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

阅读:477发布:2024-01-01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连接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电连接器 ,其利用柔性 电路 板电性连接 电子 元件至 电路板 ,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及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弹片。弹片包括抵接于金属壳体底部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相对的两侧向 外延 伸的弹性臂,其中,主体部设有凸向收容空间的凸起,当电子元件置于金属壳体内并抵压弹片使其发生弹性 变形 时,其最多只能向下移动至弹片的凸起 位置 ,故,该凸起对电子元件起到止挡的作用,避免了电子元件对弹片的过压,进而保证了电连接器良好的电性连接,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下面是电连接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子元件至电路板,包括设 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及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弹片,其中弹片包括抵接于金属 壳体底部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相对的两侧向外延伸的弹性 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主体部上设有凸向收容空间的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底部于弹片的 弹性臂对应位置设有若干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弹性臂以主体 部为中心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 电路板置于电子元件和弹片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收容 于金属壳体收容空间内的第一端部以及延伸出收容空间的第二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 部上下表面分别抵接电子元件和弹片的弹性臂。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利用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子元 件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些 电子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例如,在手机中安装照相设备,请参阅图1、图2, 为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1’,其利用柔性电路板2’将电子元件3’电性连接至电路板 (未图示),包括设有收容空间100’的金属壳体10’及置于金属壳体10’底部的弹片 11’。金属壳体10’设有底壁101’,且收容空间100’由底壁1 01’、前壁、后壁102’、 左壁104’及右壁103’构成。弹片11’包括与金属壳体10’底壁101’抵接的主体部110’ 及与柔性电路板2’接触的弹性臂111’。依次将弹片11’、柔性电路板2’,以及电子 元件3’组设于收容空间100’中,电子元件3’下压柔性电路板2’,弹片11’随着柔性 电路板2’一起下移,同时弹片11’给柔性电路板2’向上的弹,从而实现电子元件 3’与柔性电路板2’的稳固电性连接。

将弹片11’及柔性电路板2’依次放置在金属壳体10’的收容空间100’后,接着 将电子元件3’置于收容空间100’中柔性电路板2’上时,经常会对电子元件3’用力 过大,而电子元件3’会通过柔性电路板2’对弹片11’施加过度的力,导致弹片11’ 的过压,从而降低弹片11’对柔性电路板2’的弹力,造成电子元件3’与柔性电路板 2’连接不紧密。

鉴于以上弊端,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 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电子元件与柔性电路板紧密连接的 电连接器,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柔性电路 板电性连接电子元件至电路板,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及置于金属壳 体底部的弹片。其中弹片包括抵接于金属壳体底部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主体部 以及自主体部相对的两侧向外延伸的弹性臂,其主体部设有凸向收容空间的凸 起。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弹片上凸起的设置,使电子元件向 下最多移动至该凸起位置,从而,避免了电子元件对弹片的过压,且结构简单, 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尚未组 设于电连接器中。

图2是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已经组 设于电连接器中。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尚未 组设于电连接器中。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已经 组设于电连接器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利用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接电子 元件3至电路板(未图示),包括:设有收容空间105的金属壳体10及置于金属壳 体10底部的弹片30。

金属壳体10由金属板冲压弯折而成,包括:底壁101、自底壁101相对的两 侧向上延伸的结构相同的前壁和后壁102、自前壁和后壁102的左侧和右侧向上 延伸的左壁103和右壁104,以及由底壁101、前壁、后壁102、左壁103和右壁104 形成的收容空间105,且上述壁部101、102、103、104彼此电性连接,这样可以 较好地保护电子元件20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其中右壁104被位于中间的缺口1040 而分成两部分,上述缺口1040可供柔性电路板2穿出,且右壁104和左壁103分别 设有延伸入收容空间105的固持弹片1041、1030,前壁和后壁102设有自底壁101 向上延伸的基部1020、自基部1020顶端延伸入收容空间105以与上述固持弹片 1041、1030共同固定电子元件3的固持部1021,以及连接基部1020和固持部1021 且呈V字形的连接部1022。

弹片30,置于金属壳体10底壁101,整体呈鱼骨状,包括沿纵向延伸且抵接 金属壳体10底壁101的主体部300,以及自主体部300两侧向外延伸的若干弹性臂 301。上述弹性臂301对称的置于主体部300两侧,且金属壳体10底壁101于该弹 性臂301对应位置设有通槽1010,当电子元件3压缩弹片30时,弹性臂301可延伸 入通槽1010中,增加弹片30的活动空间,弹片30的主体部300设有凸起3000,该 凸起3000对电子元件3起到止挡的作用,防止电子元件3对弹片30产生过压。

柔性电路板2,置于电子元件3和弹片30之间,包括容置于金属壳体10收容 空间105内的第一端部20及自金属壳体10右壁104的缺口1040延伸出的第二端部 21。其中第一端部20上下表面分别与电子元件3和弹片30的弹性臂301抵接以电 性连接电子元件3至电路板。

组装时,依次将弹片30、柔性电路板2以及电子元件3置于金属壳体10的收 容空间105内。此时,金属壳体10前壁和后壁102上的固持部1021,以及左壁103 和右壁104上的固持弹片1030、1041由于受到电子元件3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 并通过该弹力固持电子元件3于金属壳体10中,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端部20收容 于收容空间105,其上下表面分别抵接电子元件3和弹片30的弹性臂301,而第二 端部21则沿金属壳体10右壁104的缺口1040延伸出金属壳体10。电子元件3置于 金属壳体10收容空间105的过程中,其首先通过柔性电路板2与弹片30的弹性臂 301接触,弹性臂301由于受到压缩而向下弯曲发生弹性变形,当电子元件3随着 弹性臂301向下移动至弹片30的凸起3000位置时,由于该凸起3000的止挡作用, 使其不能再向下移动,从而避免了电子元件3对弹片30的过压。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30上凸起3000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电子元件20对弹 片30的过压,从而保证了电连接器1稳定地电性导通,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止挡电子元件20向下运动的是弹片30上设 置的凸起3000,而在实际使用中,该凸起300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可 以是多个凸起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单排或者多排凸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 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