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食品包装 / 饮料胶囊 / 出口室 / 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

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

阅读:879发布:2024-01-0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红枣干燥技术,具体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及 太阳能 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干燥品质不佳、造成 水 资源浪费的问题。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包括建造于地面上的干燥房、干燥 风 路、送风加热模 块 、回风冷凝模块、清洗模块、供电模块;所述干燥风路包括前下横向主管、前上横向主管、后下横向主管、后上横向主管、左下纵向主管、左上纵向主管、右下纵向主管、右上纵向主管、左前竖向主管、左后竖向主管、右前竖向主管、右后竖向主管、多个前横向支管、多个后横向支管、多个左纵向支管、多个右纵向支管、多个下纵向支管、多个上纵向支管。本发明适用于红枣干燥。,下面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于地面上的干燥房(1)、干燥路、送风加热模、回风冷凝模块、清洗模块、供电模块;
所述干燥风路包括前下横向主管(201)、前上横向主管(202)、后下横向主管(203)、后上横向主管(204)、左下纵向主管(205)、左上纵向主管(206)、右下纵向主管(207)、右上纵向主管(208)、左前竖向主管(209)、左后竖向主管(210)、右前竖向主管(211)、右后竖向主管(212)、多个前横向支管(213)、多个后横向支管(214)、多个左纵向支管(215)、多个右纵向支管(216)、多个下纵向支管(217)、多个上纵向支管(218);
前下横向主管(201)铺设于干燥房(1)的前内墙壁下边缘,且前下横向主管(201)的右端管口封闭;前上横向主管(202)铺设于干燥房(1)的前内墙壁上边缘,且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后下横向主管(203)铺设于干燥房(1)的后内墙壁下边缘,且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后上横向主管(204)铺设于干燥房(1)的后内墙壁上边缘,且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左下纵向主管(205)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内墙壁下边缘,且左下纵向主管(205)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左端和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左端连通;左上纵向主管(206)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内墙壁上边缘,且左上纵向主管(206)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左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左端连通;右下纵向主管(207)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内墙壁下边缘,且右下纵向主管(207)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右端和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右端连通;右上纵向主管(208)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内墙壁上边缘,且右上纵向主管(208)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右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右端连通;左前竖向主管(209)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前墙,且左前竖向主管(209)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左端和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左端连通;左后竖向主管(210)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后墙角,且左后竖向主管(210)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左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左端连通;右前竖向主管(211)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前墙角,且右前竖向主管(211)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右端和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右端连通;右后竖向主管(212)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后墙角,且右后竖向主管(212)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右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右端连通;各个前横向支管(213)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前竖向主管(209)的侧壁和右前竖向主管(211)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前横向支管(213)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前横向支管(213)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后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左向右等距排列;各个后横向支管(214)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后竖向主管(210)的侧壁和右后竖向主管(212)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后横向支管(214)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后横向支管(214)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前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左向右等距排列;各个左纵向支管(215)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前竖向主管(209)的侧壁和左后竖向主管(210)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左纵向支管(215)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左纵向支管