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土工织物 / 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

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

阅读:566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 土壤 改良结构,包括在原土上开设的种植穴、置于种植穴下方的环形排 水 管,种植穴的底部呈倒锅底状;种植穴的外侧开设有底部向下凹陷的坑穴,且坑穴的底部低于种植穴底部;种植穴内填充有第一种植土,坑穴内填充有第二种植土;第一种植土中沙颗粒的容积比小于第二种植土中沙颗粒的容积比;环形 排水管 径向的两端各连通一条向原土层延伸的透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与乔木 土球 直接 接触 的第一种植土的土壤透气性和排水能 力 强,且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发育,能有效地防止过剩积水对根系的浸泡。,下面是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在原土上开设的种植穴(1)、置于种植穴(1)下方的环形排管(2),其特征是:所述种植穴(1)的底部呈倒锅底状;所述种植穴(1)的外侧开设有底部向下凹陷的坑穴(3),且坑穴(3)的底部低于种植穴(1)底部;所述种植穴(1)内填充有第一种植土(11),所述坑穴(3)内填充有第二种植土(31);所述第一种植土(11)中沙颗粒的容积比大于第二种植土(31)中沙颗粒的容积比;所述环形排水管(2)径向的两端各连通一条向原土层(8)延伸的透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坑穴(3)与种植穴(1)的底部均铺设防渗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种植土(11)的上方铺设有透气性的覆盖层(6),且所述覆盖层(6)采用软铺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排水管(2)的表面包裹有土工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种植土(11)内掺入容积比75%左右的沙颗粒,种植穴(1)的土壤之间形成大孔;所述第二种植土(31)内掺入容积比小于50%的沙颗粒,形成小于种植穴(1)的土壤间孔隙的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种植穴(1)与坑穴(3)之间通过铺设第一土工网(7)形成隔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水管(4)沿着种植穴(1)的竖直中心线向远离种植穴(1)的下方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渗层(5)包括有第二土工网、铺设于第二土工网上下的土工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排水管(2)采用软式透水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种植穴又称栽植穴、树穴,在栽植苗木前以所定的栽植点为中心沿四周往下挖穴而成。在大型公共绿地工程中,需要在乔木种植穴、气平衡施工技术中解决压实土层内快速种植全冠乔木的问题,而现有的城市绿化中乔木种植由于土壤板结、含杂质多等不利因素而导致成活率不高,急需改善乔木根系恢复生长所需的环境,提高乔木成活率。
[0003] 目前,公告号为CN2061010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绿化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在穴底原土上开设的种植穴,所述种植穴周围均由种植土包裹,在种植穴中置放乔木泥球,所述穴底原土周围设有环形排水层,在所述环形排水层中分布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一端伸入环形排水层、透气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种植土至高于种植穴,所述透气管紧贴乔木泥球外侧,所述环形排水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铺设有无纺布层,所述环形排水层上设有外部排水盲沟网。
[0004] 上述技术方案通用性好,无污染,但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一端伸入环形排水层,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种植土至高于种植穴的透气管来使种植的乔木透气,透气管在土壤中极易堵塞,透气效果不好。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其透气透水的效果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在原土上开设的种植穴、置于种植穴下方的环形排水管,所述种植穴的底部呈倒锅底状;所述种植穴的外侧开设有底部向下凹陷的坑穴,且坑穴的底部低于种植穴底部;所述种植穴内填充有第一种植土,所述坑穴内填充有第二种植土;所述第一种植土中沙颗粒的容积比大于第二种植土中沙颗粒的容积比;所述环形排水管径向的两端各连通一条向原土层延伸的透水管。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穴的底部设置为倒锅底状,有利于将渗透到其底部多余的水分排出;在种植穴外侧开设比种植穴更深的坑穴,形成排水沟的结构,便于及时地将种植穴中一部分多余的水分在排出;通过在种植穴的第一种植土内掺入占较大容积比的沙颗粒,其土壤间的孔隙较大,土质较为疏松,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能,且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发育;在坑穴的第二种植土内掺入占较小容积比的沙颗粒,有利于保证土壤的夯实性,能够有效住土壤中的水分;由于种植穴的底部为倒锅底状,加上倒锅底状的底部向坑穴的相对种植穴更低的底部延伸,使得种植穴内的水分会从渗入坑穴中,将种植穴内的过剩分水排到坑穴中,保证根系发育,有效防止过剩积水对根系的浸泡;毛管水是靠土壤中毛管孔隙所产生的毛管引力所保持的水分,根据毛细渗透原理,根部对毛管水的吸水力大于土壤对毛管水的吸力,所以土壤中的毛管水会被植物吸收,不会处于失水状态;设置环形排水管,土壤中一部分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管的空洞进入排水管排出;通过透水管将排水管中的水排出到原土中。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坑穴与种植穴的底部均铺设防渗层。