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植树造林 / 一种土壤保湿袋

一种土壤保湿袋

阅读:190发布:2020-10-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土壤保湿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土壤 保湿袋,它包括一袋子,袋子为全封口或部分封口,袋内装有若干含高吸 水 性 树脂 及微量养料的粉状体或粒状体,袋子上设有许多可透水透气的透孔。当将吸满水的土壤保湿袋埋入土壤时,土壤保湿袋内的水凝胶水分可以通过透孔缓慢向外挥发水分,使土壤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湿度,可提高 植树造林 成活率和实现 植物 节水浇灌;而由于高吸水性树脂是装在带透孔的袋内,避免了高吸水性树脂直接施入土壤时容易使植物根部腐烂和失水速率过高、保湿期短、使用量大、不经济、效果不佳等弊端;同时利用湿度差的作用,处于带透孔的袋内的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对袋外过湿土壤水分的吸入,可有利于防止植物烂根和避免对植物浇水过程的水量流失。,下面是一种土壤保湿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袋子,袋子为全封口或部分封口,袋内装有若干含高吸树脂的粉状体或粒状体,袋子上设有许多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状体或粒状体还可以包括有氮、磷、植物所需的营养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为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或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聚丙烯酸盐,或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或吸水量可达20倍以上的其它高吸水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孔为矩形或三形或异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孔的孔径小于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子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9.所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子为三角形或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保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子为异形。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土壤保湿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栽培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保湿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特别在“住”的方面,已由居者有其屋向居住宽敞型、舒适型方向发展,但正是由于这种城市和集镇大量建筑物的兴起,以及工业上木材原料的大量应用,造成木材的大量开采,使森林面积逐渐减少,而人们居住地周围的绿化面积也是越来越少,整个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一方面需大量种植树木,增加森林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需通过庭院花草苗木的花园式种植,来增加城市和集镇的绿化面积,同时这种庭院花草苗木的养护也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在植物的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实现植物节水浇灌,一般都有采用保水剂即高吸水树脂来保持土壤湿润以达到使苗木生根、立根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实现节水浇灌的目的,使用方式中,一种是直接将未吸水的高吸水树脂与土壤混合使用,但由于高吸水树脂本身不含水,不具备土壤保湿功能,在外部供应水分时,该方式不能及时吸收外部供应的水形成凝胶和无法缓慢释放水分,同时,使用量大(可参见《中国水土保持》2001年第5期作者蔡典雄等)。另一种是将高吸水树脂吸满水,即形成固体水,并将固体水直接施入土壤中使用,当固体水与植物根系接触时,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降解释水,而被植物根系吸收,但该方式存在失水速率过高、保湿期短、效果不佳和容易使植物根部腐烂的敝端,并且由于其与土壤接触面大,容易失效;(可参见《林业科学》2002年第5期作者周平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土壤保湿袋,在将其埋入土壤后,不需要微生物等外作用即可缓慢释放水,达到既能较长时期保持土壤湿润,又不会使植物根部腐烂的目的,可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和实现植物节水浇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保湿袋,它包括一袋子,袋子为全封口或部分封口,袋内装有若干含高吸水性树脂的粉状体或粒状体,袋子上设有许多透孔。
所述的粉状体或粒状体还可以包括有氮、磷、等植物所需的营养素。
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为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或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聚丙烯酸盐,或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或吸水量可达20倍以上的其它高吸水性树脂。
