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废物处理与管理 / 废物处理 / 热处理 / 气化 /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

一种电气化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

阅读:2发布:2022-07-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气化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 气化 铁 路 接触 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包括:2个滚轮座Ⅰ、上座板、滚轮座Ⅱ、调整螺杆、 锁 定 螺栓 、下座板、销轴、7个滚轮、7个轴;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接触线放线过程可能出现的折弯、硬点、扭面等放线 缺陷 ,为保证接触网施工 质量 提供了保障。,下面是一种电气化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气化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滚轮座Ⅰ(1)、上座板(2)、滚轮座Ⅱ(4)、调整螺杆(8)、螺栓(11)、下座板(14)、销轴(16)、7个滚轮(18)、
7个轴(20);
所述上座板(2)为平板,所述下座板(14)为U型板,所述下座板(14)设于上座板(2)下部,所述上座板(2)与下座板(14)一端通过销轴(16)连接,另一端通过锁定螺栓(11)锁定;
所述上座板(2)上安装有3个调整螺杆(8),两端的调整螺杆(8)各固定有滚轮座Ⅰ(1),中间的调整螺杆(8)固定有滚轮座Ⅱ(4),所述滚轮座Ⅰ(1)和滚轮座Ⅱ(4)分别固定有轴(20),所述轴(20)配合有滚轮(18);所述下座板(14)侧面固定有4个轴(20),4个轴(20)分别配合有滚轮(18);所述滚轮(18)圆周上开设有圆弧槽(18a),7个滚轮(18)形成上部3个高度可调、下部4个高度固定的整体呈倒W型的七轮轮组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座Ⅰ(1)和滚轮座Ⅱ(4)与上座板(2)之间连接有导向杆(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杆(8)与滚轮座Ⅰ(1)及滚轮座Ⅱ(4)之间配合有弹性销(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配合有平垫Ⅰ(5)和螺栓(6)。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杆(8)上固定有六螺母Ⅰ(9)并配合有六角扁螺母(1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栓(11)配合有六角螺母Ⅱ(12)和平垫Ⅱ(13)。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0)通过圆螺母(15)安装固定。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6)配合有轴用挡圈Ⅰ(17)。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0)与滚轮(18)通过轴承(19)、轴用挡圈Ⅱ(21)和孔用挡圈(22)配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气化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开卷放线的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高速电气化铁路已经成为中国智造的标志之一,高速接触网是构成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元,机车运行速度越高,接触线的强度越高、放线张越大、平直度要求也越高,以保证铁路运行时接触线与电力机车的受电弓形成较好的弓网关系。
[0003] 弓网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电力机车稳定取流,而保证接触线的架设质量是保证弓网关系的首要条件,也是电气化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的环节。
[0004] 接触线在放线过程中,放线车由于放线张力变化、放线车速度变化、接触线放线导送中心线偏过渡较大、接触线在线盘中装线的松紧度、接触线强度性能波动等原因,可能导致的接触线放线过程出现接触线折弯、硬点、扭面等问题,造成放线质量缺陷,恶化弓网关系,甚至导致接触线报废。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可有效的解决接触线放线时出现折弯、硬点、扭面等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包括:2个滚轮座Ⅰ1、上座板2、滚轮座Ⅱ4、调整螺杆8、螺栓11、下座板14、销轴16、7个滚轮18、7个轴20;
