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防火与消防 / 被动防火 / 封闭排泄灭火、防喷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封闭排泄灭火、防喷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阅读:260发布:2020-10-27

专利汇可以提供封闭排泄灭火、防喷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方法不同于 现有技术 的被动灭火方法,其专用设备外包体也以新颖的结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闸 门 ,为封闭排泄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全新功能的工具。封闭排泄管系统为油井、油库的防火、灭火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段。本发明实施简单、方便、造价低廉、迅速可靠,适用面广,对环境没有损害,为善后带来便利。,下面是封闭排泄灭火、防喷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灭火、防止可燃烧物质的无控制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一个防火的封闭无的排泄管,把燃烧物质在封闭环境中抽走,使其与氧气隔开,并输入到安全的存储器内。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用防火材料制成的带中空内腔的外包体,把可燃物质或者喷射可燃烧物质的喷口严密包住,并用与外包体内腔相通的排泄管把燃烧物质在封闭管内排走,分离开燃烧物质、空气和火,并且可在排泄管上安置排油机,加快排泄速度,为了便于远距离操纵,可在外包体上设置长臂,并把长臂装在一套由机电系统操作的操纵臂上,把整个系统设在运输工具上,实施步骤如下:(1)操纵长臂,调整好外包体的位置(2)让外包体从侧面接近燃烧物质喷口(3)迅速合拢外包体,使其严密包住喷口,同时通过长臂稳定外包体的位置(4)对设置有排油机的情形,迅速开动排油机,排走外包体内由喷口喷出的可燃烧物质(5)把外包体的位置固定好(6)把排泄管与输油管网连接起来,恢复生产对于没有办法包住所有的燃烧物质的情况,用封闭的排泄管把燃烧物质抽走,输入无氧的存储器内,使火成为无源之火。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在运输工具上设置长操纵臂,把外包体的长臂安装在操纵臂上,并设置一套机、电系统来操作操纵臂,从而操作外包体,此时还可在运输工具上设置安全的储油罐,把排泄管排泄的油先输入无氧的安全储油罐内,待情况稳定之后再把排油管与输油管网连接起来。
4.根据权力要求2和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使用分立式的外包体、活动连接可开可合的外包体或一体模制的外包体,并且外包体的闭合连接可通过卡入方式、电磁方式、螺纹方式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5.根据权力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在外包体或操纵设备,上安装可喷射降温或除烟物质的系统。
6.根据权力要求2-5所述的方法的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包体是由打开的部件闭合后所构成,它有中空内腔,有一个孔可套在喷管上或在外包体贴合在工作台上时,让喷口的喷射物质通过,在外包体上还设有排泄孔与排泄管相连,外包体上连接着长臂,长臂可设置在一个更长的操纵臂上,并设置一套机、电装置来操纵它们,整个系统设置在运输工具上,运输工具上还可设置安全无氧的储存罐与排泄管相连,还可以在整个系统上安装降温、除烟设备。
7.根据权力要求6所述的外包体,其特征在于外包体是分立式的,由分立的构件闭合后组成一带中空内腔,并设有排泄孔和排泄管的外包体,它留有一个适合于套在喷管上的孔或适于在外包体与工作台面贴合时,让喷口喷射的燃烧物质通过的孔。
8.根据权力要求6所述的外包体,其特征在于外包体是活动连接的可闭体,它带中空内腔,并设有排泄孔和排泄管的外包体,它留有一个适合于套在喷管上的孔或适于在外包体与工作台面贴合时,让喷口喷射的燃烧物质通过的孔。
9.根据权力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泄管上可设置排泄机,加快排泄速度,并可在排泄管上设置多个带开关接口
10.一种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方法的油库灭火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防火的排泄管连接在油库储油罐上,在较远距离的安全环境中设置封闭的安全储油罐,把排泄管连接到安全储油罐内,并在离油源较远的安全区域,在排泄管上设置开关和抽油机,并设置一套报警自动启动抽油机的系统。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灭火、防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特别是针对油井、油库起火的灭火、方喷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目前国内外的灭火方法虽种类繁多,但不外是喷射降温隔热物质,覆盖住火源,或切断或塞住燃烧物质的来源的堵压方法,炸药也是一种隔离方法。但在许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油田、油库起火,即压不住燃烧物质的无控制喷射、溢出,又灭不了火。例如今年青岛黄岛油库起火和目前科威特的油井起火、喷油等。这些方法已经用过,效果不佳,黄岛油库的火烧了一星期烧得差不多了,喷洒对余火才有效果。现在各国专家集海湾,也是一筹莫展。现有的方法即笨而无,又费时费钱。本人曾系统地查阅过有关专利文献、专业刊物和有关的资料,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有效、实施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的方法。目前对付油井起火的现有技术方法有如下几种:(1)大量用。(2)炸药爆破。(3)喷洒化学灭火剂,如液氮、干冰等。(4)用坦克、混凝土等压住喷油。(5)给喷管安上新。这些方法在对付大面积起火,并且高压喷油的情况无能为力,而且它们实施困难、费时费钱。根据国外专家的估计及中国专家组的估计扑灭科油井大火“费时至少2年是不夸张的”。显然现有技术对付高压油井大火、油库大火是软弱无力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突破现有方法的模式,提出一类对付油井、油库起火的有效、可靠、实施方便、迅速的灭火、防喷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它们擅长对付现有技术无能为力的油井大火、喷油、油库大火,并且还有成本低廉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强堵、强压方法。而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封闭疏导燃烧物质的主动式隔离方法。在封闭的防火管道中把可燃烧物质与空气、火隔离开,排泄到(抽走)安全区域。

