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

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气化再生处理方法

阅读:660发布:2024-01-01

专利汇可以提供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气化再生处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环境工程 中的污 水 处理 技术领域,涉及污水混凝 吸附 沉淀分离—分离物厌 氧 沼 气化 再生处理技术,首先使污水资源化,所分离出来的污染物送入厌氧 生物 反应器 ,将污染物转化为沼气,再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厌氧所产生的沼气一部分用于 厌氧反应器 的保温,提高厌氧的处理效率,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效的处理。厌氧处理同时也是絮凝剂吸附剂的再生过程,厌氧生化残渣就可以返回到吸附絮凝沉降过程,二次作为吸附絮凝剂使用。定期将一部分多余的失去吸附能 力 的厌氧残渣脱水后用部分沼气焚烧处理,彻底无害化后排放。同时该过程也将吸附在残渣上的持久性污染物焚烧处理。,下面是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气化再生处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污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将生活及各类工业废水收集于污水收集池(1)中,由污水提升(2)将污水送至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进行混凝吸附反应,将水中污染物混凝成絮状物,同时将水溶性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上,含有絮凝物和颗粒吸附剂的污水进入到沉降池(4)中,沉降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化学沉淀回收氮磷复合肥反应池(5), 在经过沉淀回收池(6)沉淀分离后污水排放或消毒后回用,在沉降池(4)中沉淀分离的含有悬浮物和吸附剂的污泥用污泥泵(7)输送到厌氧反应器(8)中,进行污泥的厌氧沼气化处理,厌氧反应器(8)产生的沼气从反应器顶部排出后,进入脱硫器(9),脱除硫化氢后,沼气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器(10)燃烧,产生的热水作为厌氧反应器(8)的加热热源循环使用,在厌氧反应器(8)中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沼渣、含有再生后的吸附剂和降解了有机物的絮凝剂,该混合沼渣脱水后大部分返回到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中,再次利用于吸附混凝污染物;经过多次循环使用的剩余混凝吸附剂失去其脱除功能后,则经过脱水机(11)脱水后,用沼气锅炉燃烧器(10)燃烧尾气,在尾气干燥机(13)脱水,脱水后的干泥再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器(10)的第二级固废燃烧段焚烧,彻底无害化,干燥脱水的尾气经过尾气洗涤器(12)除味后排放,洗涤水返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二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反应器(8)包含污泥干燥机(13)、沼气储存区(15)、固液分离区(16)、循环水出口(17)、内循环泵(18)、循环液进口(19)、循环液分布器(20)、沼渣沉淀区(21)、积渣斗(22)、排渣控制(23)和泥浆泵(24),设备主体由质容器构成,内部涂有防腐材料,设备顶部设有沉降分离区(14),沉降分离区(14)上部为沼气储存区(15), 下部为固液分离区(16),固液分离区(16)下半部设有内循环水出口(17),内循环泵(18)的两端分别与内循环水出口(17)和循环液进口(19)相连接,厌氧反应器(8)内部设有循环液分布器(20),厌氧反应器(8)的底部设有沼渣沉淀区(21)和积渣斗(22),沼渣沉淀区(21)的下部设有排渣控制阀门(23),积渣斗(22)与泥浆泵(2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污染物的COD的浓度为50-50000毫克/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为盐,盐,盐、淀粉基絮凝剂、纤维素基絮凝剂、甲克素基絮凝剂、生物絮凝剂、聚丙烯酸系列絮凝剂或聚丙烯酰胺系列絮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为活性炭灰、硅藻土、沸石、大孔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可以设计成一级或者多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池(4)的数量由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的数量来确定,两者为对应关系。

