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整治 / 生物修复 /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

阅读:229发布:2024-0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 土壤 修复方法,按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低,将土壤分成三类,即重度污染土壤、中度污染土壤和轻微污染土壤,所述的针对重度污染土壤的 土壤修复 方法包括先进行化学淋洗,再进行蚯蚓富集修复和 植物 修复 ;所述的针对中度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所述的针对轻微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为植物修复。本发明结合动物植物强化复合修复,顺利实现了对土壤的原位 生物 修复 ,具有极其明显的效果,而且不产生对土壤的二次污染。,下面是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低,将土壤分成三类,即重度污染土壤、中度污染土壤和轻微污染土壤,所述的针对重度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先进行化学淋洗,再进行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所述的针对中度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所述的针对轻微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为植物修复;所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1)将土壤翻松,施入秸秆和干粪类有机肥;2)放入蚯蚓养殖,期间每天浇,保持土壤温度为5~32℃。3)收集蚓体,采用自然光照收集法,提前24h浇水,再将上层的土壤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逐层扒开,将土壤扒净,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并将蚓体与土壤过筛分离,收集后土壤回铺;三个月后,再将土壤深度20cm以内的成蚓收集;经过上述步骤1)、2)、3)即完成一个蚯蚓富集的处理周期,一个处理周期为3个月,共进行四个处理周期;所述的化学淋洗选择含螯合剂的酸性溶液作为淋洗剂;所述的植物修复选用印度芥菜和苎麻两种植物;以三个月为一季,秋冬两季种植印度芥菜,春夏两季种植苎麻,每季种植结束后,连根收集,重新翻土种植,添加有机肥,完成植物修复周期为18个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的步骤3)的收集蚓体,夏季蚓体一个月收集一次成蚓,其他季节每一 个半月收集一次成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中一个处理周期添加一次有机肥,首次添加量为35〜40kg/m2,其后每 次添加量为20〜25k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蚯蚓选用大平2号蚯蚓蚓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化学淋洗包括:将受污染土壤挖掘并移至处理池,受污染土壤与淋洗剂按体积比1 : 4混 合,处理池设有搅拌装置,使土壤与淋洗剂搅拌均勻混合,反应4. 5h以上,反应后进行泥水 分离,产生的废水通过电化学反应处理,使重金属形成沉淀分离,化学淋洗时间控制在1个 月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度 污染土壤中,铬含量> 3. 5mg/kg,含量> 116. Omg/kg,铅含量> 170. 9mg/kg,汞含量> 0. 9mg/kg ;中度污染土壤中,铬含量为1. 6〜3. 5mg/kg,铜含量为70. 4〜116. Omg/kg,铅含 量为80. 1〜170. 9mg/kg,汞含量> 0. 7〜0. 9mg/kg ;轻微污染土壤中,铬含量< 1. 6mg/kg, 铜含量< 70. 4mg/kg,铅含量< 80. lmg/kg,汞含量< 0. 7mg/kg。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处理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 法,属于土壤修复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几种重金属污染的特性:
[0003] 1、镉(Cd)
[0004] 镉(Cd)是一种白色的稀有金属,质地柔软,富有延展性,抗腐蚀、耐磨,稍加热 易挥发。现未发现单独的镉矿,常在铅锌、铅锌矿中发现。镉广泛应用于电汽车及航 空、颜料、油漆、印刷等行业。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论是从毒性还是蓄积作用来看,镉都将是 继汞、铅之后污染人类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个金属元素。由于镉应用范围广,消费方 式多样化,增加了对环境污染的机会,目前镉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普遍关注,控制镉污染已 成为全社会的综合问题。
[0005] 2、铜(Cu)
