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传感器与探测器 / 管线探测仪 / 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

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

阅读:882发布:2020-08-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 下管 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包括线圈盘,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电 滑轮 、计算机、以及电源、数据转换器,所述线圈盘上绕设有弹性传 导线 ,弹性传导线的外端连接有压敏 传感器 ,线圈盘中央安装有导电滑轮,导电滑轮分别与弹性传导线和电源、数据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数据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且电源、数据转换器上设置有 开关 ;此款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采用压敏传感器连接在弹性传导线外端,工作时,利用最普通的液体( 水 )作为压 力 介质,往需要精确探测深度轨迹的地下管线内灌入液体(水),然后把压敏传感器从管线一端传入,并同时记录压敏传感器穿入长度和压敏传感器所在 位置 的高程数据至另一端管口,根据所记录的长度和深度数据,即可绘制出管线深度轨迹图。,下面是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包括线圈盘(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电滑轮(2)、计算机(3)、以及电源、数据转换器(4),所述线圈盘(1)上绕设有弹性传导线(5),弹性传导线(5)的外端连接有压敏传感器(6),线圈盘(1)中央安装有导电滑轮(2),导电滑轮(2)分别与弹性传导线(5)和电源、数据转换器(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数据转换器(4)与计算机(3)连接、且电源、数据转换器(4)上设置有开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传导线(5)上刻有长度标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传导线(5)与压敏传感器(6)的连接处设置有防密封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计算机托架(9),计算机(3)安装在计算机托架(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线圈盘托架(10),线圈盘(1)通过导电滑轮(2)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线圈盘托架(10)上。

