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有机耕作 / 蚯蚓堆肥 / 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814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适用于藜蒿的 肥料 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肥料包括: 蚯蚓堆肥 基质 块 ,用于藜蒿种植时土地的翻垦;有机无机混合料,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根部肥料的供给,该有机无机混合料包括: 生物 炭 、尿素、 硫酸 锌、 硼 砂、硫酸亚 铁 、 硫酸 钾 、 氯化钾 、 硅 酸钠、磷 石膏 、菜籽饼粉、大豆饼粉、玉米秸秆粉以及茶树籽粉;叶面专用肥,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 叶面肥 料的供给,该叶面专用肥包括:尿素、复 硝酸 钠、硝酸钾、赤霉素、硼酸及 柠檬酸 。本发明能够缩短藜蒿的生长周期,增加每个季节的 收获 茬数,并且,能在更少使用量的 基础 上,收获更多产量,且作物卖相、口感佳,经济效益佳。,下面是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蚯蚓堆肥基质,用于藜蒿种植时土地的翻垦;
有机无机混合料,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根部肥料的供给,该有机无机混合料包括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生物炭44-50份、尿素40-50份、硫酸锌24-30份、砂4-5份、硫酸亚
10-15份、硫酸10-15份、氯化钾10-15份、酸钠6-10份、磷石膏8-9份、菜籽饼粉40-50份、大豆饼粉30-35份、玉米秸秆粉30-35份以及茶树籽粉40-50份;
叶面专用肥,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叶面肥料的供给,该叶面专用肥包括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尿素40-50份、复硝酸钠10-15份、硝酸钾10-15份、赤霉素4-8份、硼酸4-8份及柠檬酸4-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堆肥基质块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设计堆肥池:在选取的地块上铺上厚度介于8-10厘米的填料层,填料层的材质选自粒径介于2-4厘米的砾石,并于该填料层上铺一层尼龙网,避免粪、蚯蚓或中间基质掉入填料层内;
步骤S2,准备发酵饵料:将牛粪、秸秆粉、尿素以及生物炭混合,控制氮比为28:1,含率介于65%-75%,且饵料在堆肥池上堆积的厚度介于8-16厘米;
步骤S3,准备蚯蚓发酵体:将蚯蚓粪、蚯蚓、蚯蚓茧以及钝化剂的混合物作为蚯蚓发酵体;
步骤S4,发酵及分离:持续发酵预定时间后,过筛,将蚯蚓发酵体及发酵产生的中间基质分离;
步骤S5:向分离后的中间基质内混入土壤消毒剂及膨胀剂,混合均匀后,干燥、挤压,制得最终的蚯蚓堆肥基质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混合发酵饵料所使用的牛粪包括养殖场刚排出的新鲜牛粪及经过高温好发酵后的腐熟牛粪,二者的比例为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蚯蚓发酵体的投入量为0.8-1万条/m3,并且,蚯蚓和蚯蚓茧的数量比介于1:2-2: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中间基质、土壤消毒剂及膨胀剂的质量比为20: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选择的钝化剂的加入量介于蚯蚓发酵体总质量的5-10%,且所述钝化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10份、膨润土2-4份、秸秆灰6-12份、石灰20-25份、氧化镁5-10份、硅酸6-10份、氧化铁4-5份、尿素3-5份、巴氏芽孢杆菌菌液8-12份、阿拉伯胶液5-10份、第一助剂40-50份及第二助剂45-55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活性炭按照1:8的比例加去离子水浸泡、烘干后,取干燥物,以1:10的比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预定时间,过滤,将滤渣干燥、研磨,得第一助剂;
所述第二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糠渣用蒸馏水冲洗后,干燥、磨碎、过筛,取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筛后的粉末预定时间后,过滤且干燥滤渣,即得第二助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选择的土壤消毒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三氯硝基甲烷3-4份、溴甲烷5-7份、二甲苯6-10份、油3-8份、丙5-1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乙酸7-9份、乙醇5-10份及硫酸20-