[0006] 铜(Cu)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适量的铜对人和动植物都是有益的,但过量的铜 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对其周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此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 展,铜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用量不断增加,含铜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多,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也 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近年来,对土壤-植物系统铜污染的研究与治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0007] 3、铅(Pb)
[0008] 铅(Pb)在土壤中的溶解度低,且不易移动,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开发和破 坏,加上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铅污染。铅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具有潜伏性和 长期性的特点。由于铅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有关铅污染及铅毒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 外学者的重视。
[0009] 4、汞(Hg)
[0010] 汞(Hg)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环境,土壤中的Hg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 应,大部分以各种形态滞留在土壤中,同时Hg在作物可食部分积累并进入食物链循环,对 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我国被Hg污染的耕地面积有3. 2X104ha,每年产生污染环境的Hg达 1. 9 X 108kg。土壤一旦遭受Hg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土壤Hg污染的治理 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尤显重要。
[0011] 国内外常用修复技术
[0012]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 植物或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土壤的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而且 可能通过直接接触、食物链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0013]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进行广泛研究,其主要途径有3 种:①改变重金属状态,降低其活性,使其钝化,脱离食物链,减小其毒性;②利用超积累植 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③用工程技术将重金属变为可溶态、游离态,再经过淋洗,然后收集淋洗液中的重金属,从而达到回收重金属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目的。针对这三种 途径,其具体的方法一般可分以下几种措施:工程修复措施、化学修复措施、农业措施和生 物修复措施等。
[0014] 一、工程修复技术
[0015] (1)物理修复
[0016] 物理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①客土法_就是向污染土壤加 入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勻,使重金属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危害浓度以下或减少 污染物外界接触,减轻危害,并不能减少重金属的总量;②换土法——把被重金属污染土壤 取走,换入新的无污染的土壤。该法在出现小面积严重污染且污染物具放射性或易扩散难 分解的的情况下应用较多,是一种污染转移方法;③翻土就是深翻重金属污染土壤,使聚积 在表层的污染物分散到更深的层次,达到稀释的目的,同样,该法只是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 浓度,重金属总量并没有减少。
[0017] (2)电动修复技术
[0018] 土壤电动修复是一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在污染土体上施加直 流电场形成电场梯度,土壤中污染物通过电迁移、电渗流或电泳等途径被带出土壤最终使 污染土壤得以清洁。该技术在去除低渗透性的粘土和淤泥土中的铅、砷、铬、镉、铜、、汞和 锌等重金属是非常有效的,有实验表明,该法对土壤中Pb2+,Cr3+等重金属离子的除去率也 可达90%以上。该方法适合于低渗透的粘土和淤泥土,可以控制污染物的流动方向。电动 修复工程实施比较复杂,投资较高,运行成本较高,但该技术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不搅动 土层,并可缩短修复时间,因而是一种具有发展潜的修复技术。
[0019] (3)电热修复技术