说明书全文

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气化再生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面临水污染严重与水资源短缺两大问题。生物处理技术作为经济有效的环境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了100多年,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仍然是生物处理的致命弱点。人们致于开发更加高效,更加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 最近,零能耗资源化污水处理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并饱受诟病。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是污水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无害化,可将其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污染物从水相转移到生物相;二是污染物在生物相中的生物化学转化。在第一个过程中,主要是物理扩散过程,生物相周围的污染物浓度越高,其扩散速度越快,进入生物相的速度也越大,对于中高浓度的污水处理,原水中污染物已经足够高了,扩散转移速度与生物降解速度基本适应,对于低浓度污水处理,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浓缩污染物浓度,以便于快速扩散到生物相,进行快速的生物降解。在第二个过程中,一是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好氧转化,对氢污染物来说目标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在此过程中虽然污染物转化彻底,但消耗大量分子氧,成为污水处理的最大能量消耗,生化过程产生的热量直接由废水带走,很难回收;二是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转化,对碳氢污染物来说目标产物是甲烷和氢气少量二氧化碳和水,关键是不需要提供分子氧,减少了能量消耗,在处理过程中有能量输出,并且污染物浓度越高产能越大,更重要的是厌氧处理由于无供氧能力的限制可以适应非常高的有机物浓度,无论是原始浓度还是浓缩后的浓度。同时,大量研究工作表明,由于厌氧与好氧生化过程不同,两者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和种类也有很大区别,尽管厌氧生物生长速度慢,污染物转化速度也慢,但其可转化污染物的种类多和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忍受限度高,这样,在足够长的污染物-生物接触时间内,大量污染物都可以被厌氧生物转化。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上述思路,针对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采用混凝吸附材料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富集分离,分离目标是使污水达到排放及回用标准。首先使污水资源化,所分离出来的污染物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将污染物转化为沼气,再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厌氧所产生的沼气一部分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保温,提高厌氧的处理效率,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效的处理。厌氧处理同时也是絮凝剂吸附剂的再生过程,厌氧生化残渣就可以返回到吸附絮凝沉降过程,二次作为吸附絮凝剂使用。定期将一部分多余的失去吸附能力的厌氧残渣脱水后用部分沼气焚烧处理,彻底无害化后排放。同时该过程也将吸附在残渣上的持久性污染物焚烧处理。