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水体 / 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

一种适用于景观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

阅读:0发布:2020-12-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景观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景观 水 体 的多功能 净化 装置,包括卧式 外壳 、多孔载体、集水管和抽水 泵 :卧式外壳横截面为圆形,由网孔壳体和设置于网孔壳体一端的密封壳体组成,网孔壳体的自由端的端面及侧面分布有网孔;多孔载体呈圆柱状,同轴设置于网孔壳体内,用于负载 微 生物 ;集水管,由分布于多孔载体内的多个集水分管以及与各集水分管连接的集水总管组成,集水分管为多孔管,集水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入密封壳体内;抽水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抽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总管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朝上,并连接有竖直的喷水管,喷水管的末端穿出密封壳体顶部并在末端连接有喷头。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实用新型集生物过滤、喷泉和增 氧 于一体,功能强大。(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适用于景观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适用于景观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卧式外壳,横截面为圆形,由网孔壳体(11)和设置于网孔壳体(11)一端的密封壳体(12)组成,所述的网孔壳体(11)的自由端的端面及侧面分布有网孔,
多孔载体(2),呈圆柱状,同轴设置于网孔壳体(11)内,用于负载生物,集水管,由分布于多孔载体(2)内的多个集水分管(31)以及与各集水分管(31)连接的集水总管(32)组成,所述的集水分管(31)为多孔管,集水总管(32)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入密封壳体(12)内,
抽水(4),设置于密封壳体(12)内,抽水泵(4)的进水口与集水总管(32)连接,抽水泵(4)的出水口朝上,并连接有竖直的喷水管(5),喷水管(5)的末端穿出密封壳体(12)顶部并在末端连接有喷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孔壳体(11)的网孔的尺寸为20~40目,孔隙率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总管(32)设置于多孔载体(2)的轴线处,多个集水分管(31)沿多孔载体(2)轴向方向分为多组,每组具有多个沿多孔载体(2)径向分布的集水分管(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载体(2)为生物过滤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6)为蘑菇型喷头或涌泉喷头,用于形成喷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载体(2)外侧壁与网孔壳体(11)的内侧壁之间隔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载体(2)的外径是网孔壳体(11)内径的3/4~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由设置于卧式外壳底部的支脚(71)以及设置于支脚(71)底部的支撑板(72)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72)的面积是卧式外壳轴截面面积的1.5~2倍。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景观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景观水体净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建小区都会制作人工的景观水体(水景),然而水景的维护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维护不佳,会出现水质浑浊、变绿、发臭等。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力进行水体净化,而目前虽然由一些水体净化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不仅要额外占用空间,而且不能与景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0003] 生物膜过滤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一般采用多孔填料或网状载体)。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0004] 中国专利CN208883625U公开的化工污水高效净化系统,说明书第23~26段公开了过滤箱17内腔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水15,第三水泵15的出水口与第三输水管14相连接,第三输水管14与生物膜过滤槽10相连接,生物膜过滤槽 10设置在净水池13内部上端,生物膜过滤槽10下侧设置有锥形集水斗12,净水池13内腔右下侧还设置有净化水输出口11……使用时,进一步污水通过第三水泵15进入生物膜过滤槽10中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通过净化水输出口11排出。可见该专利也是通过将流动的水流经过生物膜过滤,进行水体净化。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包括:
[0008] 卧式外壳,横截面为圆形,由网孔壳体和设置于网孔壳体一端的密封壳体组成,所述的网孔壳体的自由端的端面及侧面分布有网孔,
