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
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是基于
电子操作的,这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提出CAN总线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应用CAN总线,可以减少
车身布线,进一步节省了成本。
[0003] 由于CAN总线在汽车内部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比如高温、
电磁干扰等,且多数CAN总线呈弯曲布置,有时存在受到
挤压、扭转、冲击的情况,这些因素对CAN总线的稳定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0004] 因此需要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使得CAN总线的工作更加稳定。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来使得CAN总线的工作更加稳定。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包括:保护层一、填充层一、保护层二、填充层二、保护层三、填充层三、传输线、终端
电阻、异形
热管一、异形热管二、异形热管三;
[0007] 所述保护层一与保护层二之间设有填充层一;
[0008] 所述保护层二设在保护层一的内部;
[0009] 所述保护层二与保护层三之间设有填充层二;
[0010] 所述保护层三设在保护层二的内部;
[0011] 所述保护层三的内部设有填充层三、传输线及
终端电阻;
[0013] 所述填充层三的内部设有多个异形热管一;
[0014] 所述异形热管一为螺旋形微热管;
[0015] 所述每个异形热管一与传输线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异形热管一环绕排布在填充层三内;
[0016] 所述异形热管一的管壳为
铝材料制成,所述异形热管一的外壁面设有发泡铝质层;
[0017] 第二实施例:
[0018] 所述填充层三的内部设有异形热管二;
[0019] 所述异形热管二为螺旋形微热管,其数量为多个且上下为间断设置,所述每个异形热管一与传输线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异形热管一环绕排布在填充层三内;
[0020] 第三实施例:
[0021] 所述填充层三的内部设有异形热管三;
[0022] 所述异形热管三包括:弧形热管一、弧形弹片一、通孔一、弧形弹片二、弧形热管二、弧形弹片三、弧形弹片四、通孔二;
[0023] 所述弧形热管一的上部与弧形弹片一的下部相连接;
[0024] 所述弧形热管一的下部与弧形弹片二的上部相连接;
[0025] 所述弧形热管二的上部与弧形弹片三的下部相连接;
[0026] 所述弧形热管二的下部与弧形弹片四的上部相连接;
[0027] 所述弧形弹片一在垂直于弧形弹片一表面设有通孔一,弧形弹片三的上部穿过通孔一设置;
[0028] 所述弧形弹片四在垂直于弧形弹片四表面设有通孔二,弧形弹片二的下部穿过通孔二设置;
[0029] 所述弧形热管一靠近传输线设置,弧形热管二远离传输线设置;
[0030] 所述异形热管三数量为多个且之间为间断设置,异形热管三的与传输线的轴向平行设置,且异形热管三环绕排布在填充层三内;
[0031] 所述弧形弹片一的上部朝向传输线的上端,所述弧形弹片四的下部朝向传输线的下端;
[0032] 所述弧形弹片一的上部中心点与弧形弹片四的下部中心点的连线与传输线相互平行设置;
[0033] 所述弧形热管一、弧形热管二的管壳均为铝材料制成,所述弧形热管一、弧形热管二的外壁面均设有发泡铝质层。
[003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热管三设置在填充层二内。
[003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热管三设置在填充层一内。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热管二的螺旋型结构为圆锥螺旋结构,其靠近传输线的一端为大直径端,远离传输线的一端为小直径端。
[003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热管二的螺旋型结构为圆锥螺旋结构,其靠近传输线的一端为小直径端,远离传输线的一端为大直径端。
[003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弹片一的上部中心点与弧形弹片四的下部中心点的连线与传输线相互垂直设置。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热管一的尺寸大于弧形热管二的尺寸。
[0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热管一的尺寸小于弧形热管二的尺寸。
[004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的保护方法,采用如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 CAN信号总线:
[0042] ①第一实施例:
[0043] 异形热管一对传输线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施加压
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异形热管一自身的螺旋形结构的扭转、弯曲、抗压特性对施加给传输线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一的螺旋形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恢复形变。
[0044] ②第二实施例:
[0045] 异形热管二对传输线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施加压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异形热管二自身的螺旋形结构的扭转、弯曲、抗压特性对施加给传输线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一的螺旋形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恢复形变。且异形热管二为间断设置,使得间断区域内的传输线顺应了需要弯曲的环境而不恢复形变。
