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金属弹片 / 薄型按键面板结构

薄型按键面板结构

阅读:587发布:2023-12-30

专利汇可以提供薄型按键面板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具有复合材质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主要包括按键层及第一弹性层,其中该按键层以具有硬度的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其下端面形成有多个凹陷空间,并在中央 位置 以 支撑 部将其区隔;而该第一弹性层设于该按键层下方,并以软性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在该凹陷空间内,与按键层相互贴附,并向下延伸有多个 接触 端。本实用新型按键面板结构不但达到薄型化的需求,同时当施与 力 量按压时,通过按键层与第一弹性层的交互运用,以保持该按键面板的结构完整性。,下面是薄型按键面板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薄型按键面板结构,适用于电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层,其上端面具有多个按压面,且其下端面具有支撑部及多个凹陷空间,同时由所述支撑部将其区隔,并且所述凹陷空间对应于所述按压面;以及第一弹性层,设于所述凹陷空间内,与所述按键层相互贴附,并在弹性层的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接触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层由硬性塑料材质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塑料材质为硬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酸酯、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或聚乙烯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层的上端面设有纵向及横向的多个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及横向的多个凹槽相互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及横向的多个凹槽不相互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位置上设有所述横向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按压键由纵向及横向凹槽区隔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键上还设有图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以软性塑料材质所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软性塑料材质为软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或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下方更设有一发光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冷光板,且与所述接触端相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发光二极管,且不与所述接触端相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下方还设有第二弹性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层为金属弹片

说明书全文

薄型按键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化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按键式面板输入方式对于薄型化电子装置,在操作上具有简捷性及高准确性,同时其体积设计更符合可携式电子产品薄型化的需求,因此成为各种电子产品运作控制的主流输入接口。而目前,在按键式面板的发展导向除了走向薄型化外,更追求其视感及触感的精致性,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而对于薄型按键面板的设计,公知结构是采取硬式的按键来触压底部的金属弹片,但此种的结构设计不但容易造成该面板按键底部及金属弹片的相互磨损,且其金属弹片的坚硬材质会让使用者的按压触感感到不舒服,更不符追求精致性的需要。
之后的按键面板结构设计虽然特别针对于薄型化及按压触感的精致性等目标作为改进的方向。因此公知技术中便提出一种利用胶层与按键模及软性电路板以层迭方式来形成按键面板结构,其软性材质改善了按压触感不佳的问题。但由于其结构利用层迭方式形成的关系,而形成一定的厚度,造成使用者必须在按压按键时必须施与较大的量使该按键面板结构变形,才能使该硅胶层碰触到底部电路的位置,从而衍生出其操作灵敏度不佳的缺失。
另一种公知技术提供以模具成型该薄型按键的结构,其方法是以热压或射出成型技术形成薄膜层,同时配置在印有文字或图像的按键模块下方形成该薄型按键结构。虽然该薄膜层的设计可以弥补上述灵敏度不佳的缺失,同时迎合薄型化的导向及需要。然而,薄膜层的结构过于单薄,因此在组装过程或使用者在按压的过程中,该薄膜层延展变形的张力不足,容易产生断裂,使得该薄型按键结构的合格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按键面板结构,其主要包括按键层及第一弹性层。其中该按键层以具有硬度的塑料材质射出成型,其下端面形成有多个凹陷空间,并在中央位置以支撑部将其区隔。在该按键层的上端面上还设有按键模块,且在该按键模块上设有多个图像,并以多个凹槽区隔出多个按压键。该第一弹性层设于该按键层下方,并以软性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在该凹陷空间内且与按键层相互贴附,并向下延伸有多个接触端,同时对应于按键层上的按压键。
本实用新型以复合材料所组成的薄型按键面板结构,通过按键层及第一弹性层的相互贴底,不但可达成薄型化的需求,还可以在使用者施与外力按压该按键面板结构时,保持其按键面板结构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按键层        11........凹陷空间12.......支撑部        13........按键模块131......按压键        14a、14b....凹槽2..........第一弹性层  21........接触端3..........发光层      4........第二弹性层5..........图像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俯视图,而图2为图1的2-2轴的剖视图。由图示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按键面板结构中,主要包括按键层1及第一弹性层2。其中按键层1由高透光性的硬性塑料材质经由一体射出成型,该塑料材质可为硬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聚酸酯(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乙烯(PE)等任一种。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硬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同时按键层1射出成型之后,其下方形成两凹陷空间11,且两相邻的凹陷空间11由支撑部12将其隔离。
请参阅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第一弹性层2利用具有透光性的软性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在按键层1的凹陷空间11内,并沿着凹陷空间11与按键层1相互贴附,同时第一弹性层2平分位置上还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接触端21。该软性塑料材质可为软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硅胶或橡胶,而本实施例中采用软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最后,接触端21下方设有发光层3,发光层3可为冷光板或发光二极管。若发光层3为冷光板时,接触端21与发光层3相互贴抵。最后,在发光层3的下方还设有第二弹性层4,本实施例中为一种金属弹片。
另外,在按键层1的上端面上还形成有按键模块13,且在按键模块13设有多个图像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数字键盘,图像5通过印刷技术、喷涂或激光雕刻等任一方式制成。按键模块13上的各图像5周缘上分别在垂直方向及平行方向设有多个凹槽14a及14b,且其中一个凹槽14b恰设于支撑部12上。垂直及平行方向的凹槽14a及14b可以相互连通(亦可不相互连通),并将各图像5的位置区隔成多个按压键131,且各按压键131恰对应于接触端21。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可看出,当使用者对按键模块13的按压键131施力按压时,通过按压键131所开设的凹槽14a及14b及按键层1下方的凹陷空间11相互配合,而使按压键131所属的按键层1具有弹性作用,并在使用者施力按压的同时向下变形,同时带动与其相贴抵的第一弹性层2也向下变形。使第一弹性层2上的接触端21与发光层3及发光层3下第二弹性层4也向下变形,并使第二弹性层4产生声响,让使用者可感应其按压效果。而当使用者的按压力量消失时,按键层1所产生的弹性作用将按键层1及第一弹性层2一同恢复原状。
以上所述仅为优选的实施实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特征范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