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是:将生活及各类工业废水收集于污水收集池中,由污水提升将污水送至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进行混凝吸附反应,将水中污染物混凝成絮状物,同时将水溶性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上,含有絮凝物和颗粒吸附剂的污水进入到沉降池中,沉降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化学沉淀回收氮磷复合肥反应池, 在经过沉淀回收池沉淀分离后污水排放或消毒后回用,在沉降池中沉淀分离的含有悬浮物和吸附剂的污泥用污泥泵输送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污泥的厌氧沼气化处理,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从反应器顶部排出后,进入脱硫器,脱除硫化氢后,沼气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水作为厌氧反应器的加热热源循环使用,在厌氧反应器中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沼渣、含有再生后的吸附剂和降解了有机物的絮凝剂,该混合沼渣脱水后大部分返回到混凝吸附反应池中,再次利用于吸附混凝污染物;经过多次循环使用的剩余混凝吸附剂失去其脱除功能后,则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用沼气燃烧锅炉燃烧尾气,在尾气干燥机中脱水,脱水后的干泥再进入沼气燃烧炉的第二级固废燃烧段焚烧,彻底无害化,干燥脱水的尾气经过尾气洗涤器除味后排放,洗涤水返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二次处理。
[0005] 厌氧反应器由污泥干燥机、沼气储存区、固液分离区、循环水出口、内循环泵、循环液进口、循环液分布器、沼渣沉淀区、积渣斗、排渣控制和泥浆泵构成,污泥干燥机由质容器构成,内部涂有防腐材料,设备顶部设有沉降分离区,沉降分离区上部为沼气储存区,下部为固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下半部设有内循环水出口,内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内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液进口相连接,厌氧设备内部设有循环液分布器,厌氧反应器的底部设有沼渣沉淀区和积渣斗,沼渣沉淀区的下部设有排渣控制阀门,积渣斗与泥浆泵相连;本发明所处理的废水污染物的浓度为50-50000毫克/立升,所述的絮凝剂为盐,盐,盐、淀粉基及纤维素基、甲克素基、生物絮凝剂、聚丙烯酸系列、聚丙烯酰胺系列,吸附剂为活性炭灰、硅藻土、沸石、大孔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混凝吸附反应池可以设计成一级或者多极。沉淀池的数量由混凝吸附池的数量来确定,两者是为对应关系。沉淀池停留时间的设计根据选用的混凝剂和吸附剂性质不同而异,以达到良好的沉淀效果,上清液悬浮固体浓度不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回用时不超过回用标准为依据。
[0006] 为了更严格的控制营养元素氮、磷的排放,经过混凝吸附的污水再经过化学沉淀法脱除溶解性的氮磷,根据污水的氮磷含量及存在的状态可以采用复合沉淀法磷酸铵镁法、氧化沉淀法折点氯化除氮同时沉淀磷以及单独沉淀法、铝、铁等无机盐。
[0007] 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从反应器顶部排出后,进入脱硫单元,脱除硫化氢后沼气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水作为厌氧反应器的加热热源循环使用。采用湿法氢氧化钠脱除硫化氢,产生的硫化钠结晶析出后作为副产品出售,此系统包含在脱硫系统之内。
[0008] 沼渣脱水后的干燥采用沼气燃烧炉直接燃烧尾气,一方面蒸发了沼渣中的水分,另一方面也吸附了沼气燃烧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然后该沼渣进入沼气燃烧炉第二段焚烧无害化,实现尾气的自净化过程,该部分包括在沼气锅炉燃烧器中。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处理低、中、高浓度污染物的浓度COD从50到50000毫克/立升的无机污染物的废水,特别是对于低、中浓度的废水处理更具有优越性,采用混凝吸附浓缩后厌氧处理的吸附混凝剂体积大大减少,既节省了生化反应器的容积,增加了单位容积的产气量,又减少了沼气的损失量和热损失量。