对于油库,可在油罐下连接一条或几条防火的抽油管道到较远距离安全地带,安上开关,抽油机并与一安全区域的储油器连通。当油库起火时,周围一片火海,即扑灭不了,又接近不了,这时在安全区内打开开关,启动抽油机把油罐的油抽到安全的储油器中,由于油在封闭的管道中,没有空气,所以不会起火,而随着油的抽走,油库的火渐成无源之火,最终熄灭或很容易扑灭,不会等到油烧完后才能扑灭。即更迅速方便地灭了火,又能救出大量财产。

对于油井的大火或喷油,则可用封闭加有控制的疏导方法。用一个带中空内腔的防火外包体包住喷油口,并保持稳定,由与中空内腔相通的封闭式排油管把喷入内腔中的油排出到安全的储存地点。对于喷射压力大的油井,可在排油管上设置抽油机,把外包体腔内的油迅速排走。这样喷油对外包体压力减小,使得外包体对喷口的封闭更容易实施。由于喷出的油在封闭的排油管内得不到气,就没法燃烧。而火得不到补充油源,就成了无源之火,很快熄灭。由于本方法不完全堵死油的喷射,而是顺势采用封闭排泄方法,所以它实施简单、方便,特别是对于难于堵死的高压自喷井,它四两拔千斤,以巧制笨而大大优于现有技术。

外包体可以用一个固定件,但最好用分立式的或活动连接的可闭合体构成。它带有中空内腔,并留有一个适当的孔,当对付喷油管起火时,能卡套在喷油管上,便于包住喷口。当喷管较短或井口直接喷油时、外包体和工作台面贴合盖住喷油井时,让喷口喷出的油能通过此孔进入中空腔内。喷入腔内的油沿封闭的管道排泄到安全区域。对于多件组成的可闭合式外包体,可采用卡套、螺纹、液压、电磁力或其它方式连接闭合成一体。

为了便于远距离操作,在外包体上连接长臂,并设置在由机、电系统控制的另一种操纵臂上,用机器远距离来操作它们。自然为操作方便,可再配置一套测量装置观察喷口位置和一套降温装置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整套系统可安装在运输工具上。

在运输工具上还可以设置一个无氧的封闭储油罐与排油管相连,排油管上还可设置开关和抽油机。当灭掉火或控制住喷油后,固定好外包体,把排油管与油田的输油管网连接起来,同时脱离与运输工具上储油罐的连接。即可在灭火、控喷的同时迅速恢复原油的生产,比现有技术的灭火、控喷、恢复生产的三步曲过程要迅速、方便、有效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具体操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操纵长臂,调整好外包体的位置(2)让外包体接近燃烧物质喷口,修正外包体的位置(3)迅速合拢外包体,使其严密包住喷口,同时通过长臂稳定外包体的位置(4)对设置有排油机的情形,迅速开动排油机,排走外包体内由喷口喷出的可燃烧物质(5)把外包体的位置固定好(6)把排泄管与输油管网连接起来,同时脱开与安全储油罐的连接,恢复原油生产。

自然本法不仅对油,对其它燃烧物质也可使用。同样它不限于油井、油库,在对其它易燃物质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灭火措施中都有广泛应用。