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坑穴与种植穴的底部铺设防渗层,能够锁住部分水分,保证土壤有湿度,使得乔木植物存活率更高。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种植土的上方铺设有透气性的覆盖层,且所述覆盖层采用软铺装。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种植土的上方软铺装有覆盖层,加强种植穴内的透气透水性。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排水管的表面包裹有土工织物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环形排水管的表面包裹土工织物,避免在土壤渗水时一些颗粒物进入排水管造成堵塞,具有过滤、排水的作用。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种植土内掺入容积比75%左右的沙颗粒,种植穴的土壤之间形成大孔;所述第二种植土内掺入容积比小于50%的沙颗粒,形成小于种植穴的土壤间孔隙的小孔。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种植土内掺入不同容积比的沙颗粒,简单地实现种植穴与坑穴内土壤间的孔隙,实现透气排水的作用。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穴与坑穴之间通过第一土工网形成隔层。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土工网实现种植穴与坑穴之间土壤的隔离,增强种植穴与坑穴内土壤填充的稳定性;使用第一土工网可防止种植穴内的第一种植土流失到坑穴内。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管沿着种植穴的竖直中心线向远离种植穴的下方倾斜。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透水管倾斜设置,有利于快速将渗入排水管的积水排出。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渗层包括有第二土工网、铺设于土工网上下的土工织物。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层土工网之间铺设第二土工网,形成土工复合材料,起到反滤、防渗的作用。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排水管采用软式透水管。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体渗透水流,同时运用毛细渗透的原理,排水而不是漏水,具有较高的排水能力,是渗透率较高的地下排水管材,管壁的包覆层起到了吸水和保护过滤层织布的作用,有较长工作寿命,抗拉强度、抗腐蚀性及耐压性可靠,单根成卷,长度较长,可直接铺设,连接简易。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1.种植穴的底部设置为倒锅底状,有利于将渗透到其底部多余的水分排出,在种植穴外侧开设比种植穴更深的坑穴,形成排水沟的结构,便于及时地将种植穴中一部分多余的水分在排出,由于种植穴的底部为倒锅底状,加上倒锅底状的底部向坑穴的相对种植穴更低的底部延伸,使得种植穴内的水分会从渗入坑穴中,将种植穴内的过剩分水排到坑穴中,保证根系发育,有效防止过剩积水对根系的浸泡;
[0027] 2.通过在种植穴的第一种植土内掺入占较大容积比的沙颗粒,其土壤间的孔隙较大,土质较为疏松,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能力,且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发育;在坑穴的第二种植土内掺入占较小容积比的沙颗粒,有利于保证土壤的夯实性,能够有效锁住土壤中的水分;
[0028] 3.毛管水是靠土壤中毛管孔隙所产生的毛管引力所保持的水分,根据毛细渗透原理,根部对毛管水的吸水力大于土壤对毛管水的吸力,所以土壤中的毛管水会被植物吸收,不会处于失水状态,设置环形排水管,土壤中一部分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管的空洞进入排水管排出;通过透水管将排水管中的水排出到原土中。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1、种植穴;11、第一种植土;2、环形排水管;3、坑穴;31、第二种植土;4、透水管;5、防渗层;6、覆盖层;7、第一土工网;8、原土层;9、乔木土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在原土层8上开设的种植穴1、开设于种植穴1的外侧且底部向下凹陷的坑穴3、靠近种植穴1的底部铺设有环形排水管2,该坑穴3的底部低于种植穴1的底部。
[0033] 种植穴1的底部呈倒锅底状,第一土工网7沿着种植穴1的底部铺设,在种植穴1与坑穴3之间形成环状的隔层。在种植穴1内且位于环形排水管2的上方放置有乔木土球9,再在种植穴1内回填第一种植土11,第一种植土11的上表面高于地平线5-8cm。第一种植土11的上方铺设有透气性的覆盖层6,且覆盖层6采用软铺装,该覆盖层6通常为树皮、木屑、石粉、沙砾等软铺装。
[0034] 坑穴3的底部低于种植穴1的底部,且坑穴3内填充有第二种植土31,第一种植土11中沙颗粒的容积比小于第二种植土31中沙颗粒的容积比。第一种植土11内掺入容积比75%左右的沙颗粒,种植穴1的土壤之间形成大孔;第二种植土31内掺入容积比小于50%的沙颗粒,形成小于种植穴1的土壤间孔隙的小孔。坑穴3与种植穴1的底部均铺设防渗层5,防渗层5包括有第二土工网、铺设于第二土工网上下的土工织物。
[0035] 环形排水管2采用软式透水管,环形排水管2的表面包裹有土工织物,环形排水管2径向的两端各连通一条向原土层8延伸的透水管4,透水管4沿着种植穴1的竖直中心线向远离种植穴1的下方倾斜。
[0036]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在第一种植土11的上方铺设有透气性的覆盖层6,有利于提高种植穴1内的透气性。在种植穴1和种植穴1外侧的坑穴3内的种植土内掺入不同容积比的沙颗粒,形成不同的孔隙,提高乔木土球9周围的土壤透气透水的能力,且乔木土球9周围的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延伸;同时在种植穴1的底部铺装采用软式透水管的环形排水管2,通过管体渗透一部分过剩积水,管壁的包覆层起到吸水和保护过滤织布的作用,抗腐蚀性和耐压性较高。通过在环形排水管2径向的两端各连通一条向原土层8延伸的透水管4来将排入管道的积水排出,防止烂根。将透水管4向下倾斜设置,可快速有效地排出积水。在坑穴3与种植穴1的底部均铺设由第二土工网和铺设于第二土工网上下的土工织物组成地土工复合材料,有利于防止土壤水分流失过多,有效锁住部分水分防止土壤干涸。另外,在相邻的种植穴1之间铺装种植土相连,可提高乔木的生长活力。
[003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