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粉尘回收系统

阅读:86发布:2024-02-05

专利汇可以提供精制粉尘回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精制 棉 粉尘回收系统,所述引 风 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输尘管与第一旋风筒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旋风筒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二输尘管与第二旋风筒内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筒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输尘管与布袋除尘室连通,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的底部出口处均连接第一螺旋输送辊,所述布袋除尘室的底部出口处连接第二螺旋输送辊,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内的顶部出口处分别安装有旋风胆,本发明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粉尘收集效果好,完全杜绝了粉尘外溢对环境的影响。,下面是精制粉尘回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精制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和包装粉尘收集装置,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主要包括有引机、第一旋风筒、第二旋风筒、第一输尘管、第二输尘管、第三输尘管、第一螺旋输送辊、第二螺旋输送辊和布袋除尘室,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输尘管与第一旋风筒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旋风筒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二输尘管与第二旋风筒内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筒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输尘管与布袋除尘室连通,所述第一输尘管的管径比第二输尘管的管径小15mm到20mm,所述第二输尘管的管径比第三输尘管的管径小15mm到20mm,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的底部出口处均连接第一螺旋输送辊,所述布袋除尘室的底部出口处连接第二螺旋输送辊,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内的顶部出口处分别安装有旋风胆;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主要包括引风机、一号输尘管、粉尘沉积室、二号输尘管和池,所述粉尘沉积室中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将粉尘沉积室分隔为相连通的左侧沉积室和右侧沉积室,所述右侧沉积室内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引风机通过一号输尘管与左侧沉积室连通,所述二号输尘管的一端与右侧沉积室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水池上方,所述一号输尘管的管径比二号输尘管的管径小
25mm到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第一旋风筒、第二旋风筒和布袋除尘室的底部均呈锥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布袋除尘室内均匀间隔的排布有若干除尘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第一螺旋输送辊和第二螺旋输送辊的轴线上均设置有转动轴,在底部一侧设置有排尘口,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动轴通过电机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的隔板的个数至少为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的二号输尘管的另一端与水池的水面距离为15cm到20cm。

