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真空电子管 / 二极管 / 整流二极管 / 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阅读:72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出一种 电梯 能量 回收利用 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 电机 模 块 、 电池 组 模块、 制动 电阻 模块、逆变器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充电机模块设有与曳引机的 变频器 连接的HV+端和HV-端,以及用于电输出的DC+端和DC-端,逆变器模块连接电池组模块将其直流电输出变换为交流电输出,其设有用于交流电输出的L端和N端,以及低电量 信号 输出的SIG端,电源切换模块设有用于对接逆变器模块的第一组交流输入端,用于对接市电 电网 的第二组交流输入端,以及向外部用电器进行电输出的第一组交流输出端;当检测到来自SIG端的低电量信号时,第一组交流输出端与第二组交流输入端接通;制动电阻模块用于在充电机模块待机时对变频器输出的 电能 进行消耗。,下面是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电池组模块、制动电阻模块、逆变器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
所述充电机模块设有与曳引机的变频器连接的HV+端和HV-端,以及用于电输出的DC+端和DC-端,且所述DC+端和DC-端与电池组模块连接,当HV+端和HV-端的电压上升达至启动阈值V2时,所述DC+端和DC-端产生电输出;
所述逆变器模块连接电池组模块将其直流电输出变换为交流电输出,其设有用于交流电输出的L端和N端,以及低电量信号输出的SIG端,所述L端、N端和SIG端分别连接电源切换模块;
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设有用于对接逆变器模块的第一组交流输入端,用于对接市电电网的第二组交流输入端,以及向外部用电器进行电输出的第一组交流输出端;当检测到来自所述SIG端的低电量信号时,所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与第二组交流输入端接通;
所述制动电阻模块连接充电机模块HV+端以及变频器的BR端,用于当充电机模块判断电池组模块满电量、无需再进行充电时,对变频器输出电能进行消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电阻模块设有介入阈值V3,当HV+端电压上升达至介入阈值V3时,制动电阻模块开始对变频器输出的电能进行消耗,其中介入阈值V3大于启动阈值V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1、DC-DC模块U12、开关管Q1、变压器T1、二极管D1、电容C1和C2、电阻R1和R2、线性光耦U1,以及霍尔电流传感器U2;
所述DC-DC模块U12连接充电机模块的HV+端和HV-端,用于检测输入电压值是否达到启动阈值V2并实时反馈至CPU最小单元U11,以及转化出低压供电电压供充电机模块内部使用;所述变压器T1的原级线圈与充电机模块的HV+端和HV-端连接,其副级线圈与充电机模块的DC+端和DC-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串接于变压器T1的原级线圈上,并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1实现通/断;所述充电机模块的DC+端的电压经过R1和R2分压后过电容C1,再经线性光耦U1输出至CPU最小单元U11;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U2接于充电机模块的DC+端,其输出连接至CPU最小单元U11,用于检测电池组模块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3、DC-DC模块U14、ADC模块U15、开关管Q3和Q4、变压器T2、线性光耦U3、电容C11、电阻R31和R41,以及整流桥U4;
所述开关管Q3和Q4接于变压器T2原级线圈的两侧抽头,所述开关管Q3和Q4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3实现交替导通让直流电震荡,所述变压器T2原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副级线圈连接逆变器模块的L端和N端,所述整流桥U4接于L端和N端,其输出经电阻R31和R41分压、过电容C11后再经线性光耦U1输出至CPU最小单元U13用于随时检测输出电压;所述ADC模块U15用于采集电池组电压,其连接于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与CPU最小单元U13之间,所述CPU最小单元U13在电池组电压低于低电理阈值时,向SIG端输出低电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6、AC-DC模块U17、继电器KM1和KM2,以及断路器QF1;
所述继电器KM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出端;所述继电器KM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出端;继电器KM1和KM2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6实现通/断;所述断路器QF1接于所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直梯均配备有对重,该对重块的重量约为轿厢自重加二分之一额定载重。当电梯轻载上行或重载下行时,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制动),对应表现为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抬升。目前,此部分电能常用方式为使用波纹电阻予以泄放,泄放过程产生大量热量。
