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风能 / 风力发电场 / 风力发电机组 / 双馈感应发电机 / 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

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

阅读:391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风 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频率 稳定控制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技术领域,以解决受端交流系统或送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导致频率变化时,两端交流系统功率支援低,系统频率不稳定的问题。方法包括确定风电接入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结构、确定受端换流站的控制方式为直流 电压 下垂控制法、在受端换流引入与 电网 频率有关的功率增量、确定送端换流站的控制方式、在送端换流站引入附加频率控制、风 电机 组根据送端换流站的频率变化调整风机转速,输出有功对送端系统进行功率支援。本发明应用于受端交流系统或送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导致频率变化时可提高两端交流系统的功率支援能 力 ,维持系统稳定运行。,下面是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风电接入的直流输电系统结构:
电机组的风电场WF与送端换流站VSC1互相连接,受端交流电网AC1与受端换流站VSC2互相连接,受端交流电网AC2与受端换流站VSC3互相连接,所述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VSC2、受端换流站VSC3之间互相连接;
步骤2:确定受端换流站VSC2与VSC3的控制方式为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法;
步骤3:在受端换流器VSC2与VSC3引入与电网频率有关的功率增量;
步骤4:确定送端换流站VSC1的控制方式;
步骤5:在送端换流站VSC1引入附加频率控制:
步骤6:风电机组根据送端换流站VSC1的频率变化Δf调整风机转速,输出有功对送端系统进行功率支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分解为以下步骤:
步骤601:风电机组转子中存储的动能可以表示为
(4)
式中:J为叶轮和发电机转动惯量;ω为风电机组转子转速;
步骤602:计算电网频率变化时风电机组吸收或释放的动能;
当电网频率从f0变化到f1时,转子转速将相应的从ω0变化到ω1,风电机组吸收或释放的旋转动能为:
(5)
步骤603:利用式(5)将风电机组旋转部件储存的动能换算成调频时间下的调频功率,如式(6)所示:
(6)
式中:η为动能转化至电能的转换效率;
∆P1为惯量响应的补偿功率;
∆t为惯量响应持续时间;
通过转子动能的转换只能短暂增加或降低机组有功出,由于机组转子速度存在限制,为了避免触发机组故障,需要对机组惯量响应的持续时间进行严格限制,一般设定为
10s;
风电机组转子动能释放控制过程分为功率支撑阶段和转速恢复阶段;当电网频率降低时,风电机组通过增大电磁转矩提供有功功率支撑,在此过程中,转速快速下降,当转速下降到下限值时,风机将退出调频,此时,将会引起频率的较大偏差,更严重时,将会引起系统频率的二次跌落;转速恢复过程是在系统频率尚未恢复稳定时进行的,所以,转速恢复导致的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减少和系统负荷增大,都将对系统频率下降引起“叠加效应”,使系统频率偏差增大,频率响应特性变差;因此,为解决转速恢复对系统频率响应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引入恒定功率来延迟转速的恢复,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转速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PM表示风力机输送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机械功率,PMPPT表示MPPT算法下的有功功率参考值;
步骤604:当转子转速低于最低值ωmi(nωmin一般取值为0.7pu)时,将进入转速恢复过程,通过附加功率延迟风电机组转速恢复;
由于虚拟惯性控制能根据频率变化率的改变快速向系统提供功率响应,因此将附加功率设计为:
(7)
式中:Kd为微分系数;
步骤605:当系统频率恢复之后,将∆P逐渐减小为0,接风电机组进行转速恢复;
综上,对于风电机组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基于转子动能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方案;该频率控制系统主要由频率控制模、转速保护系统模块和转速恢复启动模块三部分组成;频率控制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传递频率调节的功率信号;在获取了频率偏差信号以后,通过获得最大频率偏差,进而根据公式(7)得到恒定附加功率∆P;低通滤波器用于消除频率测量噪声的干扰;
转速恢复启动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使转速更快的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引入恒定附加功率控制后,双馈风电机组释放转子动能以后运行在一个较低转速(相对最优转速),偏离最大功率跟踪点;为提高风能利用率,待系统频率恢复稳定后,仍需要进行转速恢复,使双馈风电机组重新回到最大功率跟踪点;
转速保护系统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避免双馈风电机组在参与系统调频时,转子转速下降过低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当转子转速低于最低值ωmin时,转速保护系统启动,使风电机组不再参与系统频率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下垂控制结合功率控制与电压控制,根据P-V特性曲线生成内环电流参考值idref,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中,Udcref、Udc分别为直流参考电压和直流测量电压;
