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水处理 / 污水处理 / 净化 / 汽提 / 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

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

阅读:0发布:2020-07-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内置圆柱 齿轮 差速器 的永磁同步 电机 ,包括电机 外壳 和圆柱齿轮差速器,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有电机 定子 ,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设置在电机定子内侧,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包括第一电机 转子 、第二电机转子、行星对、第一 输出轴 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呈直线设置在电机定子内,且第一电机转子的一端和第二电机转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呈直线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的内部;本发明将圆柱齿轮差速器内置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之中的结构设计,减少了电动 汽车 传动环节的体积,提高了功率 密度 ,同时差速器在减速器的高速端,受 力 较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下面是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和圆柱齿轮差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内部设有电机定子(3),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2)设置在电机定子(3)内侧,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2)包括第一电机转子(4)、第二电机转子(5)、行星对(6)、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且第一电机转子(4)的一端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呈直线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内部,所述第一输出轴(7)上位于第二输出轴(8)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轮(9),所述第二输出轴(8)上位于第一输出轴(7)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轮(10),所述行星对(6)设置为多个,且多个行星对(6)围成一圈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内侧,所述行星对(6)包括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与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相互啮合,且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分别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呈直线设置在电机定子(3)内,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均为圆柱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包括圆柱形壳体(11)和端盖(12),所述圆柱形壳体(11)内壁设有套(13),且水套(13)位于圆柱形壳体(11)与电机定子(3)之间,所述圆柱形壳体(11)和水套(13)直接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端盖(1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端盖(12)设置在圆柱形壳体(11)的两端上,所述端盖(12)上设有第一螺钉(14),且所述端盖(12)通过第一螺钉(14)与圆柱形壳体(11)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的另一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端盖(12)的外侧,所述端盖(12)上位于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的位置设有轴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外侧设有永磁体(16),且永磁体(16)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电机转子(14)和第二电机转子(1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对(6)位于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两端上设有第一轴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转子(5)上设有第二螺钉(20),且所述第二电机转子(5)通过第二螺钉(20)与第一电机转子(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上位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二轴套(21)。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背景技术:
[0002] 永磁同步电机是由永磁体励磁产生同步旋转磁场的同步电机,永磁体作为转子产生旋转磁场,三相定子绕组在旋转磁场作用下通过电枢反应,感应三相对称电流,此时转子动能转化为电能,永磁同步电机作发电机用;此外,当定子侧通入三相对称电流,三相定子电流在空间中产生旋转磁场,转子旋转磁场中受到电磁作用运动,此时电能转化为动能,永磁同步电机作电动机用。
[0003]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动汽车多采用电机–减速器–锥齿轮差速器的方案,电机和差速器不在同一轴线上,占用体积较大,且差速器在减速器的低速端,受力较大,必须用较大的齿轮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解决了电机和差速器不在同一轴线上,占用体积较大,且差速器在减速器的低速端,受力较大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圆柱齿轮差速器,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有电机定子,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设置在电机定子内侧,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包括第一电机转子、第二电机转子、行星对、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且第一电机转子的一端和第二电机转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呈直线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的内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位于第二输出轴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位于第一输出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轮,所述行星对设置为多个,且多个行星对围成一圈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的内侧,所述行星对包括第一差速器行星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与第二差速器行星轮相互啮合,且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呈直线设置在电机定子内,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均为圆柱齿轮。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外壳包括圆柱形壳体和端盖,所述圆柱形壳体内壁设有套,且水套位于圆柱形壳体与电机定子之间,所述圆柱形壳体和水套直接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端盖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端盖设置在圆柱形壳体的两端上,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一螺钉,且所述端盖通过第一螺钉与圆柱形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端盖的外侧,所述端盖上位于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位置设有轴承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的外侧设有永磁体,且永磁体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的外侧。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星对位于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转子的两端上设有第一轴套。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转子上设有第二螺钉,且所述第二电机转子通过第二螺钉与第一电机转子连接。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二轴套。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3] 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将圆柱齿轮差速器内置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之中的结构设计,减少了电动汽车传动环节的体积,提高了功率密度,同时差速器在减速器的高速端,受力较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圆柱齿轮差速器的主视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截面图。
[0018] 图中:1-电机外壳,2-圆柱齿轮差速器,3-电机定子,4-第一电机转子,5-第二电机转子,6-行星对,7-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第一从动轮,10-第二从动轮,11-圆柱形壳体,12-端盖,13-水套,14-第一螺钉,15-轴承,16-永磁体,17-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8-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9-第一轴套,20-第二螺钉,21-第二轴套。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和圆柱齿轮差速器2,电机外壳1内部设有电机定子3,圆柱齿轮差速器2设置在电机定子3内侧,圆柱齿轮差速器2包括第一电机转子4、第二电机转子5、行星对6、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且第一电机转子4的一端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呈直线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内部,第一输出轴7上位于第二输出轴8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轮9,第二输出轴8上位于第一输出轴7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轮10,行星对6设置为多个,且多个行星对6围成一圈设置在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内侧,行星对6包括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与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相互啮合,且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分别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相互啮合,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
5呈直线设置在电机定子3内,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均为圆柱齿轮。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壳1包括圆柱形壳体11和端盖12,所述圆柱形壳体11内壁设有水套13,且水套13位于圆柱形壳体11与电机定子3之间,所述圆柱形壳体11和水套13直接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端盖1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端盖12设置在圆柱形壳体11的两端上,所述端盖12上设有第一螺钉14,且所述端盖12通过第一螺钉14与圆柱形壳体11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的另一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端盖12的外侧,所述端盖12上位于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的位置设有轴承15。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外侧设有永磁体16,且永磁体16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电机转子14和第二电机转子15的外侧。
[0022]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对6位于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的两端上设有第一轴套19。
[002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转子5上设有第二螺钉20,且所述第二电机转子5通过第二螺钉20与第一电机转子4连接。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上位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二轴套21。
[0025] 具体的,本发明使用时,先将本装置和减速器安装到电动汽车内,且使第一输出轴7或第二输出轴8与减速器的高速端连接,最后通电本装置即可正常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转子4和第二电机转子5在电机通电后保持自转状态,带动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进行公转,进而带动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进行圆周运动成为了动力源,当转弯时且第一差速器行星轮17和第二差速器行星轮18在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使得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连接的第一输出轴7和第二输出轴8的输出转速不同。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