板30、冷却段上折流板
31等。
[001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换热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轴向一端为一体连接的椭圆封头,壳体2内设置换热管系11,壳体2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管板3,管板3外侧固定连接水室24;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高压气体进管4,壳体2底部设置冷凝液体出管5,水室24的上表面设置出液管8、下表面设置进液管7,进液管7与换热管系11的进口端连接,出液管8与换热管系11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换热管系11沿高压气体运行方向依次设置过热段、饱和段及冷却段。
[0017] 换热管系11包括若干根与管板3固定连接的定距管25,U型管的两端通过管板3固定连接后、分别与进液管7、出液管8相连接;过热段包括第一气体罩壳12、第二气体罩壳13,第一气体罩壳12顶面与高压气体进管4相连接,第一气体罩壳12的下部连通第二气体罩壳13的上端贯通孔,第二气体罩壳13的顶盖内壁对应于贯通孔的两侧平行设置第一上折流板
26、第二上折流板27,第二气体罩壳13的底板上平行设置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
29,第一上折流板26置于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外侧,第二上折流板27置于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之间,第二气体罩壳13侧壁开口连通饱和段;所述冷却段设置于过热段的下方,冷却段的轴向一侧开口连通饱和段,冷却段的轴向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管板3上,冷却段的顶部内壁平行设置两条冷却段上折流板31,冷却段的底部内壁平行设置三条冷却段下折流板30,两条冷却段上折流板31分别对应置于三条冷却段下折流板30相邻两者之间。
[0018] U型管的端面固定前级疏水挡板23,前级疏水挡板23为弯折的直角形状,且前级疏水挡板23的上部直角板与U型管的上端连接,前级疏水挡板23的竖直直角板与U型管的外顶部相贴合接触。
[0019] 壳体2顶部还设置若干个压力机口21,壳体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一个雷达液位计口16,壳体2的顶部与底部还分别设置一个翻板液位计口17。
[0020] 壳体2底部还设置有出水阀口22,壳体2顶部设置排气管6。在工作过程中,当U型管发生破裂时,U型管内的液体大量流出,此时打开出水阀口22,即可以将壳体2内的液体迅速排出至壳体2外侧,避免壳体2内积累液体。
[0021] 壳体2底部设置第一疏水阀口18、第二疏水阀口19,在工作时,第一疏水阀口18、第二疏水阀口19用于将壳体2内的冷凝水导出,壳体2内的大部分冷凝水经由冷却段部位的冷凝液体出管5强制流出。
[0022] 所述出液管8上设置第一排气口9,进液管7上设置第二排气口10。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高压气体经由高压气体进管4进入壳体2内置的第一气体罩壳12中,并进入到第二气体罩壳13中,高压气体在第二气体罩壳13内,由第一上折流板26、第二上折流板27、第一下折流板28、第二下折流板29对高压气体进行导向,增加气体行走路线长度,增强换热效果。高压气体在经过过热段后,进入饱和段,然后由饱和段进入到冷却段内,高压气体在进入冷却段后,由冷却段上折流板31及冷却段下折流板30对高压气体进行导流,高压气体在液化由冷凝液体出管5流出。
[0024] 在使用时,压力计口21通过设置检测压力的外部设备,以便于对壳体2内部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壳体2内部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调节安全阀20对壳体2内部的压力进行相应调节;通过翻板液位计17、雷达液位计16对壳体2内部的液位进行相应检测,以确保壳体2内部的液位处于安全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