此外,也有方案使用逆变器或四象限变频器,将此部分能量回馈至三相电网,虽然实现了能量回馈,但是如局域网内无用电设备在同一时刻予以消耗,则此部分能量将白白回馈至电网,不能为用户自己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存在污染电网和引入干扰的弊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电梯再生能源使用方式中存在的制造成本高、电能逆变回馈经济效益不明显、回馈导致电网电能质量差,甚至直接以热量方式将再生能源白白消耗掉,造成能量浪费和热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控制逻辑简单,且能有效地将发电能量利用,并给客户带来实际经济效益,且对系统引入较小的干扰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0004]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5] 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充电机模块、电池组模块、制动电阻模块、逆变器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
[0006] 所述充电机模块设有与曳引机的变频器连接的HV+端和HV-端,以及用于电输出的DC+端和DC-端,且所述DC+端和DC-端与电池组模块连接,当HV+端和HV-端的电压上升达至启动阈值V2时,所述DC+端和DC-端产生电输出;
[0007] 所述逆变器模块连接电池组模块将其直流电输出变换为交流电输出,其设有用于交流电输出的L端和N端,以及低电量信号输出的SIG端,所述L端、N端和SIG端分别连接电源切换模块;
[0008] 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设有用于对接逆变器模块的第一组交流输入端,用于对接市电电网的第二组交流输入端,以及向外部用电器进行电输出的第一组交流输出端;当检测到来自所述SIG端的低电量信号时,所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与第二组交流输入端接通,接通后再切断与第一组交流输入端的连接,实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电量输出不间断,且有效防止了电池组模块过放,造成自身损伤;
[0009] 所述制动电阻模块连接充电机模块HV+端以及变频器的BR端,用于当充电机模块判断电池组模块满电量、无需再进行充电时,对变频器输出电能进行消耗。
[0010]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制动电阻模块设有介入阈值V3,当HV+端电压上升达至介入阈值V3时,制动电阻模块开始对变频器输出的电能进行消耗,其中介入阈值V3大于启动阈值V2。
[0011]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充电机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1、DC-DC模块U12、开关管Q1、变压器T1、二极管D1、电容C1和C2、电阻R1和R2、线性光耦U1,以及霍尔电流传感器U2;所述DC-DC模块U12连接充电机模块的HV+端和HV-端,用于检测输入电压值是否达到启动阈值V2并实时反馈至CPU最小单元U11,以及转化出低压供电电压供充电机模块内部使用;所述变压器T1的原级线圈与充电机模块的HV+端和HV-端连接,其副级线圈与充电机模块的DC+端和DC-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串接于变压器T1的原级线圈上,并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1实现通/断;所述充电机模块的DC+端的电压经过R1和R2分压后过电容C1,再经线性光耦U1输出至CPU最小单元U11;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U2接于充电机模块的DC+端,其输出连接至CPU最小单元U11,用于检测电池组模块电压。
[0012]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逆变器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3、DC-DC模块U14、ADC模块U15、开关管Q3和Q4、变压器T2、线性光耦U3、电容C11、电阻R31和R41,以及整流桥U4;所述开关管Q3和Q4接于变压器T2原级线圈的两侧抽头,所述开关管Q3和Q4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3实现交替导通让直流电震荡,所述变压器T2原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副级线圈连接逆变器模块的L端和N端,所述整流桥U4接于L端和N端,其输出经电阻R31和R41分压、过电容C11后再经线性光耦U1输出至CPU最小单元U13用于随时检测输出电压;所述ADC模块U15用于采集电池组电压,其连接于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与CPU最小单元U13之间,所述CPU最小单元U13在电池组电压低于低电理阈值时,向SIG端输出低电量信号。