Pref、P分别为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实际值;
Kp、Ki分别为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
KD为下垂斜率;
1/s表示积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在受端换流器VSC2与VSC3设定的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的基础上附加一个与交流电网实测频率fac有关的功率增量ΔPref,其计算方式如式(2)所示:
(2)
式中,facref为交流电网额定频率;
fac为交流电网实测频率;
Kf为频率控制的比例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当风电场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送端换流站的控制目标是提供额定的交流电压和频率作为风电机组换流器的参考电源,实现风电场并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为:
检测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的直流侧电压,并根据其偏离额定电压的差值UDC计算出频率偏差,并通过控制参数Kv将直流电压的变化转化成送端换流站的频率变化Δf,其计算方式如式(3)所示: (3)
式中,Kv为控制参数,反映送端换流站频率偏差对直流电压偏差的比例;
ΔUDC为直流电压的变化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VSC2、受端换流站VSC3均为柔性直流换流站。

说明书全文

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的消纳及输送问题誓新能源利用中的重要一环,电压源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多端送电和多落点受电的特点,且输送能量大,可独立控制有功、无功,在解决新能源发电分散性、远离负荷中心等问题上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0003] 与同步发电机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作为电网的电源,在传统控制方式下没有旋转惯性,然而,当柔性直流输送功率对于送受端交流电网的容量而言占有很大的比例时,也应该考虑其在交流电网之间发挥的事故支援能,柔性直流输电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传输的有功、无功都可以在数十毫秒级别快速精准调整,若能发挥这种受控的快速调节能力,则可以提高整个互联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避免系统间的事故传递,同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有效解耦了两端交流系统,使得某一端交流系统发生频率失稳时,另一端交流系统无法提供功率支援,降低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0004]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有两种典型的运行状态,即超同步运行和次同步运行,风速较大时,风电机组运行在超同步状态,此时转子转速大于同步转速,转差率s<0,定子和转子同时向系统提供功率输出,这种运行状态下双馈变速风电机组转子中储存了大量旋转动能,由于转子转速受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仅靠定转子之间的弱电磁耦合无法使这部分动能在系统频率降低时释放出来,其对系统频率的抑制作用不能反映出来,相反,风速较低时,风电机组运行在次同步状态,此时转子转速小于同步转速,转差率s>0,定子向系统输出功率,而转子要吸收一定的功率,如果此时系统频率略有升高,同样由于双馈变速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受到变流器控制,靠定转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转子吸收的电磁功率较少,转速提高也比较小,转子只能吸收很少的系统功率,对系统频率升高的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
[0005] 综上,双馈风电机组虽具有优良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性能,但利用变频器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不存在耦合关系,风电机组转子动能被“隐藏”,不具备响应系统频率变化的能力。
[0006] 现有技术中,关于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频率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功率备用控制,功率备用控制通过控制风电机组使其减载运行,从而预留一定的功率备用并以此来支持系统调频,此时风电机组工作在次优功率跟踪点上,其方法有两大类:
桨距控制和转子转速控制。
[0007] 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是在风电机组处于稳态运行时,适当增加风机桨距角,放弃最大风功率跟踪,引入系统频率变化率作为输入控制风机的桨距角变化,系统频率发生跌落后,风机桨距角减小,风电机组恢复到最大风功率跟踪状态,捕获的机械功率增加,能为系统提供额外功率支撑,但桨叶角控制调节速度较慢,且存在机械磨损,风电机组转速控制是在放弃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以换取系统频率稳定安全,即风电机组减载运行控制策略,该方法修改了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曲线,实现方式复杂,且实时运行中风电机组会产生弃电现象,综上,功率备用控制是通过桨距角控制或者转子转速控制使风机出力小于最大值,从而留出一定的备用容量。
