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频率 / 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

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

阅读:708发布:2022-10-0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中频 治疗 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包括壳体和与壳体通过 导线 连接的 皮肤 接触 部件,皮肤接触部件上设置有 电极 片,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MCU芯片,壳体上设置有控制 开关 ,电源的输出端一路为MCU芯片供电,另一路经 升压 电路 和脉冲调制电路连接电极片,升压电路和脉冲调制电路的控制端均连接至MCU芯片,MCU芯片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讯芯片,电源为内置 电池 ,升压电路为电感式升压电路。本发明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小型、便携、成本低。,下面是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通过导线连接的皮肤接触部件,所述皮肤接触部件上设置有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MCU芯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一路为所述MCU芯片供电,另一路经升压电路和脉冲调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极片,所述升压电路和脉冲调制电路的控制端均连接至所述MCU芯片,所述MCU芯片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讯芯片,其中,所述电源为内置电池,所述升压电路为电感式升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接触部件包括绝缘片基层,所述绝缘片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无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导电胶层,所述电极片设置在所述绝缘片基层和导电硅胶层之间,所述绝缘片基层和导电硅胶层之间在所述电极片周围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导电硅胶层上设置有竖向透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竖向透孔内或对应所述竖向透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MCU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硅胶层的中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硅胶层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和MCU芯片之间设置有稳压电路,所述MCU芯片还连接有存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皮肤接触部件的上部,与所述皮肤接触部件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搭扣绑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MCU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成对设置,所述脉冲调制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一PNP型三极管和第二PNP型三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MCU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后一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另一路经电阻后连接至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并为成对设置的电极片中的一个电极片供电;
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MCU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后一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另一路经电阻后连接至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并为成对设置的电极片中的另一个电极片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中频治疗仪输出调制中频信号,所述调制中频信号为低频频率范围为1-100Hz,中频频率范围为1K-3KHz的调制波;并且,脉宽宽度为5us~200us,波形间隔为10us~100us,每隔10ms~1000ms为间隙进行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先连续输出2个脉宽为75us、间隔为75us的方波,之后再无输出10个ms;所述MCU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落后所述MCU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端75us先连续输出3个脉宽为75us、间隔为75us的方波,之后再无输出10个ms。

说明书全文

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中频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利用中频电刺激治疗仪通过输出频率1kHz-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物理治理方法。临床研究和应用证实其疗效广泛,包括:镇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等。目前,临床中使用的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主要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有需要的患者需要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0003] 传统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使用限制较大,主要原因包括:1、为达到有效的频率和治疗强度,均需要外接电源进行供电;2、均为在院内使用的大中型设备,无法随时随地由患者或用户个人便携使用;3、设备的制造成本高,增加了医疗机构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0004] 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只能在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传统大型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的不便捷性更加突出,无法满足用户在院外随时随地使用的需求。将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小型化和可穿戴化,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将有效增加便捷性,有利于用户在日常需要时随时随地的进行使用,及时缓解不适症状,改善治疗效果。