[0020] 电热修复是利用高频电压产生电磁波和热量,对土壤进行加热,使污染物从土壤 颗粒内解吸出来,加快一些易挥发性重金属从土壤中分离,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该技术可 以修复被Hg和Se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另外可以把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置于高温高压下, 形成玻璃态物质,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坚硬玻璃体,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消除土 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1991年美国爱达荷州工程试验把各种重金属废物(As、Ag、Ba、Cd等) 填埋于0. 66m地下后,使用玻璃化法,固定了重金属污染物,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该方 法工艺简单,但能耗大,操作费用高,易形成不可控的二次污染。
[0021] (4) 土壤淋洗技术
[0022] 土壤淋洗措施,其原理是运用试剂与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作用,形成溶解性的重 金属离子或金属络合物,然后用清把污染物冲至根层外,再利用含有一定配位体的化合 物冲淋土壤,使之与重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或用带有阴离子的溶液,如酸盐、 磷酸盐冲洗土壤,使重金属形成化合物沉淀。目前,可用的土壤的淋洗液较多,包括有机或 无机酸、盐和鳌合剂。该技术操作简单,投资较低,可有效的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但 需要考虑淋洗液的收集和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0023] 二、化学修复
[0024] 化学修复措施实际是一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就是向土壤投人改良剂或活性剂, 使其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化还原条件或离子构成情况,进而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 拮抗或沉淀作用产生影响,最终降低重金属的污染。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沸石、碳酸、磷酸盐、酸盐和促进还原作用的有机物质等。
[0025] (1)化学改良剂修复技术
[0026] 化学改良剂修复,对于受重金属污染的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能提高土 壤PH值,降低重金属的溶解性。在Cd污染的土壤上施用碱性物质如石灰,使土壤中重金属 Cd有效态含量降低15%左右,对减少Cd被作物吸收具有一定的作用。沸石也可作为土壤改 良剂,固定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该技术只能改善土壤受污染程度, 并没有减少重金属总量。
[0027] (2)表面活性清洗剂修复技术
[0028] 表面活性清洗剂修复,利用表面活性剂润湿、增溶、分散、洗涤等特性,改变土壤表 面电荷和吸收位能,或从土壤表面把重金属置换出来,以络合、螯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溶 液中,加快重金属在土壤溶液中的流动性。该技术目前常作为辅助修复措施应用,具有一定 的不可控性。
[0029] (3)重金属拮抗剂修复技术
[0030] 重金属拮抗剂修复,根据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如重金属与Sn、 As、Zn、Cu等元素具有拮抗性,利用一些对人体没有危害或有益的金属元素的拮抗作用,减 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因此,在轻污染土壤中施用少量的重金属拮抗剂,将可起到良好 防治作用。
[0031] 三、生物修复
[0032] 生物修复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污染土壤的一种新方 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削减、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 的毒性。该方法是一种原位修复,成本低,效果好,易于操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污 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生物修复又分为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动物修复等三种。
[0033] (1)植物修复技术
[0034] 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根际过滤和植物固定等。一般将前三者 统称为去除过程,它依赖超积累植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能吸收、转运和忍耐高含量重金属; 而将后者称为稳定过程,它是利用鳌合剂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现在研究最多的是 植物提取技术。
[0035] 植物提取技术即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吸取金属污染物,随后收割地上 部并进行集中处理,连续种植该植物,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目前已发现 有数百种超积累重金属植物,可以积累Cr、Co、Ni、Cu、Pb等重金属。
[0036] 植物挥发的机理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金属,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 以降低土壤污染。湿地上的某些植物可清除土镶中的Se,其中单质占75%,挥发态占 20%〜25%。