(215)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右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右纵向支管(216)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右前竖向主管(211)的侧壁和右后竖向主管(212)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右纵向支管(216)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右纵向支管(216)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左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下纵向支管(217)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和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连通,且各个下纵向支管(217)自左向右等距排列;每个下纵向支管(217)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上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上纵向支管(218)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连通,且各个上纵向支管(218)自左向右等距排列;每个上纵向支管(218)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下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
所述送风加热模块包括一级透明储气室(301)、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空气加热器(303)、送风机(304)、第一送风管(305)、第二送风管(306)、第三送风管(307)、第四送风管(308)、第五送风管(309);
一级透明储气室(301)、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空气加热器(303)、送风机(304)均固定于地面上,且一级透明储气室(301)、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空气加热器(303)、送风机(304)均位于干燥房(1)的左侧;一级透明储气室(301)和二级透明储气室(302)均呈三棱柱形;第一送风管(305)呈L形,且第一送风管(305)包括竖直管段和平管段;第一送风管(305)的竖直管段密封贯穿地面;第一送风管(305)的水平管段位于地面上方,且第一送风管(305)的水平管段管口与一级透明储气室(301)的一端壁连通;第二送风管(306)呈水平设置,且第二送风管(306)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一级透明储气室(301)的另一端壁和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的一端壁连通;第三送风管(307)呈水平设置,且第三送风管(307)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的另一端壁和空气加热器(303)的进口连通;第四送风管(308)呈水平设置,且第四送风管(308)的两端管口分别与空气加热器(303)的出口和送风机(304)的进口连通;第五送风管(309)呈水平设置,且第五送风管(309)密封贯穿干燥房(1)的左墙壁前下角;第五送风管(309)的两端管口分别与送风机(304)的出口和前下横向主管(201)的左端管口连通;
所述回风冷凝模块包括回风机(401)、第一回风管(402)、第二回风管(403)、第三回风管(404)、第四回风管(405)、蛇形冷凝管(406)、汇水管(407)、集水管(408)、储水箱(409);
回风机(401)固定于地面上,且回风机(401)位于干燥房(1)的右侧;第一回风管(402)呈水平设置,且第一回风管(402)密封贯穿干燥房(1)的右墙壁中上部;第二回风管(403)呈水平设置,且第二回风管(403)密封贯穿干燥房(1)的右墙壁中下部;第三回风管(404)呈竖直设置,且第三回风管(404)的上端管口封闭;第三回风管(404)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回风管(402)的右端管口和第二回风管(403)的右端管口连通;第三回风管(404)的下端管口与回风机(401)的进口连通;第四回风管(405)呈竖直设置,且第四回风管(405)密封贯穿地面;
第四回风管(405)的上端管口与回风机(401)的出口连通;蛇形冷凝管(406)埋设于地下;蛇形冷凝管(406)包括N个凸弧形管段、N+1个凹弧形管段、2N+2个竖直管段;N为正整数;蛇形冷凝管(406)的各个凸弧形管段和各个凹弧形管段自左向右等距交错排列;蛇形冷凝管(406)的各个竖直管段自左向右等距排列,且相邻两个竖直管段之间通过凸弧形管段或凹弧形管段连通;蛇形冷凝管(406)的第一个竖直管段管口与第四回风管(405)的下端管口连通;蛇形冷凝管(406)的第2N+2个竖直管段管口与第一送风管(305)的竖直管段管口连通;
汇水管(407)的数目为N+1个,且各个汇水管(407)均埋设于地下;各个汇水管(407)均呈竖直设置,且各个汇水管(407)的上端管口与蛇形冷凝管(406)的各个凹弧形管段的侧壁中部一一对应连通;集水管(408)埋设于地下;集水管(408)呈L形,且集水管(408)包括竖直管段和倾斜管段;集水管(408)的竖直管段管口朝下;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位于竖直管段的左侧,且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管口封闭,且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侧壁分别与各个汇水管(407)的下端管口连通;储水箱(409)埋设于地下,且储水箱(409)的顶壁与集水管(408)的竖直管段管口连通;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全自动排水(501)、出水管(502)、第一圆盘形底座(503)、第二圆盘形底座(504)、第一支撑立柱(505)、第二支撑立柱(506)、精洗池(507)、弧形顶棚(508)、一级清洗池(509)、二级清洗池(510)、第一泄水管(511)、第二泄水管(512)、第三泄水管(513)、第一(514)、第二阀门(515)、第三阀门(516);
全自动排水泵(501)固定于储水箱(409)内;出水管(502)呈U形,且出水管(502)包括第一竖直管段、水平管段、第二竖直管段;出水管(502)的第一竖直管段分别密封贯穿地面和储水箱(409)的顶壁,且出水管(502)的第一竖直管段管口与全自动排水泵(501)的出口连通;出水管(502)的水平管段和第二竖直管段均位于地面上方;第一圆盘形底座(503)和第二圆盘形底座(504)均固定于地面上,且第一圆盘形底座(503)和第二圆盘形底座(504)均位于干燥房(1)的右侧;第一支撑立柱(505)垂直固定于第一圆盘形底座(503)的上表面中央;第二支撑立柱(506)垂直固定于第二圆盘形底座(504)的上表面中央,且第二支撑立柱(506)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立柱(505)的高度;精洗池(507)的外底壁中央支撑固定于第一支撑立柱(505)的上端面;弧形顶棚(508)可拆卸地封盖于精洗池(507)的池口上,且弧形顶棚(508)的侧壁中央与出水管(502)的第二竖直管段管口连通;一级清洗池(509)的外底壁中央支撑固定于第二支撑立柱(506)的上端面;二级清洗池(510)固定于地面上,且二级清洗池(510)位于干燥房(1)的右侧;第一泄水管(511)呈L形,且第一泄水管(511)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第一泄水管(511)的水平管段管口与精洗池(507)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一泄水管(511)的竖直管段管口与一级清洗池(509)的池口连通;第二泄水管(512)呈L形,且第二泄水管(512)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第二泄水管(512)的水平管段管口与一级清洗池(509)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二泄水管(512)的竖直管段管口与二级清洗池(510)的池口连通;
