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料种类 / 随机能源 / 太阳能 / 太阳辐射 / 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

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

阅读:93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建筑玻璃的隔 热处理 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建筑玻璃,所述建筑玻璃为双层玻璃,并在双层玻璃边缘设有密封 框架 ,从而在双层玻璃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包括 水 雾产生装置,所述密封框架上设有与夹层空腔连通的水雾进口和水蒸气出口,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水雾进口连接以将水雾产生装置与夹层空腔连通,便于水雾进入夹层空腔吸收 太阳 辐射 降低建筑玻璃内表面的 温度 ,进而减小室内 空调 的负荷;所述水蒸气出口用于排出水雾吸收太阳辐射所形成的水蒸气。该处理系统有效的减小了光污染、降低了夏季室内空调负荷,并提高了进入室内光线的均匀性和柔和性。,下面是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包括建筑玻璃,所述建筑玻璃为双层玻璃,并在双层玻璃边缘设有密封框架,从而在双层玻璃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其特征在于,包括雾产生装置,所述密封框架上设有与夹层空腔连通的水雾进口和水蒸气出口,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水雾进口连接以将水雾产生装置与夹层空腔连通,便于水雾进入夹层空腔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建筑玻璃内表面的温度,进而减小室内空调的负荷;所述水蒸气出口用于排出水雾吸收太阳辐射所形成的水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用于检测太阳辐射强度,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水雾产生装置连接,便于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小控制水雾产生装置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水雾产生装置和水雾进口之间设有机,风机的进风口与水雾产生装置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水雾进口连接,便于将水雾产生装置产生的水雾输送进入夹层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为声波雾化器或者超声波雾化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产生装置设置在水雾进口处,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为超声波雾化片,并在水雾产生装置下方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与供水管道连通,便于为吸水海绵提供水源,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吸水海绵接触便于对吸水海绵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进口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密封框架的中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出口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密封框架的中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7所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蒸气出口处设有单向,所述单向阀设置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夹层空腔内设有扰流风扇,用于扰动夹层空腔内的水雾使之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空腔底部长度方向具有一定坡度,并在坡度的最下方对应的密封框架设有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有控制开关,便于通过启闭控制开关将夹层空腔内的水排出或者回流至水雾产生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玻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年建筑玻璃幕墙的产量已经跃升至五千万平方米以上,居全球第一,玻璃墙建筑在国内愈发常见。夏日强烈的阳光通过玻璃墙反射进入室内,增加了室内额外的光照强度,并产生局部眩光,同时也使室内温度平均升高4℃ 6℃。这样需要加~大室内空调的制冷功率以降低室内温度,增加了室内空调的能耗,同时因室内外温差较大极易使玻璃墙爆裂;而且有专家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光污染环境下的人群,视网膜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视下降,甚至产生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状,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0003] 现有的玻璃隔热处理常通过在玻璃表面使用隔热涂层实现,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97807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建筑玻璃隔热涂层,使用该建筑玻璃隔热涂层的玻璃表面温度由不使用隔热涂层的20℃下降到4.7℃~5.2℃,且该建筑玻璃隔热涂层的透明度为98.1%~99.0%。但是该建筑玻璃隔热涂层使用的成膜剂环树脂,其成膜性差且非常粘,当夏季强烈的太阳光在对建筑玻璃隔热涂层进行高温照射的过程中,涂层在建筑玻璃表面极易出现收缩现象,且该建筑玻璃隔热涂层使用的成膜助剂为有机溶剂,其在成膜之后会挥发出对环境有影响的挥发性有机物,对于环境危害较大;同时,随着时间推移,隔热涂层的性能也会逐渐降低。
[0004] 所以,怎样有效的减小光污染、降低夏季室内空调负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采用该系统能有效的减小光污染、降低夏季室内空调负荷,同时有利于提高进入室内光线的均匀性和柔和型。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包括建筑玻璃,所述建筑玻璃为双层玻璃,并在双层玻璃边缘设有密封框架,从而在双层玻璃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包括雾产生装置,所述密封框架上设有与夹层空腔连通的水雾进口和水蒸气出口,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水雾进口连接以将水雾产生装置与夹层空腔连通,便于水雾进入夹层空腔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建筑玻璃内表面的温度,进而减小室内空调的负荷;所述水蒸气出口用于排出水雾吸收太阳辐射所形成的水蒸气。
[0007]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用于检测太阳辐射强度,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水雾产生装置连接,便于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小控制水雾产生装置的启闭。
[0008] 进一步地,在水雾产生装置和水雾进口之间设有机,风机的进风口与水雾产生装置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水雾进口连接,便于将水雾产生装置产生的水雾输送进入夹层空腔。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为声波雾化器或者超声波雾化片。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产生装置设置在水雾进口处,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为超声波雾化片,并在水雾产生装置下方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与供水管道连通,便于为吸水海绵提供水源,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吸水海绵接触便于对吸水海绵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进口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密封框架的中下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水蒸气出口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密封框架的中上部。