[0037] 植物稳定是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超累积植物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重金属 被淋洗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其机理主要是通过金属在根部 的积累、沉淀或根表吸收来加强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植物根系分泌物能改变土壤根际环 境,使Cr、Hg、As的价态和形态发生改变,影响其毒性效应;另外,植物的根毛可直接从土壤 交换吸附重金属增加根表固定。
[0038]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通过收割处理的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总量,达到修复的效果,因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处理技术。
[0039] (2)动物修复技术
[0040] 土壤中某些低等动物如蚯顿、鼠类等可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而降低了污染土 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蚯蚓也能通过增加土壤重金属活性使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效率增 加。有研究表明,蚯蚓活动能明显提高红壤Cu的生物有效性,使红壤中DTPA提取态Cu的 含量显著增加,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效率。通过蚯蚓对重金属的吸收及蚓 体从土壤中分离的方式,可有效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达到修复的目标。
[0041] (3)微生物修复技术
[0042]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其主要作 用原理是:微生物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吸附积累重金属、改变根际微环境,从而 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微生物也可通过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 的理化性质和影响植物根分泌等过程间接影响重金属形态。但由于微生物一直生存在土壤 中,无法分离与收集,因而对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没有直接作用。
[0043] 上述技术路线的比较
[0044] 表1 :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0045]

发明内容

[004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更具 体地是提供一种经济合理的可有效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的,且对拟修复场地无污染和破 坏,对环境友好的土壤修复方法。
[0048] 本发明所要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按土壤 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低,将土壤分成三类,即重度污染土壤、中度污染土壤和轻微污染土壤, 所述的针对重度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先进行化学淋洗,再进行蚯蚓富集修复和植 物修复;所述的针对中度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所述的 针对轻微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为植物修复;
[0049] 所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
[0050] 1)将土壤翻松,施入秸秆和干粪类有机肥
[0051] 2)放入蚯蚓养殖,蚯蚓通过不停地蠕动摄食,连带泥土摄入体内,使得重金属在体 内停留和富集,期间每天浇水,修复过程每天至少浇一次水,当温度低于5°C时,覆盖稻草及 薄膜,保持土壤温度,同时起遮光作用;当气温高于32°C时,增加浇水频率,保证含水率为 60 〜70%。
[0052] 3)收集蚓体,采用自然光照收集法,提前24h浇水,再将上层的土壤集中在水泥地 面或塑料布上,逐层扒开,将土壤扒净,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并将蚓体与土壤 过筛分离,收集后土壤回铺;三个月后,再将土壤深度20cm以内的成蚓收集;
[0053] 经过上述步骤1)、2)、3)即完成一个蚯蚓富集的处理周期,一个处理周期为3个 月,共进行四个处理周期;
[0054] 所述的化学淋洗选择含螯合剂的酸性溶液作为淋洗剂;
[0055] 所述的植物修复选用印度芥菜和苎麻两种植物;以三个月为一季,秋冬两季种植 印度芥菜,春夏两季种植苎麻,每季种植结束后,连根收集,重新翻土种植,添加有机肥,完 成植物修复周期为18个月。
[0056] 优选地,所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的步骤3)的收集蚓体,夏季蚓体一个月收集一 次成蚓,其他季节每一个半月收集一次成蚓。
[0057] 优选地,所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中一个处理周期添加一次有机肥,首次添加量 为35〜40kg/m2,其后每次添加量为20〜25kg/m2。