[0013]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6、AC-DC模块U17、继电器KM1和KM2,以及断路器QF1;所述继电器KM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出端;所述继电器KM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出端;继电器KM1和KM2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6实现通/断;所述断路器QF1接于所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
[0014] 本发明所实现的有益效果是:系统构造简单,电梯制动能量予以存储,经过逆变后输出220Vac,供电梯用电部件或外部用电部件直接使用,无需逆变回馈给三相电网,不存在电网污染,同时由于所发电量由自身系统或用户直接使用,减少系统从电网取电电量,为用户个人创造经济价值,不存在逆变后并网对用户个人来说无经济效益的情况,同时本系统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原电梯系统发热量(与常用的制动电阻泄放方案相比)。另外本系统覆盖ARD功能,配备本系统后可取消ARD模块,实现停电应急功能。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能量存储部分工作流程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的能量逆变部分工作流程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的充电机模块原理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的逆变器模块原理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的电源切换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下结合附图1至6,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22] 一种电梯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充电机模块、电池组模块、制动电阻模块、逆变器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
[0023] 所述充电机模块设有与曳引机的变频器连接的HV+端和HV-端,以及用于电输出的DC+端和DC-端,且所述DC+端和DC-端与电池组模块连接,所述HV+端和HV-端分别接入变频器“+”和“-”直流母线端子,当HV+端和HV-端的电压上升达至启动阈值V2时,所述DC+端和DC-端产生电输出,同时对电池组模块的电量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当电池组模块充满时,停止充电;所述充电机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1、DC-DC模块U12、开关管Q1、变压器T1、二极管D1、电容C1和C2、电阻R1和R2、线性光耦U1,以及霍尔电流传感器U2;所述DC-DC模块U12连接充电机模块的HV+端和HV-端,用于检测输入电压值是否达到启动阈值V2并实时反馈至CPU最小单元,以及转化出低压供电电压供充电机模块中CPU最小单元U11等使用;所述变压器T1的原级线圈与充电机模块的HV+端和HV-端连接,其副级线圈与充电机模块的DC+端和DC-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串接于变压器T1的原级线圈上,并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1实现通/断;所述充电机模块的DC+端的电压经过R1和R2分压后过电容C1,再经线性光耦U1输出至CPU最小单元U11;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U2接于充电机模块的DC+端,其输出连接至CPU最小单元。
[0024] 所述逆变器模块连接电池组模块将其直流电输出变换为交流电输出,其设有用于交流电输出的L端和N端,以及低电量信号输出的SIG端,所述L端、N端和SIG端分别连接电源切换模块;所述逆变器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3、DC-DC模块U14、ADC模块U15、开关管Q3和Q4、变压器T2、线性光耦U3、电容C11、电阻R3和R4,以及整流桥U4;所述开关管Q3和Q4串联并接于变压器T2原级线圈的两侧抽头,所述开关管Q3和Q4受控于CPU最小单U13实现通/断,所述变压器T2原级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副级线圈连接逆变器模块的L端和N端,所述整流桥U4接于L端和N端,其输出经电阻R31和R41分压、过电容C11后再经线性光耦U3输出至CPU最小单元U13;所述ADC模块U15用于采集电池组电压,其连接于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与CPU最小单元U13之间,所述CPU最小单元U13在电池组电压低于低电理阈值时,向SIG端输出低电量信号。
[0025] 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设有用于对接逆变器模块的第一组交流输入端,用于对接市电电网的第二组交流输入端,以及向外部用电器进行电输出的第一组交流输出端;当检测到来自所述SIG端的低电量信号时,所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与第二组交流输入端接通;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CPU最小单元U16、AC-DC模块U17、继电器KM1和KM2,以及断路器QF1;所述继电器KM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组交流输出端;所述继电器KM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组交流输出端;继电器KM1和KM2受控于CPU最小单元U16实现通/断;所述断路器QF1接于所述第一组交流输出端。