图1  是带喷管的喷油井图2  是不带喷管的喷油井图3  是由二分离件组成的分立式外包体的前视图和剖面图图4  是由二分离件组成的分立式外包体的俯视图和剖面图图5  是主件2的右视图图6  是主件1的左视图图7  是活动连接式外包体的俯视图和剖面图图8  是活动连接式外包体的前视图和剖面图图9  是活动连接式外包体主件1的右视图图10  是活动连接式外包体主件2的左视图图11  是分立式外包体设在运输工具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2  是油库所用的封闭排泄方法与不用此法的对照图在图1中,工作台[1]上有喷油管[2],油从喷口[3]喷出。

在图2中,工作台[1]上有喷油口[3],它代表一类没有喷管或喷管很短的油井。

在图3、图4、图5和图6中给出由二个分立件组成的外包体的三视图和剖面图。这种分立式的外包体是由主件[4]和主件[16]为主体,套合组成的,较适宜于对付带喷管的油井起火或无控制的喷油。在主件[4]上有凸出的连接件[5]与便于操作的长臂[6]套合,套合后在上面有贯穿的螺纹孔[8],用一个螺纹杆[7]旋入孔[8]把它们连接固定好。在结合部位有双契型的凹形槽[9],槽内有带弹簧的卡件[10]。在下部有与主件[4]以活动轴[13]相连的套管件[12]。在中空腔的底板上有半圆形的孔[11],套管件[12]上也有半圆形孔[14],还有弹簧卡件[15]。

在主件[16]上也有凸出连接件[17]与长臂[18]套合,套合后其上有贯穿的螺纹孔[20],用螺杆[19]旋入孔[20]中,固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在结合部位有与凹槽[9]相配套的带契型护脚的凸起插头[21],其上有小凹孔[22],便于当主件[4]与主件[16]合拢时,紧密嵌合,并由卡件[10]卡入小凹孔[22]中,稳固地保持套合为一体的外包体的闭合。在底部有半圆形孔[23],套管件[24]通过活动轴[25]与主件[16]相通。其上也有半圆形孔[26]和小凹孔[27]。

主件[4]和[16]上的半圆孔[11]和[23],当主件闭合后能组成一个与喷油管外径相适应的圆孔,卡套在喷油管上。套管件[12]和[24]上的半圆形孔[14]和[26]也同样构成一个可与喷油管外径相当的孔,便于卡套在喷油管上,增强外包体对喷口的闭合作用,并便于把外包体固定在喷油管上。为了便于远距离的操作,也可在套管件上设置凸出连接件和长臂,并安置在操纵臂上。

在外包体的封闭包围下,喷油口[3]喷出的油只能通过排油孔[28]顺排油管[29]排走,而封闭式的排油管把油与空气、火已隔离开来,使其不能燃烧,只能顺着排油管排到安全地点,而火则失去了油源,成为了无源之火,火势顿减,并很快熄灭。

外包体也可以是由多个主件套合组成,但以两件的较为简单方便,结构形状也可多种多样。排泄孔和排泄管也可有多孔多根。套管件的圆孔大小可适当小于主件的圆孔,当主件与圆孔不能与喷油管严密贴合时,由套件来密封此孔。在主件和套管件上的圆孔处可设置一圆形的防火的弹性材料和齿状内壁,便于封闭孔隙,并把外包体固定在喷管上。套管件与主件的连接最好是活动式连接并易于拆换。对于不同的管径可配置不同的套管件,而不必重新换主件。当然套管件也可与主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两主件的套合为一体的结合部不限于此例的带双契型开口的凹凸槽形嵌套形式,还可采用电磁力、螺纹杆和其它套卡形式,或其它的连接形式。

在图7、图8、图9和图10中给出了主件[4]和主件[14],通过一个活动铰[26]连接为一体的一种活动式连接的外包体。这种外包体擅长于对付如图2所示的没有喷管或喷管很短的喷油井。主件[4]上有凸出的连接件[5],长臂[6]套在连接件[5]上,它们有一个贯穿的螺纹孔[8],由插入孔[8]的螺纹杆[7]把它们固定连接好。接合部位有双契型开口的凹形槽[9],其中带弹簧的卡件[10],内壁靠地处有护脚内缘[12]和外缘[13],还有孔[11]。

第二个主件[14]上同样有凸出连接件[15],长臂[16]套接在其上,螺纹杆[17]旋入它们的贯穿螺纹孔[18]中,接合部位有带双契型护脚的凸出插件[19],其上有小孔[20],贴地处有孔[21],内缘[22]和外缘[23]。主件上还有排泄孔[24]和与其相接的排泄管[25]。

