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热能 / 地热吸收器 / 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

一种利用深层热能吸热导热装置

阅读:65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利用深层热能吸热导热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深层 地 热能 吸热导热装置,其结构包括导 热管 ,所述导热管上设置有液位 传感器 、 温度 传感器和连接头,所述 液位传感器 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的左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的右上方,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的上端,所述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加液管和抽液管,所述加液管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左侧,所述抽液管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右侧,所述加液管的上端设置有加液 泵 ,所述加液泵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吸热导热装置对热能进行自动传输,减少了人员的使用,降低了操作人员控制吸热导热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吸热导热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加快了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吸收的速度。,下面是一种利用深层热能吸热导热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深层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和连接头(4),所述液位传感器(2)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1)的左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3)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1)的右上方,所述连接头(4)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1)的上端,所述连接头(4)上分别设置有加液管(5)和抽液管(6),所述加液管(5)位于所述导热管(1)的左侧,所述抽液管(6)位于所述导热管(1)的右侧,所述加液管(5)的上端设置有加液(7),所述加液泵(7)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输送管(8),所述抽液管(6)的上端设置有抽液泵(9),所述抽液泵(9)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输送管(10),所述导热管(1)的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11),所述耐腐蚀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层(12),所述液位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通过电源线(13)连接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通过电源线(13)连接电磁开关I(15)和电磁开关II(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通过焊接与所述导热管(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1)采用合金的材质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6)的下端位于所述导热管(1)的内部,所述抽液管(6)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抽液泵(9)相连接,所述抽液管(6)采用合金的材质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5)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头(4)相连接,所述加液管(5)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加液泵(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12)采用相变的材料制作,并且涂刷在所述耐腐蚀层(11)的外表面,所述耐腐蚀层(11)涂刷在所述导热管(1)的外表面。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深层热能吸热导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热导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使用过程中不能对热能进行自动传输,增加了人员的使用,提高了操作人员控制吸热导热装置时的劳动强度,减弱了吸热导热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而且现有的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吸收的速度比较慢,降低了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采用的效率。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连接头,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的左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的右上方,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的上端,所述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加液管和抽液管,所述加液管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左侧,所述抽液管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右侧,所述加液管的上端设置有加液,所述加液泵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所述抽液管的上端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层,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源线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电磁开关I和电磁开关II。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通过焊接与所述导热管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采用合金的材质制作。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抽液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内部,所述抽液管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抽液泵相连接,所述抽液管采用合金的材质制作。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液管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所述加液管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加液泵相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热层采用相变的材料制作,并且涂刷在所述耐腐蚀层的外表面,所述耐腐蚀层涂刷在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电磁开关I和电磁开关II的结合,首先由温度传感器对导热管内部温进行监测,当水温达到标准的时候,温度传感器会将监测到的信息传达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I闭合,再由抽水泵通过抽液管将导热管内部的热水抽出,再由第二输送管将其输送到适当的位置进行使用或储存,当导热管内部的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监测的位置时,控制器会控制电磁开关II进行闭合,同时电磁开关I进行断开,再由加液泵通过第一输送管进行吸水,再由加液管将水输送到导热管的内部,当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监测的范围时,控制器会控制电磁开关II断开,有效的实现了吸热导热装置对热能进行自动传输,减少了人员的使用,降低了操作人员控制吸热导热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吸热导热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层的增加,能有效的加快了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吸收的速度,提高了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采用的效率。
[0012] 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制造成本低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3]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的主视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的导热管剖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0017] 图中:导热管1、液位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连接头4、加液管5、抽液管6、加液泵7、第一输送管8、抽液泵9、第二输送管10、耐腐蚀层11、吸热层12、电源线13、控制器14、电磁开关I15、电磁开关II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1,所述导热管1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和连接头4,所述液位传感器2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1的左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3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1的右上方,所述连接头4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管1的上端,所述连接头4上分别设置有加液管5和抽液管6,所述加液管5位于所述导热管1的左侧,所述抽液管6位于所述导热管1的右侧,所述加液管5的上端设置有加液泵7,所述加液泵7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输送管8,所述抽液管6的上端设置有抽液泵9,所述抽液泵9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输送管10,所述导热管1的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11,所述耐腐蚀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层12,所述液位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通过电源线13连接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通过电源线13连接电磁开关I15和电磁开关II16,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液位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控制器14、电磁开关I15和电磁开关II16的结合,首先由温度传感器3对导热管1内部水温进行监测,当水温达到标准的时候,温度传感器3会将监测到的信息传达给控制器14,再由控制器14控制电磁开关I15闭合,再由抽水泵9通过抽液管6将导热管1内部的热水抽出,再由第二输送管10将其输送到适当的位置进行使用或储存,当导热管1内部的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2监测的位置时,控制器14会控制电磁开关II16进行闭合,同时电磁开关I进行断开,再由加液泵7通过第一输送管8进行吸水,再由加液管5将水输送到导热管1的内部,当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2监测的范围时,控制器14会控制电磁开关II16断开,有效的实现了吸热导热装置对热能进行自动传输,减少了人员的使用,降低了操作人员控制吸热导热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吸热导热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通过吸热层12的增加,能有效的加快了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吸收的速度,提高了吸热导热装置对地热能采用的效率。
[0020]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连接头4通过焊接与所述导热管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1采用合金钢的材质制作,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增强了导热管1的耐高温性和抗化性。
[0021]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抽液管6的下端位于所述导热管1的内部,所述抽液管6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抽液泵9相连接,所述抽液管6采用铝合金的材质制作,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延长了抽液管6的使用寿命。
[0022]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加液管5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头4相连接,所述加液管5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加液泵7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加液管5与连接头4拆装时的便捷性。
[0023]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吸热层12采用相变的材料制作,并且涂刷在所述耐腐蚀层11的外表面,所述耐腐蚀层11涂刷在所述导热管1的外表面,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加快了导热装置吸热时的效率。
[0024]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1、液位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连接头4、加液管5、抽液管6、加液泵7、第一输送管8、抽液泵9、第二输送管10、耐腐蚀层11、吸热层12、电源线13、控制器14、电磁开关I15、电磁开关II16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使用的时候,首先由温度传感器3(型号为PT100)对导热管1内部水温进行监测,当水温达到标准的时候,温度传感器3会将监测到的信息传达给控制器14(型号为DSE8660),再由控制器14控制电磁开关I15闭合,再由抽水泵9通过抽液管6将导热管1内部的热水抽出,再由第二输送管10将其输送到适当的位置进行使用或储存,当导热管1内部的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2(型号为DATA-52)监测的位置时,控制器14会控制电磁开关II16进行闭合,同时电磁开关I进行断开,再由加液泵7通过第一输送管8进行吸水,再由加液管5将水输送到导热管1的内部,当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2监测的范围时,控制器14会控制电磁开关II16断开,再由吸热层12对地热进行吸收,再传递到导热管1的内部对水进行加热。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