[0058] 优选地,所述的蚯蚓选用大平2号蚯蚓蚓种。
[0059] 优选地,所述的化学淋洗包括:将受污染土壤挖掘并移至处理池,受污染土壤与淋 洗剂按体积比1 : 4混合,处理池设有搅拌装置,使土壤与淋洗剂搅拌均勻混合,反应4. 5h 以上,反应后进行泥水分离,产生的废水通过电化学反应处理,使重金属形成沉淀分离,化 学淋洗时间控制在1个月以内。
[0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61] 本发明选择能够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总量且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即选用原位生物 修复(动物一植物强化复合修复)为主,物化处理(化学淋洗)为辅的工艺技术。在土壤 动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中,蚯蚓因其重金属富集量大、生长周期短、提取简单、效 果明显等特点而成为土壤修复极具潜力的一项技术。在植物修复技术当中,一般选用超积 累植物。植物提取修复指利用某些植物对某种重金属的超富集能力来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因此结合动物植物强化复合修复,顺利实现了对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具有极其明显的 效果,而且不产生对土壤的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63] 实施例1
[0064]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按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低,将土壤分 成三类,即重度污染土壤、中度污染土壤和轻微污染土壤(如表1),并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 技术处理。
[0065] 取样方式
[0066] 根据均勻及可操作原则,将按IOmX IOm为单位样地进行分割,以每个单位样 地布点采集,满足检测数据的普遍性。
[0067] 以IOmX IOm为单位样地,每个样地选5个点,采用梅花形布点,在选取的中心点周 围再取四个点。用土壤采样器分别在每个点采集表层(0〜20cm)取0. 5kg,然后将5点土 壤进行均勻混合,最后取1.0kg左右的土壤样品放入棕色样品容器中带回。然后将采回的 土样,放在塑料薄膜上或搪瓷盘内摊平,置于室内干,在风干过程中将土块进行破碎。样 品风干后,拣去动植物残体如根、茎、叶、虫体等和石块、结核(石灰、、锰)。然后通过四 分法取一定量进行磨碎,用80目的土样筛过筛后存放入棕色玻璃瓶中,然后放入箱中保 存。采样过程中及时做好记录,记录中应包含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 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0068] 按照同样的采样方式,分别对每块样地20〜40cm深度范围取样,并经过预处理后保存。
[0069] 为了调查深层土受污染状况,根据土壤受污染程度不同选择5块样地,采用同样 的方式,对深度为40〜60cm范围取样,并经过预处理后保存。
[0070] 在布点采样过程中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勻一致,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 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器使用不锈、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能接 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
[0071] 土样检测
[0072] 对取回土样进行检测,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表 2 所述执行。
[0073] 表1 土壤分类(根据上述现场取样监测数据)
[0074] (单位:mg/kg 干土)
[0075]
[0076] 针对上述重度污染土壤,所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先进行化学淋洗,再进行蚯蚓 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
[0077] 针对中度污染土壤,所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
[0078] 针对上述轻微污染土壤,所用的土壤修复方法为植物修复;
[0079] 所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
[0080] 1)将土壤翻松,施入秸秆和干牛粪类有机肥保持土壤营养,牛粪也能增强植物修 复的效果。
[0081] 2)放入蚯蚓养殖,放入蚯蚓养殖,蚯蚓通过不停地蠕动摄食,连带泥土摄入体内, 使得重金属在体内停留和富集,期间每天浇水,修复过程每天至少浇一次水,当温度低于 5°C时,覆盖稻草及薄膜,保持土壤温度,同时起遮光作用;当气温高于32°C时,增加浇水频 率,保证含水率为60〜70% ;控制土壤内空气流通,蚯蚓在土壤内蠕动可以提高土壤内空 气流通。
[0082] 3)收集蚓体,采用自然光照收集法,提前24h浇水,再将上层的土壤集中在水泥地 面或塑料布上,逐层扒开,将土壤扒净,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并将蚓体与土壤 过筛分离,收集后土壤回铺;三个月后,再将土壤深度20cm以内的成蚓收集,夏季蚓体一个 月收集一次成蚓,其他季节每一个半月收集一次成蚓;
