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

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

阅读:83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 散热 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包括放置架,该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装置均放置于放置架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下散 热机 构、 支撑 框和上散热机构,所述下散热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下散热机构和上散热机构,下散热机构为吹 风 散热,上散热机构为抽风散热,使用本装置时,可根据环境 温度 ,选择只使用下散热机构或选择下散热机构和上散热机构配合使用,合理节能的同时,有效散去交换机产生的热量。,下面是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包括放置架(1),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装置(2)均放置于放置架(1)内,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下散热机构(3)、支撑框(4)和上散热机构(5),所述下散热机构(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所述支撑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散热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设置有多个放置柜(1-1),每个放置柜(1-1)的后部均设置有开口(1-2),所述多个散热装置(2)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柜(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散热机构(3)包括底板(3-1)、下网板(3-2)、下扇箱(3-3)、下风扇(3-4)和下支杆(3-5),所述底板(3-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网板(3-2),所述下风扇箱(3-3)设置有两个,两个下风扇箱(3-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3-1)下端的左右两侧,每个下风扇箱(3-3)内均固定连接有下风扇(3-4),所述底板(3-1)下端面的四处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杆(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
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下框孔(3-1-1),所述两个下网板(3-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下框孔(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机构(5)包括上板(5-1)、上网板(5-2)、上风扇箱(5-3)、上风扇(5-4)、排风通道(5-5)和上支杆(5-6),所述上板(5-1)下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网板(5-2),所述上风扇箱(5-
3)设置有两个,两个上风扇箱(5-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5-1)下端的左右两侧,每个上风扇箱(5-3)内均固定连接有上风扇(5-4),所述两个上风扇箱(5-3)的后端均设置有排风通道(5-5),所述上板(5-1)下端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杆(5-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5-
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框孔(5-1-1),两个上网板(5-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框孔(5-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板(5-1)和底板(3-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5-5)位于与其对应的开口(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散热装置(2)上的四个下支杆(3-5)和上支杆(5-6)分别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放置柜(1-
1)内的下壁和上壁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网络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网络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它具有性价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和易于实现等特点。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交换机也就成为了最普及的交换机。在交换机工作过程中自身会产生热量,所产生的热量若不及时散去将会影响交交换机的使用寿命,为此在需要及时将交换机所产生的热量散去以维持正常工作,尤其是交换机使用众多的机房内,由于空间有限,热量积聚速度快,而现有机房内常用的散热手段是利用空调降低房间内温度,而放置交换机的放置架并未有散热功能,而利用空调的弊端在于易产生温度差,而产生潮气,易使交换机受损,且能耗大。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采用直接散热的方式,吹风扇和抽风风扇配合使用,避免空调降温的弊端。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包括放置架,该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装置均放置于放置架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下散热机构、支撑框和上散热机构,所述下散热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散热机构。
[000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放置架设置有多个放置柜,每个放置柜的后部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多个散热装置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柜内。
[000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下散热机构包括底板、下网板、下风扇箱、下风扇和下支杆,所述底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网板,所述下风扇箱设置有两个,两个下风扇箱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下端的左右两侧,每个下风扇箱内均固定连接有下风扇,所述底板下端面的四处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杆。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下框孔,所述两个下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下框孔内。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上散热机构包括上板、上网板、上风扇箱、上风扇、排风通道和上支杆,所述上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网板,所述上风扇箱设置有两个,两个上风扇箱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下端的左右两侧,每个上风扇箱内均固定连接有上风扇,所述两个上风扇箱的后端均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上板下端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杆。
