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

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

阅读:568发布:2024-01-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扩体和腰梁,锚杆通过腰梁与支护桩连接形成支护体系,腰梁为加强型腰梁,设置在支护桩上,腰梁靠近支护桩的一侧和支护桩连接,两根或多根锚杆同时锚固于同一腰梁截面,腰梁的外侧锚固面上设有预应 力 锚杆配套锚具,通过设置普通 钢 垫板和不同 角 度的楔形钢垫板与不同角度的锚杆杆体匹配后锚固。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加强型腰梁增强支护结构整体性和多个扩体锚杆同时作用增强了锚杆支锚 刚度 的优点,针对周边环境复杂、土质较差或基坑支护 变形 控制要求高的不利工况提供更可靠、方便的解决方案。同时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普通的桩锚支护施工设备即可完成施工。(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锚杆和腰梁,所述锚杆通过所述腰梁与所述支护桩连接形成支护体系,所述腰梁设置在所述支护桩一侧,该侧为基坑开挖侧;所述腰梁为加强型宽腰梁,所述腰梁可容纳两根以上的锚杆穿过同一腰梁截面进而在腰梁外侧锚固面上进行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的外侧锚固面度因锚杆的入射角不同而不同,所述锚固面与其中一根锚杆匹配,其他锚杆通过不同夹角形状的锲形垫板进行锚固角度调节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为扩体锚杆,所述同一加强型腰梁截面上的多根锚杆与平面之间的倾角各不相同,锚杆长度不同,且相邻的两根锚杆的扩体锚固段间的最小距离为ΔX,所述ΔX不小于2.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系单一作用于基坑支护结构中,或与常规的锚杆支护体系一起,共同作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形成混合支护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系与支护桩共同作用形成桩锚支护结构,或与地下连续墙共同作用形成墙锚支护结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类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基坑支护在岩土工程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桩撑支护体系,桩锚支护体系由于其造价较低,工期有效缩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效果显著。但在城市基坑支护工程中,由于受基坑周边环境限制,如土质较差,地下室、地下管线、地等的存在,常规的桩锚支护体系可能因锚杆长度受限导致抗拔承载不足进而导致支护结构变形较大,无法满足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要求。为解决邻近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阻碍与土质较差造成的基坑边坡稳定性、变形位移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由于邻近地下构筑物或地下管线对锚杆长度限制导致承载力偏小、周围土质较差导致的锚杆抗拔承载力偏小的问题,同时克服腰梁刚度较小对围护结构的整体性贡献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锚杆和腰梁,锚杆通过腰梁与支护桩连接形成支护体系,腰梁设置在支护桩一侧,该侧为基坑开挖侧。腰梁为加强型宽腰梁,同一腰梁截面处可容纳两根或以上的锚杆进行锚固,腰梁靠近支护桩的一侧连接支护桩,腰梁的另一侧面即为外侧锚固面,该面上设有预应力锚杆配套锚具,锚固面度因锚杆的入射角不同而不同,腰梁锚固面倾斜角度与其中一根锚杆匹配,通过平行于锚固面的普通垫板和普通锚具进行锚固,其他锚杆通过不同夹角形状的锲形钢垫板进行锚固角度调节后匹配,再通过普通锚具进行锚固,同时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和角度构造要求。同一工程的支护结构中,加强型腰梁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设计与施工的需要进行设定。加强型腰梁既能满足同时锚固多组锚杆的需要,又因为其比常规腰梁截面大的因素显著增加了腰梁的抗弯刚度和抗剪强度,对于整个支护体系的整体性起到了增强作用,进而能很好的控制基坑的变形。
[0006] 本实用新型中锚杆为扩体锚杆,在缩短了桩锚体系中预应力锚杆长度的同时,多锚同时锚固设计能提供比常规锚杆大数倍的承载力,锚杆抗拉支护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在狭窄的地下空间或土质较差的土体中内,本实用新型针对性地从技术和施工的角度大大增强了锚杆的适用性,受周边环境和土质影响限制更小,应用前景广阔。
[0007] 进一步,同一腰梁截面的多根锚杆入射角度各不相同,处于上部土层的锚杆与平面之间的倾角为α,处于其下的锚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依次为β、γ…,且α<β<γ…。
[0008] 进一步,相邻锚杆的锚固段间的最小距离为ΔX,ΔX不小于2.5米。
