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群落生境 / 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海水养殖上的应用

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养殖上的应用

阅读:623发布:2021-02-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养殖上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微生态制剂,特别涉及一种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 海 水 养殖上的应用。首先从健康的对虾体表分离纯化出对 海水 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有益菌,并进行致病菌的拮抗性检验再进行筛选获得菌株和 发酵 以规模生产制成菌剂。该菌剂可直接施用于 水体 或拌食投喂,具有无污染的环保特点,可改善养殖水环境的微 生物 群落 的结构,减少或避免兽药污染和残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下面是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养殖上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分离纯化
   出交替假单胞菌落,即捕获健康的对虾个体(50~100g),迅速将
   其放置于盛有灭菌的无菌容器中进行如下操作,用无菌海水
   冲洗其表面3次,每次不超过30秒,然后再将其放置在无菌海水
   中,剧烈震荡2~5分钟,用无菌器械将养殖动物取出后,从中吸
   取50~100ml海水无菌操作涂布在以灭菌海水配置的灭菌的固体
   培养基(2216E)上,在25~30℃进行培养48小时,选取其中呈桔
   黄色的菌落,通过革兰氏染色和鞭毛染色,以选其中具有革兰氏
   阴性和极生单鞭毛的直杆状特征的菌落,然后再进行对常见海水
   养殖动物致病菌的拮抗性检验,再将纯化后的具有拮抗作用的菌
   株进行筛选,将获取的交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的培养和发酵,即
   以2216E溶液进行0倍~6倍稀释后的液体培养液均可作为发酵
   液,用1M盐酸和1M的NaOH调节pH在7.2~8.5之间,发酵
   条件:接种量以发酵体积的10%~20%,接种后细菌浓度
   106~107Cfu/ml为宜,在温度25~30℃以100~260rpm频率震动
   培养24~36小时,将发酵后的菌液通过4~10℃下以
   3000g~10000g的离心进行离心,除去培养液,收集菌体,用
   灭菌海水进行稀释成不同浓度待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发酵步骤中以灭菌
   海水配置的pH在7.2~8.5之间的蛋白胨浓度0.2%~1%,含有
   0.01%FePO4或柠檬酸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
3、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制备的菌
   剂按养殖水体积折算为103-105cfu/ml剂量,用养殖海水稀释后
   泼洒全池或进行搅拌保证均匀使用,一般预防病害的使用频率为
   7~14天一次,剂量为103-104cfu/ml,在高密度养殖,或有疫情
   时可增加使用频率4~5天施用一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制的应用方法,其特
   征是以107-108cfu/kg的比例拌食投喂,均匀混拌,阴干后投喂,
   一日三次,连续投喂或间隔一天投喂。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交替假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养殖上的 应用。

长期以来对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以使用抗生素和其它化学药物 为主要措施,但化学治疗有许多弊端,破坏水体的微生态环境,存在 药物残留,影响水产品品质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据不完全统 计,全国每年海洋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达60%以上,损失率20%左右, 直接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之巨,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如何通过改善 整个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抑制病原生物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已成 为世界各国水产养殖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尝 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益生微生物来改善养殖微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海水养殖动物水体的微生态环 境,预防养殖病害,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的一种有益菌制剂一交替假 单胞菌生态菌剂的制备及在海水养殖上的应用。以减少抗生素和其他 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养殖费用,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可规模发酵生产的该有益菌剂合理使 用。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先从健康对虾扇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体表分 离出对常见致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落。纯化后进行对海水养殖动物的 安全性检验以及对增强海水动物抗病能方面的检验,并对该菌的保 存和发酵条件优化,以发酵罐中按照优化的条件进行大量的生产,最 后通过离心浓缩后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菌剂,进行合理使用。

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控制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普遍存在的拮抗现 象,即利用在同一生态位中微生物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或分泌抗 生素、细菌素等毒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一原理,将具有拮抗特 性的益生菌施入养殖水体,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为养殖动物营造 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使用该菌剂可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抑制 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养殖动物 的成活率并且该菌剂具有不污染环境等环保特点。这种效益将是潜在 的,长期的,这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菌剂制备方法分为四大步骤,其中分离纯化及检验和筛 选,即步骤A、B、C在于得到有效菌株,最后步骤D是培养和发酵, 以利规模化生产该菌剂,下面详细叙述,以方便实施。

A、首先分离纯化出交替假单胞菌落,即捕获健康的对虾个体 (50~100g)等养殖动物,迅速将其放置于盛有灭菌海水的无菌容器中 进行如下操作:用无菌海水冲洗其表面3次,每次不超过30秒,然后再 将其放置在无菌海水中,剧烈震荡2~5分钟,用无菌器械将养殖动物取 出后,从中吸取50~100ml海水无菌操作涂布在以灭菌海水配置的灭 菌的固体培养基(2216E)上,在25~30℃进行培养48小时,选取其中呈 桔黄色的菌落分别通过革兰氏染色和鞭毛染色,以选其中具有革兰氏 阴性和极生单鞭毛的直杆状特征的菌落。

B、然后再进行对常见海水养殖动物致病菌的拮抗性检验:检验的 方法是首先选取可在海水培养基2216E上生长的海水养殖常见的细菌 性病害病原菌如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霍 乱弧菌非O1型、创伤弧菌、漂浮弧菌,河弧菌,最小弧菌,杀鲑弧 菌,病害鱼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海水屈挠杆菌,变异微球菌,分 支杆菌以及肠杆菌等作为指示菌,再采用十字交叉划线法,将待检测 菌和指示菌相互垂直交叉划线接种于2216E平板上,25~30℃下培养 24~36小时。选取对大多数菌都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即得到交替假单 胞菌。