[0083] 上述的蚯蚓选用大平2号蚯蚓蚓种,经过上述步骤1)、2)、3)即完成一个蚯蚓富集 的处理周期,一个处理周期为3个月,每个处理周期重新翻土,共进行四个处理周期;
[0084] 上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中一个处理周期添加一次有机肥,首次添加量为35kg/ m2,其后每次添加量为25kg/m2。
[0085] 所述的化学淋洗选择含螯合剂的酸性溶液作为淋洗剂,化学淋洗包括:将受污染 土壤挖掘并移至处理池,受污染土壤与淋洗剂按体积比1 : 4混合,处理池设有搅拌装置, 使土壤与淋洗剂搅拌均勻混合,反应4. 5h,反应后进行泥水分离,产生的废水通过电化学反 应处理,使重金属形成沉淀分离,化学淋洗时间控制在1个月。
[0086] 所述的植物修复选用印度芥菜和苎麻两种植物;以三个月为一季,秋冬两季种植 印度芥菜,春夏两季种植苎麻,每季种植结束后,连根收集,重新翻土种植,添加有机肥,完 成植物修复周期为18个月。
[0087] 实施例2
[0088]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修复方法,按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低,将土壤分 成三类,即重度污染土壤、中度污染土壤和轻微污染土壤,所述的针对重度污染土壤的土壤 修复方法包括先进行化学淋洗,再进行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所述的针对中度污染土 壤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蚯蚓富集修复和植物修复;所述的针对轻微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方法为植物修复;
[0089] 所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
[0090] 1)将土壤翻松,施入秸秆和干牛粪类有机肥;
[0091] 2)放入蚯蚓养殖,放入蚯蚓养殖,蚯蚓通过不停地蠕动摄食,连带泥土摄入体内, 使得重金属在体内停留和富集,期间每天浇水,修复过程每天至少浇一次水,当温度低于 5°C时,覆盖稻草及薄膜,保持土壤温度,同时起遮光作用;当气温高于32°C时,增加浇水频 率,保证含水率为60〜70% ;控制土壤内空气流通,蚯蚓在土壤内蠕动可以提高土壤内空 气流通。
[0092] 3)收集蚓体,采用自然光照收集法,提前24h浇水,再将上层的土壤集中在水泥地 面或塑料布上,逐层扒开,将土壤扒净,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并将蚓体与土壤 过筛分离,收集后土壤回铺;三个月后,再将土壤深度20cm以内的成蚓收集,夏季蚓体一个 月收集一次成蚓,其他季节每一个半月收集一次成蚓;
[0093] 上述的蚯蚓选用大平2号蚯蚓蚓种,经过上述步骤1)、2)、3)即完成一个蚯蚓富集 的处理周期,一个处理周期为3个月,共进行四个处理周期;
[0094] 上述的蚯蚓富集修复过程中一个处理周期添加一次有机肥,首次添加量为40kg/ m2,其后每次添加量为20kg/m2。
[0095] 所述的化学淋洗选择含螯合剂的酸性溶液作为淋洗剂,化学淋洗包括:将受污染 土壤挖掘并移至处理池,受污染土壤与淋洗剂按体积比1 : 4混合,处理池设有搅拌装置, 使土壤与淋洗剂搅拌均勻混合,反应4. 5h以上,反应后进行泥水分离,产生的废水通过电 化学反应处理,使重金属形成沉淀分离,化学淋洗时间控制在1个月。
[0096] 所述的植物修复选用印度芥菜和苎麻两种植物;以三个月为一季,秋冬两季种植 印度芥菜,春夏两季种植苎麻,每季种植结束后,连根收集,重新翻土种植,添加有机肥,完 成植物修复周期为18个月。
[0097] 修复效果
[0098] 根据上述三类土壤修复方法可以处理的土壤重金属浓度范围,具体如表2。
[0099] 表2修复技术可接受的土壤金属浓度值
[0100]
[0101] 当土壤中金属浓度低于表中A行对应的数值时,列入轻微污染土壤范围,采用植物强化修复技术处理。
[0102] 当土壤中金属浓度低于表中B行对应的数值时,列入中度污染土壤范围,采用蚯 蚓富集技术处置。
[0103] 当土壤中金属浓度高于表中B行对应的数值时,列入重度污染土壤范围,采用物 化技术进行预处理,再利用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处置。
[0104] 处置内容以高污染土壤物化淋洗及蚯蚓修复,其中高污染土壤淋洗处理时间为1 个月(处理后土壤回填继续修复),蚯蚓修复可完成1个处理周期。
[0105] 高污染土壤经过一次淋洗处理或多次淋洗处理,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能够达到表2, B行所列数值以下,同时这些浓度大大低于下表3中的第一阶段修复目标。淋洗处理后可达 到表3所列重污染土壤修复后重金属浓度值,中度污染土壤则经过1个蚯蚓处理周期后,土 壤中重金属浓度为表3中所列的中度污染土壤修复1个周期后重金属浓度数值。
[0106] 表3 土壤中重金属浓度 (单位:mg/kg干重)
[0107]
[0108] 之后,陆续经过3个蚯蚓修复周期(三个月为一个周期)、2个印度芥菜修复季(三 个月为一季)、2个苎麻修复季、2个印度芥菜修复季。上述作为第二阶段修复,第二本阶段 共27个月,根据蚯蚓修复及植物修复对土壤中重金属富集量,各个时期可达到的重金属浓 度值如表4。
[0109] 表4第二阶段各个处理周期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值(单位:mg/kg干重)[0110]
[0111] 上述实施的土壤修复处理效果明显达到第二阶段目标值。按照上述实施例,最终 处理效果总结为:
[0112] 处理前:
[0113] 表5示范修复地块土壤污染情况(0-20cm)
[0114]
[0115] 处理后:
[0116] 表6处理后的土壤修复质量
[0117]主要污染重金属 Cd Cu Pb Hg修复后(最大值) < 0. 3 < 50 < 50 < 0. 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