25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选择的膨胀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硅酸钙4-10份、氧化钙5-10份、酸钙6-12份、聚丙烯纤维8-15份、柠檬酸8-10份及电石渣3-4份。

说明书全文

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藜蒿为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别名芦蒿、蒌蒿、、水蒿。藜蒿清香爽口,是一种蔬菜珍品,主要生长在鄱阳湖一带,在南昌被誉为“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远在唐代,孙思邈就记载了藜蒿的药用价值:藜蒿性平,味甘辛,具有健体补虚、清心解毒、利胆退黄的作用,主治肝胆湿热、脾胃纳滞等病症。近年来研究表明,藜蒿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有的药用价值,可达到降血压、抗癌防癌、健胃等明显的药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藜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肥料包括:
[0004] 蚯蚓堆肥基质,用于藜蒿种植时土地的翻垦;
[0005] 有机无机混合料,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根部肥料的供给,该有机无机混合料包括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生物炭44-50份、尿素40-50份、硫酸锌24-30份、砂4-5份、硫酸亚10-15份、硫酸10-15份、氯化钾10-15份、酸钠6-10份、磷石膏8-9份、菜籽饼粉40-50份、大豆饼粉30-35份、玉米秸秆粉30-35份以及茶树籽粉40-50份;
[0006] 叶面专用肥,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叶面肥料的供给,该叶面专用肥包括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尿素40-50份、复硝酸钠10-15份、硝酸钾10-15份、赤霉素4-8份、硼酸4-8份及柠檬酸4-8份。
[0007] 其中,所述蚯蚓堆肥基质块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 步骤S1,设计堆肥池:在选取的地块上铺上厚度介于8-10厘米的填料层,填料层的材质选自粒径介于2-4厘米的砾石,并于该填料层上铺一层尼龙网,避免粪、蚯蚓或中间基质掉入填料层内;
[0009] 步骤S2,准备发酵饵料:将牛粪、秸秆粉、尿素以及生物炭混合,控制氮比为28:1,含水率介于65%-75%,且饵料在堆肥池上堆积的厚度介于8-16厘米;
[0010] 步骤S3,准备蚯蚓发酵体:将蚯蚓粪、蚯蚓、蚯蚓茧以及钝化剂的混合物作为蚯蚓发酵体;
[0011] 步骤S4,发酵及分离:持续发酵预定时间后,过筛,将蚯蚓发酵体及发酵产生的中间基质分离;
[0012] 步骤S5:向分离后的中间基质内混入土壤消毒剂及膨胀剂,混合均匀后,干燥、挤压,制得最终的蚯蚓堆肥基质块。
[0013] 其中,所述步骤S2中,混合发酵饵料所使用的牛粪包括养殖场刚排出的新鲜牛粪及经过高温好发酵后的腐熟牛粪,二者的比例为2:1。
[0014] 其中,所述步骤S3中,蚯蚓发酵体的投入量为0.8-1万条/m3,并且,蚯蚓和蚯蚓茧的数量比介于1:2-2:3。
[0015] 其中,所述步骤S5中,中间基质、土壤消毒剂及膨胀剂的质量比为20:1:1。
[0016]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所选择的钝化剂的加入量介于蚯蚓发酵体总质量的5-10%,且所述钝化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10份、膨润土2-4份、秸秆灰6-12份、石灰20-25份、氧化镁5-10份、硅酸6-10份、氧化铁4-5份、尿素3-5份、巴氏芽孢杆菌菌液8-12份、阿拉伯胶液5-10份、第一助剂40-50份及第二助剂45-55份。
[0017] 其中,所述第一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活性炭按照1:8的比例加去离子水浸泡、烘干后,取干燥物,以1:10的比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预定时间,过滤,将滤渣干燥、研磨,得第一助剂;
[0018] 所述第二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糠渣用蒸馏水冲洗后,干燥、磨碎、过筛,取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筛后的粉末预定时间后,过滤且干燥滤渣,即得第二助剂。