[0007] 所述上座板2为平板,所述下座板14为U型板,所述下座板14设于上座板2下部,所述上座板2与下座板14一端通过销轴16连接,另一端通过锁定螺栓11锁定;所述上座板2上安装有3个调整螺杆8,两端的调整螺杆8各固定有滚轮座Ⅰ1,中间的调整螺杆8固定有滚轮座Ⅱ4,所述滚轮座Ⅰ1和滚轮座Ⅱ4分别固定有轴20,所述轴20配合有滚轮18;所述下座板14侧面固定有4个轴20,4个轴20分别配合有滚轮18;所述滚轮18圆周上开设有圆弧槽18a,7个滚轮18形成上部3个高度可调、下部4个高度固定的整体呈倒W型的七轮轮组机构。
[0008] 优选的,所述滚轮座Ⅰ1和滚轮座Ⅱ4与上座板2之间连接有导向杆3。
[0009] 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杆8与滚轮座Ⅰ1及滚轮座Ⅱ4之间配合有弹性销7。
[0010]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3配合有平垫Ⅰ5和螺栓6。
[0011] 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杆8上固定有六角螺母Ⅰ9并配合有六角扁螺母10。
[0012] 优选的,所述锁定螺栓11配合有六角螺母Ⅱ12和平垫Ⅱ13。
[0013] 优选的,所述轴20通过圆螺母15安装固定。
[0014] 优选的,所述销轴16配合有轴用挡圈Ⅰ17。
[0015] 优选的,所述轴20与滚轮18通过轴承19、轴用挡圈Ⅱ21和孔用挡圈22配合。
[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接触线放线过程可能出现的折弯、硬点、扭面等放线缺陷,为保证接触网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0] 图中:1、滚轮座Ⅰ;2、上座板;3、导向杆;4、滚轮座Ⅱ;5、平垫Ⅰ;6、螺栓;7、弹性销;8、调整螺杆;9、六角螺母Ⅰ;10、六角扁螺母;11、锁定螺栓;12、六角螺母Ⅱ;13、平垫Ⅱ;14、下座板;15、圆螺母;16、销轴;17、轴用挡圈Ⅰ;18、滚轮;18a、圆弧槽;19、轴承;20、轴;21、轴用挡圈Ⅱ;22、孔用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2]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放线矫直器,包括:2个滚轮座Ⅰ1、上座板2、滚轮座Ⅱ4、调整螺杆8、锁定螺栓11、下座板14、销轴16、7个滚轮18、7个轴20;
[0023] 上座板2为平板,下座板14为U型板,下座板14设于上座板2下部,上座板2与下座板14一端通过销轴16配合轴用挡圈Ⅰ17连接,另一端通过锁定螺栓11配合六角螺母Ⅱ12和平垫Ⅱ13锁定;打开锁定螺栓11后,可快速打开上下两部分,便于接触线头部穿过上、下滚轮间的圆弧槽18a;上座板2上安装有3个调整螺杆8,调整螺杆8上固定有六角螺母Ⅰ9并配合有六角扁螺母10,两端的调整螺杆8各固定有滚轮座Ⅰ1,中间的调整螺杆8固定有滚轮座Ⅱ4,调整螺杆8与滚轮座Ⅰ1及滚轮座Ⅱ4之间配合有弹性销7,滚轮座Ⅰ1和滚轮座Ⅱ4分别固定有轴20,轴20配合有滚轮18;下座板14侧面固定有4个轴20,4个轴20分别配合有滚轮18;轴20通过圆螺母15安装固定;轴20与滚轮18通过轴承19、轴用挡圈Ⅱ21和孔用挡圈22配合;滚轮
18圆周上开设有圆弧槽18a,7个滚轮18形成上部3个高度可调、下部4个高度固定的整体呈倒W型的七轮轮组机构。滚轮座Ⅰ1和滚轮座Ⅱ4与上座板2之间连接有导向杆3,导向杆3配合有平垫Ⅰ5和螺栓6,导向杆3在上部3个滚轮18高度调节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高度调节用于调整接触线通过时的反复弯曲量。
[0024]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接触线放线张力盘和抬拨线杆之间,邻近抬拨线杆。放线时,导线经过圆周上开有圆弧槽18a的上、下轮组形成的通道微反复弯曲经过(滚轮18由接触线带动在放线过程中被动转动),在接触线放线过程中对从线盘中放出的接触线进行最后的保障性质的约束、定向和矫直,解决接触网架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硬点、折弯和扭面等质量缺陷,保证接触线放线的平直度。
[0025] 本实用新型圆弧槽18a为半径大于接触线直径1mm的半圆型结构、棱部倒成圆弧状,接触面粗糙度Ra<0.8μm,这样既不会因滑动摩擦而擦伤接触线表面,又不会因尖棱咬伤接触线。滚轮18内孔均装有滚动轴承
[0026] 接触线放线车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本实用新型下座板14连接有开双圆头键槽型长孔的过渡安装底板,以适应安装在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放线车出线横梁上。
[0027] 本实用新型中微反复弯曲接触通过上、下辍位间隔安装的七轮表面光滑圆弧槽的接触线,既约束了放线方向,又约束左右、上下弯曲,通过改变上下轮组间隙,调整接触线弯折曲率,保证了接触线的放线质量。
[002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