[0013] 进一步地,水蒸气出口处设有单向,所述单向阀设置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
[0014] 进一步地,在夹层空腔内设有扰流风扇,用于扰动夹层空腔内的水雾使之均匀分布。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空腔底部长度方向具有一定坡度,并在坡度的最下方对应的密封框架设有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有控制开关,便于通过启闭控制开关将夹层空腔内的水排出或者回流至水雾产生装置。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建筑玻璃夹层空腔内的水雾不仅可以使太阳的直射光经过折射和散射转化成扩散光,使进入室内的光线更加均匀、更加柔和,避免对人眼造成伤害;而且水雾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从而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进而减小室内空调的制冷负荷,有利于降低能耗。同时又因水的潜热量大于水的显热量,通过水雾潜热换热不仅降低水用量而且还降低了水能耗。
[0017] 2、建筑玻璃夹层空腔内的水雾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后形成水蒸气从建筑玻璃的外表面排出,从而在在建筑玻璃外表面形成一层水蒸气薄膜,可影响太阳光的直接反射,从而削弱光污染现象;并且有利于降低建筑玻璃外表面的温度,从而降低建筑玻璃内外表面的温差,防止建筑玻璃爆裂。
[0018] 3、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协同作用控制水雾产生装置的启闭,在减小室内空调负荷的同时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化应用。
[0019] 4、本发明的水雾通过超声波雾化形成,其携带一定的超声波的振动特性,有利于进入玻璃内部水的“自洁”,也有利于降低内部细菌,藻类的含量,从而避免现有建筑玻璃与空气接触时,容易在落形成菌斑的问题,增强建筑玻璃的美观性。附图说明
[0020] 图1-建筑玻璃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隔热系统工作流程图
[0022] 其中:1-双层玻璃;2-密封框架;3-水雾进口;4-水蒸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建筑玻璃的隔热处理系统,包括建筑玻璃,所述建筑玻璃为双层玻璃1,并在双层玻璃1边缘设有密封框架2,从而在双层玻璃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包括水雾产生装置,所述密封框架上设有与夹层空腔连通的水雾进口3和水蒸气出口4,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水雾进口连接以将水雾产生装置与夹层空腔连通,便于水雾进入夹层空腔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建筑玻璃内表面的温度,进而减小室内空调的负荷;所述水蒸气出口用于排出水雾吸收太阳辐射所形成的水蒸气。
[0025] 这样,因为太阳光可以分为直射光和扩散光,而室内天然采光主要利用的是扩散光,因为直射光不能满足室内采光的均匀性,利用水雾可以使太阳的直射光经过折射和散射转化成扩散光,使室内光照更加均匀、更加柔和,避免对人眼造成伤害。通过水雾产生装置产生的水雾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从而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进而减小室内空调的制冷负荷。同时又因水的潜热量大于水的显热量,通过水雾潜热换热不仅降低水用量而且还降低了水泵能耗。
[0026] 这里的水雾产生装置可为集中式雾化,一台水雾产生装置为所有的建筑玻璃提供水雾,也可为分离式雾化,一台水雾产生装置只为一建筑玻璃提供水雾,同时建筑玻璃可以是曲面形状的,在此我们不做限定,同时若建筑玻璃为三层玻璃也应用。
[0027] 具体实施时,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用于检测太阳辐射强度,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水雾产生装置连接,便于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小控制水雾产生装置的启闭。
[0028] 这样通过传感器检测太阳辐射强度,当夏季的夜晚和早晨,或者阴雨天气时,太阳辐射强度不高,这样就不需要开启水雾产生装置,节省能耗,只有当太阳辐射强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才控制水雾产生装置开启,从而达到资源合理化应用。
[0029] 具体实施时,在水雾产生装置和水雾进口之间设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水雾产生装置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水雾进口连接,便于将水雾产生装置产生的水雾输送进入夹层空腔。
[0030] 具体实施时,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为超声波雾化器或者超声波雾化片。
[0031] 这里通过超声波雾化器或者超声波雾化片产生的水雾携带一定的超声波的振动特性,有利于进入玻璃内部水的“自洁”,也有利于降低内部细菌,藻类的含量,从而避免现有建筑玻璃与空气接触时,容易在角落形成菌斑的问题,增强建筑玻璃的美观性。
[0032] 具体实施时,所述水雾产生装置设置在水雾进口处,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为超声波雾化片,并在水雾产生装置下方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与供水管道连通,便于为吸水海绵提供水源,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与吸水海绵接触便于对吸水海绵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
[0033] 这样,水雾进口处就设有一片超声波雾化片,吸水海绵内的水为水雾产生装置提供水源,然后产生的水雾直接进入建筑玻璃的夹层空腔。
[0034] 具体实施时,所述水雾进口3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密封框架的中下部,即密封框架的底部及两侧密封框架的下部。
[0035] 具体实施时,所述水蒸气出口4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密封框架的中上部,即密封框架的上部及两侧密封框架的上部。
[0036] 具体实施时,水蒸气出口4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
[0037] 这样,水雾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单向阀排出,这样就可以通过单向阀的弹簧控制夹层空腔内的压强。同时,因单向阀设置在建筑玻璃的外表面,水蒸气排出后在建筑玻璃外表面形成一层水蒸气薄膜,可影响太阳光的直接反射,从而削弱光污染现象;并且有利于降低建筑玻璃外表面的温度,从而降低建筑玻璃内外表面的温差,防止建筑玻璃爆裂。
[0038] 具体实施时,在夹层空腔内设有扰流风扇,用于扰动夹层空腔内的水雾,使得水雾能在夹层空腔内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更能与太阳辐射热量进行有效的热交换。
[0039] 具体实施时,所述夹层空腔底部长度方向具有一定坡度,并在坡度的最下方对应的密封框架设有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有控制开关,便于通过启闭控制开关将夹层空腔内的水排出或者回流至水雾产生装置。
[0040] 这里可以在水雾产生装置关闭的状态下,开启控制开关,将水(此处的水为水雾形成的,其量极少)回流到水雾产生装置作为下次水雾产生装置的水源,同时也可以直接排放。
[004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