[0019] 其中,所述步骤S5中,所选择的土壤消毒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三氯硝基甲烷3-4份、溴甲烷5-7份、二甲苯6-10份、油3-8份、丙5-1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乙酸7-9份、乙醇5-10份及硫酸20-25份。
[0020] 其中,所述步骤S5中,所选择的膨胀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硅酸钙4-10份、氧化钙5-10份、酸钙6-12份、聚丙烯纤维8-15份、柠檬酸8-10份及电石渣3-4份。
[0021]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能够缩短藜蒿的生长周期,增加每个季节的收获茬数,并且,能在更少使用量的基础上,收获更多产量,且作物卖相、口感佳,经济效益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藜蒿的肥料,主要分三大部分:蚯蚓堆肥基质块,用于藜蒿种植时土地的翻垦;有机无机混合料及叶面专用肥,分别用于藜蒿生根发芽后,根部肥料及叶面肥料的供给。
[0024] 蚯蚓堆肥基质块的存在,使得土壤保持最佳肥,在藜蒿生根发芽前,不需要施加肥料,即可保证藜蒿良好的长势,并且,可节省后期有机无机混合料及叶面专用肥的使用量,节省成本提高产量。
[0025] 一、蚯蚓堆肥基质块
[0026] 本发明提供的蚯蚓堆肥基质块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7] 1、堆肥池的设计
[0028] 为了保证全年堆肥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堆肥池多选在通性较好的户内,如设有多个通风系统的温室大棚内,夏天的时候打开通风系统,冬天的时候关闭;并且,堆肥池地块周围可挖设一圈排水沟,以保持堆肥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湿度。
[0029] 堆肥池多设置为方形地块,以方便管理,在选取的地块上铺上厚度介于8-10厘米的填料层,填料层的材质选自粒径介于2-4厘米的砾石,砾石可提供基础通风环境,保证堆肥过程中发酵所需的氧气的及时供应,缩短堆肥周期。砾石上另外铺一层尼龙网,避免牛粪、蚯蚓或中间基质掉入填料层内;
[0030] 2、发酵饵料
[0031] 蚯蚓堆肥过程所需发酵饵料的碳氮比有严格的区间限制,通常以介于20:1-30:1为佳,然而,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发酵饵料中此比例会发生变化,为了方便随时调节,本发明将牛粪、秸秆粉、尿素以及生物炭混合作为发酵饵料,且饵料在堆肥池上堆积的厚度介于8-16厘米,发酵过程中随时检测发酵饵料的碳氮比,碳源不足可通过加入秸秆粉和生物炭调整,氮源不足可通过加入尿素调整,最后,加水将含水率调整至介于65%-75%。
[0032] 新鲜牛粪直接进行发酵,其含水量过高,无法达到理想的含水率状态,并且,其内含有的气会影响蚯蚓的存活率;而进行繁琐的预处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本发明在发酵时,采用新鲜牛粪与经过高温好氧发酵后的腐熟牛粪的混合物进行发酵,并结合后期提供的蚯蚓发酵体(下文详述)完成二者之间的平衡,在蚯蚓发酵体准备合适的情况下,新鲜牛粪和经过高温好氧发酵后的腐熟牛粪的质量比约等于2:1时,即可在最大限定降低新鲜牛粪预处理工作量的基础上,避免对蚯蚓的寿命产生影响。
[0033] 3、准备蚯蚓发酵体
[0034] 本发明以蚯蚓粪、蚯蚓、蚯蚓茧以及钝化剂的混合物作为蚯蚓发酵体的接种单元,可对仅经过一定程度预处理的新鲜牛粪进行堆肥处理,蚯蚓发酵体通过引入不同生命阶段的种蚓结合蚯蚓粪建立的培养基质,解决了传统蚯蚓堆肥技术中向新鲜牛粪直接引种易导3
致蚯蚓死亡的问题,缩短了工作周期。蚯蚓发酵体的投入量为0.8-1万条/m ,并且,蚯蚓和蚯蚓茧的数量比介于1:2-2:3。
[0035] 另外,本发明通过钝化剂的引入,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钝化保护膜,并与牛粪中的重金属形成金属沉淀物以将重金属固定,从而协同降低牛粪中可利用态的金属含量。
[0036] 本发明中,所选择的钝化剂的加入量介于蚯蚓发酵体总质量的5-10%,且所述钝化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10份、膨润土2-4份、秸秆灰6-12份、石灰20-25份、氧化镁5-10份、硅酸钙6-10份、氧化铁4-5份、尿素3-5份、巴氏芽孢杆菌菌液8-12份、阿拉伯胶液5-10份、第一助剂40-50份及第二助剂45-55份;所述第一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活性炭按照1:8的比例加去离子水浸泡、烘干后,取干燥物,以1:10的比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预定时间,过滤,将滤渣干燥、研磨,得第一助剂;第二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糠醛渣用蒸馏水冲洗后,干燥、磨碎、过筛,取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筛后的粉末预定时间后,过滤且干燥滤渣,即得第二助剂。
