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

阅读:492发布:2024-02-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它包括 支架 (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上料机构(2)和分离机构(3),所述分离机构(3)位于上料机构(2)前侧;所述支架(1)包括 底板 (11),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2)位于第二支架(13)前侧;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之间形成流道(22),所述流道(22)包括从后往前依次布置的皮带输送区域(221)、金属轮输送区域(222)和过渡区域(223)。本实用新型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它通过分离板将牺牲板往下压,分离板分离部卡在牺牲板与产品之间缝隙中,传送机构推动产品向前移动,使牺牲板从产品上逐步剥离下来。,下面是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上料机构(2)和分离机构(3),所述分离机构(3)位于上料机构(2)前侧;
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2)位于第二支架(13)前侧;
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设置于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内侧,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之间形成流道(22),所述流道(22)包括从后往前依次布置的皮带输送区域(221)、金属轮输送区域(222)和过渡区域(223);
所述皮带输送区域(221)设置有两对传送皮带轮(23),所述两对传送皮带轮(23)分别设置于流道支架(21)内侧,两对传送皮带轮(23)均前后平布置,所述两对传送皮带轮(23)均各自通过传送皮带(24)相连接,后侧的两个传送皮带轮(23)设置有皮带轮传送轴(25);
所述金属轮输送区域(222)设置有传送模组(26),所述传送模组(26)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其中第一从动轴(261)和第二从动轴(26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分别位于第一从动轴(261)和第二从动轴(262)正上方,第一支架(12)外侧设置有传送电机(265),传送电机(265)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266),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267)、第二从动齿轮(268)、第三从动齿轮(269)和第四从动齿轮(2610),第一从动齿轮(267)和第二从动齿轮(268)均与主动齿轮(266)相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269)与第一从动齿轮(267)相啮合,所述第四从动齿轮(2610)与第二从动齿轮(268)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上均设置有金属压轮组(2611);
所述分离机构(3)包括分离压轮传送轴(31),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与第一从动轴(261)之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210)相连接,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上设置有分离压轮组(32),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前侧设置有竖直支撑板(33),所述竖直支撑板(33)上设置有分离板气缸(34),所述分离板气缸(34)上端设置有分离板(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轴(262)与皮带轮传送轴(25)之间通过第一链传动机构(2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35)包括产品传送部(351)、牺牲板传送部(352)、分离部(353)和竖直导向板(354),所述产品传送部(351)沿水平面布置并与产品收料机构相连接,所述牺牲板传送部(352)倾斜布置于产品传送部(351)下侧,所述产品传送部(351)和牺牲板传送部(352)交接处设置有分离部(353),所述分离部(353)的上表面水平延伸至产品传送部(351),所述分离部(353)下表面延伸至牺牲板传送部(352),所述产品传送部(351)下侧及牺牲板传送部(352)前侧设置有竖直导向板(354),所述竖直导向板(354)与废料收集机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传送部(351)、牺牲板传送部(352)、分离部(353)和竖直导向板(354)为一体结构,所述产品传送部(351)与竖直导向板(354)形成的直角落处固定在分离板气缸34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223)设置有上限位板(28)和下限位板(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28)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传送轴(25)架设于第二支架(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均穿设于流道支架(21)前段并架设于第一支架(12)上,所述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均架设于第一支架(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架设于第一支架(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设置于分离板(35)后下侧。

说明书全文

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用于以牺牲板为支撑材完成产品封装后的剥离作业,可以防止封装产品破裂,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业界通过牺牲板进行电引脚和基岛或者金属线路层,接着再对芯片封装,最后移除牺牲板。在封装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牺牲板具有一定的刚性,常用不锈牺牲板,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待产品塑封之后,对牺牲板进行剥离。