活动铰[26]把两个主件连接在一起,两主件的外缘上都有孔[28]和与其配套的钉[27]。当主件套合在一起后,可把钉[27]通过孔[28]钉入工作平台地面内,起一定的固定作用。当然在外缘上压上重物,如浇灌混凝土等,也可起到固定作用。操作长臂[6]和[16],使两主件套合时,两主件的缺孔[11]和[21]组成一个大孔对着喷油口[3],由于长臂的压力和钉子的固定作用,内缘和外缘与工作台地面贴合在一起,油进入内腔后,只能从孔[24]进入排泄管[25]排走,在封闭的管内缺少氧气,油不会再燃烧,而失去了油源的火则成了无源之火,会很快熄灭。

同样外包体的结构、形状可根据情况作多种变化。排泄孔和排泄管也不限于一根,长臂与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也可多种多样。自然外包体的主件也可一体模制。

在图11中,给出了使用分立式外包体的全套设置的示意图。在图中,主件[4]和主件[16]上的长臂[6]和[18]分别安装在机械操作臂[30]和[31]上,排油管和封闭的无氧储油罐[32]相接,在它们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开关[38]和抽油机[33],排油管上还有一个带开关[39]的接头[37]。整个系统都设置在运输工具[36]上。通过操作臂[30]、[31]、[34]和[35]的操作可控制外包体的位置,便于包住喷油口并稳定外包体的位置。

排油越快,腔内的压力越小,越便于稳定外包体的位置,持续稳定地包住喷口。排油孔和管的大小、个数及抽油机的功率大小可根据喷油口的喷油压力大小来相应设置。灭完火或控制喷油后,固定好外包体的位置,然后将接头[37]与油田的输油管网连接起来,打开开关[39]并同时关闭开关[38],在灭火、防喷的同时就可恢复原油生产,一举两得、又快又好。自然在灭火时,为了降低喷油的温度,可在排油管上设置降温装置,如热交换器等。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不仅仅用于油井,它们还可用在别的场合。

本发明的封闭排泄方法,不仅可用于能包住燃烧源的情形。在没法包住燃烧源的情形,如油库、储油罐的防火、灭火中也可广泛应用。

在图12A中,储油罐[1]发生火灾时,特别是有破损漏油孔[3]时,火势猛烈,周围一片火海,即无法接近它们,又没法扑灭它们。今年中国黄岛油库的大火烧了一个星期,用化学灭火剂(如液氮、干冰等),对付不了它们,在烧得差不多了,火势小了之后,这些手段才有效,但已经没有作用了。

在图12B中,给储油罐[1]设置一条防火的远距离的封闭排油管[4],作为防火,灭火的安全措施。在离储油罐[1]较远的安全区域,给排油管设置一个开关[5]和抽油机[7],并连接到一个无氧的封闭的安全储存器内。当油罐[1]起火并有破洞[3]时,周围一片火海,此时在安全区域,打开开关[5],迅速起动大功率的抽油机[7],把油[2]从储油罐[1]中抽走输入到安全存储罐[6]中。随着燃烧物质的抽走,火的燃烧时间将大大缩短,当它成为无源之火时,就会火势顿减,很快熄灭。当然为了能迅速抽走储油罐中的油,可设置多根或大口径的排油管,抽油机的功率也可大大提高,加快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封闭排泄防火、灭火的方法及设备与储油罐平时所用的管网完全不同。首先普通的管网是不用于防火用途的,而且也没法用作如此用途,因为出现大火灾时,周围是一片的火海,即无法接近又无法使用,更不能把储油罐中的油输入到安全的区域。它们是不具备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的功能的。

本发明的方法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堵、压、覆盖方法的模式,以封闭排泄的方法,四两拔千斤,以巧制笨。它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被动灭火方法,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釜底抽薪式的隔离灭火方法。其专用设备外包体也以新颖的结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闸门,为封闭排泄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全新功能的工具。封闭排泄管系统为油井、油库的防火、灭火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段。在处理油井的问题时,本发明把灭火、防喷、恢复生产三大功能融为一体,突破了现有单一方法的范畴。在油库防火、灭火中,它不仅能有效的灭火,而且还能把宝贵的油料抢救出来。本发明实施简单、方便、造价低廉、迅速可靠,适用面广。对环境没有损害,为善后带来便利,同样使本发明优先于现有技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