[0046] ③第三实施例:
[0047] 异形热管三对传输线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施加压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作用在弧形热管一、弧形热管二上的力主要集中在其两端,此时弧形弹片一与弧形弹片三之间相互交错移动,弧形弹片二与通孔二之间相互交错移动,由于弧形热管一、弧形热管二、弧形弹片一、弧形弹片二、弧形弹片三、弧形弹片四本身弧线型结构且具备弹性的特征,对施加给传输线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三的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恢复形变。且异形热管三为间断设置多个,使得间断区域内的传输线顺应了需要弯曲的环境而不恢复形变。
[0048] ④以上实施例中,异形热管一、异形热管二、弧形热管一、弧形热管二的外壁面均设有发泡铝质层,而发泡铝是由单独的多孔空气单元组成的独特结构,内部存在大量孔隙,使其具有质轻及强度高等优点,同时具有
能量吸收性、抗冲击性、吸声性能、
电磁屏蔽性、高阻尼性、防
水、防火、耐
氧化、耐
腐蚀、低吸湿、不老化、无毒性等特殊优点,使得发泡铝质层对异形热管一、异形热管二、弧形热管一、弧形热管二及传输线均起到了保护作用。
[004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50] 1.使用不同的热管结构及不同的设置方式,适应了不同工作环境的传输线的降温需求,使传输线的工作环境
温度更加稳定。
[0051] 2.使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施加压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设置不同结构的异形热管,在起到降温效果的同时,其自身结构的扭转、弯曲、抗压特性对施加给传输线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自身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恢复形变。
[0052] 3.异形热管的外壁面设有发泡铝质层,而发泡铝是由单独的多孔空气单元组成的独特结构,内部存在大量孔隙,使其具有质轻及强度高等优点,同时具有能量吸收性、抗冲击性、吸声性能、电磁屏蔽性、高阻尼性、防水、防火、耐氧化、耐腐蚀、低吸湿、不老化、无毒性等特殊优点,使得发泡铝质层对异形热管及传输线均起到了保护作用,且其发泡的特性提高了异形热管与其外部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4.异形热管的管壳使用铝制成,铝的材料特性对车载信号系统的电磁屏蔽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53]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一。
[0054]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一。
[0055]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二。
[0056]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二。
[0057]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三。
[0058] 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四。图7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
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与本发明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0060] 如图1所示,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包括:保护层一1、填充层一2、保护层二3、填充层二4、保护层三5、填充层三6、传输线7、终端电阻8、异形热管一9、异形热管二10、异形热管三11;
[0061] 所述保护层一1与保护层二3之间设有填充层一2;
[0062] 所述保护层二3设在保护层一1的内部;
[0063] 所述保护层二3与保护层三5之间设有填充层二4;
[0064] 所述保护层三5设在保护层二3的内部;
[0065] 所述保护层三5的内部设有填充层三6、传输线7及终端电阻8;
[0066] 第一实施例:
[0067] 所述填充层三6的内部设有多个异形热管一9;
[0068] 如图2所示,所述异形热管一9为螺旋形微热管;
[0069] 所述每个异形热管一9与传输线7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异形热管一9环绕排布在填充层三6内;
[0070] 所述异形热管一9的管壳为铝材料制成,所述异形热管一9的外壁面设有发泡铝质层;
[0071] 第二实施例:
[0072] 所述填充层三6的内部设有异形热管二10;
[0073] 如图3所示,所述异形热管二10为螺旋形微热管,其数量为多个且上下为间断设置,所述每个异形热管一9与传输线7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异形热管一9环绕排布在填充层三6内;
[0074] 第三实施例:
[0075]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填充层三6的内部设有异形热管三11;
[0076] 如图6所示,所述异形热管三11包括:弧形热管一101、弧形弹片一102、通孔一103、弧形弹片二104、弧形热管二105、弧形弹片三106、弧形弹片四107、通孔二108;
[0077] 所述弧形热管一101的上部与弧形弹片一102的下部相连接;
[0078] 所述弧形热管一101的下部与弧形弹片二104的上部相连接;