[0037] 其中,纳米活性炭、膨润土、秸秆灰、石灰及糠醛渣作为一组相互拮抗作用的物质:纳米活性炭及膨润土的作用在于增加对重金属的吸附力,通过吸附和置换作用,使重金属元素转换成不易水溶的物质,减少堆肥基质对土壤和植物的污染,保证钝化效果。并且,本发明对纳米活性炭进行了酸液处理,使其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减小,进一步增强了吸附重金属的效果。
[0038] 秸秆灰用于促使可交换离子态或水溶态金属向氧化物结合态金属或有机络合态金属转化,以降低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而糠醛渣用于增加土壤腐殖质,通过提高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活性,促进土壤钝化剂中活性物质的析出,以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持蓬松、透气的状态,促进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络合。
[0039] 石灰作为性物质,其作用在于提高整个发酵体系的酸碱度,使发酵体系负电荷增加,以增加对重金属的亲和性,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
[0040] 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在发酵过程中能够渗入牛粪内,且巴氏芽孢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脲酶,脲酶可将体系中的尿素分解呈碳酸根离子和铵离子,并且,巴氏芽孢杆菌细胞壁表面的负电荷能够吸附重金属离子,从而形成以细胞为晶核的纳米重金属盐;而形成的纳米重金属盐则能够进一步以更强的反应活性继续吸附重金属离子,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降低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另外,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在发酵过程生成的铵根离子更易被植物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微生物浓度,使土壤中腐殖质的活性和品质提高,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0041] 改性阿拉伯胶液能够在水油界面处展开,在发酵体系中形成致密的、连续的、厚实的且不易破坏的三维网络,并且能够形成大量络合基团,三维网络产生的较强的空间位阻效应能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定,络合基团可以与重金属螯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形成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稳定絮凝体;双重作用下,一方面,避免重金属离子聚集杀死巴氏芽孢杆菌,另一方面,可为巴氏芽孢杆菌结合重金属离子提供有利的场所,最后,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提高藜蒿产量和质量,改变土壤酸碱度和有机碳含量。
[0042] 氧化镁、氧化铁以及硅酸钙的加入,保证了最终制得的堆肥基质含有足够的镁、铁、硅元素,为藜蒿生长所必须的元素,有利于藜蒿的生长。
[0043] 4、发酵及分离:持续发酵预定时间后,过筛,将蚯蚓发酵体及发酵产生的中间基质分离。
[0044] 5、向分离后的中间基质内混入土壤消毒剂及膨胀剂,混合均匀后,干燥、挤压,制得最终的蚯蚓堆肥基质块。中间基质、土壤消毒剂及膨胀剂的质量比为20:1:1。
[0045] 因此,本发明通过蚯蚓堆肥方法制备的最终的堆肥基质,可作为肥料半成品保存、储藏及运输,有需要时,将其敲碎、混入土壤中,加水即可,大大节省了现有的蚯蚓堆肥作业后期需要进行的处理,且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0046] 本发明在制备最终的蚯蚓堆肥基质块时,所选择的土壤消毒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三氯硝基甲烷3-4份、溴甲烷5-7份、二甲苯6-10份、煤油3-8份、丙酮5-1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乙酸7-9份、乙醇5-10份及硫酸铜20-25份,此土壤消毒剂可完全代替农药的效用,有效解决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微生物抗药性的问题,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且产品成本低、安全、杀菌性能佳。