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的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污水收集池,2、污水提升泵,3、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4、沉降池,5、反应池,6、沉淀回收池,7、污泥泵,8、厌氧反应器,9、脱硫器,10、沼气锅炉燃烧器,11、污泥脱水机,12、尾气洗涤器,13、污泥干燥机,14、沉降分离区,15、沼气储存区,16、固液分离区,17、循环水出口,18、内循环泵,19、循环液进口,20、循环液分布器,21、沼渣沉淀区,22、积渣斗,23、排渣控制阀门,24、泥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图1、图2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离—分离物厌氧沼气化再生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是:将生活及各类工业废水收集于污水收集池1中,由污水提升泵2将污水送至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进行混凝吸附反应,将水中污染物混凝成絮状物,同时将水溶性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上,含有絮凝物和颗粒吸附剂的污水进入到沉降池4中,沉降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化学沉淀回收氮磷复合肥反应池5, 经过沉淀回收池6沉淀分离后,污水排放或消毒后回用,在沉降池4中沉淀分离的含有悬浮物和吸附剂的污泥用污泥泵7输送到厌氧生物反应器8中,进行污泥的厌氧沼气化处理。厌氧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器9脱除硫化氢后送到沼气锅炉燃烧器10,燃烧所产生的热水用于厌氧反应器8的加热与保温,在厌氧反应器8中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沼渣、含有再生后的吸附剂和降解了有机物的絮凝剂,该混合沼渣脱水后大部分返回到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中,再次利用于吸附混凝污染物;经过多次循环使用的剩余混凝吸附剂失去其脱除功能后,则经过脱水机11脱水,沼气锅炉燃烧器10的燃烧尾气在尾气干燥机13脱水,脱水后的干泥再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器10的第二级固废燃烧段焚烧,彻底无害化,干燥脱水的尾气经过尾气洗涤器12除味后排放,洗涤水返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二次处理。
[0015] 厌氧反应器8由污泥干燥机13、沼气储存区15、固液分离区16、循环水出口17、内循环泵18、循环液进口19、循环液分布器20、沼渣沉淀区21、积渣斗22、排渣控制阀门23和泥浆泵24构成,污泥干燥机13由钢质容器构成,内部涂有防腐材料,设备顶部设有沉降分离区14,沉降分离区14上部为沼气储存区15, 下部为固液分离区16,固液分离区16下半部设有内循环水出口17,内循环泵18的两端分别与内循环水出口17和循环液进口19相连接,厌氧设备8内部设有循环液分布器20,厌氧反应器8的底部设有沼渣沉淀区21和积渣斗22,沼渣沉淀区21的下部设有排渣控制阀门23,积渣斗22与泥浆泵24相连;泥浆泵24将泥浆大部分返回到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二次利用,少量排到污泥脱水机11,在进入污泥干燥机13,然后干燥后的污泥进入到沼气锅炉燃烧器10,焚烧后的无机残渣排放。厌氧反应器8是本技术的关键设备,它接收来自沉淀池6的絮凝沉降产物和吸附了污染物的吸附剂, 厌氧反应器8为外循环厌氧流化床与填料床相结合的反应器,进料口在上中部,排料口在底部,物料从上中部进入后缓慢下行到底部,同时内循环动力不断促使物料向上移动,形成流化状态,提高传质效果,沼气的上升过程也促进了物料的悬浮。产生的沼气收集到反应器的顶部,自动进入到沼气储罐及后续脱硫燃烧系统。
[0016] 厌氧反应器关键设计参数容积负荷及有效容积设计参数见表1。
[0017] 表1
[0018]
[0019] 本发明可以处理低、中、高浓度污染物的浓度COD从50到50000毫克/立升的无机污染物的废水,特别是对于低、中浓度的废水处理更具有优越性,因为此时直接采用厌氧处理该类型的污水,由于污染物浓度较低,产沼气量较小,沼气溶解于水中被水夹带走又损失一部分,加热大量低浓度污水需要更多的能量,排水带走的热量也损失到环境中去了。而采用混凝吸附浓缩后厌氧处理的吸附混凝剂体积大大减少,既节省了生化反应器的容积,增加了单位容积的产气量,又减少了沼气的损失量和热损失量。
[0020] 本发明所定义的污水水质范围见表2。
[0021] 表2
[0022]
[0023] 本发明所述的絮凝剂包括:常用的铝盐,铁盐,硅盐等小分子及高分子絮凝剂,常用的天然及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淀粉基,纤维素基,甲克素基,生物絮凝剂,聚丙烯酸系列,聚丙烯酰胺系列等等, 其选用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有效地絮凝脱除水中的胶体,高分子化合物及其他类型的污染物,无论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还是生物难降解性都可以使用,生物难降解的可以多次重复循环使用,生物可降解的则转变为沼气在回收利用了。在具体处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污水时通过试验选择确定。
