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二极管 / 红外发射二极管 / 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

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

阅读:72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可移动空气加湿 净化 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 支撑 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 超 声波 传感器 (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3-2)。本实用新型用于空气加湿净化器。,下面是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组成包括: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其特征是: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
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前端设置空气加湿装置(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内部设置蓄箱(11),所述的蓄水箱(11)连通出气孔(5),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的前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内设置负离子发生装置(10),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顶端设置换气孔(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前端设置OLED显示屏(9),所述的OLED显示屏(9)设置在支撑底盘(13)上,所述的OLED显示屏(9)得前端设置红外线传感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上设置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控制的红外线传感器(2)与超声波传感器(1),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接收WIFI通讯模数据,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还控制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驱动电机与锂电池,所述的WIFI通讯模块向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传输数据,所述的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均在OLED显示屏(9)上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串联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0号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1号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1的3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8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8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4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5号端,
所述的I/O接口P3的6号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0的一端与芯片U1的9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开关S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的7号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8号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开关S2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开关S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开关S4的一端,所述的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2的另一端、开关S3的另一端与开关S4的另一端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I/O接口P1的1号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稳压芯片U2的1号端与3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2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稳压芯片U2的5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I/O接口P2的1号端连接芯片U9的PD_SCK端,所述的I/O接口P2的2号端连接芯片U9的DOUT端,所述的芯片U9的VBG端连接电容C23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9的AGND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BASE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芯片U9的AVDD端与电容C22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VSUP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芯片U9的DVDD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芯片U4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芯片U4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4的1号端连接芯片U4的2号端、芯片U4的3号端、芯片U4的4号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4的7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4的8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
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超声波接口P14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超声波接口P14的8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超声波接口P14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8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6号端连接WIFI接口P16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WIFI接口P17的9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WIFI接口P17的8号端,所述的WIFI接口P17的9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3.3,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6号端,所述的OLED屏幕接口P30的1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15号端与OLED屏幕接口P30的20号端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1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1端、电阻R16的一端与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3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2端、电阻R17的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5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3端、电阻R18的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7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4端、电阻R19的一端与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后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一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5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6的另一端后连接工作电压VCC。

说明书全文

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加湿器多数为两个独立的产品,存在少数空气加湿净化一体机,工作时加湿和净化两个功能独立进行,且需要人工操作控制进行工作,本质上还是隶属于传统用电器,并且存在不能在室内自主移动进行工作这一缺陷,使得室内空气加湿净化效果不均匀,更加无法应用家庭装修后复杂的室内空气环境当中。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用以解决不能在室内自主移动进行工作这一缺陷,使得室内空气加湿净化效果不均匀,更加无法应用家庭装修后复杂的室内空气环境当中这一问题。
[0004]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组成包括: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0006] 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前端设置空气加湿装置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内部设置蓄箱11,所述的蓄水箱11连通出气孔5,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的前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内设置负离子发生装置10,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顶端设置换气孔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前端设置OLED显示屏9,所述的OLED显示屏9设置在支撑底盘13上,所述的OLED显示屏9得前端设置.红外线测距装置2。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上设置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控制的红外测距装置2与超声波测距装置1,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接收WIFI通讯模数据,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还控制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驱动电机与锂电池,所述的WIFI通讯模块向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传输数据,所述的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均在OLED显示屏9上显示。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串联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0号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1号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
[0009] 所述的芯片U1的3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5号端,
[0010] 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6号端,
[0011] 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7号端,
[0012] 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8号端,
[0013] 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9号端,
[0014] 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0号端,
[0015] 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1号端,
[0016] 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2号端,
[0017] 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5号端,
[0018] 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6号端,
[0019] 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7号端,
[0020]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8号端,
[0021] 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9号端,