[0008] 一般情况下,为提高风能利用率,双馈风电机组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工况,因此,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双馈风电机组无法为系统提供额外的有功支撑,无法参与系统频率调整。
[0009] (2)转子动能控制,转子动能控制的原理是在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控制系统中增加一个频率控制环节,实现风机转子中蕴含的旋转动能与电磁功率的相互转换,让该旋转动能参与系统的频率调整,维持系统频率稳定,转子动能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主要有虚拟惯性控制、下垂控制以及综合惯性控制。
[0010] 虽然双馈风电机组的转速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转子中储存有较大的旋转动能,但转子中储存的动能是有限的,即转子转速不能无限下降,当转子转速下降到下限值时,风电机组将立即退出调频,此时,转子需要恢复转速,在此过程中风电机组需向系统吸收功率,给系统频率响应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将会导致系统频率出现二次下降。
[0011] 基于以上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来领域技术特提出一种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以解决受端交流系统或送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导致频率变化时,两端交流系统功率支援低,系统频率不稳定的问题。
[0013]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为: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风电接入的直流输电系统结构:
风电机组的风电场WF与送端换流站VSC1互相连接,受端交流电网AC1与受端换流站VSC2互相连接,受端交流电网AC2与受端换流站VSC3互相连接,所述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VSC2、受端换流站VSC3之间互相连接;
步骤2:确定受端换流站VSC2与VSC3的控制方式为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法;
步骤3:在受端换流器VSC2与VSC3引入与电网频率有关的功率增量;
步骤4:确定送端换流站VSC1的控制方式;
步骤5:在送端换流站VSC1引入附加频率控制:
步骤6:风电机组根据送端换流站VSC1的频率变化Δf调整风机转速,输出有功对送端系统进行功率支援。
[0014] 进一步的,步骤6具体分解为以下步骤:步骤601:风电机组转子中存储的动能可以表示为
(4)
式中:J为叶轮和发电机转动惯量;ω为风电机组转子转速;
步骤602:计算电网频率变化时风电机组吸收或释放的动能;
当电网频率从f0变化到f1时,转子转速将相应的从ω0变化到ω1,风电机组吸收或释放的旋转动能为:
(5)
步骤603:利用式(5)将风电机组旋转部件储存的动能换算成调频时间下的调频功率,如式(6)所示:
(6)
式中:η为动能转化至电能的转换效率;
∆P1为惯量响应的补偿功率;
∆t为惯量响应持续时间;
通过转子动能的转换只能短暂增加或降低机组有功出力,由于机组转子速度存在限制,为了避免触发机组故障,需要对机组惯量响应的持续时间进行严格限制,一般设定为
10s;
风电机组转子动能释放控制过程分为功率支撑阶段和转速恢复阶段;当电网频率降低时,风电机组通过增大电磁转矩提供有功功率支撑,在此过程中,转速快速下降,当转速下降到下限值时,风机将退出调频,此时,将会引起频率的较大偏差,更严重时,将会引起系统频率的二次跌落;转速恢复过程是在系统频率尚未恢复稳定时进行的,所以,转速恢复导致的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减少和系统负荷增大,都将对系统频率下降引起“叠加效应”,使系统频率偏差增大,频率响应特性变差;因此,为解决转速恢复对系统频率响应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引入恒定功率来延迟转速的恢复,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转速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PM表示风力机输送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机械功率,PMPPT表示MPPT算法下的有功功率参考值;
步骤604:当转子转速低于最低值ωmi(nωmin一般取值为0.7pu)时,将进入转速恢复过程,通过附加功率延迟风电机组转速恢复;
由于虚拟惯性控制能根据频率变化率的改变快速向系统提供功率响应,因此将附加功率设计为:
(7)
式中:Kd为微分系数;
步骤605:当系统频率恢复之后,将∆P逐渐减小为0,接风电机组进行转速恢复;
综上,对于风电机组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基于转子动能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方案;该频率控制系统主要由频率控制模、转速保护系统模块和转速恢复启动模块三部分组成;频率控制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传递频率调节的功率信号;在获取了频率偏差信号以后,通过获得最大频率偏差,进而根据公式(7)得到恒定附加功率∆P;低通滤波器用于消除频率测量噪声的干扰;
转速恢复启动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使转速更快的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引入恒定附加功率控制后,双馈风电机组释放转子动能以后运行在一个较低转速(相对最优转速),偏离最大功率跟踪点;为提高风能利用率,待系统频率恢复稳定后,仍需要进行转速恢复,使双馈风电机组重新回到最大功率跟踪点;