[0003] 目前以设备自动作业揭掉牺牲板,机台将产品推送至上料区,由传送带将产品传送到镭射区,借助激光镭射对电镀金属、封装树脂与牺牲板结合界面的某一拐先开始切割一个小三角形状,然后用侧刀片再次对激光镭射分离的地方开始进行预分离,直至切割部分的产品与牺牲板分离。之后用吸取器吸取产品移动到剥离区,用机械抓手在产品下方抓住之前预分离的牺牲板,以物理方式向下撕扯,使牺牲板从产品上剥离下来。
[0004] 采用目前机台自动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5] 1、以目前机台自动方式揭板:产品由吸取器吸取固定,机械抓手抓住牺牲板向下撕扯,撕扯度比较大,容易使吸取器吸不牢产品而使产品脱离吸取器控制,同时造成产品弯折,进而导致产品分离不完全,甚至产品发生断裂或者隐裂的问题;
[0006] 2、塑封后的产品由于应力作用,使得牺牲板与产品的界面不是一个完全平整的面,所以当镭射分离或侧刀片分离产品与牺牲板的结合界面时,镭射产生的高温容易灼伤产品界面处的引脚、基岛和封装树脂,侧刀片也会切割到部分引脚、基岛,从而导致产品电性不佳;
[0007] 3、侧切入刀片的高度和切入的深度,根据不同产品需要人为计算数据,然后进行调试方可安排生产,增加操作步骤。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它通过分离板将牺牲板往下压,分离板分离部卡在牺牲板与产品之间缝隙中,传送机构推动产品向前移动,使牺牲板从产品上逐步剥离下来。
[0009]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它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上料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位于上料机构前侧;
[0010] 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前侧;
[0011]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左右两个流道支架,左右两个流道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内侧,左右两个流道支架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从后往前依次布置的皮带输送区域、金属轮输送区域和过渡区域;
[0012] 所述皮带输送区域设置有两对传送皮带轮,所述两对传送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流道支架内侧,两对传送皮带轮均前后平布置,所述两对传送皮带轮均各自通过传送皮带相连接,后侧的两个传送皮带轮设置有皮带轮传送轴;
[0013] 所述金属轮输送区域设置有传送模组,所述传送模组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和第四从动轴,其中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从动轴和第四从动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从动轴和第四从动轴分别位于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正上方,第一支架外侧设置有传送电机,传送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和第四从动轴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和第四从动轴上均设置有金属压轮组。
[0014] 所述第二从动轴与皮带轮传送轴之间通过第一链传动机构相连接。
[0015]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压轮传送轴,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与第一从动轴之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上设置有分离压轮组,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前侧设置有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上设置有分离板气缸,所述分离板气缸上端设置有分离板。
[0016] 所述分离板包括产品传送部、牺牲板传送部、分离部和竖直导向板,所述产品传送部沿水平面布置并与产品收料机构相对接,所述牺牲板传送部倾斜布置于产品传送部下侧,所述产品传送部和牺牲板传送部交接处设置有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为一锐角的棱,所述分离部的上表面水平延伸至产品传送部,所述分离部下表面延伸至牺牲板传送部,所述产品传送部下侧及牺牲板传送部前侧设置有竖直导向板,所述竖直导向板与废料收集机构相对接.
[0017] 所述产品传送部、牺牲板传送部、分离部和竖直导向板为一体结构,所述产品传送部与竖直导向板形成的直角角落处固定在分离板气缸上端。
[0018] 所述过渡区域设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
[0019] 所述上限位板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
[0020] 所述皮带轮传送轴架设于第二支架上。
[0021] 所述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均穿设于流道支架的前段并架设于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三从动轴和第四从动轴均架设于第一支架上。
[0022] 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架设于第一支架上。
[0023] 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设置于分离板后下侧。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5]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离板将牺牲板往下压,因为产品在分离界面处材料在于牺牲板的材质不同,所以产品边缘与金属板之间会产生缝隙,锐角形的分离板分离部卡在牺牲板与产品之间缝隙中,再加上传送机构推动产品向前移动,使牺牲板从产品上逐步剥离下来;
[0026] 2、本实用新型分离板下压折弯牺牲板,牺牲板折弯力点与产品上方的限位条位置进行抵消,同时借由水平传送轨道(传送皮带、金属压轮、上下限位、分离板上部平坦面),使产品始终保持水平传送,避免牺牲板拉扯产品,而使产品弯曲产生隐裂或断裂问题;
[0027] 3、本实用新型传送电机同时为传送皮带轮、金属压轮、分离压轮提供动力,并且有相同的传送速度,确保了产品在传送过程中的同步性。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图2中传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图2中传动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为图1中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塑封体分离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图6的A部放大图。