说明书全文

精制粉尘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精制棉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精制棉生产过程中粉尘收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精制棉生产时的开松、除杂及包装工序中,会有大量粉尘产生,影响产品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严重的会引发安全隐患。目前现有的粉尘收集装置虽然能收集粉尘,但是其收集的不够彻底,仍还有部分粉尘难以收集,尤其是现有装置在粉尘收集后向外排放的空气中仍夹杂有较多的细小粉尘,污染环境,导致收尘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阶段粉尘收集装置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收尘效果好,且收尘效率高的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它主要包括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和包装粉尘收集装置,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主要包括有引机、第一旋风筒、第二旋风筒、第一输尘管、第二输尘管、第三输尘管、第一螺旋输送辊、第二螺旋输送辊和布袋除尘室,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输尘管与第一旋风筒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旋风筒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二输尘管与第二旋风筒内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筒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输尘管与布袋除尘室连通,所述第一输尘管的管径比第二输尘管的管径小15mm到20mm,所述第二输尘管的管径比第三输尘管的管径小15mm到20mm,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的底部出口处均连接第一螺旋输送辊,所述布袋除尘室的底部出口处连接第二螺旋输送辊,所述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内的顶部出口处分别安装有旋风胆;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主要包括引风机、一号输尘管、粉尘沉积室、二号输尘管和池,所述粉尘沉积室中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将粉尘沉积室分隔为相连通的左侧沉积室和右侧沉积室,所述右侧沉积室内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引风机通过一号输尘管与左侧沉积室连通,所述二号输尘管的一端与右侧沉积室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水池上方,所述一号输尘管的管径比二号输尘管的管径小25mm到35mm。
[0006] 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第一旋风筒、第二旋风筒和布袋除尘室的底部均呈锥状结构。
[0007] 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布袋除尘室内均匀间隔的排布有若干除尘袋。
[0008] 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第一螺旋输送辊和第二螺旋输送辊的轴线上均设置有转动轴,在底部一侧设置有排尘口,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动轴通过电机驱动。
[0009] 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的隔板的个数至少为3
[0010] 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的二号输尘管的另一端与水池的水面距离为15cm到20cm。
[0011]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设计合理;2、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由多组输尘管构成,管径依次减小,以有效减小粉尘的风送速度,使得粉尘在沉积室内有效沉积,粉尘收集效果好;3、在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中通过设置多个旋风筒,逐级收集较大粉尘,提高粉尘的收集效率和效果;4、通过改进后的布袋除尘室,收集现有装置尾气中的细小粉尘,降低环境污染,保护车间工人健康;5、在包装粉尘收集装置中,通过在沉积室内设置挡板和隔板,进一步减小粉尘的风送速度,提高粉尘沉积效率;6、在包装粉尘收集装置中将外排空气采用水洗的方式处理,完全杜绝了粉尘外溢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包装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精制棉粉尘回收系统,它主要包括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和包装粉尘收集装置,由图1所示,所述除杂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主要包括引风机1、第一旋风筒2、第二旋风筒3、第一输尘管5、第二输尘管6、第三输尘管7、第一螺旋输送辊8、第二螺旋输送辊9和布袋除尘室14,所述引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输尘管5与第一旋风筒2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旋风筒
2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二输尘管6与第二旋风筒3内相连通,所述第二旋风筒3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输尘管7与布袋除尘室14连通,所述第一旋风筒2和第二旋风筒3的底部出口处均连接第一螺旋输送辊8,所述布袋除尘室14的底部出口处连接第二螺旋输送辊9,所述第一旋风筒2和第二旋风筒3内的顶部出口处分别安装有旋风胆4。其中,所述第一输尘管5的管径比第二输尘管6的管径小15mm到20mm,所述第二输尘管6的管径比第三输尘管7的管径小15mm到20mm;所述第一旋风筒2、第二旋风筒3和布袋除尘室14的底部均呈锥状结构;所述布袋除尘室14内均匀间隔的排布有若干除尘袋15;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8和第二螺旋输送辊9的轴线上均设置有转动轴10,在底部一侧设置有排尘口12,所述转动轴10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1,转动轴10通过电机13传动。本装置首先通过引风机1将开棉和除杂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入并经第一输尘管5进入第一旋风筒2内,在旋风胆4的作用下大部分较大的粉尘下沉落入第一螺旋输送辊8内,通过螺旋叶片11将粉尘推送至排尘口12排出,少部分细小粉尘跟随空气上升通过第二输尘管6进入第二旋风筒3内,同样的,在旋风胆4的作用下,大部分较大粉尘下沉进入第一螺旋输送辊8,少部分细小的粉尘跟随空气上升通过第三输尘管7进入布袋除尘室14,通过除尘袋15进行收尘,空气由除尘袋15内向外溢出排入外部环境中,细小粉尘最后落入第二螺旋输送辊9并由排尘口11排出。由图2所示,所述包装粉尘收集装置主要包括引风机16、一号输尘管17、粉尘沉积室18、二号输尘管21和水池22,所述粉尘沉积室18中间设置有一挡板19,所述挡板19将粉尘沉积室18分隔为相连通的左侧沉积室23和右侧沉积室24,所述右侧沉积室24内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20,所述引风机16通过一号输尘管17与左侧沉积室23连通,所述二号输尘管21的一端与右侧沉积室24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水池22上方。其中,所述一号输尘管17的管径比二号输尘管21的管径小25mm到35mm;所述隔板20的个数至少为3块;所述二号输尘管21的另一端与水池22的水面距离为15cm到20cm。本装置的一号输尘管17的管径小于二号输尘管21,能够有效减低风送的速度,使得粉尘在粉尘沉积室内18有效沉积,粉尘收集效率提高,在粉尘沉积室18内设置挡板19,使粉尘沉积室
18分隔为左侧沉积室23和右侧沉积室24,并且在右侧沉积室24内交错设置若干隔板20,进一步减小粉尘的风送速度,提高粉尘沉积效率,最后通过水洗的方式处理外排的空气,完全杜绝了粉尘外溢对环境和工人身体的影响。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