所述的透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的透孔为矩形或三形或异形。
所述的透孔的孔径小于1毫米。
所述的袋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所述的袋子为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的袋子为三角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袋子为异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高吸水性树脂及微量的养料一起放置在一袋子内,并且在袋子上开设有许多透孔而构成土壤保湿袋,当将吸满水的土壤保湿袋埋入土壤时,土壤保湿袋内的水凝胶水份可以通过袋子上开设的透孔缓慢向袋外所接触的土壤挥发水分,使土壤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湿度,当将其用于植树造林时,通过土壤保湿袋缓慢释放水分的作用,能提高土壤湿度和较长时期保持苗木根部局部湿润,这样可便于苗木生根、立根,进而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当将其用于植物节水浇灌时,通过土壤保湿袋缓慢释放水分的作用,可以相应地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数量,进而减轻植物种养的劳动强度和实现节水效果。而由于高吸水性树脂是装在带透孔的袋子内,这样既可避免因高吸水性树脂直接施入土壤时所造成的失水速率过高、保湿期短、效果不佳和容易使植物根部腐烂的敝端;又可使植物根系沿透孔穿入袋子与保水剂直接接触,使植物根系充分吸收到水份。而由于装置在土壤保湿袋内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可逆性,当土壤的湿度过大时,如雨季或浇水时,在湿度差的作用,土壤保湿袋内的高吸水性树脂会沿袋子的透孔将土壤的多余水分吸入,这样可以保持植物根部的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防止烂根和避免对植物浇水过程的水量流失。而由于土壤保湿袋内还放置有养料,可以使植物根部在保持湿润状态下,还能够获得所需的养分。由于土壤保湿袋是在使用前通过其袋子的透孔进行吸水,而在未使用前保水剂是干品包装,这样非常便于包装、运输和使用,有利于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保湿袋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5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图7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8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图9是图8中C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保湿袋为主要用于植树造林,它包括一袋子11,袋子11的材料采用无纺布,袋子11为全封口,袋子11内装有若干粒状体12,粒状体12包括有高吸水性树脂、尿素、过磷酸氯化钾,其中高吸水性树脂为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重量是2克;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重量分别为0.1克、0.01克、0.05克;袋子11上设有许多透孔13;袋子11的形状为正方形,袋子11的尺寸大小为15厘米×15厘米,袋子11上的透孔13的形状为圆形,透孔13的孔径小于1毫米。
在实际使用中,将上述土壤保湿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浸泡5~6小时,让其充分吸水;然后挖好树穴,将吸满水的土壤保湿袋放在苗木根部下方或上方;最后覆土,并浇透水;若树穴已有施肥,则应将吸水保湿袋放在肥料上方(需隔一层土),不能与无机肥料直接接触,以防失效;1米以下的苗木用1袋,2米以上,树径5厘米可用2袋。
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保湿袋为主要用于大树移栽,它包括一袋子21,袋子21的材料采用无纺布,袋子21为全封口,袋子21内装有若干粒状体22,粒状体22包括有高吸水性树脂、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其中高吸水性树脂为聚丙烯酸盐,重量是5克;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重量分别为0.3克、0.05克、0.1克;袋子21上设有许多透孔23;袋子21的形状为长方形,袋子21的尺寸大小为10厘米×50厘米,袋子21上透孔23的形状为三角形,透孔的孔径小于1毫米。
在实际使用中,将上述土壤保湿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浸泡5~6小时,让其充分吸水;然后挖好树穴,将吸满水的土壤保湿袋放在移栽树木根部下方或上方;最后覆土,并浇透水。
实施例三,参见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保湿袋为主要用于植树造林,它包括一袋子31,袋子31的材料采用无纺布,袋子31为全封口,袋子31内装有若干粒状体32,粒状体32包括有高吸水性树脂、过磷酸钙、氯化钾,其中高吸水性树脂为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重量是3.5克;过磷酸钙、氯化钾的重量分别为0.1克、0.05克;袋子31上设有许多透孔33;袋子31的形状为长方形,袋子31的尺寸大小为10厘米×18厘米,袋子31上透孔33的形状为圆形,透孔的孔径小于1毫米。
在实际使用中,将上述土壤保湿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浸泡5~6小时,让其充分吸水;然后挖好树穴,将吸满水的土壤保湿袋放在苗木根部下方或上方;最后覆土,并浇透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