第三泄水管(513)呈水平设置,且第三泄水管(513)的一端管口与二级清洗池(510)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一阀门(514)安装于第一泄水管(511)上;第二阀门(515)安装于第二泄水管(512)上;第三阀门(516)安装于第三泄水管(513)上;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01)、蓄电池(602)、第一开关(603)、第二开关(604)、第三开关(605)、第四开关(606);
太阳能电池板(601)铺设于干燥房(1)的外房顶上;蓄电池(602)固定于地面上;蓄电池(602)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601)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603)与空气加热器(303)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604)与送风机(304)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605)与回风机(401)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606)与全自动排水泵(501)的供电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
弧形顶棚(508)的内侧壁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自动排水泵(501)为WQ型全自动排水泵。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红枣干燥技术,具体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采收红枣后,为了更好地储存和运输红枣,通常利用红枣干燥系统对红枣进行干燥。然而实践表明,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在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中,普遍采用燃加热方式来产生热,然而燃煤加热会排放大量烟气,由此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二,在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中,由于热风的吹风方式为单方向吹风,导致干燥过程中会出现干燥不均匀的现象,由此导致干燥品质不佳。其三,在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中,红枣内的分无法实现回收利用,而只能以水蒸气的形式直接排入外界大气中,由此造成水资源浪费。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红枣干燥系统,以解决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干燥品质不佳、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干燥品质不佳、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
[0004]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包括建造于地面上的干燥房、干燥风路、送风加热模、回风冷凝模块、清洗模块、供电模块;
所述干燥风路包括前下横向主管、前上横向主管、后下横向主管、后上横向主管、左下纵向主管、左上纵向主管、右下纵向主管、右上纵向主管、左前竖向主管、左后竖向主管、右前竖向主管、右后竖向主管、多个前横向支管、多个后横向支管、多个左纵向支管、多个右纵向支管、多个下纵向支管、多个上纵向支管;
前下横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前内墙壁下边缘,且前下横向主管的右端管口封闭;前上横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前内墙壁上边缘,且前上横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后下横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后内墙壁下边缘,且后下横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后上横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后内墙壁上边缘,且后上横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左下纵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左内墙壁下边缘,且左下纵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和后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连通;左上纵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左内墙壁上边缘,且左上纵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和后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连通;
右下纵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右内墙壁下边缘,且右下纵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和后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连通;右上纵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右内墙壁上边缘,且右上纵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和后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连通;左前竖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左前墙,且左前竖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和前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连通;左后竖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左后墙角,且左后竖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后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