[0026] 所述制动电阻模块连接充电机模块HV+端以及变频器的BR端,用于当充电机模块判断电池组模块满电量、无需再进行充电时,对变频器输出电能进行消耗。所述制动电阻模块设有介入阈值V3,当HV+端电压上升达至介入阈值V3时,制动电阻模块开始对变频器输出的电能进行消耗,其中介入阈值V3大于启动阈值V2,启动阈值V2大于变频器电动工作模式下最大电压HV1。
[0027]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
[0028] 充电机模块中,当HV+端和HV-端的电压值上升达到启动阈值V2时,且判断电池组为非满电状态,则CPU最小单元U11通过MOS管驱动模块驱动开关管Q1,直流高压在变压器T1的原级不断存储、释放能量,变压器T1的副级过二极管D1和电容C2后输出直流低压为电池组充电。在充电过程中,霍尔电流传感器U2时刻检测充电电流,可据此判断电池电量,进而使CPU最小单元U11调节Q1管占空比,调整充电电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0029] 逆变器模块中,CPU最小单元U13通过MOS管驱动电路驱动开关管Q3和Q4交替导通,将直流电进行震荡,变压器T2副级输出220Vac交流。为了保证220Vac输出电压的稳定和准确定,输出电压经过整流桥U4整流后通过电阻R31和R41分压后过电容C11后进入线性光耦U1,线性光耦U1输出的模拟量进入CPU最小单元U13,CPU最小单元U13即可随时掌握输出电压,如输出有偏差,CPU最小单元U13可以通过调整驱动开关管Q3和Q4的PWM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同时,逆变器模块还通过ADC模块U15实时采集电池组电压,当电池组电压低于设定的低电量阈值时,SIG端输出低电量信号,数秒后将自动转为待机状态,停止220Vac输出,防止电池过放损伤电池。当电池电量恢复正常后,SIG端将输出正常电量信号,与此同时输出220Vac电能;另外本模块内含有DC-DC模块U14为CPU最小单元U13等供电。
[0030] 电源切换模块中,设有第一组交流输入端和第二组交流输入端两个220Vac输入端口,分别是对接市电220Vac输入和逆变器模块220Vac输入。在正常模式下,CPU最小单元U16控制驱动模块使继电器KM2闭合,此时电源切换模块输出电能由逆变器模块提供;当CPU最小单元U16接收到由逆变器模块SIG端发来的低电量信号后,立即将继电器KM1闭合,再将继电器KM2断开,获取市电实现不间断220Vac电能输出;当CPU最小单元U16接收到逆变器模块SIG端发来的正常电量信号后,立即将继电器KM2闭合,后将继电器KM1断开,将输出电能来源切换至逆变器模块供给,该切换过程输出电能无间断。其中,CPU最小单元U16和驱动模块供电由AC-DC模块U17供给,其电能输入既可以从市电获取也可以从逆变器模块获取,不受逆变器模块低电量时无输出的影响。另外,220Vac输出回路(即第一组交流输出端)接有断路器QF1,当外部发生短路、过流等情况时QF1会顿开输出,不会损坏其他零部件。
[0031] 当电梯处于重载下行或轻载上行时,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此时所产生电能从UVW输入至变频器,通过变频器中IGBT内部反并联二极管予以逆变,导致变频器母线“+”和“-”上电压值从待机时刻的电压V1上升,当达到充电机模块启动阈值V2时,充电机模块开始向电池组模块输出直流电,给电池组充电。逆变器模块从电池组模块获取直流电,予以逆变成220Vac,当电池组电量正常时,逆变器模块持续输出220Vac电能,当电池组电量即将耗尽时,SIG端的电量指示信号跳变。电源切换模块在未接收到低电量信号前从逆变器模块获取电能,当低电量信号到来,立即将市电并入外部用电输出端口,然后切断逆变器模块输出电能,此方案可以实现外部用电部件不断电切换至市电,还避免了电池组过放。
[0032] 充电机模块启动阈值V2大于待机时刻电压V1,即变频器待机、电动或三相电网正常波动状态下母线电压均无法达到V2,当到达V2时说明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同时充电机模块还在不停判别电池组电量,当电池组不为满电状态即进行电压转换,将直流高压转换为电池组可以接受的充电电压,当充电机模块检测到电池组为满电状态,则不进行电压转换,此时所发电能缺少充电机模块消耗,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值将继续从V2上升至V3,此V3值为制动电阻介入阈值,变频器将通过制动电阻将电能以热量的方式予以消耗。另外,逆变器模块工作与否,不受充电机模块工作与否影响,只要电池组电量正常就予以逆变,当因电池组电量过低,逆变输出模块停止逆变前几秒输出低电量信号,供电源切换模块提前动作,避免外部用电器出现断电,同时又可以避免电池组过放损伤电池组。
[0033] 本系统将电梯曳引机发出电能予以储存,在通过逆变,生成220Vac,供电梯机、光幕、机等部件使用,此系统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组,实现在电梯非发电工况下仍可持续逆变出220Vac,供部件使用,由于非逆变至三相电网,而是供照明、门机、光幕等部件使用,有效降低了干扰,通过此系统原220Vac用电设备可以从本系统逆变输出取电,不用向市电取电,有效地为用户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现有电梯系统根据客户需求选配ARD模块,即UPS电源,此模块平时向电网取电维持电池组电量,当停电时逆变输出(220Vac)给电梯,本系统功能可覆盖此功能,因此电梯在增设本系统的同时可取消ARD模块,节约此部分成本。另外本系统不存在市电检测模块等,控制逻辑简单。
[0034]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