[001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上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框孔,两个上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框孔内。
[0011]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支撑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板和底板。
[00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所述排风通道位于与其对应的开口内。
[0013]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位于同一散热装置上的四个下支杆和上支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放置柜内的下壁和上壁上。
[0014] 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0015] 本使用新型设置有下散热机构和上散热机构,下散热机构为吹风散热,上散热机构为抽风散热,使用本装置时,可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只使用下散热机构或选择下散热机构和上散热机构配合使用,合理节能的同时,有效散去交换机产生的热量。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去下网板的下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去上网板的上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 图中:放置架1;放置柜1-1;开口1-2;散热装置2;下散热机构3;底板3-1;下框孔3-1-1;下网板3-2;下风扇箱3-3;下风扇3-4;下支杆3-5;支撑框4;上散热机构5;上板5-1;上框孔5-1-1;上网板5-2;上风扇箱5-3;上风扇5-4;排风通道5-5;上支杆5-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具体实施方式一:
[0029]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包括放置架1,该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装置2均放置于放置架1内,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下散热机构3、支撑框4和上散热机构5,所述下散热机构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所述支撑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散热机构5。
[0030] 本使用新型设置有下散热机构3和上散热机构5,下散热机构3为吹风散热,上散热机构5为抽风散热,使用本装置时,可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只使用下散热机构3或选择下散热机构3和上散热机构5配合使用,合理节能的同时,有效散去交换机产生的热量。
[003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交换机放置于支撑框4内,连接上光纤线后开始正常使用。
[0032] 具体实施方式二:
[0033]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放置架1设置有多个放置柜1-1,每个放置柜1-1的后部均设置有开口1-2,所述多个散热装置2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柜1-1内。
[0034] 具体实施方式三:
[0035]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下散热机构3包括底板3-1、下网板3-2、下风扇箱3-3、下风扇3-4和下支杆3-5,所述底板3-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网板3-2,所述下风扇箱3-3设置有两个,两个下风扇箱3-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3-1下端的左右两侧,每个下风扇箱3-3内均固定连接有下风扇3-4,所述底板3-1下端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杆3-5。
[0036] 当交换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温度开始升高,此时需要开始对交换机进行散热处理,若环境温度适宜,可只启动下散热机构3进行散热处理,即启动下风扇3-4,下风扇3-4为吹风风扇,下风扇3-4透过下网板3-2不断向交换机输送,以对交换机进行散热处理。
[0037] 具体实施方式四:
[0038]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板3-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下框孔3-1-1,所述两个下网板3-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下框孔3-1-1内。
[0039] 具体实施方式五:
[0040]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散热机构5包括上板5-1、上网板5-2、上风扇箱5-3、上风扇5-4、排风通道5-5和上支杆5-6,所述上板5-1下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上网板5-2,所述上风扇箱5-3设置有两个,两个上风扇箱5-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5-1下端的左右两侧,每个上风扇箱5-3内均固定连接有上风扇5-4,所述两个上风扇箱5-3的后端均设置有排风通道5-5,所述上板5-1下端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杆5-6。
[0041] 若环境温度较高,则可同时启动下散热机构3和上散热机构5,即在启动下风扇3-4的同时再启动上风扇5-4,上风扇5-4为抽风风扇,上风扇5-4配合下风扇3-4一同将热量通过上网板5-2由排风通道5-5排出,以达到散热目的。
[0042] 具体实施方式六:
[0043]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五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板5-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框孔5-1-1,两个上网板5-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框孔5-1-1内。
[0044] 具体实施方式七:
[0045]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框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板5-1和底板3-1。
[0046] 具体实施方式八:
[0047]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五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排风通道5-5位于与其对应的开口1-2内。
[0048] 具体实施方式九:
[0049] 下面结合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或五作进一步说明,位于同一散热装置2上的四个下支杆3-5和上支杆5-6分别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放置柜1-1内的下壁和上壁上。
[005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信息工程用交换机散热系统,其工作原理为:
[005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交换机放置于支撑框4内,连接上光纤线后开始正常使用。
[0052] 当交换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温度开始升高,此时需要开始对交换机进行散热处理,若环境温度适宜,可只启动下散热机构3进行散热处理,即启动下风扇3-4,下风扇3-4为吹风风扇,下风扇3-4透过下网板3-2不断向交换机输送风力,以对交换机进行散热处理。
[0053] 若环境温度较高,则可同时启动下散热机构3和上散热机构5,即在启动下风扇3-4的同时再启动上风扇5-4,上风扇5-4为抽风风扇,上风扇5-4配合下风扇3-4一同将热量通过上网板5-2由排风通道5-5排出,以达到散热目的。
[0054]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