说明书全文

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仪器,尤其系一种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地下管线的敷设,而对这些地下管线的敷设,采用非开挖顶管或埋管敷设的形式也日趋增多;长期以来,各类地下管线难以在日常的运行管理中准确探测其深度轨迹,由此也给城市中各类地下管线的运行维护单位带来极大的困扰。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管线深度轨迹探测仪器,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即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给所需要探测的地下管线施加一个可识别频率电磁波,然后在地面上通过接收管线发散出来的电磁波从而计算出所测的管线的深度轨迹;第二类是基于雷达反射的原理,这类仪器可以探测到地下金属材料管线和非金属类材料管线,这类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仪器在地面向地下发射雷达波,雷达波在传播过程中,对不同的介质其反射的图谱各异,通过反射图谱的识别从而大概的获得地下管线的轨迹。
[0003] 然而,上述两种不同工作原理的仪器,都无法同时用于金属性管线和非金属性管线,而且探测量程有限,精确度不高,使探测结果偏差很大,甚至无法探测。
[0004] 以基于电磁感应类仪器为例:这类仪器缺点是:(1)只能探测到金属材质的管线;(2)受电磁感应的功率及管线周围的其它强电管线的影响,目前最先进的仪器都难以探测到埋在地下深度超过6米深的管线;(3)误差大,误差率约为量程的10%;又以基于雷达波反射类仪器为例:这类仪器的缺点:(1)可探测深度更有限,地下管线超过5米以上就无法探测。(2)图谱识别非常困难,必须是由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人员才能识别雷达反射图谱中的管线,因此此类仪器探测所得的管线只能作为地下管线的初步评估,无法达到精确探测的效果。
[0005] 因此,造成各管线运行管理人员无据可依,与其它管线顶管交叉时,往往会造成各自管线受外破坏的重大事故。故此,开展具有高精度、大量程的管线深度探测的专业仪器的研发,其意义重大,市场潜力极大。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受强电场干扰,极大提高探测精确度及探测量程,且适用于任何材质的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 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包括线圈盘,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电滑轮、计算机、以及电源、数据转换器,所述线圈盘上绕设有弹性传导线,弹性传导线的外端连接有压敏传感器,线圈盘中央安装有导电滑轮,导电滑轮分别与弹性传导线和电源、数据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数据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且电源、数据转换器上设置有开关;此款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采用压敏传感器连接在弹性传导线外端,工作时,利用最普通的液体()作为压力介质,往需要精确探测深度轨迹的地下管线内灌入液体(水),然后把压敏传感器从管线一端传入,并同时记录压敏传感器穿入长度和压敏传感器所在位置的高程数据至另一端管口,根据所记录的长度和深度数据,即可绘制出管线深度轨迹图。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弹性传导线上刻有长度标尺,长度标尺达到不因传导线线表皮的磨损而磨损,长度标尺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计算。
[0011] 所述弹性传导线与压敏传感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保护层,以使其连接处太室良好的防止功能。
[0012] 还包括有计算机托架,计算机安装在计算机托架上。
[0013] 还包括有线圈盘托架,线圈盘通过导电滑轮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线圈盘托架上。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 (1)此款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经实验证明,通过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处测量离液面的垂直距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精确度,利用此深度探测设备,彻底不受任何强电场干扰,极大提高探测精确度及探测量程,且适用于任何材质的地下管线的探测;
[0016] (2)再有,它创造性地通过利用压敏传感器在管道内行进,并配合管线内灌注液体媒介作为高差压力,然后反算管线深度轨迹的方法,极大提高探测精确度及探测量程;
[0017] (3)另,它研制出弹性传导线,本弹性传导线可在狭小的管线内轴向伸缩,且不受轴向长度的限制,只受弹性传导线本身长度的限制,因此,适合探测各种形状、长度不同的管线;再有,它研制出在弹性传导线上刻长度标尺的方法,且达到不因传导线表皮的磨损而磨损;
[0018] (4)所述压敏传感器与弹性传导线的密封连接,达到不受水压大小限制的防水性能;
[0019] (5)最后,还设计了可在旋转过程中进行电气连接专用的线盘;以及仪器配套的控制软件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的探测仪的工作原理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管深度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包括线圈盘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线圈盘托架10、导电滑轮2、计算机3、计算机托架9以及电源、数据转换器4,所述线圈盘1上绕设有弹性传导线5,所述弹性传导线5上刻有长度标尺,弹性传导线5的外端连接有压敏传感器6,弹性传导线5与压敏传感器6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保护层,以实现其防水功能,线圈盘1中央安装有导电滑轮2,线圈盘1通过导电滑轮2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线圈盘托架10上,导电滑轮2分别与弹性传导线5和电源、数据转换器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数据转换器4与计算机3连接、且电源、数据转换器4上设置有开关8,计算机3安装在计算机托架9上。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线轨迹深度探测仪,还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探测仪精确探测出埋在地下的任何材质管线的深度轨迹,深度误差控制在正负1%之内;
[0027] (2)本探测仪能突破传统仪器所不能突破的地下管线的埋深限制,即不受地下管线的具体埋深限制;而且,本仪器使用简便,只需对操作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完全胜任本仪器的操作,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
[0028] (3)应用本仪器可以精确的绘制出地下管线的深度轨迹图纸,可以为管线单位提供精确的地下管线图纸作为图档资料。
[0029] (4)通过本仪器对地下管线的深度轨迹的探测,可杜绝各管线单位在施工作业时发生相互损坏事件,极大的降低管线单位运行维护地下管线的成本。
[0030]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探测仪,采用进行管线探测,即采用压敏传感器6,利用最普通的液体(水)作为压力介质,在对需要精确探测深度轨迹的地下管线内灌入液体(水),然后把传感器从管线7一端传入,并同时记录压敏传感器6穿入长度和压敏传感器6所在位置的高程数据至另一端管口,根据所记录的长度和深度数据即可绘制出管线深度轨迹图;实验证明,通过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处测量离液面的垂直距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精确度,利用此原理研发顶管深度探测设备,彻底不受任何强电场干扰,极大提高探测精确度及探测量程,且适用于任何材质的地下管线的探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