[0005] 根据《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安全有效的放电输出频率范围是1kHz-100kHz。低于该频率的电刺激模式属于低频范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而传统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一般需要外接电源进行供电,才能达到上述频率输出的工作标准,无法做到小型便携的可穿戴式设计。应用内置电池供电可实现设备的小型化,但其放电效率远低于外接电源的供电方式,难以达到符合中频治疗范围并能保持持续输出的工作状态。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用电池供电达到符合临床应用需求的小型、便携、低成本的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便携、低成本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通过导线连接的皮肤接触部件,所述皮肤接触部件上设置有电极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MCU芯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一路为所述MCU芯片供电,另一路经升压电路和脉冲调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极片,所述升压电路和脉冲调制电路的控制端均连接至所述MCU芯片,所述MCU芯片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讯芯片,其中,所述电源为内置电池,所述升压电路为电感式升压电路。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皮肤接触部件包括绝缘片基层,所述绝缘片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无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导电胶层,所述电极片设置在所述绝缘片基层和导电硅胶层之间,所述绝缘片基层和导电硅胶层之间在所述电极片周围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导电硅胶层上设置有竖向透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竖向透孔内或对应所述竖向透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MCU芯片。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硅胶层的中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支撑柱。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硅胶层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通孔。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和MCU芯片之间设置有稳压电路,所述MCU芯片还连接有存储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皮肤接触部件的上部,与所述皮肤接触部件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搭扣绑带。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MCU芯片。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成对设置,所述脉冲调制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一PNP型三极管和第二PNP型三极管,其中:
[0016] 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MCU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后一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另一路经电阻后连接至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
[0017]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并为成对设置的电极片中的一个电极片供电;
[0018] 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MCU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后一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另一路经电阻后连接至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
[0019] 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并为成对设置的电极片中的另一个电极片供电。
[0020]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中频治疗仪输出调制中频信号,所述调制中频信号为低频频率范围为1-100Hz,中频频率范围为1K-3KHz的调制波;并且,脉宽宽度为5us~200us,波形间隔为10us~100us,每隔10ms~1000ms为间隙进行输出。
[0021] 进一步的,所述MCU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先连续输出2个脉宽为75us、间隔为75us的方波,之后再无输出10个ms;所述MCU芯片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落后所述MCU芯片的一个信号输出端75us先连续输出3个脉宽为75us、间隔为75us的方波,之后再无输出10个ms。
[0022]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采用内置电池供电和电感式升压电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并配合脉冲调制电路,实现放电频率在1-100KHz范围内并可持续稳定的输出,符合临床应用需求。本发明可将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主机体积进行小型化,尺寸可控制在长10cm、宽5cm、高2cm以内或更小。本发明能大大提高设备的便捷性,让用户可随身携带,在需要时及时使用,并降低生产和购买成本。因此,本发明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小型、便携、成本低。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中频治疗仪的皮肤接触部件的分离结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为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6]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中频治疗仪的壳体内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7] 图4为图1所示便携式中频治疗仪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a)为用户下肢正面示意图,(b)为用户下肢背面示意图,(c)为用户下肢侧面示意图;
[0028] 图5为图3中脉冲调制电路的电路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通过导线3连接的皮肤接触部件2,皮肤接触部件2上设置有电极片24,其中:
[0031] 壳体1内设置有电源11和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器单元)芯片12,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未示出),电源11的输出端一路为MCU芯片12供电,另一路经升压电路13和脉冲调制电路14连接所述电极片24,升压电路13和脉冲调制电路14的控制端均连接至MCU芯片12,MCU芯片12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如手机、遥控器等)通信的通讯芯片15;
[0032] 电源11为内置电池(可以采用锂电池),避免外接交流电(室电)带来的不便,更安全可靠;
[0033] 升压电路13用于将内置电池提供的较低的电压按要求升到较高的电压(例如75V以上),其为电感式升压电路,有效避免了目前市场类似中频仪器采用变压器式升压带来的体积大、质量重的问题,达到便携的目的,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电感式升压电路为本领域公知常识,例如可参考链接:电感式直流升压电路,http://m.elecfans.com/article/949468.html,故本申请中不再详细描述;
[0034] 脉冲调制电路14,用于根据输入控制信号,将升压电路13升压后的高压信号调制成所期望的脉冲波形,其可以借鉴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计,也可以采用后面描述的具体电路形式;
[0035] 壳体1可以连接有多个皮肤接触部件2,以同时对患者皮肤多处进行电刺激。
[0036] 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使用时,将皮肤接触部件贴设在目标锻炼肌肉中段皮肤表面(例如可以如图4(a)-(c)所示位于小腿前后两侧,也可以位于小腿侧面上下排布),开启开关,按照预设的电刺激方案(电压、脉冲周期、幅度、占空比等参数均预先设置或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利用脉冲电压经皮肤对肌肉或神经进行电刺激,促进肌肉被动收缩,达到电刺激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可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达到止疼效果,本产品也非常适合手术后的患者佩戴进行预防或康复训练,可大大缩短康复所需的时间,提高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的摆脱病痛的折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险。
[0037] 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电刺激强度、频率等设定,可对肌肉运动神经元产生节律性兴奋作用,刺激肢体肌肉的主动收缩。例如,本发明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可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的血栓预防中,针对这类患者,利用肌肉电刺激实现局部肌肉的(例如下肢远端的腓肠肌)整体性主动收缩,增加静脉血液回流,改善静脉血流淤滞状态,从而降低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与传统机械预防措施(足底静脉、逐级加压弹袜等)相比,电刺激预防可根据不同部位或患者体质,根据医生经验和临床检查得到的凝血状态,通过调整电刺激参数,更灵活的设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也更方便出院后患者的长期预防。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优于常规预防治疗方式,也更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0038] 本发明实施例的好处在于:
[0039] 1、本发明采用内置电池供电和电感式升压电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并配合脉冲调制电路,实现放电频率在1-100KHz范围内(即能够达到符合中频治疗范围)并可持续稳定的输出,符合临床应用需求。
[0040] 2、本发明可将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主机体积进行小型化,尺寸可控制在长10cm、宽5cm、高2cm以内或更小。本发明能大大提高设备的便捷性,让用户可随身携带,在需要时及时使用,并降低生产和购买成本。
[0041] 3、MCU芯片可以采用超低功耗芯片,以降低功耗,内置电池采用常用的可充电锂电池即可长时间工作,从而能够使整体设备持续工作6小时,功耗几乎与低频仪器类似,解决了业界一直用交流电供电不可便携的主要难题。
[0042] 4、MCU芯片能够与手持设备等外部设备通信,从而进行数据采集、利于远程收集训练效果,结合诊断设备可以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0043]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小型、便携、成本低。
[0044] 如图2所示,优选的,皮肤接触部件2可以包括绝缘片基层22,绝缘片基层22的上表面设置有无纺布层21,下表面设置有导电硅胶层23,电极片24设置在绝缘片基层22和导电硅胶层23之间,绝缘片基层22和导电硅胶层23之间在电极片24周围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25,导电硅胶层23上设置有竖向透孔231,温湿度传感器25位于竖向透孔231内或对应竖向透孔231;温湿度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MCU芯片12,温湿度传感器25可以是分别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也可以是两者一体结构的传感器。皮肤接触部件2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能够采集皮肤表面的温湿度情况告知MCU芯片,进而对升压电路和脉冲调制电路进行调整,以进行电压补偿,使得肌肉感知的电压相对一致,并且温湿度数据还可以作为评估训练效果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温湿度采集的准确度,导电硅胶层上设置有竖向透孔,由于竖向透孔的存在,能够在不影响训练效果的情况下准确的探测出皮肤表面的温湿度数据。
[0045] 如图2(a)所示,为方便固定,电极片24和温湿度传感器25可以嵌入设置在绝缘片基层22中,也可以如图2(b)所示分开单独设置,以方便单个部件的更换。如图2(c)所示,导电硅胶层23的中部可以设置有腔体232,腔体232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柱233,腔体232的设置能够使竖向透孔231内相连通,从而可以通过对多个温湿度传感器25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和矫正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而且,导电硅胶层23的侧面可以设置有与腔体232连通的通孔234,该通孔234能够使腔体232与外界环境连通,使训练处皮肤表面的热气/湿气向外扩散,进一步提高温湿度传感器25采集的数据的准确度。
[0046] 如图3所示,电源11和MCU芯片12之间可以设置有稳压电路16,以提高MCU芯片12工作的稳定性,稳压电路16的设计可以借鉴本领域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并且MCU芯片12还可以连接有存储器17,以方便存储预设的电刺激方案,也可以下载外部设备中的方案,并按所述方案进行控制。
[0047] 为进一步提高便携性,壳体1可以设置在皮肤接触部件2的上部,与皮肤接触部件2为一体结构。此时,壳体1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有搭扣绑带,以方便将整个设备固定在待进行电刺激的皮肤处。