[0009] 多孔载体,呈圆柱状,同轴设置于网孔壳体内,用于负载微生物,[0010] 集水管,由分布于多孔载体内的多个集水分管以及与各集水分管连接的集水总管组成,所述的集水分管为多孔管,集水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入密封壳体内,抽水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抽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总管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朝上,并连接有竖直的喷水管,喷水管的末端穿出密封壳体顶部并在末端连接有喷头。
[0011] 优选地,所述的网孔壳体的网孔的尺寸为20~40目,孔隙率为20~30%。上述尺寸的网孔可以有效对水体中的杂草、树叶或其他大粒径悬浮杂质进行拦截,从而防止对后续生物过滤段的堵塞。并且上述孔隙率在保证进水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结构强度。
[0012] 优选地,所述的集水总管设置于多孔载体的轴线处,多个集水分管沿多孔载体轴向方向分为多组,每组具有多个沿多孔载体径向分布的集水分管。集水管采用这种形式,可以提高生物过滤的效率,而且集水管本身可以作为多孔载体的支撑架,简化了多孔载体的结构,降低了体系的总体质量
[0013] 优选地,所述的多孔载体为生物过滤海绵。生物过滤海绵容易成型,而且可以很简单地将集水管布置于其内。集水管也可以为生物过滤海绵提供保形支撑。
[0014] 优选地,所述的喷头为蘑菇型喷头或涌泉喷头,用于形成喷泉。使用时,将该装置置于水中,通过设置的喷头,在对水体进行净化的同时,还可以将出水形成喷泉,提高了观赏性,而且增加了出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起到了增氧的作用,实现了装置的多功能化。
[0015] 优选地,所述的多孔载体外侧壁与网孔壳体的内侧壁之间隔有间隙。多孔载体外侧壁与网孔壳体的内侧壁不接触,避免网孔壳体的内侧壁没有网孔的部分对多孔载体效率的影响。
[0016] 优选地,多孔载体的外径是网孔壳体内径的3/4~4/5。
[0017]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由设置于卧式外壳底部的支脚以及设置于支脚底部的支撑板组成。支撑板和支脚将该装置支起,避免了水底淤泥对装置的影响。
[0018]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板的面积是卧式外壳轴截面面积的1.5~2倍。更加稳固,而且对水底淤泥的隔离效果更好。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生物过滤、喷泉和增氧集于一体,功能强大。不仅有助于水体净化,同时还具有美化作用,能很好地与景观融合在一起。
[0021] (2)使用时置于水中,不额外占用空间,也不会对景观水体的观赏性造成不良硬性。
[0022] (3)抽水泵置于密封壳体中,不与水接触,泵的选择余地更大,有利于降低成本。
[0023] (4)卧式外壳可以采用合金材质,以降低整体质量,避免由于太重而陷入水底淤泥中,同时能够避免被水锈蚀。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1为网孔壳体,12为密封壳体,2为多孔载体,31为集水分管,32为集水总管,4为抽水泵,5为喷水管,6为喷头,71为支脚,72为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适用于景观水体的多功能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卧式外壳、多孔载体2、集水管和抽水泵4,其中:
[0029] 卧式外壳横截面为圆形,由网孔壳体11和设置于网孔壳体11一端的密封壳体 12组成,网孔壳体11的自由端的端面及侧面分布有网孔;
[0030] 多孔载体2呈圆柱状,同轴设置于网孔壳体11内,用于负载微生物;
[0031] 集水管由分布于多孔载体2内的多个集水分管31以及与各集水分管31连接的集水总管32组成,集水分管31为多孔管,集水总管32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入密封壳体12内;
[0032] 抽水泵4设置于密封壳体12内,抽水泵12的进水口与集水总管32连接,抽水泵4的出水口朝上,并连接有竖直的喷水管5,喷水管5的末端穿出密封壳体12 顶部并在末端连接有喷头6。
[0033] 本实施例中,卧式外壳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以降低整体质量,避免由于太重而陷入水底淤泥中,同时能够避免被水锈蚀。网孔壳体11的网孔的尺寸为20~40 目,孔隙率为20~30%。上述尺寸的网孔可以有效对水体中的杂草、树叶或其他大粒径悬浮杂质进行拦截,从而防止对后续生物过滤段的堵塞。并且上述孔隙率在保证进水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结构强度。多孔载体2外侧壁与网孔壳体11的内侧壁之间隔有间隙。并优选多孔载体2的外径是网孔壳体11内径的3/4~4/5。这样使得多孔载体外侧壁与网孔壳体的内侧壁不接触,避免网孔壳体的内侧壁没有网孔的部分对多孔载体效率的影响。
[0034] 本实施例中,喷头6可以选用蘑菇型喷头或涌泉喷头,并优选涌泉喷头,用于形成喷泉。这两种喷头(尤其是涌泉喷头)对水流量和泵的功率要求不高,而且能更好地与景观水体在美学上搭配。使用时,将该装置置于水中,通过设置的喷头,在对水体进行净化的同时,还可以将出水形成喷泉,提高了观赏性,而且增加了出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起到了增氧的作用,实现了装置的多功能化。
[0035] 本实施例中,集水总管32设置于多孔载体2的轴线处,多个集水分管31沿多孔载体2轴向方向分为多组,每组具有多个沿多孔载体2径向分布的集水分管31。集水管采用这种形式,可以提高生物过滤的效率,而且集水管本身可以作为多孔载体的支撑架,简化了多孔载体的结构,降低了体系的总体质量。同时,本实施中,多孔载体2采用生物过滤海绵。生物过滤海绵容易成型,而且可以很简单地将集水管布置于其内。集水管也可以为生物过滤海绵提供保形支撑,使生物过滤海绵保持形状。而且生物过滤海绵的清洗和更换都非常方便。
使用时可以采用现有的成熟的生物过滤技术,在多孔载体2上负载适宜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使水体得到净化。
[0036]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由设置于卧式外壳底部的支脚71以及设置于支脚71底部的支撑板72组成。支撑板72的面积是卧式外壳轴截面面积的 1.5~2倍。支撑板和支脚将该装置支起,避免了水底淤泥对装置的影响。较大的支撑板面积,使装置更加稳固,而且对水底淤泥的隔离效果更好。
[0037] 本实施例可以将网孔壳体11的自由端的端面设置成可拆卸式结构,通过该端进行多孔载体2的更换。
[0038]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