[0022] 所述的芯片U1的1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0号端,
[0023] 所述的芯片U1的1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1号端,
[0024] 所述的芯片U1的1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2号端,
[0025] 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1号端,
[0026] 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2号端,
[0027] 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4号端,
[0028] 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5号端,
[0029] 所述的I/O接口P3的6号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0的一端与芯片U1的9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开关S0的另一端接地,
[0030] 所述的芯片U1的7号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8号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后接地,
[0031]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开关S2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开关S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开关S4的一端,所述的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2的另一端、开关S3的另一端与开关S4的另一端后接地。
[0032] 有益效果:
[0033] 1.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平台搭载超声波测距装置和红外测距装置,同时进行测距,可以提高可移动平台的精准定位,实现移动中有效躲避障碍,同时附加防碰撞压敏传感器,进一步提高行进中的稳定避障能,提高了可移动平台的安全性,保证了对行进路线调整的精度
[0034] 2.本实用新型加载了OLED显示屏,可以现场查看当前可移动平台、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参数,将状态数据可视化,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室内环境状态的变化情况。
[0035] 3.本实用新型采用麦克纳姆轮作为,麦克纳姆轮具有全向驱动能力,有独特的运动方式,搭载了麦克纳姆轮的全向智能移动平台可以实现在任意的方向上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动作,配合超声波测距装置和红外测距装置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做出快速定位,在运动过程中检测到障碍会快速反应。
[0036] 4.本实用新型采用EMW3081wifi通讯模块,可以进行多种模式的数据传递,包括AP模式、STA模式和AP+STA三种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模式,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可以安全地连接至平台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
[0037] 5.本实用新型设置为工作模式后,无需进行其他操作,设备会自动接受信息数据自主工作;wifi模块接收到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后,将数据通过tx,rx串口传给主控就是MCU,这里MCU里写进了代码,比较各项数据,例如湿度值小于了程序中设置的标准值,MCU会将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递至连接着的空气加湿器,从而控制加湿器进行工作。
[0038] 附图说明:
[0039]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
[0041]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逻辑信号流程图
[0042]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按键电路图。
[0043]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I/O引脚P1接口图,(b)I/O引脚P2接口图,(c)I/O引脚P3接口图,(d)I/O引脚P4接口图。
[0044]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芯片U1电路图,(b)发光二极管D1电路图,(c)电容C2电路图。
[0045]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a)晶振电路图,(b)复位电路图。
[0046]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屏幕接口电路图。
[0047]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压电路图。
[0048]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驱动电路图。
[0049]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a)超声波P14接口图,(b)红外模块P15接口图,(c)WIFI模块P16接口图,(d)WIFI模块P17接口图,(e)USB接口图。
[0050]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a)芯片U3电路图,(b)电阻R4-R7的电路图,(c)电阻R8与发光二极管D3的电路图,(d)电阻R9与二极管D0的电路图,(e)并联电容C9-C10的电路图。
[0051] 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芯片U4的电路图。
[0052]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a)CAN总线电路图,(b)电容C13-15与发光二极管D4的电路图。
[0053] 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芯片U7的电路图。
[0054] 附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a)红外驱动芯片电路图,(b)红外驱动芯片外接电路图,(c)电容C24的电路图。
[0055] 附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a)电机驱动芯片U10电路图,(b)接口P9的电路图,(c)接口P10的电路图,(d)接口P11的电路图,(e)接口P8的电路图,(f)电容C20的电路图,(g)电容C21的电路图。
[0056] 附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压电路图。
[0057]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组成包括: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超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0059] 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前端设置空气加湿装置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内部设置蓄水箱11,所述的蓄水箱11连通出气孔5,(水箱与加湿装置型号SH-010连接的,通过上面的出气孔排出),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的前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内设置负离子发生装置10,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顶端设置换气孔7,(负离子发生器型号HYFA220和换气扇组成空气净化装置通过上面是换气孔释放),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前端设置OLED显示屏9,所述的OLED显示屏9设置在支撑底盘13上,所述的OLED显示屏9得前端设置.红外线测距装置2。
[0060] 进一步的,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上设置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控制的红外测距装置2与超声波测距装置1,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接收WIFI通讯模块数据,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还控制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驱动电机(电机驱动电路那几个OUT端口连接着电机,所以上面提到的可移动平台是这样才能移动的,需要有电机,但电机不在电路原理图中体现,故那几个out脚就空着了)与锂电池,所述的WIFI通讯模块向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传输数据,所述的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均在OLED显示屏9上显示。
[0061] wifi模块收到数据,会将数据从wifi模块的RX,TX串口将数据传递给MCU,再由MCU对数据进行解析和格式处理,进而通过和MCU直接相连接的OLED屏幕上显示出来。
[0062]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串联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0号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1号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
[0063] 所述的芯片U1的3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5号端,
[0064] 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6号端,
[0065] 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7号端,
[0066] 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8号端,
[0067] 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9号端,
[0068] 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0号端,
[0069] 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1号端,
[0070] 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2号端,
[0071] 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5号端,
[0072] 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6号端,
[0073] 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7号端,
[0074]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8号端,
[0075] 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9号端,
[0076] 所述的芯片U1的1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0号端,
[0077] 所述的芯片U1的1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1号端,
[0078] 所述的芯片U1的1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2号端,
[0079] 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1号端,
[0080] 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2号端,
[0081] 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4号端,
[0082] 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5号端,
[0083] 所述的I/O接口P3的6号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0的一端与芯片U1的9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开关S0的另一端接地,
[0084] 所述的芯片U1的7号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8号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后接地,
[0085]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开关S2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开关S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开关S4的一端,所述的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2的另一端、开关S3的另一端与开关S4的另一端后接地。
[0086] P5-P7是CAN总线接口,连接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用于驱动这两个外设装置,P10连电池,P8-P9是连电机的,P11是扩展接口;CAN总线芯片与主控芯片上的PD2、PD10、PD11、PD12、PD13、PD10.