和后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左端连通;右前竖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右前墙角,且右前竖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和前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连通;右后竖向主管铺设于干燥房的右后墙角,且右后竖向主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后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和后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右端连通;各个前横向支管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前竖向主管的侧壁和右前竖向主管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前横向支管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前横向支管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后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左向右等距排列;各个后横向支管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后竖向主管的侧壁和右后竖向主管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后横向支管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后横向支管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前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左向右等距排列;各个左纵向支管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前竖向主管的侧壁和左后竖向主管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左纵向支管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左纵向支管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右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右纵向支管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右前竖向主管的侧壁和右后竖向主管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右纵向支管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右纵向支管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左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下纵向支管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的侧壁和后下横向主管的侧壁连通,且各个下纵向支管自左向右等距排列;每个下纵向支管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上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上纵向支管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的侧壁和后上横向主管的侧壁连通,且各个上纵向支管自左向右等距排列;每个上纵向支管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下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
所述送风加热模块包括一级透明储气室、二级透明储气室、空气加热器、送风机、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第三送风管、第四送风管、第五送风管;
一级透明储气室、二级透明储气室、空气加热器、送风机均固定于地面上,且一级透明储气室、二级透明储气室、空气加热器、送风机均位于干燥房的左侧;一级透明储气室和二级透明储气室均呈三棱柱形;第一送风管呈L形,且第一送风管包括竖直管段和水平管段;
第一送风管的竖直管段密封贯穿地面;第一送风管的水平管段位于地面上方,且第一送风管的水平管段管口与一级透明储气室的一端壁连通;第二送风管呈水平设置,且第二送风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一级透明储气室的另一端壁和二级透明储气室的一端壁连通;第三送风管呈水平设置,且第三送风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二级透明储气室的另一端壁和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通;第四送风管呈水平设置,且第四送风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空气加热器的出口和送风机的进口连通;第五送风管呈水平设置,且第五送风管密封贯穿干燥房的左墙壁前下角;第五送风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与送风机的出口和前下横向主管的左端管口连通;
所述回风冷凝模块包括回风机、第一回风管、第二回风管、第三回风管、第四回风管、蛇形冷凝管、汇水管、集水管、储水箱;
回风机固定于地面上,且回风机位于干燥房的右侧;第一回风管呈水平设置,且第一回风管密封贯穿干燥房的右墙壁中上部;第二回风管呈水平设置,且第二回风管密封贯穿干燥房的右墙壁中下部;第三回风管呈竖直设置,且第三回风管的上端管口封闭;第三回风管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回风管的右端管口和第二回风管的右端管口连通;第三回风管的下端管口与回风机的进口连通;第四回风管呈竖直设置,且第四回风管密封贯穿地面;第四回风管的上端管口与回风机的出口连通;蛇形冷凝管埋设于地下;蛇形冷凝管包括N个凸弧形管段、N+1个凹弧形管段、2N+2个竖直管段;N为正整数;蛇形冷凝管的各个凸弧形管段和各个凹弧形管段自左向右等距交错排列;蛇形冷凝管的各个竖直管段自左向右等距排列,且相邻两个竖直管段之间通过凸弧形管段或凹弧形管段连通;蛇形冷凝管的第一个竖直管段管口与第四回风管的下端管口连通;蛇形冷凝管的第2N+2个竖直管段管口与第一送风管的竖直管段管口连通;汇水管的数目为N+1个,且各个汇水管均埋设于地下;各个汇水管均呈竖直设置,且各个汇水管的上端管口与蛇形冷凝管的各个凹弧形管段的侧壁中部一一对应连通;集水管埋设于地下;集水管呈L形,且集水管包括竖直管段和倾斜管段;集水管的竖直管段管口朝下;集水管的倾斜管段位于竖直管段的左侧,且集水管的倾斜管段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集水管的倾斜管段管口封闭,且集水管的倾斜管段侧壁分别与各个汇水管的下端管口连通;储水箱埋设于地下,且储水箱的顶壁与集水管的竖直管段管口连通;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全自动排水、出水管、第一圆盘形底座、第二圆盘形底座、第一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精洗池、弧形顶棚、一级清洗池、二级清洗池、第一泄水管、第二泄水管、第三泄水管、第一、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全自动排水泵固定于储水箱内;出水管呈U形,且出水管包括第一竖直管段、水平管段、第二竖直管段;出水管的第一竖直管段分别密封贯穿地面和储水箱的顶壁,且出水管的第一竖直管段管口与全自动排水泵的出口连通;出水管的水平管段和第二竖直管段均位于地面上方;第一圆盘形底座和第二圆盘形底座均固定于地面上,且第一圆盘形底座和第二圆盘形底座均位于干燥房的右侧;第一支撑立柱垂直固定于第一圆盘形底座的上表面中央;