转速保护系统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避免双馈风电机组在参与系统调频时,转子转速下降过低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当转子转速低于最低值ωmin时,转速保护系统启动,使风电机组不再参与系统频率控制。
[0015] 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为:下垂控制结合功率控制与电压控制,根据P-V特性曲线生成内环电流参考值idref,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中,Udcref、Udc分别为直流参考电压和直流测量电压;
Pref、P分别为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实际值;
Kp、Ki分别为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
KD为下垂斜率;
1/s表示积分。
[0016] 进一步的,步骤3具体为:在受端换流器VSC2与VSC3设定的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的基础上附加一个与交流电网实测频率fac有关的功率增量ΔPref,其计算方式如式(2)所示:
(2)
式中,facref为交流电网额定频率;
fac为交流电网实测频率;
Kf为频率控制的比例系数。
[0017] 进一步的,步骤4具体为:当风电场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送端换流站的控制目标是提供额定的交流电压和频率作为风电机组换流器的参考电源,实现风电场并网。
[0018] 进一步的,步骤5具体为:检测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的直流侧电压,并根据其偏离额定电压的差值UDC计算出频率偏差,并通过控制参数Kv将直流电压的变化转化成送端换流站的频率变化Δf,其计算方式如式(3)所示: (3)
式中,Kv为控制参数,反映送端换流站频率偏差对直流电压偏差的比例;
ΔUDC为直流电压的变化值。
[0019] 进一步的,所述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VSC2、受端换流站VSC3均为柔性直流换流站。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传统控制策略中引入附加频率响应受端交流系统发生的频率变化,通过直流电压的变化将受端交流系统的频率变化传递至送端系统,使得风电机组能响应受端交流系统频率的变化并对受端交流系统进行功率支援,同理,当风机侧频率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柔直系统换流站的附加频率控制对其进行调节,以上通过人为耦合网侧和风电场侧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在故障状态下,交流系统相互支援的目标,辅助频率的调整,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风电机组的控制通过在传统的控制策略中引入恒定功率,可防止风电机组因退出调频引起的频率二次跌落。
[0021] (2)本发明应用于受端交流系统或送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导致频率变化时,通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与风电机组共同参与频率调节,提高两端交流系统的功率支援能力,维持系统频率稳定,使系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受端换流站控制框图
图3为附加频率控制的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框图;
图4为送端换流站控制框图;
图5为含附加频率控制的送端换流站控制框图;
图6为双馈风电机组功率-转速关系;
图7为基于转子动能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 如图1-7所示,风电参与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风电接入的直流输电系统结构:
风电机组的风电场WF与送端换流站VSC1互相连接,受端交流电网AC1与受端换流站VSC2互相连接,受端交流电网AC2与受端换流站VSC3互相连接,所述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VSC2、受端换流站VSC3之间互相连接。
[0025] 具体的:送端换流站VSC1、受端换流站VSC2、受端换流站VSC3均为柔性直流换流站。
[0026] 连接详情参考图1。
[0027] 步骤2:确定受端换流站VSC2与VSC3的控制方式:采用直流电压下垂,根据P-V特性曲线生成内环电流参考值idref,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中,Udcref、Udc分别为直流参考电压和直流测量电压;
Pref、P分别为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实际值;
Kp、Ki分别为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
KD为下垂斜率;
1/s表示积分;
无功电流iqref的值可通过对并网点交流电压进行反馈控制得到。
[0028] 在PI调节器的作用下,当流入交流侧的有功功率实际值P增大或减小时,直流测量电压Udc按照斜率KD的线性特性自动下垂。
[0029] 然而,上述控制策略虽能在无需通信的情况下完成功率的分配,但由于柔直系统自身无惯量,因此无法响应交流系统的频率变化,故需要引入一个与与交流电网实测频率fac有关的功率增量ΔPref。
[0030] 步骤3:在受端换流器VSC2与VSC3设定的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的基础上附加一个与交流电网实测频率fac有关的功率增量ΔPref,其计算方式如式(2)所示:(2)
式中,facref为交流电网额定频率;
fac为交流电网实测频率;
Kf为频率控制的比例系数。