C、再将纯化后的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按下列方法进行进一步筛 选:

a、安全性检测:.以筛选的菌株进行对海水养殖动物的安全性实验: 可选取海水养殖动物不同时期的个体分组进行(例如对虾不同时期的 幼虾,稚虾或成虾)施用不同剂量103-105cfu/ml筛选菌株于养殖水体, 以不加任何菌剂的组为对照,从中选取在各种剂量组(103-105cfu/ml)施 用后养殖动物存活率较高的菌株。

b、提高抗病力检测:各种对养殖动物施用该菌,以剂量在 103-105Cfu/ml,同时在养殖动物水体中加入已经被证实为病原的细菌 (例如哈维氏弧菌,鳗弧菌等)105cfu/ml,共同培养一定的时间后检察 对养殖动物的保护作用即成活率的高低。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菌种保存,通常分中、长期菌种保存

长期保存:在2216E固体斜面划线培养24小时后。用无菌的生理 盐水冲洗到无菌的安培瓶,无菌冷冻干燥,密封长期保存5~10年。

中长期保存:在2216E斜面划线培养24小时后。用无菌的生理盐 水冲洗到无菌的无菌容器中,加入13%~20%的无菌甘油和一定量的生 理盐水稀释为大约106~107Cfu/ml浓度。在-70℃以下的低温箱或液 氮中保纯。可保存1~2年左右。上述菌种保存都应严格无菌操作,以 免污染。

在以上分离纯化和筛选的基础上得到该菌株,再将该菌株通过规 模发酵制备成菌剂,其菌剂的制备方法是

D、将获取的交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的培养和发酵。细菌的发酵液 配方可任选下列之一:

发酵液配方一:以灭菌后海水,按2216E配方为基础配制的,对 2216E溶液进行0倍~6倍稀释后的液体培养液均可作为发酵液,用1M 盐酸和1M的NaOH调节pH在7.2~8.5之间。

发酵液配方二:以灭菌海水配置的pH在7.2~8.5之间的蛋白胨浓 度0.2%~1%,含有0.01%FePO4或柠檬酸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

发酵条件:接种量以发酵体积的10%~20%,接种后细菌浓度 106~107Cfu/ml为宜,在温度25~30℃以100~260rpm频率震动培养 24~36小时。发酵结束后立即进行细菌活菌计数,培养液活菌浓度都 可达到108~109cfu/ml。将发酵后的菌液通过4~10℃下以 3000g~10000g的离心力进行离心,除去培养液,收集菌体,用灭菌海 水进行稀释成不同浓度待使用。

为改善水体中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细菌生长,提高养殖动物 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作为应用,可将制备的菌剂以103~105cfu/ml, 直接施于养殖水体,或以107-108cfu/kg的比例拌食投喂两种方法。下 面给出详细使用方法和具体实施例。

方法1:直接施用于养殖水体,例如对虾、扇贝、蟹和鱼的育苗期 或养成期的水体。将发酵后离心洗涤浓缩后的菌液,按养殖水体积折 算为103-105cfu/ml剂量,用养殖海水稀释后泼洒全池或进行搅拌保证 均匀使用。一般预防病害的使用频率为7~14天一次,剂量为 103-104cfu/ml。施用该生态菌剂前后严禁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在高密 度养殖,或有疫情时可增加使用频率4~5天施用一次。 应用实例1:在海湾扇贝育苗中的应用    

在扇贝育苗中将103~105Cfu/ml交替假单胞生态菌剂加入到养殖实 验水体,经正常育苗管理后,可降低水体中细菌总数,和弧菌数并且明 显提高了扇贝幼苗的变态率成活率。 应用实例2:在日本对虾育苗期的应用:

在日本对虾无节幼体养殖水体中施加交替假单胞生态菌剂 104cfu/ml,五天后,施用交替假单胞生态菌剂可明显提高日本对虾无 节幼体的成活率,并且具有明显的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 应用实例3:在斑节对虾籽虾期(PL-15期;500尾/组,每个处理三 组平行组)。在养殖的水体中施加104cfu/ml剂量交替假单胞生态菌剂 5天后计算成活率。结果交替假单胞生态菌剂处理的籽虾成活率41.2% 比未使用菌剂的对照组30.47%有明显提高。说明施用了有益菌后改善 了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成活率。

方法2:拌食投喂:以107-108cfu/kg的比例,将交替假单胞生态菌 剂与商品饵料(例如山东牟平鱼虾饲料厂的大乐牌商品饵料)均匀混 拌,阴干后投喂。一日三次,连续投喂或间隔一天投喂,在整个生长 期都可投喂,注意不可与抗生素以及其他化学药品同时投喂。 应用实例4:以108cfu/kg拌菌饵料投喂日本对虾稚虾连续投喂50天 后。平均体长/体重为8.16cm/5.26g高于对照组7.86cm/4.67g。另外的 实验表明拌有该菌剂的饵料投喂对虾的免疫力增强,对虾血清的抗菌 (副溶血弧菌)活力明显高于未拌该菌的对照组。对拌菌饵料组对虾 用致病菌细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对虾的成活率92.5%高于对照组 成活率77.2%

以上方法制备的交替假单胞细菌菌剂在海水养殖上的应用具有使 用简单和无污染的环保特点,还具有杀菌、抑菌的广普性,并且可通 过发酵规模化生产,使用费用低,节省育苗成本。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