第二支撑立柱垂直固定于第二圆盘形底座的上表面中央,且第二支撑立柱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立柱的高度;精洗池的外底壁中央支撑固定于第一支撑立柱的上端面;弧形顶棚可拆卸地封盖于精洗池的池口上,且弧形顶棚的侧壁中央与出水管的第二竖直管段管口连通;
一级清洗池的外底壁中央支撑固定于第二支撑立柱的上端面;二级清洗池固定于地面上,且二级清洗池位于干燥房的右侧;第一泄水管呈L形,且第一泄水管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第一泄水管的水平管段管口与精洗池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一泄水管的竖直管段管口与一级清洗池的池口连通;第二泄水管呈L形,且第二泄水管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第二泄水管的水平管段管口与一级清洗池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二泄水管的竖直管段管口与二级清洗池的池口连通;第三泄水管呈水平设置,且第三泄水管的一端管口与二级清洗池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一阀门安装于第一泄水管上;第二阀门安装于第二泄水管上;第三阀门安装于第三泄水管上;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
太阳能电池板铺设于干燥房的外房顶上;蓄电池固定于地面上;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空气加热器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与送风机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与回风机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与全自动排水泵的供电端连接。
[0005]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待干燥的红枣放入干燥房。然后,分别闭合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由此使得空气加热器、送风机、回风机、全自动排水泵均通电工作。此时,在送风机和回风机的共同抽送作用下,空气由送风加热模块出发,依次流经干燥风路、干燥房、回风冷凝模块后再流回送风加热模块,由此实现循环流动,具体循环流动过程如下:常温空气由一级透明储气室出发,依次经第二送风管、二级透明储气室、第三送风管流入空气加热器,并经空气加热器进行加热后形成热风,热风依次经第四送风管、送风机、第五送风管流入干燥风路,然后经干燥风路的各个吹风孔吹出,由此对干燥房内的红枣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红枣内的水分扩散至干燥房内,干燥房内的空气由此成为含有水蒸气的湿热空气。在回风机的抽送作用下,干燥房内的湿热空气一路经第一回风管流入第三回风管,另一路经第二回风管流入第三回风管,然后依次经第三回风管、回风机、第四回风管流入蛇形冷凝管。由于湿热空气与地温之间存在温度差,湿热空气在蛇形冷凝管内冷凝形成常温空气和水珠。常温空气经第一送风管流回一级透明储气室,水珠则经各个汇水管流入集水管,并经集水管流入储水箱。当储水箱内的水位达到上限值时,全自动排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抽送至精洗池,直至储水箱内的水位达到下限值。此时,将待精洗的红枣放入精洗池进行精洗。精洗完成后,打开第一阀门,精洗用过的水经第一泄水管流入一级清洗池。此时,将待初次清洗的红枣放入一级清洗池进行初次清洗。初次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初次清洗用过的水经第二泄水管流入二级清洗池。此时,将待二次清洗的红枣放入二级清洗池进行二次清洗。二次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三阀门,二次清洗用过的水经第三泄水管流出后作为灌溉用水。在上述过程中,蓄电池分别向空气加热器、送风机、回风机、全自动排水泵供电。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所发的电充入蓄电池,由此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0006] 基于上述过程,与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通过采用全新结构,实现了对红枣进行干燥,由此具备了如下优点:其一,与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相比,本发明不再采用燃煤加热方式来产生热风,而是采用电加热方式(即空气加热器)来产生热风,由此有效避免了因排放烟气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其二,与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全新的干燥风路,使得热风的吹风方式变为全方位立体吹风,由此有效避免了干燥不均匀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了干燥品质。其三,与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回风冷凝模块和清洗模块,使得红枣内的水分得到了充分回收利用,由此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0007] 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红枣干燥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干燥品质不佳、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适用于红枣干燥。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发明中干燥风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是本发明中蛇形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1-干燥房,201-前下横向主管,202-前上横向主管,203-后下横向主管,204-后上横向主管,205-左下纵向主管,206-左上纵向主管,207-右下纵向主管,208-右上纵向主管,209-左前竖向主管,210-左后竖向主管,211-右前竖向主管,212-右后竖向主管,213-前横向支管,214-后横向支管,215-左纵向支管,216-右纵向支管,217-下纵向支管,218-上纵向支管,301-一级透明储气室,302-二级透明储气室,303-空气加热器,304-送风机,305-第一送风管,306-第二送风管,307-第三送风管,308-第四送风管,309-第五送风管,401-回风机,402-第一回风管,403-第二回风管,404-第三回风管,405-第四回风管,406-蛇形冷凝管,407-汇水管,408-集水管,409-储水箱,501-全自动排水泵,502-出水管,503-第一圆盘形底座,504-第二圆盘形底座,505-第一支撑立柱,506-第二支撑立柱,507-精洗池,508-弧形顶棚,509-一级清洗池,510-二级清洗池,511-第一泄水管,512-第二泄水管,513-第三泄水管,514-第一阀门,515-第二阀门,516-第三阀门,601-太阳能电池板,602-蓄电池,603-第一开关,604-第二开关,605-第三开关,606-第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一种利用地温能及太阳能的红枣清洗干燥系统,包括建造于地面上的干燥房1、干燥风路、送风加热模块、回风冷凝模块、清洗模块、供电模块;所述干燥风路包括前下横向主管201、前上横向主管202、后下横向主管203、后上横向主管204、左下纵向主管205、左上纵向主管206、右下纵向主管207、右上纵向主管208、左前竖向主管209、左后竖向主管210、右前竖向主管211、右后竖向主管212、多个前横向支管