[0031] 参见图3:当受端交流电网AC1和受端交流电网AC2的交流电网实测频率fac发生突降时,通过附加的频率控制的比例系数Kf进行频率控制,在对应的受端换流站VSC2和VSC3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上会附加一个正的功率增量ΔPref,提升受端换流站VSC2和VSC3输出有功功率实际值P,调节交流电网实测频率fac,防止发生频率失稳。
[0032] 同时,在上述控制策略的作用下,当有功功率实际值P增加时,直流测量电压Udc将会相应下降,直流测量电压Udc的跌落将会传送至送端换流站VSC1,此时,送端换流站VSC1将通过下述控制策略感知这一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将其传送至风机,协同受端换流站VSC2和VSC3进行频率控制。
[0033] 步骤4:确定送端换流站VSC1的控制方式:当风电场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送端换流站的控制目标是提供额定的交流电压和频率作为风电机组换流器的参考电源,实现风电场并网,传统送端换流站的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
[0034] 为了使得风电场能感知网侧交流系统频率的变化,可通过送端换流站变化的直流电压,使送端换流站的频率与电网频率建立某种联系,实现人为的耦合关系,使风机共同参与调频。
[0035] 步骤5:送端换流站VSC1引入附加频率控制:送端换流站引入附加频率控制,将直流电压的变化转化成送端换流站的频率变化,如式(3)所示:
(3)
式中,Kv为控制参数,反映了送端换流站频率偏差对直流电压偏差的比例;
ΔUdc为直流电压的变化值。
[0036] 通过检测换流站的直流侧电压Udc,并根据其偏离额定电压的差值ΔUdc计算出频率附加量Δf,修正送端换流器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风电场频率的控制。
[0037] 当受端换流站频率跌落时,受端换流器流向交流电网的功率会增大,同时,直流电压会相应降低;当送端换流站检测到直流电压跌落时,会相应降低其输出的交流频率。
[0038] 步骤6:风电机组根据送端换流站VSC1的频率变化Δf调整风机转速,输出有功对受端系统进行功率支援。
[0039] 具体的分解为以下步骤:步骤601:风电机组转子中存储的动能表示为:
(4)
式中:J为叶轮和发电机转动惯量;
ω为风电机组转子转速。
[0040] 步骤602:计算电网频率变化时风电机组吸收或释放的动能:当电网频率从f0变化到f1时,转子转速将相应的从ω0变化到ω1,风电机组吸收或释放的旋转动能为:
(5)。
[0041] 步骤603:利用式(5)将风电机组旋转部件储存的动能换算成调频时间下的调频功率,如式(6)所示:(6)
式中:ωmin为动能转化至电能的转换效率;
∆P1为惯量响应的补偿功率;
∆t为惯量响应持续时间。
[0042] 通过转子动能的转换只能短暂增加或降低机组有功出力,由于机组转子速度存在限制,为了避免触发机组故障,需要对机组惯量响应的持续时间进行严格限制,一般设定为10s。
[0043] 风电机组转子动能释放控制过程分为功率支撑阶段和转速恢复阶段。
[0044] 当电网频率降低时,风电机组通过增大电磁转矩提供有功功率支撑,在此过程中,转速快速下降,当转速下降到下限值时,风机将退出调频,此时,将会引起频率的较大偏差,更严重时,将会引起系统频率的二次跌落。
[0045] 转速恢复过程是在系统频率尚未恢复稳定时进行的,所以,转速恢复导致的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减少和系统负荷增大,都将对系统频率下降引起“叠加效应”,使系统频率偏差增大,频率响应特性变差。
[0046] 因此,为解决转速恢复对系统频率响应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引入恒定功率来延迟转速的恢复,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0047] 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转速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PM表示风力机输送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机械功率;
PMPPT表示MPPT算法下的有功功率参考值。
[0048] 步骤604:当转子转速低于最低值ωmi(n ωmin一般取值为0.7pu)时,将进入转速恢复过程,通过附加功率延迟风电机组转速恢复。
[0049] 由于虚拟惯性控制能根据频率变化率的改变快速向系统提供功率响应,因此将附加功率设计为:(7)
式中:Kd为微分系数。
[0050] 步骤605:当系统频率恢复之后,将∆P逐渐减小为0,接风电机组进行转速恢复。
[0051] 综上,对于风电机组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基于转子动能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方案。
[0052] 该频率控制系统主要由频率控制模块、转速保护系统模块和转速恢复启动模块三部分组成。
[0053] 频率控制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传递频率调节的功率信号,在获取了频率偏差信号以后,通过获得最大频率偏差,进而根据公式(7)得到恒定附加功率∆P。
[0054] 转速恢复启动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使转速更快的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引入恒定附加功率控制后,双馈风电机组释放转子动能以后运行在一个较低转速(相对最优转速),偏离最大功率跟踪点,为提高风能利用率,待系统频率恢复稳定后,仍需要进行转速恢复,使双馈风电机组重新回到最大功率跟踪点。
[0055] 转速保护系统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避免双馈风电机组在参与系统调频时,转子转速下降过低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当转子转速低于最低值ωmin时,转速保护系统启动,使风电机组不再参与系统频率控制。
[0056] 低通滤波器用于消除频率测量噪声的干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