[0087] 进一步的,所述的I/O接口P1的1号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稳压芯片U2的1号端与3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2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稳压芯片U2的5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0088] 所述的I/O接口P2的1号端连接芯片U9的PD_SCK端,所述的I/O接口P2的2号端连接芯片U9的DOUT端,所述的芯片U9的VBG端连接电容C23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9的AGND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BASE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芯片U9的AVDD端与电容C22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VSUP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芯片U9的DVDD端。
[0089] 进一步的,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芯片U4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芯片U4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4的1号端连接芯片U4的2号端、芯片U4的3号端、芯片U4的4号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4的7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4的8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
[0090] 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超声波接口P14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超声波接口P14的8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超声波接口P14的9号端,
[0091] 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红外接口P15的8号端,
[0092] 所述的芯片U1的6号端连接WIFI接口P16的6号端,
[0093] wifi的6号端口是boot端,是用来对模块内核进行固件烧写的,控制6号端口的电平值,会使模块进入bootloder模式进而才能行进固件烧写;
[0094] 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WIFI接口P17的9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WIFI接口P17的8号端,所述的WIFI接口P17的9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3.3降压电路提供的电压V3.3,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6号端,所述的OLED屏幕接口P30的1号端连接OLED屏幕接口P30的15号端与OLED屏幕接口P30的20号端后接地,
[0095]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1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1端、电阻R16的一端与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3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2端、电阻R17的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5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3端、电阻R18的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接口P15的7号端连接芯片U8的OUT4端、电阻R19的一端与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后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一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5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6的另一端后连接工作电压VCC。
[0096] 壳体内部设有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安装在主板安装座内,快充锂电池安装在锂电池安装座内,数字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安装座内。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平行安装在可移动平台的壳体上端平面,其中空气加湿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的上端面均匀分布着出气孔,中央设有圆形的蓄水孔,壳体内部设有蓄水箱,空气加湿装置,快充锂电池和空气加湿控制电路。空气净化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上端面均匀分布着换气孔,壳体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装置,气体交换装置,静电除尘装置,快充锂电池和空气净化控制电路。其中三个控制电路通过导线与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压敏传感器、超声波测距和红外测距装置通过导线与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相连接,电机与电子调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子调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
[0097] 可移动平台上端面与空气加湿净化器平行位置处设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与空气净化和加湿控制电路相连接,显示接收到的室内结点监测的环境信息和预先设定的标准值,和空气加湿净化器当前的工作状态。控制电路采用ATMEGA2560芯片为电路中央处理器。无线通讯装置采用庆科EMW3081的WIFI模块,并与三个控制电路连接,作为相互之间信息交换处理的媒介。显示屏幕采用3.2英寸OLED全彩显示屏,显示当前环境值、设定环境值和工作状态。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采用URM37V5超声测距模块。
[0098] 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连接WIFI通讯模块,预先设定标准环境参数值,将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端面,并要保证锂电池充满电量,同时保证空气加湿器的蓄水箱充满水。设置为工作模式后,无需进行其他操作,设备会自动接受信息数据自主工作。
[0099] 通过WIFI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外部监测到的环境数据信息,将接收到的环境数据信息传送到控制电路,主控芯片ATMEGA2560会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与预设标准环境参数值进行比较,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环境参数的区域,可移动平台会移动到附近的位置进行工作,直到各项环境参数达到预设标准环境参数值时,停止工作可移动平台回到初始位置。可移动平台搭载超声波测距装置和红外测距装置,同时进行测距,可以提高可移动平台的精准定位,实现移动中有效躲避障碍,同时附加防碰撞压敏传感器,进一步提高行进中的稳定避障能力,提高了可移动平台的安全性,保证了对行进路线调整的精度。
[0100]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