[0009] 进一步,两根或两根以上锚杆锚固于腰梁的同一截面上,对于桩间距较小的支护桩结构非常有利,便于锚杆穿过支护桩施工,可适当增加锚杆横向布置的水平间距,减少锚杆施工工程中在支护桩上或在支护桩间隙内凿孔的工作量。
[0010] 进一步,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可以单一作用于基坑支护结构中,也可以与常规的锚杆支护体系一起共同作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形成混合支护。
[0011] 进一步,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可以与支护桩共同作用形成桩锚支护结构,也可以与地下连续墙共同作用形成墙锚支护结构。
[0012]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普通的桩锚支护施工设备即可完成施工,相比较于其他替代的支护方案工期或造价大幅降低。
[0014]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加强型腰梁增强支护结构整体性和多个扩体锚杆同时作用增强了锚杆支锚刚度的优点,针对周边环境复杂、土质较差或基坑支护变形控制要求高的不利工况提供更可靠、方便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锚杆支护体系的适用性,具有广阔的前景。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型腰梁的结构以及锚杆锚固节点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基坑支护剖面设置多个加强型腰梁和锚杆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型锚杆支护结构和普通锚杆支护结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支护桩;2-加强型腰梁;3-锚杆;4-普通钢垫板;5-楔形钢垫板;6-锚杆配套锚具;7-腰梁外侧锚固面;8-扩体锚杆;9-普通腰梁;10-普通锚杆;11-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支护桩1、扩体3和加强型腰梁2,扩体3通过加强型腰梁2与支护桩1连接形成支护体系,加强型腰梁2设置在支护桩1上,其靠近支护桩的一侧连接支护桩1,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锚杆3同时穿过支护桩1和加强型腰梁2同一截面,在腰梁外侧锚固面7上利用锚杆配套锚具6进行锚固,为增加锚固的受力面,锚杆配套锚具6与加强型腰梁2之间加设钢垫板,所有锚杆3进入支护桩后侧土体时与水平面11均有一定的夹角,且夹角各不相同,腰梁外侧锚固面7为平面构造,其平面倾斜角与其中一个杆体的倾斜角匹配(图1例中,腰梁外侧锚固面7倾斜角与下排锚杆倾斜角匹配),通过平行于外侧锚固面7的普通钢垫板4和锚杆配套锚具6进行锚固,其他锚杆通过不同夹角形状的锲形钢垫板5进行锚固角度调节后匹配,再通过锚杆配套锚具6进行锚固。
[0022]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锚杆为扩体锚杆8。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扩体锚杆8同时锚固于加强型腰梁2同一截面,处于上部土层的扩体锚杆8与水平面11的夹角为α,处于其下的扩体锚杆8与水平面的11的夹角依次是β、γ…,其中α<β<γ…。相邻锚杆的锚固段间的最小距离为ΔX,ΔX≥2.5米。一般情况下,锚杆长度设置为:上排锚杆长度<下层锚杆长度,这样多角度、不同长度的设置方式,主要为了使各锚杆的锚固段在土体中能完全张开,相互错开,避免了施工碰撞和群锚效应。
[0023]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扩体锚杆8锚固于加强型腰梁2的同一截面上,对于支护桩1间距较小的结构非常有利,便于扩体锚杆8穿过支护桩1施工,可适当增加扩体锚杆8横向布置的水平间距,减少扩体锚杆8施工工程中在支护桩1上或在支护桩1间隙内凿孔的工作量,既保证能满足设计要求,又方便施工。
[0024] 如图2所示,加强型锚杆支护体系可以单独作用于一个基坑支护剖面,也可以在一个基坑支护剖面设置多个(如图3所示),取决于设计支护强度需要。
[0025] 本实用新型可与常规扩体锚杆、普通锚杆联合使用,形成混合锚杆支护体系,如图4所示,同一个基坑支护截面上,存在由加强型腰梁2和扩体锚杆8组成的加强型锚杆支护结构,同时存在由普通腰梁9和扩体锚杆8组成扩体锚杆普通支护结构(图4左)或由普通腰梁9和普通锚杆10组成的普通锚杆支护结构(图4右)。此方案可对局部土质较差或施工条件较差的基坑部位进行支护加强,从而大大增强了锚杆的适用性,应用前景广阔。
[0026]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基坑周边空间受限和环境复杂条件下施工,受周边环境影响小,充分发挥了桩锚支护体系的优点,具有施工效率高、操作简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相较于其他替代支护方案工期与造价大幅降低。
[0027] 施工时,支护桩1在基坑开挖前施工,扩体锚杆8施工与土方开挖工作交叉进行。桩锚支护体系能够为其他分项工程提供较宽敞的工作空间,便于地下结构施工。施工工艺成熟,噪声小,无污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卵石、碎石类等地层。当基坑周边存在地下管线、地铁、地下室等,施工空间受限,基坑支护稳定性、变形位移要求较高等情况,常规的桩锚支护体系难以实施时,均可采用本支护体系。
[002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