213、多个后横向支管214、多个左纵向支管215、多个右纵向支管216、多个下纵向支管217、多个上纵向支管218;
前下横向主管201铺设于干燥房1的前内墙壁下边缘,且前下横向主管201的右端管口封闭;前上横向主管202铺设于干燥房1的前内墙壁上边缘,且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后下横向主管203铺设于干燥房1的后内墙壁下边缘,且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后上横向主管204铺设于干燥房1的后内墙壁上边缘,且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两端管口均封闭;左下纵向主管205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内墙壁下边缘,且左下纵向主管205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左端和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左端连通;左上纵向主管206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内墙壁上边缘,且左上纵向主管206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左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左端连通;右下纵向主管207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内墙壁下边缘,且右下纵向主管207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右端和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右端连通;右上纵向主管208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内墙壁上边缘,且右上纵向主管208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右端和后上横向主管
204的侧壁右端连通;左前竖向主管209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前墙角,且左前竖向主管209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左端和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左端连通;左后竖向主管210铺设于干燥房1的左后墙角,且左后竖向主管210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左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左端连通;右前竖向主管211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前墙角,且右前竖向主管211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右端和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右端连通;右后竖向主管212铺设于干燥房1的右后墙角,且右后竖向主管
212的两端管口分别与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右端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右端连通;
各个前横向支管213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前竖向主管209的侧壁和右前竖向主管211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前横向支管213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前横向支管213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后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左向右等距排列;各个后横向支管214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后竖向主管210的侧壁和右后竖向主管212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后横向支管214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后横向支管214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前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左向右等距排列;各个左纵向支管215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左前竖向主管209的侧壁和左后竖向主管210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左纵向支管215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左纵向支管
215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右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右纵向支管216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右前竖向主管211的侧壁和右后竖向主管212的侧壁连通,且各个右纵向支管216自上而下等距排列;每个右纵向支管216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左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下纵向支管217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前下横向主管201的侧壁和后下横向主管203的侧壁连通,且各个下纵向支管217自左向右等距排列;每个下纵向支管217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上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各个上纵向支管218的两端管口均分别与前上横向主管202的侧壁和后上横向主管204的侧壁连通,且各个上纵向支管218自左向右等距排列;每个上纵向支管218的侧壁均贯通开设有多个朝下的吹风孔,且各个吹风孔自前向后等距排列;