[0024] 本发明所选用不同种类絮凝剂的使用量与水质的关系见表3。
[0025] 表3
[0026]
[0027] 本发明选择的吸附剂包括:广普性吸附剂如活性炭,粉煤灰,硅藻土等等,特殊性吸附剂如吸附氮的沸石,吸附有机物的大孔树脂,吸附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树脂等等。吸附剂的选择是以能够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重金属离子及氮磷营养物吸附脱除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为目标。在具体处理不同性质和浓度的污水时通过试验选择确定。
[0028] 本发明所用的吸附剂及使用量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见表4。
[0029] 表4
[0030]
[0031] 混凝吸附反应池3可以设计成一级或者多极。根据污水种类和浓度来确定,高浓度多成分污水采用多级混凝吸附, 低浓度简单成分采用一级混凝吸附。技术的确定通过试验来确定。
[0032] 本发明中设置混凝反应的停留时间和级数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见表5。
[0033] 表5
[0034]
[0035] 沉淀池4的数量设计根据混凝吸附池3的数量来确定,两者是一一对应关系。沉淀池停留时间的设计根据选用的混凝剂和吸附剂性质不同而异,以达到良好的沉淀效果,上清液悬浮固体SS浓度不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回用时不超过回用标准为依据。
[0036] 为了更严格的控制营养元素氮、磷的排放,经过混凝吸附的污水再经过化学沉淀法脱除溶解性的氮磷,根据污水的氮磷含量及存在的状态可以采用复合沉淀法磷酸铵镁法、氧化沉淀法折点氯化除氮同时沉淀磷以及单独沉淀法钙、铝、铁等无机盐。
[0037] 厌氧反应器8产生的沼气从反应器顶部排出后,进入脱硫器9,脱除硫化氢后沼气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器10中燃烧,产生的热水作为厌氧反应器8的加热热源循环使用。采用湿法氢氧化钠脱除硫化氢,产生的硫化钠结晶析出后作为副产品出售,此系统包含在脱硫系统之内。
[0038] 沼渣脱水后的干燥采用沼气燃烧炉直接燃烧尾气,一方面蒸发了沼渣中的水分,另一方面也吸附了沼气燃烧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然后该沼渣进入沼气燃烧炉第二段焚烧无害化,实现尾气的自净化过程,该部分包括在沼气锅炉燃烧器10中。
[0039] 实施例1
[0040]  当污水处理量为420吨/小时大约1万吨/日,有机物浓度用COD表示在300毫克/立升,处理后有机物的浓度用COD表示在50毫克/立升,每吨水脱除COD量为0.25公斤,每日脱除COD量为2500公斤。混凝吸附过程中脱除的COD按0.8克COD/克絮凝吸附剂干基计算,则絮凝吸附剂的用量为:3.13吨/天,1.30吨/小时;按照沼渣含水率95%计算,湿基混凝吸附剂为26吨/小时。当吸附平衡时间设计为1小时,混凝吸附池有效容积420立方米,干基混凝吸附剂量1.30吨,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的悬浮物浓度为0.3%3000毫克/立升。沉降池4的停留时间为3小时, 有效容积为1260立方米,沉淀污泥的含水率为95%,沉淀污泥的总体积为26吨/小时。絮凝吸附后的污泥在厌氧反应器8中的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96小时,厌氧反应器8的有效容积为26 吨/小时 X 96 小时=2496立方米。厌氧反应器8的脱除容积负荷为2500公斤COD/天/2496立方米 = 1.00公斤COD/立方米,天。按照每脱除1公斤COD产生0.4立方米沼气来计算,日产沼气1000立方米。沼气中甲烷含量按照60%计算,每立方米的沼气热值为: 
21000-25000KJ/立方米,理论上日产能量为:21-25MJ/天。沼渣的回用率按照96.7%计算,每天排出剩余沼渣104公斤干基,污泥脱水机11脱水后的含水率按照80%计算,每天排出湿渣
520公斤,其中含水416公斤。按照蒸发脱除30度的水分计算,脱除416 公斤水份需要显热
20-100度139110KJ/天0.139MJ/天,脱除416 公斤水份需要潜热100度973772.8KJ/天
0.974MJ/天。每天进入厌氧反应器8的新增沼渣量为:21 吨/小时 X 24 小时 = 504吨/天; 加热520 吨沼渣从20度升温到30度需要的热量为:21736000KJ/天21.736MJ/天,三者需要能量总和为:22848882.8KJ/天22.848 MJ/天。热量基本持平, 未考虑焚烧10%的残渣放出的热量及损失的热量。
[0041] 絮凝吸附后的污水假设含有20 毫克/立升的氨氮和3毫克/立升的磷酸盐,采用氧化-沉淀法脱除残余的氮磷,达到氨氮8毫克/立升,磷酸盐1毫克/立升的目标, 需要脱除氨氮12毫克/立升, 磷酸盐2毫克/立升, 投加氧化沉淀剂80毫克/立升。