[0047] 本发明在制备最终的蚯蚓堆肥基质块时,所选择的膨胀剂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硅酸钙4-10份、氧化钙5-10份、铝酸钙6-12份、聚丙烯纤维8-15份、柠檬酸8-10份及电石渣3-4份。
[0048] 二、生根发芽后的肥料
[0049] 本发明根据藜蒿生长及营养特点,在藜蒿生根发芽后,有针对性地对藜蒿的根部和叶面追施不同的肥料,其中,根部所供给的肥料包括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生物炭44-50份、尿素40-50份、硫酸锌24-30份、硼砂4-5份、硫酸亚铁10-15份、硫酸钾10-15份、氯化钾10-15份、硅酸钠6-10份、磷石膏8-9份、菜籽饼粉40-50份、大豆饼粉30-35份、玉米秸秆粉30-35份以及茶树籽粉40-50份;叶面所供给的肥料包括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尿素
40-50份、复硝酸钠10-15份、硝酸钾10-15份、赤霉素4-8份、硼酸4-8份及柠檬酸4-8份。
[0050] 尿素供给藜蒿生长所需的氮元素,硫酸锌、硼砂及硫酸亚铁供给藜蒿生长发育所需基本的微量元素,硅酸钠能够提高藜蒿的抗病能力,菜籽饼粉、大豆饼粉以及玉米秸秆粉为从多种有机质中挑选出来的,能够与上文所制备的蚯蚓堆肥基质块相配合,使藜蒿所生长的土壤形成透气的团粒结构,保证了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供给藜蒿根部充足的氧气,有机无机混合料的设置,给予了根部肥料中各成分不同的溶解周期,延长了肥料的有效使用期,进一步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节省了成本。
[0051]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藜蒿叶面的专用肥,是通过对市面上不同口感和规格的藜蒿的叶面营养元素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N、P、K等元素的比例,结合成本、吸收等因素的考虑,进而根据相应的比例配制,所制备的专用肥,能够保证藜蒿较佳的口感,所产藜蒿纤维含量少,口感细腻、清香,色泽嫩白、茎叶粗壮,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
[0052]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肥料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如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各实施例中详细操作步骤已详述如上,区别仅在于各步骤中所涉及到的物质的成分的变化,具体如下:
[0053] 表1:蚯蚓堆肥基质块制备涉及条件
[0054]
[0055]
[0056]
[0057] 表2:各实施例有机无机混合料所涉及物质成分
[0058]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生物炭 46 50 44 45
尿素 40 50 45 48
硫酸锌 25 24 28 30
硼砂 4 4 5 5
硫酸亚铁 12 15 10 12
硫酸钾 15 12 12 10
氯化钾 10 15 12 12
硅酸钠 6 8 8 10
磷石膏 8 9 8 9
菜籽饼粉 50 45 48 45
大豆饼粉 30 32 35 30
玉米秸秆粉 32 33 35 30
茶树籽粉 40 45 45 50
[0059] 表3:各实施例叶面专用肥所涉及物质成分
[0060]
[0061]
[0062] 比较例1:选自市场上常见的化肥,藜蒿种植所用土地未经过蚯蚓堆肥基质块处理,直接种植,且从种植起开始喷施化肥,每亩约60-80kg。
[0063]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均子藜蒿生根发芽后再喷施相应的根部肥和叶面肥,其中,根部肥每亩约喷施20-40kg,叶面肥每亩约喷施10-15kg。其余的种植期管理等条件,本发明各实施例均与比较例相同。
[0064] 具体的栽培结果如下:
[0065] 表4:本发明实施例与比较例栽培效果对比
[0066]   一季收获茬数 产量kg/亩 作物效果实施例1 6 12315 根茎粗壮、口感细腻、食后无渣
实施例2 6 11897 根茎粗壮、口感细腻、食后无渣
实施例3 6 10975 根茎粗壮、口感细腻、食后无渣
实施例4 6 12153 根茎粗壮、口感细腻、食后无渣
比较例 4 8795 根茎细、纤维量多、口感粗糙
[0067]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藜蒿的肥料,能够缩短藜蒿的生长周期,增加每个季节的收获茬数,并且,能在更少使用量的基础上,收获更多产量,且作物卖相、口感佳,经济效益佳。
[0068] 另外,本发明在种植藜蒿时,每季仅需制备一次蚯蚓堆肥基质块,在多次种植过程中,仍能在相同肥料用量的情况下保证相同的产量;并且,在藜蒿种植完毕后,通过蚯蚓堆肥基质块翻垦过的土地,可以继续种植其它作物,仍然能够在较少肥料用量的基础上取得较佳的收获。
[0069]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