所述送风加热模块包括一级透明储气室301、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空气加热器303、送风机304、第一送风管305、第二送风管306、第三送风管307、第四送风管308、第五送风管
309;
一级透明储气室301、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空气加热器303、送风机304均固定于地面上,且一级透明储气室301、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空气加热器303、送风机304均位于干燥房1的左侧;一级透明储气室301和二级透明储气室302均呈三棱柱形;第一送风管305呈L形,且第一送风管305包括竖直管段和水平管段;第一送风管305的竖直管段密封贯穿地面;第一送风管305的水平管段位于地面上方,且第一送风管305的水平管段管口与一级透明储气室
301的一端壁连通;第二送风管306呈水平设置,且第二送风管306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一级透明储气室301的另一端壁和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的一端壁连通;第三送风管307呈水平设置,且第三送风管307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二级透明储气室302的另一端壁和空气加热器303的进口连通;第四送风管308呈水平设置,且第四送风管308的两端管口分别与空气加热器303的出口和送风机304的进口连通;第五送风管309呈水平设置,且第五送风管309密封贯穿干燥房1的左墙壁前下角;第五送风管309的两端管口分别与送风机304的出口和前下横向主管
201的左端管口连通;
所述回风冷凝模块包括回风机401、第一回风管402、第二回风管403、第三回风管404、第四回风管405、蛇形冷凝管406、汇水管407、集水管408、储水箱409;
回风机401固定于地面上,且回风机401位于干燥房1的右侧;第一回风管402呈水平设置,且第一回风管402密封贯穿干燥房1的右墙壁中上部;第二回风管403呈水平设置,且第二回风管403密封贯穿干燥房1的右墙壁中下部;第三回风管404呈竖直设置,且第三回风管
404的上端管口封闭;第三回风管404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回风管402的右端管口和第二回风管403的右端管口连通;第三回风管404的下端管口与回风机401的进口连通;第四回风管
405呈竖直设置,且第四回风管405密封贯穿地面;第四回风管405的上端管口与回风机401的出口连通;蛇形冷凝管406埋设于地下;蛇形冷凝管406包括N个凸弧形管段、N+1个凹弧形管段、2N+2个竖直管段;N为正整数;蛇形冷凝管406的各个凸弧形管段和各个凹弧形管段自左向右等距交错排列;蛇形冷凝管406的各个竖直管段自左向右等距排列,且相邻两个竖直管段之间通过凸弧形管段或凹弧形管段连通;蛇形冷凝管406的第一个竖直管段管口与第四回风管405的下端管口连通;蛇形冷凝管406的第2N+2个竖直管段管口与第一送风管305的竖直管段管口连通;汇水管407的数目为N+1个,且各个汇水管407均埋设于地下;各个汇水管407均呈竖直设置,且各个汇水管407的上端管口与蛇形冷凝管406的各个凹弧形管段的侧壁中部一一对应连通;集水管408埋设于地下;集水管408呈L形,且集水管408包括竖直管段和倾斜管段;集水管408的竖直管段管口朝下;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位于竖直管段的左侧,且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管口封闭,且集水管408的倾斜管段侧壁分别与各个汇水管407的下端管口连通;储水箱409埋设于地下,且储水箱409的顶壁与集水管408的竖直管段管口连通;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全自动排水泵501、出水管502、第一圆盘形底座503、第二圆盘形底座504、第一支撑立柱505、第二支撑立柱506、精洗池507、弧形顶棚508、一级清洗池509、二级清洗池510、第一泄水管511、第二泄水管512、第三泄水管513、第一阀门514、第二阀门
515、第三阀门516;
全自动排水泵501固定于储水箱409内;出水管502呈U形,且出水管502包括第一竖直管段、水平管段、第二竖直管段;出水管502的第一竖直管段分别密封贯穿地面和储水箱409的顶壁,且出水管502的第一竖直管段管口与全自动排水泵501的出口连通;出水管502的水平管段和第二竖直管段均位于地面上方;第一圆盘形底座503和第二圆盘形底座504均固定于地面上,且第一圆盘形底座503和第二圆盘形底座504均位于干燥房1的右侧;第一支撑立柱
505垂直固定于第一圆盘形底座503的上表面中央;第二支撑立柱506垂直固定于第二圆盘形底座504的上表面中央,且第二支撑立柱506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立柱505的高度;精洗池
507的外底壁中央支撑固定于第一支撑立柱505的上端面;弧形顶棚508可拆卸地封盖于精洗池507的池口上,且弧形顶棚508的侧壁中央与出水管502的第二竖直管段管口连通;一级清洗池509的外底壁中央支撑固定于第二支撑立柱506的上端面;二级清洗池510固定于地面上,且二级清洗池510位于干燥房1的右侧;第一泄水管511呈L形,且第一泄水管511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第一泄水管511的水平管段管口与精洗池507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一泄水管511的竖直管段管口与一级清洗池509的池口连通;第二泄水管512呈L形,且第二泄水管512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第二泄水管512的水平管段管口与一级清洗池509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二泄水管512的竖直管段管口与二级清洗池510的池口连通;第三泄水管513呈水平设置,且第三泄水管513的一端管口与二级清洗池510的侧壁下部连通;第一阀门514安装于第一泄水管511上;第二阀门515安装于第二泄水管512上;第三阀门516安装于第三泄水管513上;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01、蓄电池602、第一开关603、第二开关604、第三开关605、第四开关606;
太阳能电池板601铺设于干燥房1的外房顶上;蓄电池602固定于地面上;蓄电池602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601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603与空气加热器303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604与送风机304的供电端连接;
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605与回风机401的供电端连接;蓄电池602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606与全自动排水泵501的供电端连接。
[0013] 具体实施时,弧形顶棚508的内侧壁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工作时,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精洗的红枣进行无菌化处理。所述全自动排水泵501为WQ型全自动排水泵。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