[0079] 所述弧形热管二105的上部与弧形弹片三106的下部相连接;
[0080] 所述弧形热管二105的下部与弧形弹片四107的上部相连接;
[0081] 所述弧形弹片一102在垂直于弧形弹片一10表面设有通孔一103,弧形弹片三 106的上部穿过通孔一103设置;
[0082] 所述弧形弹片四107在垂直于弧形弹片四107表面设有通孔二108,弧形弹片二 104的下部穿过通孔二108设置;
[0083] 所述弧形热管一101靠近传输线7设置,弧形热管二105远离传输线7设置;
[0084] 所述异形热管三11数量为多个且之间为间断设置,异形热管三11的与传输线7 的轴向平行设置,且异形热管三11环绕排布在填充层三6内;
[0085] 所述弧形弹片一102的上部朝向传输线7的上端,所述弧形弹片四107的下部朝向传输线7的下端;
[0086] 所述弧形弹片一102的上部中心点与弧形弹片四107的下部中心点的连线与传输线7相互平行设置;
[0087] 所述弧形热管一101、弧形热管二105的管壳均为铝材料制成,所述弧形热管一 101、弧形热管二105的外壁面均设有发泡铝质层。
[0088]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异形热管三11设置在填充层二4内,此设置适用于填充层一2与填充层三6温度接近的情况。
[0089]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异形热管三11设置在填充层一2内,此设置适用于保护层一1外部温度大于其内部温度的情况。
[0090]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异形热管二10的螺旋型结构为圆锥螺旋结构,其靠近传输线7的一端为大直径端,远离传输线7的一端为小直径端,此设置使传输线7在受到外力挤压或者冲击时,直径较小的螺旋端嵌入至直径较大的螺旋端的内部,从而使异形热管二10对外力起到更好的缓冲和抗拒作用;
[0091]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异形热管二10的螺旋型结构为圆锥螺旋结构,其靠近传输线7的一端为小直径端,远离传输线7的一端为大直径端,此设置使传输线7在受到外力挤压或者冲击时,直径较小的螺旋端嵌入至直径较大的螺旋端的内部,从而使异形热管二10对外力起到更好的缓冲和抗拒作用,且适用于保护层一1外部温度大于其内部温度的情况。
[0092] 如图7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弹片一102的上部中心点与弧形弹片四107的下部中心点的连线与传输线7相互垂直设置,此设置适应了传输线弯曲时的特性,且传输线在受到外力挤压或者冲击时,异形热管二10对外力起到缓冲和抗拒作用。
[0093]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弧形热管一101的尺寸大于弧形热管二 105的尺寸,此设置适用于靠近传输线7区域温度大于远离传输线7区域温度的情况。
[0094]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弧形热管一101的尺寸小于弧形热管二 105的尺寸,此设置适用于靠近传输线7区域温度小于远离传输线7区域温度的情况。
[009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CAN信号总线的保护方法,采用如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超柔低损耗耐高温车载 CAN信号总线,其原理如下:
[0096] ①第一实施例:
[0097] 异形热管一9对传输线7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7施加压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异形热管一9自身的螺旋形结构的扭转、弯曲、抗压特性对施加给传输线7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一9的螺旋形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7恢复形变。
[0098] ②第二实施例:
[0099] 异形热管二10对传输线7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7施加压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异形热管二10自身的螺旋形结构的扭转、弯曲、抗压特性对施加给传输线7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一9的螺旋形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7恢复形变。且异形热管二10为间断设置,使得间断区域内的传输线顺应了需要弯曲的环境而不恢复形变。
[0100] ③第三实施例:
[0101] 异形热管三11对传输线7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当外界环境对传输线7施加压力、扭力及冲击力等外力时,作用在弧形热管一101、弧形热管二105上的力主要集中在其两端,此时弧形弹片一102与弧形弹片三106之间相互交错移动,弧形弹片二104 与通孔二108之间相互交错移动,由于弧形热管一101、弧形热管二105、弧形弹片一 102、弧形弹片二104、弧形弹片三106、弧形弹片四107本身弧线型结构且具备弹性的特征,对施加给传输线7的外力起到缓冲及抗拒作用,当扭转、弯曲的外力停止施加时,异形热管三11的结构所具备的恢复形变特征可以带动传输线7恢复形变。且异形热管三11为间断设置多个,使得间断区域内的传输线顺应了需要弯曲的环境而不恢复形变。
[0102] ④以上实施例中,异形热管一9、异形热管二10、弧形热管一101、弧形热管二 105的外壁面均设有发泡铝质层,而发泡铝是由单独的多孔空气单元组成的独特结构,内部存在大量孔隙,使其具有质轻及强度高等优点,同时具有能量吸收性、抗冲击性、吸声性能、电磁屏蔽性、高阻尼性、防水、防火、耐氧化、耐腐蚀、低吸湿、不老化、无毒性等特殊优点,使得发泡铝质层对异形热管一9、异形热管二10、弧形热管一101、弧形热管二105及传输线7均起到了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