[0035] 图8为塑封体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为图8的B部放大图。
[0037] 其中:
[0038] 支架1
[0039] 底板11
[0040] 第一支架12
[0041] 第二支架13
[0042] 送料机构2
[0043] 流道支架21
[0044] 流道22
[0045] 传送皮带轮23
[0046] 传送皮带24
[0047] 皮带轮传送轴25
[0048] 传送模组26
[0049] 第一从动轴261
[0050] 第二从动轴262
[0051] 第三从动轴263
[0052] 第四从动轴264
[0053] 传送电机265
[0054] 主动齿轮266
[0055] 第一从动齿轮267
[0056] 第二从动齿轮268
[0057] 第三从动齿轮269
[0058] 第四从动齿轮2610
[0059] 金属压轮组2611
[0060] 第一链传动机构27
[0061] 上限位板28
[0062] 下限位板29
[0063] 第二链传动机构210
[0064] 感应传感器211
[0065] 分离机构3
[0066] 分离压轮传送轴31
[0067] 分离压轮组32
[0068] 竖直支撑板33
[0069] 分离板气缸34
[0070] 分离板35
[0071] 产品传送部351
[0072] 牺牲板传送部352
[0073] 分离部353
[0074] 竖直导向板354
[0075] 塑封体4。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77] 如图1 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剥离牺牲板治具,它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上料机构2和分离机构3,所述分离机构3位于上料机构2前侧;
[0078] 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2位于第二支架13前侧,所述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均由左右两块竖直支撑板构成;
[0079] 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设置于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内侧,左右两个流道支架21之间形成流道22,所述流道22包括从后往前依次布置的皮带输送区域221、金属轮输送区域222和过渡区域223,流道22上表面略低于支架
21的顶面,流道能够防止塑封体在传送过程中偏离传送区域;
[0080] 所述皮带输送区域221设置有两对传送皮带轮23,所述两对传送皮带轮23分别设置于流道支架21内侧,两对传送皮带轮23均前后水平布置,所述两对传送皮带轮23均各自通过传送皮带24相连接,后侧的两个传送皮带轮23设置有皮带轮传送轴25,所述皮带轮传送轴25架设于第二支架13上,传送皮带将未分离的塑封体传送至金属轮输送区域;
[0081] 所述金属轮输送区域222设置有传送模组26,所述传送模组26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其中第一从动轴261和第二从动轴26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分别位于第一从动轴261和第二从动轴262正上方,第一支架12外侧设置有传送电机265,传送电机265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266,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267、第二从动齿轮268、第三从动齿轮269和第四从动齿轮2610,第一从动齿轮267和第二从动齿轮268均与主动齿轮266相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269与第一从动齿轮267相啮合,所述第四从动齿轮2610与第二从动齿轮268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上均设置有金属压轮组2611,金属压轮组将产品传送至分离区,并且可以有效防止产品在传送过程中的打滑;
[0082] 所述第一从动轴261、第二从动轴262均穿设于流道支架21的前段并架设于第一支架12上,所述第三从动轴263和第四从动轴264均架设于第一支架12上;
[0083] 所述第二从动轴262与皮带轮传送轴25之间通过第一链传动机构27相连接;
[0084] 所述过渡区域223设置有上限位板28和下限位板29,上下限位板能够确保塑封体在分离的时候保持水平传送,防止产品被牺牲板向下拉扯,防止塑封体断裂;
[0085] 所述上限位板28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211,用于感应塑封体,提供信号给分离区的下压气缸,从而进行分离动作;
[0086] 所述分离机构3包括分离压轮传送轴31,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与第一从动轴261之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210相连接,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上设置有分离压轮组32,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前侧设置有竖直支撑板33,所述竖直支撑板33上设置有分离板气缸34,所述分离板气缸34上端设置有分离板35;
[0087] 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架设于第一支架12上;
[0088] 所述分离板35包括产品传送部351、牺牲板传送部352、分离部353和竖直导向板354,所述产品传送部351沿水平面布置并与产品收料机构相对接,所述牺牲板传送部352倾斜布置于产品传送部351下侧,所述产品传送部351和牺牲板传送部352交接处设置有分离部353,所述分离部353为一锐角的棱,所述分离部353的上表面水平延伸至产品传送部351,所述分离部353下表面延伸至牺牲板传送部352,所述产品传送部351下侧及牺牲板传送部
352前侧设置有竖直导向板354,所述竖直导向板354与废料收集机构相对接;
[0089] 所述产品传送部351、牺牲板传送部352、分离部353和竖直导向板354为一体结构;所述产品传送部351与竖直导向板354形成的直角角落处固定在分离板气缸34上端。
[0090] 所述分离压轮传送轴31设置于分离板35后下侧。
[0091] 所述牺牲板传送部352呈内凹的圆弧形,此圆弧形的牺牲板传送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再通过牺牲板传送352部后下侧临近处的分离压轮组转动,可将牺牲板卷入废料区域。
[0092]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