[0048] 另外,壳体1上可以设置有LED指示灯,以指示当前工作状态。壳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声光报警装置,以在完成电刺激等必要的时间点进行报警提示。为提高人机交互体验,壳体1上可以设置有显示屏。通讯芯片15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WIFI或蓝牙通信方式,使用时,用户可通过设备上的按键或外部无线控制设备调节工作模式及工作强度,如果患者不便于按键控制,还可以通过手机端小程序控制:打开无线(如蓝牙),打开微信登录小程序,通过蓝牙连接设备,在手机端有设定好的锻炼方案,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医生建议设定自己合适的康复方案,使康复效果更好。手机可通过端的数据库获取预定的脉冲电压方案。
[0049] 本发明实施例中,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还可以连接至MCU芯片12,作为电压反馈信号,MCU芯片12采集该电压反馈信号后可与预先设定的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需要调节输出电压大小,以保证电压的稳定,避免让人遭到电击,确保使用安全舒适。
[0050] 本发明实施例中,脉冲调制电路14用于根据输入控制信号,将升压电路13升压后的高压信号调制成所期望的脉冲波形,优选采用以下电路形式:
[0051] 如图5所示,电极片24成对设置,包括电极片A和电极片B,具体的,每个皮肤接触部件2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电极片,即皮肤接触部件2和电极片24可以为一一对应关系,此时皮肤接触部件2也成对设置;
[0052] 脉冲调制电路14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2、第二NPN型三极管Q3、第一PNP型三极管Q4和第二PNP型三极管Q5,其中:
[0053] 第一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2连接MCU芯片12的一个信号输出端IO1,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R11后一路连接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VH(此处为经升压电路13升压后的高压信号),另一路经电阻R22后连接至第一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
[0054] 第一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5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VH,集电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为成对设置的电极片中的一个电极片供电(即作为VH1为电极片A供电);
[0055] 第二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13连接MCU芯片12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IO2,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R14后一路连接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VH,另一路经电阻R23后连接至第二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
[0056] 第二PNP型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16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VH,集电极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并为成对设置的电极片中的另一个电极片供电(即作为VH2为电极片B供电)。
[0057] 该电路中,高压部分由升压电路13单独生成和控制,MCU芯片12生成控制信号IO1和IO2(具体可以为方波信号)控制该脉冲调制电路14,以将升压电路13升压后的高压信号调制形成具有治疗效果的中频电脉冲信号。
[0058] 因中频波的双极性具有强大的刺激性和治疗效果,普通的治疗是通过控制变压器实现,这样不仅导致波形不稳还更容易造成功耗的增大,正是由于功耗较大,故现有技术需要采用外接电源进行供电。本实施例创新性的解决了该问题,通过MCU芯片的IO(IO1、IO2)的高低控制NPN和PNP三极管,实现了高电压的反向(电极极性翻转),即:如果设计中有AB两个电极片,可实现当电极片A输出为高电压时,电极片B为地(需要注意的是,该地并非电路板接地,而是相对为地),当电极片B为高电压时,电极片A为地,解决了使用变压器造成信号不稳及功耗高的问题;这种电极片的电极极性翻转,不仅节约成本,还能保障两个电极刺激强度相同,电极极性翻转非传统的变压器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其中一个电极片连接至电路板接地端的方式,更可大大降低极性翻转带来的电量损耗。
[0059]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便携式中频治疗仪输出调制中频信号,所述调制中频信号为低频频率范围为1-100Hz,中频频率范围为1K-3KHz的调制波;并且,脉宽宽度为5us~200us,波形间隔为10us~100us,每隔10ms~1000ms为间隙进行输出。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低频信号具有止疼、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收缩等效果,中频信号具有刺激深度大、表面疼痛感弱等效果,相比低频治疗效果及强度更好;故在该新设计的调制中频信号/中频波中,既有低频部分,又有中频部分,兼具低频的治疗性和中频的治疗深度深的优点,比市场在卖的同类产品刺激效果更好,治疗更有效;并且还使普通中频治疗仪的功耗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功耗大大降低。
[0060] 具体的,以具有止疼效果的中频波为例,结合图5所示的电路,可采用以下步骤调制出该中频波:
[0061] a)让IO1连续输出2个脉宽为75us、间隔为75us的方波;IO2落后IO1 75us输出3个脉宽为75us、间隔为75us的方波,这时电极片的终端输出波形是IO1和IO2相加后的波形,即是由5个脉宽为75us的方波,此时由公式f中频=1-100KHz,f中频=1/T中频可以得出是6.667KHz,是中频模式;
[0062] b)完成后IO1再无输出10个ms,IO2落后IO1 75us同样无输出10个ms,这时电极片的终端输出波形是IO1和IO2相加后的波形,即是由a)中的中频和10ms无输出的波形组成,形成了一个由中频的间歇性输出的低频模式,根据公式f低频=0.1-100Hz,f低频=1/T低频可以得出是93Hz,是低频模式。
[0063] 结合图5可以看出,电极片电压电极的翻转是由IO1和IO2控制实现,具体的,若IO1高电平,IO2低电平,此时Q2导通Q3关闭,因Q2的导通使Q4导通,Q3的关闭使Q5也关闭,此时电极片A为高压态,电极片为B低压态;若IO1低电平,IO2高电平,此时Q2关闭Q3导通,因Q2的关闭使Q4关闭,Q3的导通使Q5也导通,此时电极片A为低压态,电极片B为高压态;由此,完成了电极片电压的翻转,使电极片可以输出双极性信号;当不用的时候IO1、IO2均设为低电平,从而可以关闭电压的输出。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并结合上述图5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还可以设计出其他既有低频部分、又有中频部分的调制中频信号。
[0064]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