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足迹 / 碳足迹 / 一种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

一种稻种植排放监测方法

阅读:193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稻种植排放监测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 水 稻种植 碳 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水稻种植碳排放计算模型;B、结合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描述水稻 碳足迹 时空 变化;C、碳足迹分析与展示平台构建;D、建设基于B/S架构的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系统。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支持研究者、管理者或使用者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在线获取和 可视化 分析并对项目中的各类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作为共享数据、碳足迹计算,多样化展示的工作平台。,下面是一种稻种植排放监测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稻种植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水稻种植碳排放计算模型;
B、结合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描述水稻碳足迹时空变化;
C、碳足迹分析与展示平台构建;
D、建设基于B/S架构的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计算模型为用于调查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方式下水稻种植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分别建立不同地区的水稻生产流程图,确定碳足迹的计算边界;从投入品的碳当量及水稻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入手,构建水稻碳足迹的计模型,计算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碳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种植碳排放测算模型为:
CFt=CFCH4+CFN2O+CFCO2;
其中:CFCH4=EF日排放量*T种植期*S收获面积=EFC*SFW*SFP*SFO*T种植期*S收获面积;
上式中:EFC =1.30;
淹灌时:SFW=1;间歇性灌溉时SFW=0.60;深水灌溉时SFW=0.27;
种植前180天内不灌水时:SFP =1;种植前超过180天不灌水时:SFP =0.68;种植前灌水时:SFP =1.90;
SFO =(1+有机添加物施用比*有机添加物转化系数)0.59;
CFN2O=N肥施用量(kgN2O-N /kgN)*0.003;
CFCO2= N肥施用量*1.74+ P肥施用量*0.20+ K肥施用量*0.15+M农药施用量*4.93+V柴油用量*0.7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结合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描述水稻碳足迹时空变化为:使用遥感技术测定不同区域水稻种植总面积,结合建立的碳排放测算模型,实现对区域尺度水稻种植碳足迹的时空变化描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碳足迹分析与展示平台构建为:结合地图形式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农业碳足迹计算、分析与展示平台,以支持研究者、管理者或使用者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在线获取和可视化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建设基于B/S架构的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系统,为用于对项目中的各类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作为共享数据、碳足迹计算,多样化展示的工作平台。

说明书全文

一种稻种植排放监测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丘陵地区,向南一直延伸到印度平原和东南亚热带雨林,一块的水田是这些地区最为典型的农耕貌。而这些总面积达十余亿亩的水田中种植的水稻,是这片集中着近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地区最为主要的粮食来源。
[0004] 然而,就在这些水稻为人们提供宝贵热量的同时,它们同时也在为地球“加热”。种植水稻会释放巨量的甲烷到大气中,而甲烷则是二化碳之外最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于是,如何减少水稻种植中的甲烷排放成为了农业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而目前行业中上缺乏一种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稻种植业中的碳排放监测措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一种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水稻种植碳排放计算模型;
B、结合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描述水稻碳足迹时空变化;
C、碳足迹分析与展示平台构建;
D、建设基于B/S架构的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系统。
[0007]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的计算模型为用于调查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方式下水稻种植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分别建立不同地区的水稻生产流程图,确定碳足迹的计算边界;从投入品的碳当量及水稻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入手,构建水稻碳足迹的计模型,计算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碳排放量。
[0008]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水稻种植碳排放测算模型为:CFt=CFCH4+CFN2O+CFCO2;
其中:CFCH4=EF日排放量*T种植期*S收获面积=EFC*SFW*SFP*SFO*T种植期*S收获面积;
上式中:EFC =1.30;
淹灌时:SFW=1;间歇性灌溉时SFW=0.60;深水灌溉时SFW=0.27;
种植前180天内不灌水时:SFP =1;种植前超过180天不灌水时:SFP =0.68;种植前灌水时:SFP =1.90;
SFO =(1+有机添加物施用比*有机添加物转化系数)0.59;
CFN2O=N肥施用量(kgN2O-N /kgN)*0.003;
CFCO2= N肥施用量*1.74+ P肥施用量*0.20+ K肥施用量*0.15+M农药施用量*4.93+V柴油用量*0.717。
[0009]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中结合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描述水稻碳足迹时空变化为:使用遥感技术测定不同区域水稻种植总面积,结合建立的碳排放测算模型,实现对区域尺度水稻种植碳足迹的时空变化描述。
[0010]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C中的碳足迹分析与展示平台构建为:结合地图形式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农业碳足迹计算、分析与展示平台,以支持研究者、管理者或使用者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在线获取和可视化分析。
[0011]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D中的建设基于B/S架构的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系统,为用于对项目中的各类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作为共享数据、碳足迹计算,多样化展示的工作平台。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支持研究者、管理者或使用者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在线获取和可视化分析并对项目中的各类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作为共享数据、碳足迹计算,多样化展示的工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一种水稻种植碳排放监测方法(本实施例以广东省水稻种植业碳排放监测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水稻种植碳排放计算模型
调查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方式下水稻种植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分别建立不同地区的水稻生产流程图,确定碳足迹的计算边界。从投入品的碳当量及水稻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入手,构建水稻碳足迹的计模型,计算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碳排放量。;
水稻种植碳排放测算模型:
CFt=CFCH4+CFN2O+CFCO2
CFCH4=EF日排放量*T种植期*S收获面积;
=EFC*SFW*SFP*SFO*T种植期*S收获面积;
注:(1)EFC =1.30;
(2)淹灌:SFW=1;间歇性灌溉SFW=0.60;深水SFW=0.27;
(3)种植前180天内不灌水:SFP =1;种植前超过180天不灌水:SFP =0.68;种植前灌水(多于30天):SFP =1.90;
(4)SFO =(1+有机添加物施用比*有机添加物转化系数)0.59;
CFN2O=N肥施用量(kgN2O-N /kgN)*0.003;
CFCO2= N肥施用量*1.74+ P肥施用量*0.20+ K肥施用量*0.15+M农药施用量*4.93+V柴油用量*0.717。
[0015] (2)结合遥感技术从区域尺度描述水稻碳足迹时空变化使用遥感技术测定广东不同区域水稻种植总面积,结合建立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实现对区域尺度水稻种植碳足迹的时空变化描述。
[0016] (3)广东省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平台构建,结合地图形式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广东省农业碳足迹计算、分析与展示平台,支持研究者、管理者、使用者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在线获取和可视化分析。
[0017] (4)建设基于B/S架构的农业碳足迹分析与展示系统,对项目中的各类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作为共享数据、碳足迹计算,多样化展示的工作平台。
[0018]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