[0042] 实施例2
[0043]  当污水处理量为420吨/小时大约1万吨/日,有机物浓度用COD表示在1000毫克/立升,处理后有机物的浓度用COD表示在50毫克/立升,每吨水脱除COD量为0.95公斤,每日脱除COD量为9500公斤。混凝吸附过程中脱除的COD按0.8克COD/克絮凝吸附剂干基计算,则絮凝吸附剂的用量为:11.875吨/天,0.5吨/小时;按照沼渣含水率95%计算,湿基混凝吸附剂为2.5吨/小时。当吸附平衡时间设计为1小时,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的有效容积420立方米,干基混凝吸附剂量2.5吨,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的悬浮物浓度0.6%6000毫克/立升。沉淀池4停留时间为3小时, 有效容积为1260立方米,沉淀污泥的含水率为95%,沉淀污泥的总体积为50吨/小时。絮凝吸附后的污泥在厌氧反应器8中的水停留时间设计为96小时,厌氧反应器8的有效容积为50 吨/小时 X 96 小时= 4800立方米。厌氧反应器8的脱除容积负荷为9500公斤COD/天/4800立方米 = 1.98公斤COD/立方米,天。按照每脱除1公斤COD产生0.4立方米沼气来计算,日产沼气3800立方米。沼气中甲烷含量按照60%计算,每立方米的沼气热值为: 21000-25000KJ/立方米,理论上日产能量为:79.8-95MJ/天。沼渣的回用率按照96%计算,每天排出剩余沼渣400公斤干基,污泥脱水机11脱水后的含水率按照80%计算,每天排出湿渣2000公斤,其中含水1600公斤。按照蒸发脱除30度的水分计算,脱除1600 公斤水分需要显热20-100度528618KJ/天0.529MJ/天,脱除1600 公斤水分需要潜热100度
3700336.6KJ/天3.70MJ/天。每天进入厌氧反应器8的新增沼渣量为:80 吨/小时 X 24 小时 = 1920吨/天; 加热1920 吨沼渣从20度升温到30度需要的热量为:80055360KJ/天
80.055MJ/天,三者需要能量总和为:84284314.6KJ/天84.284 MJ/天。热量基本持平, 未考虑焚烧10%的残渣放出的热量及损失的热量。
[0044] 絮凝吸附后的污水假设含有60 毫克/立升的氨氮和10毫克/立升的磷酸盐,采用氧化-沉淀法脱除残余的氮磷,达到氨氮8毫克/立升,磷酸盐1毫克/立升的目标, 需要脱除氨氮52毫克/立升, 磷酸盐9毫克/立升, 投加氧化沉淀剂400毫克/立升。
[0045] 实施例3
[0046] 当污水处理量为420吨/小时大约1万吨/日,有机物浓度用COD表示在10000毫克/立升,处理后有机物的浓度用COD表示在50毫克/立升,每吨水脱除COD量为9.95公斤,每日脱除COD量为99500公斤。混凝吸附过程中脱除的COD按0.8克COD/克絮凝吸附剂干基计算,则絮凝吸附剂的用量为:124吨/天,5.18吨/小时;按照沼渣含水率95%计算,湿基混凝吸附剂为103.6吨/小时。当吸附平衡时间设计为10小时,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的有效容积4200立方米(设计为三级逆流絮凝吸附,干基混凝吸附剂量51.8吨,混凝吸附综合反应池3的悬浮物浓度1.2%12000毫克/立升。沉降池4的停留时间为10小时, 有效容积为4200立方米,沉淀污泥的含水率为95%,沉淀污泥的总体积为103.6吨/小时。絮凝吸附后的污泥在厌氧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96小时,厌氧反应器8的有效容积为103.6 吨/小时 X 96 小时= 9945.6立方米。厌氧反应器的脱除容积负荷为99500公斤COD/天/9945.6立方米 = 10.00公斤COD/立方米,天。按照每脱除1公斤COD产生0.4立方米沼气来计算,日产沼气39800立方米。沼气中甲烷含量按照60%计算,每立方米的沼气热值为: 21000-25000KJ/立方米,理论上日产能量为:835.8-995MJ/天。沼渣的回用率按照97%计算,每天排出剩余沼渣4150公斤干基,脱水机11脱水后的含水率按照80%计算,每天排出湿渣20750公斤,其中含水16600公斤。按照蒸发脱除30度的水分计算,脱除16600 公斤水分需要显热20-100度5488375KJ/天5.49MJ/天,脱除16600 公斤水分需要潜热100度142140992.2KJ/天14.21MJ/天。每天进入厌氧反应器8的新增沼渣量为:829 吨/小时 X 24 小时 = 19896吨/天; 加热19896 吨沼渣从20度升温到30度需要的热量为:829573668KJ/天829.573MJ/天,三者需要能量总和为:
977203035.2KJ/天977.203 MJ/天。热量基本持平, 未考虑焚烧10%的残渣放出的热量及损失的热量。
[0047] 絮凝吸附后的污水假设含有500 毫克/立升的氨氮和100毫克/立升的磷酸盐,采用氧化-沉淀法脱除残余的氮磷,达到氨氮8毫克/立升,磷酸盐1毫克/立升的目标, 需要脱除氨氮492毫克/立升, 磷酸盐99毫克/立升, 投加氧化沉淀剂4000毫克/立升。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